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9-11 18:13 |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辟谷大学I
|
虽然明知道有增加皮肤癌患病几率的风险,但总有那么一批人,一到夏天就涌向海滩,享受阳光的热度。今天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他们可能已经对阳光“上瘾”了——根据研究人员的发现,如果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的话,人体可能会分泌出一种让自己感觉愉悦的信号分子:内啡肽。
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皮肤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是在小鼠身上做出这样的发现的。他们剃光了小鼠背上的毛发,然后给他们施以日常剂量的紫外光——足以把小鼠晒黑,但还不至于把它们晒伤。把这个剂量换算成作用于皮肤白皙的人类上的话,相当于在佛罗里达接受20到30分钟的正午阳光。在接受紫外光照射一周之后,小鼠体内的β-内啡肽水平显著增高,并在实验进行的六周内维持这个较高的水平,直到停止紫外照射之后才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的类吗啡物质,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垂体分泌。这类物质能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和摄入吗啡、鸦片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过紫外照射的小鼠对轻触与温度变化更不敏感。而且小鼠体内的内啡肽水平越高,小鼠对这些刺激越不敏感。如果对实验组的小鼠施以纳洛酮(Naloxone,一种广谱阿片受体拮抗剂)的话,它们对轻触的反应就又回来了。此外,在纳洛酮处理过的实验组小鼠身上,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了典型的阿片类戒断综合征,包括颤抖、身体摇晃、牙齿振颤等等。
β-内啡肽的分子结构。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在接受紫外线照射之后,皮肤的正常反应之一是分泌一种叫做“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 POMC)的蛋白质,随后这种蛋白质会被切割成几个更小的片段,包括促进黑色素形成的促黑素——而POMC切割过程中也会产生β-内啡肽。研究人员分析了POMC在皮肤内的合成被选择性阻断的小鼠品系,发现它们并不会体现出正常小鼠对紫外光的“上瘾”表现。
“之所以哺乳动物具有寻求紫外线的生理机制,从演化学上来说,可能是缘于紫外线对维生素D合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麻省总医院皮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这项研究的领导者大卫•费舍尔(David E. Fisher)博士表示,“但是我们现在意识到,这样的生理机制也会带来风险,因为紫外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癌物之一。其实现在我们有更加安全的维生素D来源,例如口服补充,这可以让我们更安全、更精准地维持体内维生素D的健康水平。”(编辑:窗敲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