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3-5-25 19:43 |
---|
签到天数: 162 天 [LV.7]辟谷中学III
|
本帖最后由 是否明白 于 2012-11-24 09:21 编辑
饥饿,一种人人都体验过的感受。世界上的饥饿五花八门,有表示抗议而绝食之饿,有信仰某教而“辟谷”之饿,有为减肥而自愿之饿,有养生为获得健康长寿的节食之饿,而比较多见的是那种因条件所迫、欲食而没有食物之饿。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缺粮之饿,当今世界还有不少民众因粮食缺乏而挨饿。
进食主要是为了活命! 谁愿意挨饿呢?
饥饿令人难受,甚至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虚脱而亡。这是我青年时期的亲身经历。那是在 1960~ 1963 年间,我的家乡四川省资阳县遭受着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的天灾,几乎每个人都受到饥饿的困扰。我就读的中学也因饥饿被迫停办,只好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农村老家。当时公社的食堂刚刚拆除,农民都回到早已颗粒无藏的家中,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地里尚未成熟的豌豆、胡豆和小麦。当粮食成熟时,交了公粮也就所剩无几了。当时的粮食,致黄金不贾、珠宝不鬻,可见其奇缺。厨师成了最时尚的职业,一个老年的厨师娶一个妙龄女郎的现象也并不稀奇,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他可以有饭吃,不挨饿。
那时的农家,猫、狗特别少,人都没吃的,何况动物? 极度的营养缺乏导致水肿流行,妇女绝经不育。一家人个个眼眶深深凹陷、颧骨高高耸起,一副副极度消瘦的面孔。每天到了傍晚,见不到炊烟缭绕,也听不到鸡犬之声。人们只能饥肠饿肚地坐着,相视无语,只听见各自腹中咕咕作响……。
四月间的稻田,应是水稻苍绿茂盛之时。可是当时,只有稀稀拉拉、几棵发黄的禾苗,肥水全被长满的潭毛叶( 一种常见的水田野草) 覆盖。虽然只吃了点南瓜汤,企望收成的农民还必须下田去除杂草。劳作的消耗加上营养的缺乏,首先让壮年的男子出现肿病。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没吃饱,还得照顾老人和孩子。我的父亲也得了肿病,被送到公社医院,每天吃一个由米糠、少量红糖和黄豆粉做的丸子,就算是治疗。这对于因缺乏糖、蛋白而产生的浮肿病有一定的作用。其实只要用两根黄鳝、或者两条泥鳅、甚至一把虾米煮汤内服,次日就可能消肿。那时我也常去堰塘的泥污中寻找吃的,偶尔获得一小节莲藕,拿回家煮汤喝也是充饥疗肿的上品。有时一个红薯、一碗玉米羹都能救人一命。南瓜、萝卜是充饥的上品,大米粥常是人们理想中的美食。
有趣的是,当时的那种条件居然很少有人患胃病,这也许算是饥饿的一得吧。
这些记忆,刻骨铭心,不会忘记! 记住它,也是从饥饿中得来的又一点启示。
从医学上说,适度饥饿是一种疗病之法,称为“饥饿疗法”。临床上若食积过多而腹胀绞痛或腹泻者,减少食物的摄入,暂时保持饥饿状态,多数人可不药而愈!
饥饿还是一种养生方法。
有一句骂人的话,“吃得好,死得早”。的确,天天酒肉、餐餐饱食、油腻甜食太多,早已证实会引起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高血压、痛风等疾病,直接影响健康与寿命。广西有一个长寿村,那里的长寿老人习惯每天两餐制,动物性食品不多,以粮蔬为主,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无独有偶,佛教的清规戒律为终生素食,而且日中一食,至多是早上、中午两餐,过了午时便不再吃了,也与饥饿有关。因为他们把食物看作维持生命和医治饿病的药物。吃饭的地方称斋堂,佛经上又叫作观堂,寓含进食作治病观想、勿贪口腹而恣欲之意。这个规矩大家都遵守,即使住持和尚也不例外( 《禅宗与道家》) 。
据说到了夜间也饿,想吃,但不行。时间一长,这种习惯可促成其健康长寿。
目前,人类获取食物变得容易,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明显减少,人类长距离奔跑等自然属性和身体素质出现退化,但人体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谢类型却未发生显著变化。食物
的摄入次数和摄入数量必须根据个人的劳动强度和身体代谢类型来定,也就是坚持出( 消耗) 入( 进食) 相对平衡的原则。
而食物的诱惑、非自然的生活方式、运动量的减少,打破了出入相对平衡,导致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高发。减肥最基本的方法是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习惯,吃一点能量低的食物,保持适度饥饿,增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对于一般人来说,处于适度的精神紧张、保持适度的饥饿状态,人的脑垂体会减少死亡激素的分泌,并促进机体分解非重要部位的脂肪组织,转化成糖原、能量,维持大脑等重要器官和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能充分开发和使用大脑,也能保持消化系统的运行通畅,对激发生命活力有益。
研究认为,考试或竞赛之前,都不宜吃得太饱,保持半饥饿状态,更有利于体力与脑力的发挥。难怪“棋圣”聂卫平在正式比赛时常不吃饭,更不吃油腻之物,只吃西瓜,看来有一定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