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8-1 16:55 |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辟谷中学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4-4-10 14: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普度众生而证得佛果。
佛果源于菩萨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福德资粮依靠众生而积累,智慧资粮依靠诸佛菩萨而圆满。
对于追求解脱、成就佛果的人而言,众生给我们带来的恩德是与诸佛菩萨同等的。
我们应当对众生怀着感恩之心去传递佛法的真理,并使大家从轮回的沉迷中共同早日觉醒。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来自于外在。比如有钱了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但实际上,这一切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人懂得该怎样挖掘。可一旦你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
住于平等性中。如果别人的一句赞美就可以让你心浮气躁;别人的一句批评就可以让你心恢意冷,那么你的心已经失去了自主,喜乐痛苦都在由别人决定。无论何时,要做自心的主人,回归平和与宁静,快乐就会常常与你伴随。
不执著便没有苦乐。当你遇到一件事,不管可喜还是可憎,只要不去分别、妄执,它当下就消失了。曾有个小和尚问师父:“听说您德行高深,假如美女、妖魔以及世间一切同时现在您眼前,您会不会眼花撩乱?”师父回答:“让青色归于青光、黄色归于黄光,让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哪来的眼花撩乱?”
有人抱怨生活压力大、感情不顺利、事业不成功,究其根源,这些痛苦多来自于强求。若能做到一切随缘,像达摩祖师说的“得失从缘,心无增减”,苦恼自会消于无形。就算没有这种境界,经常念这两句话,心境也会大不相同。
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幸福?为什么我总是痛苦不堪?”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心里的欲望太大,二是所有的努力奋斗都是为了自己。如果能放弃过多的欲望,从为自己奋斗转变为利益他人,幸福就会随之而来。
懂别人的辛苦,念别人的恩惠,知别人的温暖,恕别人的失误。
宽容的胸怀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一天天地过着,一天天地快乐,简单的心情,朴素的宽容,是人世间最美的高贵。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师长,礼敬三宝贤仁,不必四处祈求,则可得四种福报:--
一者、颜色端正。-
二者、气力丰强。-
三者、安稳无病。-
四者、健康长寿,不逢灾难。--
古人云:“孝为百善之首。”孝顺父母为世间最大功德,又云:“不孝父母,拜佛无益。”不孝父母,学佛或行作一切功德,皆无意义。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佛教也不否认,在某种程度上,物质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此处要重点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物质。佛同时也告诉我们: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都是非常短暂的,是靠不住的。
上师达真堪布2014.2.11微博:我们修除障法时,观想金刚萨垛佛在头上降下甘露,沐浴身心,消除了一切罪障。接着又降下甘露,使自己获得圆满的智慧和功德,也成了金刚萨垛佛。接下来自己发光普照众生,消除了众生的业障,众生都成佛了。为什么可以有这样的显现?因为诸法的本性是空性的。若是有这样的信心、福报,这都是可以实现的。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麦彭仁波切接着告诉我们说,我们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有限的过程中,不要有无限的计划。有限的生命不可能完成无限的计划,故而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
人生的一切烦恼,皆是因为心病。
有什么样的心境,便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你心中装的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如果你心中全是烦恼,那么你看到的自然也是烦恼;
如果你心中满是快乐,看到的当然也是快乐。
坦然地放开心胸,淡然地看待人生的诸多烦恼,快乐必会不请自来。
一句话很容易说,但重要的是要能让对方受用。
给人一句好话,让人生命奋起飞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人要常说:
第一、给人欢喜的话;
第二、给人鼓励的话;
第三、给人肯定的话;
第四、给人赞美的话。
多说好话,少说坏话。
不除内心贪嗔痴而拼命念佛欲求往生净土,那是不可能的事
我希望进步的不仅是外在,每人内在的那一念善心可以真正完全开启。透过外在的种种行为,可以把内心的善念真正表现出来,利益更多人,我想这是相当重要的。——大宝法王噶玛巴
带着情绪的禅修,永远也不会进步。——大宝法王噶玛巴
菩萨都很辛苦啊,我们求菩萨,菩萨求我们,菩萨说你要做个好人好不好,求求你不要老样子。我们拜菩萨求菩萨,菩萨求我们拜我们。——大宝法王噶玛巴
忍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我跟诸位讲一句话,这句话要永远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种事情都讲道理讲得通的,有时候要靠忍辱去解决。师父跟你讲这句话,你要永远记得,在这个世间,娑婆世界,很多事情不是用道理就可以解决的,很多道理都讲不通的,没什么道理可谈,只有靠忍辱,你就是要忍耐!「他为什么是这种人?」没有为什么,他就是这样子嘛!不然,你怎么办?这个人怎么不跟人讲道理,就是不讲道理才来娑婆世界,他若跟人讲道理早就到极乐世界了,这样也有理!所以,遇到无知很正常,要记得!在这个世间,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道理去讲的,有时候必须靠忍辱才能解决。这句话把它背起来,你就一辈子受用无尽。与其能辩不如能忍,与其你很会讲、很会跟人辩论,不如你能忍辱!你能忍辱,你的心就自然清凉,他使我们受委屈,他受因果,你不用替他烦恼。----慧律法师
索达吉堪布#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总括说来有三种,是怨仇争处、众人聚处和玩乐之处。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只想到自己或者心中只有自己的话,那么他就会只看得到他人的过失和他人的不足。反之,如果我们的心中装着他人或心中有他众的话,那么我们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过失和不足。__大宝法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别把人生搞得太复杂,让一切变得简单些,喜欢了就争取,得到了就珍惜,错过了就遗忘。
在历经许多偶遇和分离后,总会懂得,没有抓不住,皆是放不下,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 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 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
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
“心魔不起,外魔不现”,若自己有正知正见,没有邪思邪见,就不会有外在的违缘障碍了,这都是心魔引起的。
心不清净,外境才不清净。
平时经常胡思乱想,相续无法清净,也是因为缺少正知正见。
所以尽量在相续中建立正知正见,这些邪思邪见、分别念就没有生起的余地了,外边的违缘障碍也就不会出现了。
我们学法的人,要是有嗔念,你不要发作,也不要挂在你脸上,再把烦恼布施给别人。你要把烦恼收到心里,给人家欢喜;再大的苦痛,你自己忍受,化解。一回、两回、三回、五回,你自己的烦恼就渐渐轻了,你所给人家的都是愉快,别人所给你的也是愉快,这就加速消除你的业障,这就叫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