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136|回复: 10

柯云路爱情小说精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21 17: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①《蒙昧》(男人必读)

②《牺牲》(女人必读)

③《嫉妒之研究》(爱情心理小说)

④《新星》(政治小说)

⑤《夜与昼》(上下卷)

⑥《衰与荣》(上下卷)

⑦《超级圈套》(爱情与商战)

⑧《汾成轶闻》(爱情与政治)

⑨《东方的故事》(第三者“经典”故事)



《蒙昧》看点:男孩蒙昧时期的爱情与性心理



作者用一种与他过去迥然不同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奇绝的故事。这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女人的故事。小男孩茅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年龄,三次与年轻女教师白兰同居一室;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中,小男孩和这个大女人之间历经了各种生死离别。

小说以它奇特的力量唤醒男人对自己蒙昧少年的深层记忆,激起难以抑制的深刻情感反应。小男孩正是在和一个女人的生命厮磨中成长起来。这个文本以罕见的真实与细腻揭示了男孩蒙昧时期的爱情与性心理。

对历史的无情批判,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对爱的滴滴见血的触动心灵的描述,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真正高尚的作品。



《牺牲》看点:女性人格成长的隐秘轨迹



“牺牲”是古人祭祀用牲的通称,最虔诚的祭献是将自己的生命做牺牲。本书写了文革时期的一个故事。男主人公为思想自由的牺牲让人对那段历史有种种联想;而女主人公为爱情的牺牲经历,则使本书成为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一个女孩从社会底层挣扎出来,追求着她天堂般的爱情,走的却是通往地狱的道路,本书将她的心理历程以延绵不断的长镜头细腻地记录了下来;它的具有心理学意义的深刻揭示,大概会使所有的女孩和成熟女性重新体验自己从十五六岁时开始的爱情心理。

这部小说以典型个案诠释了女性人格成长的隐秘轨迹。



《嫉妒之研究》:爱情心理小说



小说以海南岛一次作家笔会为背景,揭示了作家、记者、编辑的爱情纠葛和艺术追求,深刻剖析了嫉妒这一人类普遍心理,书中很多论述曾被一些研究嫉妒心理学的专著引用。

作品情节曲折跌宕,紧扣读者心弦。写法大胆富于探索,形式别致,令人耳目一新。当年《小说家》刊登时,称这部作品是一次大胆的文体探险,它探索了 “作家究竟如何写作”这样一个课题,揭示了作家在显意识、潜意识、感觉、联想、语言的种种支配力下,如何由时间、空间、人物与偶然性这些小说要素演绎出一个必然的故事来。



《新星》:县委书记从政指南



《新星》是柯云路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意义的政治小说,据此改编的电视剧曾造成鲜有过之的轰动效应。现在三四十岁以上的人很少不知道《新星》主人公李向南。二十多年过去,《南方周末》等中国多家媒体再度提起《新星》时,将它称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新星》在海外出版时,被称为“当代官场现形记”。在大陆,则被称为“县委书记从政指南”。无论评价如何,《新星》无疑使国人普遍看到了中国政治斗争的真实故事,也使熟谙政治的人看到了地道的政治操作手法。

今天重读《新星》,大概是了解中国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



《夜与昼》·《衰与荣》看点:众生百相生存智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学校园里曾弥漫过一阵兴奋的阅读气氛,很多大学生在图书馆、在宿舍或在树阴下竞相传阅一本本被翻得发卷的《当代》杂志,上面刊登的正是长篇小说《夜与昼》,继而是《衰与荣》。

这两部书无疑是百科全书式描写社会生活的代表作。

作者以百万字的浩瀚篇幅描绘了京都近二百个人物、几十个家庭、十几个大院,上至高官达贵下至贫民百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把一个八十年代的京都活脱脱端了出来。这两部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感引起当年的畅销和轰动。如果想了解中国当代社会,想了解当代中国人性扭曲的特殊历史以及时代阵痛,不可不看这两部书。



《超级圈套》看点:爱情与商战



故事主人公丘云鹏在海南经商破产后,带着跻身于主流社会的渴望来到京城,开始第二轮冒险。这个出身底层的小人物深信只有金钱能够给他带来光荣,“财运与桃花运平行发展”。他以猎人般的机警与耐心,凭借着极少量的金钱,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圈套,把作家、教授、电视台主持人、医生、导演、歌星、政客纷纷套在自己身边,做成一个很大的局。

虽然这并不是一部教人怎样做生意的书,也不是一部《防骗指南》,但读了这部书,无疑会使你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者从欲望、性、智谋、环境规定、宗教倾向、人格分裂六个层次,对人物深入解剖,以概括当代生活的雄浑叙述,使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命运曲折变幻,笔法幽默辛辣。



《汾城轶闻》看点:爱情与政治



汾城是一个边远小城,因为要树立知识分子典型而选上了身患绝症的系统工程学家顾堃。在“选拔”过程中,顾堃意外得到的可心女人李珊因为曾和市委书记有一段特殊因缘,其命运发生了离奇遭遇,他所居住的陋屋频频为大人物光临,新闻记者也将他列为热门目标,他本人无奈地成为官场斗争的筹码。

这既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性题材,又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而主人公运用系统工程学把握自己事业、政治、爱情选择乃至日常时间安排,是作品的另类可读之处。

这本书用不同的语调在叙述中离间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使作品产生了某种荒诞感。



《东方的故事》:最经典“第三者”故事



田秀秀是一个非婚生的女孩,十四岁那年邂逅了年长她十多岁、当时是北京知青的中学班主任杜永康,被打开了一个情爱初萌的世界。几年后,他们再度相逢在文革后的大学校园并成为同学,那时,杜永康已经结婚了,田秀秀却开始了对这个倾心相爱的男人在感情上的原始触摸。在三年之久的道德与激情的冲突中,终于迈出了他们称之为“悬崖绝壁”的一步。之后,男女主人公开始了炽热的相互阅读,相互冲突,相互纠缠。在那个感情经历中,真正表现为男人和女人。小说细致描写了女性性意识的萌发,情爱朦胧的觉醒,爱情与性的关系。许多描写惊心动魄。



>>>柯云路爱情小说精选当当半价<<<



>>>柯云路爱情小说精选卓越全八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7: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柯云路--中国著名作家,婚恋、心理、家教研究权威
柯云路书友-- 柯云路的读者联谊和交流的园地
柯云路书友圈http://q.ent.sina.com.cn/keyunlu
柯云路书友论坛http://keyunlushuyou.5d6d.com/bbs.php
柯云路书友群 生命心理8269297. 生活情感群42896736. 文化教育2群50372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10 1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牺牲”是古人祭祀用牲的通称,最虔诚的祭献是将自己的生命做牺牲。本书写了文革时期的一个故事。男主人公为思想自由的牺牲让人对那段历史有种种联想;而女主人公为爱情的牺牲经历,则使本书成为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一个女孩从社会底层挣扎出来,追求着她天堂般的爱情,走的却是通往地狱的道路,本书将她的心理历程以延绵不断的长镜头细腻地记录了下来;它的具有心理学意义的深刻揭示,大概会使所有的女孩和成熟女性重新体验自己从十五六岁时开始的爱情心理。

这部小说以典型个案诠释了女性人格成长的隐秘轨迹。
我真开心,牵鱼.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0-6-5 10: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柯云路:性伦理与性道德起源之猜想-----人类法则
         由于人类早期性行为很大程度为种族繁衍而存在,所以性伦理和性道德是应种族繁衍这个最终目的而产生的。优生的需要产生了性伦理。性道德是为维持一夫一妻制或固定夫妻而产生的,这有利于终极目标——种族传递的实现,否则男人的天性会使之做完爱就离去寻找下一个女人,之前与之做爱的女人很可能因怀孕无人照料,母子都无法生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0-6-5 1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伟大悲壮的史诗就是人类自身经历的苦难了。



    创始是最伟大的。

    还有比在文明史上走出第一步的人更伟大的吗?



    人类抑制野蛮、原始的性欲建立文明来自我规范,并不是人类需要虚伪,而是因为需要生存。近亲通婚的部族总是最先被淘汰。

    造就一切文明的根源只是生存的需要。



    历史是流逝而不回返的。

    人为什么能为自己去世后一百年、二百年的未来而劳动,超越生命追求不朽?那不就是历史自身的力量吗?那不就是人类史内部生命延续力的闪光吗?



    人类不仅为自己活着,还为后代活着;不仅为现在活着,还为未来的历史活着,为荣誉活着。

    人类是需要秩序的。

    秩序,又总是在需要它的地方于混乱中必然地结晶出来。



    天下什么事没有背景呢?

    不结合社会背景观察事件,就不成其为政治家;不结合历史背景考察历史现象,就不成其为杰出的历史学家;不结合人生背景研究人物性格,就不成其为伟大的文学家。

    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哲学及日常生活中,不善于结合全部背景把握问题,就没有超人一筹的智慧。



    与苦难作斗争的人类社会常常会凝铸成一个镇静的群体。

    他们正视了苦难,也正视着苦难的终结:死亡。



    灾难有时会改变人的一些观念的,但那必须是很强有力的灾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0-6-5 1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患难会调整人类相互间的关系和看法。不过,共患难结束了,有些事情可能不可能复旧呢?



    为什么人类社会与邪恶的暴力集团有时能相安并存呢?

    这种尖锐敌对的相持是很微妙、很复杂的,然而,正是它造成了暂时而脆弱的和平。

    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很可怕的、很不安稳的和平,是一种谁也无法只消灭对方、保存自己的、不得不避免同归于尽的和平。

    人类常常处于这种不安稳的和平中。

    轻率、鲁莽地向邪恶的暴力集团进攻是可笑的;以为凭善良软弱便可以永远同邪恶的暴力集团和平相安则更是愚蠢可悲的。



    人类还是在明智地关心未来的。这种关心并不只停留于渴望一千年以后建立一个没有邪恶暴力的世界,而在于如何对邪恶的暴力实行一步步行之有效的制约和斗争。和平是在战争中诞生的,但战争又在和平中播下新的种子。战争与和平的此生彼灭,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人类的难逃之劫。

    人类的明智在于不断地争取和平。



    在一艘行将沉没的孤立无援的海轮上,有时一切还会有秩序地进行,船长还会目视前方镇静地把着舵。虽然那并不能挽救沉船的命运,但却体现着人类伟大的意志。



    人类有情感,有思想,有复杂的内容。它不是单一混沌的整体。它内部既充满着生气,也含着消极;既有着坚强,又有着懦弱;既有着对美的追求,又有着丑陋;既有着光明、善良,又有着黑暗邪恶。

    而人类的每个成员又从不同的角度折射着人类。



    人类所以能顽强地生存,不仅在于它使每个人受到父母、儿女及他人的照顾,还在于它使每个人都负有责任,都产生责任感。



    暴力,是人类社会产生出来的邪恶势力,它原本属于人类社会,但又企图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暴力的邪恶阴影就始终不散。当人类遭受其大规模屠杀的时候,鲜血把一切真理映得通明,人们也便有了清醒与坚决,用正义的暴力将邪恶的暴力打碎。而当邪恶的暴力只是投下威胁的阴影时,人类便常常一方面恐惧、懦弱,另一方面又麻木、漠然。或者,生出许多幻想和善良来。似乎,一切邪恶暴力有史以来都是善良愿望埋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0-6-5 1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危险、威胁都是未来的。任何痛苦、享受都是现在的事情,痛苦和享受都是没有未来的。现在的事情似乎总比未来的事情更强有力。

    然而,不关心未来的人类是注定要灭亡的!

    此刻的生命,其指向都是未来。若指向此刻,生命也便停止了。



    自私、恐慌、愚蠢,人类会自取灭亡的。

    要相信人类的文明心理能够击败自私的动物本性。



    人类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当他觉得自己对另一些同类承担着某种责任的时候,他就会生出一种可以称之为豪迈的情感来:做丈夫的责任感与做丈夫的豪迈;做父母的责任感与做父母的豪迈;做领袖的责任感与做领袖的豪迈。

    豪迈往往和责任感相联系。



    在摆脱死亡的危险和恐惧后回到人群中,一个人感受到、体验到的,按其先后顺序是:安全感、可靠感、踏实感与松弛;温暖、感动、爱、被簇拥的光荣感;对地位与责任的意识;对权威的意识……

    这种层次顺序,是不是就是人的需要层次的最鲜明、最准确的显露呢?

    一次生动的体验远比繁复的理论分析更准确地说明人需要层次的结构关系吧?

    人在被死亡的危险和恐惧笼罩时,除了求生,一切需要都谈不上,而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则和死亡同等可怕。在摆脱了这一切,获得安全感、可靠感后,才能感受到人类感情之温暖;有了对人性之温暖的感动后,才能有对人的爱之心;而相继出现的光荣感、责任感和地位感、权威意识则是越来越高层也是越来越奢侈的一些“需要”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0-6-5 1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广大的人类社会中,空洞的诺言从来都像空气一样到处充斥着,大至联合国讲演,小至家里哄娃娃。政治家、经济学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朋友、情人,每日每时有多少人在制造多少空洞的诺言安慰他人呢?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人类社会被无数的不确定性充满着而已。

    人类社会有多少混沌的迷雾,就有多少空洞的诺言和虚伪。

    情况如果明确,就把任何空泛的许诺都杜绝了。



    人类总是需要一点崇拜的。他们总在自己心目中树立着不同的崇拜对象:上帝,自然力,领袖,政治家,天才,导师,明星,英雄,丈夫,情人,等等。而当他们崇拜的对象突然坍塌时,他们便会陷入一种比迷惘、困惑、愕然、沮丧更复杂得多的心理休克。



    人类是结着群、赤裸着身子从原始森林的野蛮蒙昧中走出来,走向火光,走向文明的。

    谁说世界是荒谬的?谁说人是孤独的?

    说荒谬,是因为存在着不荒谬。荒谬是根据不荒谬定义的。

    说孤独,是因为存在着不孤独。孤独和不孤独是相互界定的。

    哪有绝对孤独的人?

    绝对孤独于人类之外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只要还有人的自我意识,那他就知道自己还确确实实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并没有与人类隔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0-6-5 1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人是孤独的,恰恰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孤独的。说人是孤独的,只是表明了相反的东西,表明人类对群体性,即相通、相近、相亲、相互关心、相互了解……的追求,表明他们在这种追求中的不满足,表明了这种不满足带来的失望,表明了失望的痛苦。

    现代喧嚣而畸形的文明扩大了人的距离。人们虽然并没有孤独于人类之外(那是一天也没力量活下去的),但是他们那种对近距离的相亲近、相关心、相交流的感情渴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有了孤独感,有了不堪忍受的苦闷。

    说人是孤独的,即是这种苦闷的反映,即是人类追求相互亲近了解的群体性本质的不甘屈服、不甘受压抑的痛苦呼喊,虽然它有时是近于麻木冷漠的呻吟。

    麻木原本是痛苦至极的产物。



    千百年来,人类历史中就贯穿着英雄主义传统,因为人类是需要英雄的。

    怕死是爱生的表现。然而,人类历史上也常常有视死不畏的勇敢,为了救助自己的孩子,为了爱情,为了保护父老、妻子、亲人,为了拯救民族,为了拯救人类,为了捍卫关系人类命运的科学真理。这是爱的力量,爱产生责任感。

    爱,对死亡的恐惧,同是生命的两种特征。死亡的恐惧中,通常是顾及不到爱的。但爱战胜死亡的恐惧在人类中是经常发生的。

    那正是生命力蓬勃时才有的力量。

    那正是人类的生动与可爱。



    英雄主义不仅仅是因为爱和责任,还因为自尊与荣誉。



    一切都在对比中形成结论。人的思想是这样,人的目的、欲望、感情、情绪,无不是这样。

    真理都是残酷的。虚伪的安慰才像田园诗。

    真理都是带刺的玫瑰。



    当有关全人类利益的大道理和人们现实的切身利益相矛盾时,它有时是空泛无力、毫无号召性的。

    人类的全体利益并不简单等同于不同集团、不同个人各自利益的算术和。

    人类的全体利益似乎从来也不如不同集团的各自利益以及由此而生的相互冲突更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0-6-5 1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的真理总是在不寻常的环境中诞生的。

    上帝把人类放在危厄中冶炼,会炼出什么呢?

    真?伪?善?恶?美?丑?智慧?愚昧?



    很多事说来简单,可人们事先就是想不到。

    一些人人应该知道、但人人都不曾想到的答案看来毫无高人一筹的见地,简直可以说理所当然,但实际上恰恰体现着领袖人物才有的品质:对全体的关心,对前途的正视;思想的简洁,行动的明确。



    任何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真理。

    你的主张即使完全代表人类的利益,人类也并不一定完全服从你的领导。

    代表谁的利益就能领导谁——这个真理也是有限度的。

    一切真理都是有限度的——这才是最伟大的真理!



    理论,总是在矛盾暴露得最充分的地方最先被提出来的。

    政策,也只有在那些实践尖锐地提出问题的地方才可能形成。



    真正成熟的科学的世界观都是经过艰难复杂的摸索逐渐形成的。一张白纸似的头脑有时并不是接受真理的好基础。



    对既成事实敢于怀疑,才能发现真理;对真理敢于坚持,才能不失去它。



    人为什么有那么多悬念——接连不断的悬念?

    因为有追求;因为追求中有未知。

    人类总是在接连不断的悬念中生活的。

    悬念停止了,生命也便停止了。



    人类既懂得报复,也知道感恩。对伤害的仇恨和报复,对恩德的感激和报答,这原本是从生命的避害趋利的深刻本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人类的两大感情和行动。



    人原本是不能离开人类的群体的。

    再强大的人物,政治家、思想家、伟人,也是依靠人类的群体生存的。他们超于一般人的强大,只是因为他们支配和代表着人类群体中一些人的力量而已。把他们放在与人世隔绝的自然中,他们不比任何人更少一点软弱和怯懦。

    被人类社会排除于外的孤单是很可怕的。



    有一点火光就会撕破混沌的黑暗,有一群人就会打破无边的死寂。这是大自然上百万年来不断领教但至今还不甘承认的事情。

    人类是爱大自然的,这话不错。但那是在人类经过艰辛苦难的斗争,对自然有所征服之后。

    遇难的人们并不爱暴风雨、洪水汪洋……



    原本,大自然给人的待遇是平等的。

    不平等是人类自己造就的文明,造就了它又膜拜它,受制于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5 12: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孤独,是因为存在着不孤独。孤独和不孤独是相互界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