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3-5 00:03 |
---|
签到天数: 67 天 [LV.6]辟谷中学II
|
本帖最后由 明月前生 于 2014-10-14 18:11 编辑
孝宗幸天竺,至灵隐,有辉僧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即使飞来,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又有观音像手持念珠,问曰:"何用?"曰:"要念观世音菩萨."问:"自念则甚?"曰:"求人不如求己."孝宗大喜.
(宋 张义端 <贵耳集>)
译文:
宋代孝宗皇帝信仰佛教,一次到杭州灵隐寺,途中有僧人辉(慧远禅师)陪伴。孝宗一行来到飞来峰,问辉道:“既是飞来的,怎么不飞走呢?” 辉回答说:“一动不如一静。” 又见到观音菩萨塑像,手里拿着念珠,孝宗问:“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干什么?” 辉回答说:“在念观音菩萨。” 孝宗又问:“念诵自己干什么?” 辉回答说:“求人不如求己。” 孝宗听了会心一笑。
明月野狐禅 :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印象特深.对于慧远禅师的睿智回答,我觉得,后人张岱曾题联解释最为贴切--"飞峰一动不如一静 念佛求人莫如求己" 做人要有心地不动如山的境界,心外觅佛,去佛愈远,与其飞去,不如静静守护并耕耘自己的心田,“求人不如求己”,更是一语道破佛教之奥妙.今人求佛,或多或少都有功利心掺杂其中,就象一则漫画所讲:强盗行抢以前,拜关公以求抢劫顺利,警察抓强盗时亦上香祈祷抓强盗成功,估计他们上的香关老爷都能收到,结果搞得收了红包的关老爷真个是左右为难哉!?
其实,关老爷的苦恼不过是祈祷人各自欲望的折射罢了.早在释迦牟尼开悟时就曾经对世人说过,生活在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众生平等,皆有成佛的种子,人生在世,当先自立,方能自强,时常告诫和鞭策自己:在这世间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并能清醒认识:最终成就你的,只有你自己。那么佛教则不再称之为教,佛.法.僧"三宝"亦不过是人生道路的良师益友,而拜佛亦好,拜其它信仰亦好,不过是拜自己的老师,拜自己虔诚守护着那份良知.
让我们重温西湖灵隐寺的高僧慧远禅师的那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既然已经飞来,那还何必再要飞去呢?这就是一动不如一静的道理!
观音菩萨常念观世音,
因为
--
求人不如求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