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1-18 14:08 |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辟谷中学III
|
在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的当今中国,几乎人人都认同“诚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看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毒”。为什么都认为重要的事情,却偏偏出了这么多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问题是出在了今天的文化上。经过几十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疏离与破坏,我们优秀的传统被今天“现代化”的人丢掉了很多,这非常可惜,也由此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化”的伤害。要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一定要有诚信的文化,从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找回“诚信”比通过立法得到诚信更有效,更可靠。
在《韩非子·说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伐鲁,索馋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攻伐鲁国,索要鲁国的馋鼎,鲁国将一只假的馋鼎送到了齐国。齐国人说:“这是假的”,鲁国人说:“这是真的。”齐国人说:“让你们鲁国的乐正子春来作证,我们相信他。”于是,鲁国国君请乐正子春去齐国帮助作证。乐正子春问鲁君:“为什么不把真的馋鼎送去呢?”鲁国国君说:“我爱惜它。”乐正子春回答说:“我也爱惜我的信誉”。
上面这个故事里的乐正子春是曾子的学生,曾子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儒、道、释三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仁、义、礼、智、信”是“五常”,汉代的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说。“仁、义、礼、智、信”也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价值核心。
“信”在中国文化中是什么呢?中国文化是体天道合人道的文化,也就是“天人合一”,是通过对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观察总结,来规定个人的行为规范,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建立人类社会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周易·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我们的祖先发现万物有信:在自然界中,日夜交替,四季更迭,太阳东升西坠,月亮阴晴圆缺;花开花谢,潮涨潮落,“年年岁岁花相似”,“似曾相识燕归来”。《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忽。……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庄子·德符充》中也有:“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 与中国人的很多思想观念一样,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与学习,来自于对天道的体悟。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中国将自然界“万物有信”的现象对比到人的生活中来有很多例子,譬如:在赤道两侧的低压大气层有一种很稳定的风,北半球吹向东北,南半球吹向东南的风。这种风在西方人来讲,叫“trade wind(贸易风)”,但是我们中国却叫它为信风,因为它随时令变化,稳定出现,很守信用;再譬如,唐代诗人李益有一首《江南曲》:“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中国人从自然界中体悟到了“信”,正因为天地有信,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二十四个节气依序而来,万物有信,人类才有了春播秋收,才能够生存。中国人也从中感悟到了“信”的特征,就是守时与秩序,并进而产生了“真诚不妄与秩序不乱”的中华“诚信”文化。通过对天道的体悟,中国人将“诚信”融进了自己的民族血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信”因此成为孔门四教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在《说文解字》里“诚”与“信”是互证的:“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中庸》为子思所作,《中庸》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讲“诚”。“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这就是将从蕴含在天道里的“诚”转化为人道里的“诚”。《中庸》里的“中”也是可以由“诚”得来的,“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孟子在子思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到了人要“思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在《中庸》里关于“诚”在天道与人道、先天与后天里的论述还有:“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其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宋代的周敦颐也在他的《通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天地乾坤,万物资始,阴阳变化,都以“诚”统一贯穿。所以,人要体悟“诚”,践行“诚”,因为“诚”是“圣人之本”,也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本”,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没有“诚”,一切就都没有了。由此看出,“诚”是中国文化里贯通天道与人道的桥梁,是中国文化里的重大命题,是中国人思想文化里的一个重要的核心价值,甚至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许有人会说:“西方人也很注重诚信,甚至……”,由于这不是本文要辩论的内容,所以在此只提出一个观点,不做进一步论述,留给以后其他合适的机会再讨论。
因为“诚”是人类从天道体悟来的,是“天之道”,而人生于天地间,本身就是天地大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道要符合天道,人应该按照天道的“诚”去做事,这样才能成功。“惟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人如果能坚持做到“诚”,那么所做的事情就能够成功,如果做不到“诚”,不要说人了,即使天地的大道没有了“诚”,那么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中庸》里讲:“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知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意思是:通过达到“诚”的这种修养功夫来完善自己,就是一种仁的境界;通过达到“诚”的这种修养功夫来成就事物,就是一种智慧的状态,“诚”不仅是天道,也是人的天性品德,是贯通天人的。在任何时间里“诚”都是必需的,必要的。子思的“诚之者”,孟子的“思诚”,都是要人道的“诚”合于天道的“诚”,从而就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自身修养里的“诚”。
“观天之道”,就要“执天之行”,“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在中国人的修养中是怎样的呢?《大学》里讲了人生修养成长的“八条目”:“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格物致知体悟天道之后,有了“诚”的意识,从而心正,从而达到“修齐治平”。 “诚”是人修身立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从这里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作为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远比在现代社会里通常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要求,其标准要高得多,也要严格得多。正如曾子所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君子诚之为贵”,“诚”是中国传统中的君子标准,“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周敦颐说:“诚无为,几善恶”,“诚”与人的道德观联系在了一起。孔子十分强调“主忠信”,并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又说:“信以诚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是从对天道的体悟,依照人道与天道合,从而对人的道德修养提出“诚信”的要求,从“天人合一”,进而“知行合一”。“诚信”在中国文化里既有对本体的认识,也有在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中的贯彻,是几千年来深深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虽然它包含了今天现实社会的诚信价值,但是远远超越了今天现实社会里的一般诚信观。因为在今天现实社会里,虽然人们也会将“诚信”作为一种良好的品德,但是更多的是将“诚信”作为一种规则,有时甚至几乎被当成一种“技术性”要求,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道人伦”、“圣人之本”、“五常之本”、“无信不立”、“不诚无物”的“诚”相去可谓远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