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68|回复: 5

闲谈意念、气功和养生----转载黯影浮香老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8 16:49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3-11-20 21: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健康不在医学的技术,也不在新药的开发,“确信”是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人类明明具备能自行克服任何病症的能力,但也许是因为平常被封锁在医学这种常识的硬壳内,很难发挥原本的力量。但只要能够在这个硬壳上钻洞,或许任何人都能活化原本蕴藏的潜能,使自己恢复健康。气功和辟谷就是扮演着在硬壳上钻洞的角色。因此,想要克服疾病,使身体健康,就不妨试试这些方法,或者与借由这些方法恢复健康的人见面一谈。


    “意念”的力量

            真能治好疾病的是人类身上所具有的生命力,而要将这般生命力引导出来,需要的力量就是人的“意念”。名医似乎都知道人具有这种“意念”的力量。懂得把患者确定能够克服疾病的“意念”导引出来,并使患者深信能够治愈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名医。


             但是,人的“意念”力量既可以克服疾病,也会使可治之病变成不治之病,所以必须懂得正确的活用方法。
    看到这些自然康复的人,我就不禁觉得,原来疾病也能以心态来复原。

             我还发现,通过辟谷养生和气功手段,克服曾经重病之苦的人,都有无法形容的美妙神情。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8 16:49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辟谷小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等为目的的,一种常见的身心锻炼方法。而练习气功的核心离不开调心、调身和调息这三调。

             既如此,我们就试着从气功养生的这个要点“三调”谈起。


              第一步调心,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

              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为了更好地练功,必须选择清静的环境。练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

              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

              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种活动中,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丹田”,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方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致“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8 16:49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辟谷小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步是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

              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是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

              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气功调身一般包括坐、卧、站、跪、行5种情况,也就是5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但初学者以坐姿为宜。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 ;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无意之调”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做到以上四点,定会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8 16:49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辟谷小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伴随着气功的练习或辟谷术的不断深入实践,养生的思想就会自然地显现在我们的视野和生活中,而谈及养生的方法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又源远流长,对于心态、心理的解析把握,角度不同,妙论也层出不穷...........

             那 就从古人在心理上的立论讲起吧!心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括,包括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特点及道德观念等,古人称心理为“神”而心理养生的预防为“摄神”、或是“调心”等等。

             心理养生的思想和方法在道家的养生观里早有论述,他们主张去贪心、减私欲,提倡“少私寡欲”“守静笃”甚或“无欲忘我”的恬淡养生法。

              圣人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倡导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得长寿,只有自强不息,生命才能持久。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反对苟且偷生,要求通过修养意志,调节情感而无使太过。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也主张养生及用脑防老,主要体现在“平正”的思维。特别是《黄帝内经》“素问篇”里的“上古天真论”所提倡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心理养生法以及“素问篇”里的“四气调神大论”所提出的四气调神法,更是为后世奠定了心理养生的理论基础。

             秦汉两晋时期,心理养生的理论渐趋完善、成熟。《淮南子》宗老子“虚静恬愉”之说,提出“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更有“大怒破阴,大喜地阳,大忧内崩,大怖生狂”的明训,高度概括了七情过激的致病性。马王堆帛书则突出强调了发泄怒气的防病法。指出“怒若不发浸淫,是为廱疽”,并对培养良好个性与健康的关系也有所论及。古人认为个性和顺则吉,刚烈则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8 16:49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辟谷小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嵇康的《养生论》可说是现存最早的养生学专著,其中强调了净化身心以求长寿的观点,指出“过喜过怒都会逆其正气,过份思虑则会消耗其精神,过份悲哀或快乐会殃及内心所需的平静单纯。”

               晋朝葛洪,在《抱朴子》中具体表述了“十伤”及三十多条《不伤身》的措施,如十伤中有“才刚不如愿,就被思虑困住了,伤也;绞尽脑汁算尽方法想要达到目地,伤也”等,他所强调的“凡事务必谨慎细心。不可以不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损而不防”反映了对平时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视。

               对于道家养生观,有人从消极方面理解,认为无所事事、闭门静坐就是恬淡虚无。虽知恬淡以自守,全不知恬淡之中有妙用;虽知虚无以为理,全不知虚无之中无不为的道理,强调养生在于“知其本” “正其源”,要妙用脑,主张勤奋而无不为。

              这些论述既有养生意义,又有指导做人的道理。循着先人心理养生思想的脉络,我们窥见古人在养生防病的实践中每将护养心神置于首位,认为心调则形健,神衰则体败。

              以此心理养生的重要不言而喻。今只稍寻一些古人对养生的立论,盼能让更多人明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与整个人类社会道德回升密不可分的,不在医学的技术,不在新药的开发。只要遵从人伦、道德,或许健康人人易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1 08:12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13-12-23 17: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