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4-24 19:47 |
---|
签到天数: 267 天 [LV.8]辟谷大学I
|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5 23:4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 }! G/ r# _# L8 @# X* G, @4 D8 p1 }
人们心里一直有两个杨绛。一个是杨绛先生,一个是“钱钟书夫人”。她拥有一份堪称完美的爱情,却只能留下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慨叹。
3 P' F$ \) y0 r1 T9 D c$ M4 X, m: a$ f7 a! @
绵延一个世纪的爱情故事由欢聚到分离,正如生命终要落幕完结。$ [8 q/ {* b% D4 C
& N: e! T. I" o4 E. \
% x+ c. y- R+ c8 i
1 U" o8 J$ T( m3 e杨绛与钱钟书在清华相识,第一次见面就互相倾心。钱钟书一句我未曾婚配,杨绛回一句我也没有男朋友,二人就这么潇洒地在一起了。- | [& H- V( q8 N1 j- O" m
$ u' O9 V/ d% a' K+ e3 M! D
婚后杨绛随钱钟书出国深造,一个公费一个私陪,两人都是一门心思地渴求学问。按杨绛的话说,钱钟书为人直率,又很“毒舌”,容易得罪人,两人干脆远离人群专心治学,夫妻最喜欢的互动也与谈诗论文有关。
_6 d6 c* r" C* g" X$ E2 D* A
* x8 \' Y1 d. `! t4 p+ f' c4 n0 F
' T' T. d7 _6 {- g8 e2 R1 m钱钟书是个坦荡的清流,面对名气他会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遇到小人他会说“不要愁,他也未必能随心”。- y1 m; g, ^2 S' E
4 ~+ r- [. U$ X% f而杨绛始终像润滑剂一样,处在世界和他之间,用温暖的笔触过滤了战争与动荡,只留下女儿圆圆的聪慧懂事和惹人怜爱的“小眼泪”。$ H9 E$ G) R9 W2 M' d8 [' k
- }6 k6 m' G/ m7 X Y% {$ y' L0 L8 l: {6 f; z, Q) D/ K
" f! A* u' F5 a" Y- Y3 o/ B他们做了一辈子的朋友、知己、恋人、夫妻,这个故事直到主角退场,也依然没有结束。
, A$ d% e1 F- N+ r7 [1 O, F- m) ^- W% u
哀而不怨,悲而不伤
: A4 s5 g& W b4 z9 j. g
( u3 H) j0 A5 N( ?0 y# V' \
3 U9 h1 A4 l5 Y! L1 m* R作为才貌双全的一代才女,年轻时她已享誉京华;及至中晚年,杨绛以百岁高龄,却达到创作生涯顶点。
/ h; N# t& b6 \: p4 w: L1 j
2 r B1 B2 @( P" v$ L1 I; y
( a" G9 b: K% d; U' ]1 `* m0 ? [: H `, N
在饱尝生活磨难之后,她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态度,心中无怨亦无恨。她将很大的喜悦和悲伤都化为满腔深情,本该撕心裂肺的情节落到杨绛的笔尖,都显得淡然平常,古井无波。
% A9 _" a* q% @( U& R N% w" e- G2 `$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3 ]* X; f C1 ?2 U. y3 x0 c- ?. a5 l8 r3 G* T4 e2 \5 {& V; X
) w, o( O6 T5 S' m0 E$ p
相比之下,杨绛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 “ 钱钟书夫人 ”;
4 B+ u" u% _- ]( E4 a: ~
! h( N0 y; {7 V3 Q( v; c M钱钟书的光芒太耀眼,但杨绛以安之若素、娴静内敛的姿态,悉心照顾钱钟书的生活,更全程参与了钱钟书的整个创作生涯。/ V. V' ?1 k N5 [! e) ]; Q F
4 ]6 ]9 a$ H) v1 _5 }2 p' k
+ {1 U( d1 e9 O+ N
0 y1 q: P! K A6 Q. U6 Y# N; ]门不当,户不对. T4 |- q, {$ u8 |, z p$ M
作为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她以此为题书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摘录与此,显示出她对婚姻的态度。8 }) } j2 U( u
; J5 t# A5 ?$ b6 C7 w
/ L: l" q! ?3 X7 R n! D! h
; L, p) z3 m! g% g2 ?' l我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为我出嫁了,就成了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其实我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他家是旧式人家,重男轻女。女儿虽宝贝,却不如男儿重要。女儿闺中待字,知书识礼就行。我家是新式人家,男女并重,女儿和男儿一般培养,婚姻自主,职业自主。而钱钟书家呢,他两个弟弟,婚姻都由父亲做主,职业也由父亲选择。
. t2 w( X1 h6 z8 D, J% M6 w8 |- A: Y3 B" D5 I d
钱钟书的父亲认为这个儿子的大毛病,是孩子气,没正经。他准会为他娶一房严肃的媳妇,经常管制,这个儿子可成模范丈夫;他生性憨厚,也必是慈祥的父亲。
* @! B# \% J! X& {/ R
+ A6 q# {# v0 k# ]2 C- d. D. S7 \9 n4 @
' u# }& T1 C" Y9 ]) P$ H
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有风趣的钱钟书。他的痴气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但是这个钱钟书成了他父亲一辈子担心的儿子,而我这种“洋盘媳妇”,在钱家是不合适的。4 @% N# s0 ?" B$ S
6 p7 y1 H) b) e, N6 T: h3 O% F
但是在日寇侵华,钱家整个大家庭挤居上海时,我们夫妇在钱家同甘苦、共患难的岁月,使我这“洋盘媳妇”赢得我公公称赞“安贫乐道”;而他问我婆婆,他身后她愿跟谁同住,答:“季康”。这是我婆婆给我的莫大荣誉,值得我吹个大牛啊!+ D! [8 M) ~# v4 g% B$ l+ ]% h1 a
* g$ ~5 Q0 X U) y6 n0 B" K5 A# K. B5 S
* f. O& D! i' \- p. r a3 j我从1938年回国,因日寇侵华,苏州、无锡都已沦陷,我娘家婆家都避居上海孤岛。我做过各种工作: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师,为阔小姐补习功课。又是喜剧、散文及短篇小说作者等等。但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 P7 V4 a( ?% X _; X
2 o. t5 c6 ~3 P9 S b! L! L) `
# w' v+ a2 B/ j0 ~; a2 E% |# Y' T
) V4 Z+ m6 }7 `3 T4 b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钱钟书承认他婚姻美满,可见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虽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体力,不算冤枉,钱钟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
9 L" v% T1 V0 Y. P$ }! G# ~0 u/ {" t% u
——杨绛
r4 O* [% l5 _$ J9 W
/ ^( d4 _* K) ^. t5 b
% A- i3 t$ U0 G. D w$ n& c* z
7 T$ I1 @8 ?; o! l/ {
, b$ o0 @" S* A" j3 y: u一个世纪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中,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z( g/ Z1 @, i
4 ]" `! _7 ^% [& t! y" W8 B x4 ^1 O, H" V7 v F& [
( {5 I* _2 m7 o' F* d" U
一颗高贵、深湛而生动的灵魂,终于“回家”了。晚年的杨绛,淡泊澄明,进入化境,如同初生婴儿一般,唯留一颗赤子之心。她无愧于亲人和这个世界,最终,她像一滴水融化于大海中,消失不见。
|, }# w! r# J8 O/ e& Q+ d5 D0 H/ C
——先生也好,夫人也罢,一路走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