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7-11-22 10:51 |
---|
签到天数: 35 天 [LV.5]辟谷中学I
|
做人的最好境界是什么?是老实好,还是圆滑好?其实两者都不好,都有不足之处。老实人,虽然诚实可信,不会欺侮别人,但往往会受到一些小人的捉弄和刁难,在工作中、社会上往往难以吃得开,得便宜的时候少,吃亏时候多。所以“老实人吃亏”说得就是他们。圆滑的人,虽然表面给人精明能干、八面玲珑,甚至给人一种近似于妖的感觉。然而这样人一般只能得到小便宜,最终会吃大亏的。所以“得小便宜吃大亏”说是就是他们。
被汉景帝尊为“智囊”的杰出人物晁错,担任御史大夫时,向汉景帝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特别指出危险性最大的是吴王刘濞。晁错认为,对于吴王刘濞,削他的封地会反,不削他的封地也要反。削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小;不削他的封地,反得迟,祸害就大。景帝三年正月,吴王刘濞首先在都城广陵起兵叛乱,借助“清君侧”名义,向各诸侯王国发出了宣言书,攻击晁错“侵夺诸侯封地,专以劾治污辱诸侯为事,不以诸侯人君之礼对待刘氏骨肉,所以要举兵诛之”等等。同月,胶西王刘印、胶东王刘雄渠、苗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也都先后起兵,共同向西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对于刚刚即位不久的汉景帝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少的麻烦,结果汉景帝为保全自己的政权和地位,竟然下令把这个忠心耿耿一心为汉家天下操劳的老实人晁错腰斩了长安东市。晁错至死都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一个老实人吃大亏的历史悲剧啊!
既然做一个老实人不好,做一个圆滑的人也是没有好下场的。2001年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位非常圆滑之人。和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临机应变,博得了主子的欢心,青云直上,擅政20余年,升迁47次,权倾朝野。据《庸庵笔记》记载:一天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道:“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马上将他升了职。和珅虽不会治国统军,无甚功业,但却特别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深得乾隆的宠信。据史书记载,“高宗(指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乾隆在晚年时仗着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奢华,大兴土木,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三十个行宫,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仿造江南风景,80岁时还举行万寿大典。其实当时国库已接近枯竭,依然是和坤大人想尽各种阴损之招,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就满足了乾隆巨大花销的需要。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和坤终因玩弄权术,迫害权臣;疯狂敛财,中饱私囊的恶劣,终被嘉庆帝赐于自尽,难逃脱被杀的恶果。
做一个老实人不好,做一个圆滑人也不好,那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呢?当然是做一个圆而不滑的人,也就是该方就方,该圆就圆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一位方而且圆,圆而不滑的人在人性的险恶丛林才会不迷失方向,不会受到伤害。
被西汉高祖刘邦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我不如子房”的张良,先后帮助刘邦“约法三章”灭亡秦朝;鸿门宴上成功脱,有惊无险;火烧栈道,使项羽放松了警惕,为日后的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下了基础,灭项羽,平定天下,深得刘邦的尊重和信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军师张良,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深得吕后的敬重,没有在吕后掌权的残酷斗争中死于非命,保全了身家性命。
做老实人为什么容易吃亏呢,对此有一本叫《老实人容易吃亏上当的70个陷阱》书指出老实人主要缺点和不足,比如缺陷性格、嘴笨舌拙、狭窄交际、地位卑微、墨守成规、消极心态、不懂方圆等。正因为这些缺点和不足才使得老实人容易上当吃亏。
做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也会因为讨得主子的欢心而容易变得飞扬跋扈,玩弄权术,耍小聪明起来,其结果因为私欲过度膨胀,功高盖主而落得惨败的下场。历史上的杨修就因为太了解主子曹操的奸诈心理,玩聪明而遭到曹操妒忌被杀的可怜下场。。
做一个当方宜圆的人,就应该如易中天教授提倡的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为人做事要拿捏好分寸,不温不火,不卑不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在与人相处上,做到求大同存小异,遇事时不能一味地争个清楚,那样既使你争赢了,但你可能会为此失去朋友。所以在相处时在有原则性的同时也要讲究灵活性,就像开飞机一样,目的地是定了的,你开左一点右一点也没有多大关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