二姑娘(第3题):有一次,女儿和我聊到同性恋这个话题。然后我们俩就为同性恋的事情争执起来,他赞成同性恋,尊重他们,接受接纳。而我觉得同性恋恶心。我那时候就不能去理解孩子。觉得她太西化两位。我现在明白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们两个人学习的文化和从小到大的生存环境,对这个同性恋的认知不同。我觉得同性恋是多么可耻的一件事情,想象得多么可怕。现在我再跟她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接纳同性恋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我更能去共情,去理解他们,我觉得孩子从方方面面的理解都比我超前,现在我经常称我们家女儿是我的小老师。 还有一次,那时候她要出国,然后我就问他了,你们几个同学关系怎么样,然后她以聊天方式,对我说跟谁有意见,然后我激动说,你都要出去了,还跟人家有矛盾呢,她跟我讲什么,我就不喜欢他,干嘛要勉强我,我们俩在路上吵起来了。其实我把这种很浅显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比我聪明,很有见识,读书比我多。甚至我们学文化的时候,有个夏虫不可语冰。她说三年级的时候就知道了,知识真的太丰富了。因此我现在跟孩子,他要告诉我什么事情,如果是他很着急、很激动的时候,更多的去共情、倾听。听完了以后,他跟我讲知道怎么办了,其实她也知道告诉我,也帮不了她,得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我现在就是对事物的两面性都很认可的。 通过耕读文化的学习,包括刚才随缘观心讲的对孩子有期待,未来怎么样?我养的孩子, 不可能没有期待。只是我们期待的程度,比以前减轻了很多,不像老早带有那种焦躁。 有的时候会做做大爱,会谈谈宿命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每个人都是最好的自己,这些话你天天念。这段时间天天在里面学习。不怎么关注孩子的那个未来。我们不是对孩子没有期待,更好的是要把我们自己做好,把自己的所有的时间充实好。只管把自己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