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4-11-24 00:18 |
---|
签到天数: 28 天 [LV.4]辟谷小学III
|
(一)禅即静虑;禅即正心。
禅原是梵音「禅那」翻译而来。从字面上的解释及中国文字构造而言,禅字的本义,是指祭天、拜神明意。古人用它的字音来翻译梵音,或单用「禅」字,或用「禅那」二字,都无关禅字的本义。禅就是静虑。古人翻译佛经,曾经把「禅」意译为「静虑」,那是取材于礼记大学篇里的定、静、安、虑、得。其中的定、静、安三个字的本义完全相同,而三个字连用,是强调安静、安静、又安静的意思。静虑是修心养性的方法:先把身体安静之后,再把心安静下来;只有心安静之后,人才能开启智慧而深谋远虑。如果一个人的心安静不下来,他内心的智慧就没有办法去开发。每个人都有内在潜藏的智慧,之所以无法开发,是因为人的心安挣不下来。而心安静不下来,脑中必然充满妄念,所以人就有了烦恼,当遇到不如意的人、事、物时,就会不愉快。身体及心境安静之后,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时候的念头是一种智慧。如果身体、心境没有安静下来,这时所产生的念头,是妄念,而不是智慧,是有是非、善恶种种分别心的妄念。
禅就是正心。大学篇所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正心」,依据大学篇本身的解释,是指「心不在焉」的意思。也就是说,心如果不留在任何的事物上,就会显现平衡的心态;有了平衡的心态,自然就充满了智慧。因为心若是留在任何人事物上而产生烦恼的时候,心态就不会平衡。我们修禅,就是要练习「心不在焉」,慢慢达到心态平衡的「正心」境界。
(二)禅即无为;禅即无心。
老子的思想有些地方与佛家的思想不谋而合,如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与老子的「圣人处无为之事」即是。所谓「无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指我们做事情应顺其自然,不故意的有所造作。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顺其自然,就是禅。
老子又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指圣人经常没有心念,没有心机,没有是非、成败、善恶种种相对的分别心。禅是对任何事物都不起分别心,一切都顺其自然,对是非不坚持,不固持己见,而以大众的意见为意见,以能相安无事为原则。
(三)禅即无住心;禅即平常心。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我们的心念不要住着在任何一个人、事、物上面,如此就能生起清净的真如心。如果我们的心住着在某一个人或事物上,就会生起执着之心而有了烦恼;有了烦恼之后,自然不会生起清净的智慧。人活着的目的,是要快乐的,不是要烦恼的。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烦恼;而烦恼之所以发生,则是因为智慧没有开发。因此,释迦牟尼佛告欣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唯有抱持一种自在、不执着的生活态度,我们的本体智慧才能开发。
唐代马祖道一禅师说:「平常心是道」,所谓平常心,就是没有是非、成败、善恶、得失等等相对的心。如果有了强烈的相对、分别的心念,他的心态就不能平衡,这就不是平常心。人有相对、分别的心念,让它自然存在即可,不要因之而在内心产生烦恼。学禅的目的,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去执着自己的分别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