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7-10-12 20:47 |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辟谷中学III
|
2017年5月16日,第十六次十四天过午不食第十六天。
经载佛在临灭度前,弟子阿难请问四事:
“世尊在日,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谁为师?”
佛一一作答。佛告阿难:“我灭度后,一依四念处住,二以戒为师,三……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念(sati)这个字词源自其原意"明记"(samsarati),但作为一个心所而言,正念就是意味着"当下的觉知,专注于当下,警觉与觉醒,并非依着过去的记忆力。
处(patthana)即意味着严密、稳固坚定地建立、用功与设立。
把这两个字词缀合起来的话,整个缀字的意义即是:对于所观察的目标建立起严密、稳固不动摇的觉知。这种觉知也可称为稳固建立起的正念(suppatitthita sati)。
四念处
正念(Sati)
Sati(巴利文单子),英译为mindfulness一般上已经接受为其翻译。然而,这并非完整的翻译。"观察的力量"(observing power)是较恰当的翻译。这个字的整个意义,将籍着几个不同方面的审察,例如:特相、作用、现起、近因及正念只特徵而得到充分地翻译。
非表面性
正念有不动摇的特相(apilapana lakkhana),即是不会漂浮离开所缘。古代论师就作了一个譬喻:把一粒干枯,中空的南瓜丢进水里,软木或南瓜将会漂浮在水面上。同样地,觉知及观察的心不该只掠过目标的表面。心反而应该沉入或投入所观察的目标,就如把一颗石头丢进水里,石头将会沉入水底。
你应把腹部的移动作为修习四念处的目标。你尝试稳固地把注意力专注于主要的目标,以便使注意力不轻易离开目标。反而会更精进地投入在上升与下降的过程。当注意力透视这个过程时,你将会领会上升与下降的实性:紧绷、压迫、移动等等。
正念不离开所观察的目标
正念的作用是无困惑相或无混乱相(assammosa rasa)。这意味着觉知与观察的心不该错过所观察的任何目标,或者是失去还是忘掉目标,或者离开所观察的目标。明确地说明此观点的话,正念的作用即是一直使目标保持在观察中。就如一名足球员,他的视线不会离开足球;一名羽球员,他的视线不会离开羽球和一名拳击手的视线不会离开敌人的动作。因此,禅修者的正念也不能离开观察的目标。
面对与保护
念有两种现起,既是正念面对面地观察与保护。
面对面地观察目标
正念的主要现起是面对目标,即是心直接地面对目标、且是面对面地看着观察的目标(visayabhimukha bhava paccupatthana)。正念的现起是把心置于面对的状态(bhava)、面对面(abhimukha)地对着目标或目标的立足处(visaya)。
常言道,人的面貌是个性的标志。因此,如果你想要"判断"一个人,你需要面对面地看着那个人,并且细心地观察他的脸部。那么,你的判断才会正确。相反地,如果你站在某个角度,后面或远离那个人,那么,你将无法区别出他的脸部特征。
同样地,当你观察腹部的上升动作时,如果你的心真正地在面对面地观察上升的动作,你将会发现上升的动作带有不同的感觉,如:紧绷、压迫、热、冷或移动。
保护
要是注意力或观察的的心能与所观察的目标保持面对面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禅修者将会发现由于烦恼不存在,而现起一股巨大的心之清净。这个清净是正念的第二个现起之成果--守护或保护心以免受烦恼侵入。只要正念出现,烦恼就没有机会进入意识之流。
正念就如一名守门人,因为正念守护着六根门。守门人是不容许坏人和有破坏性的人进入城内,他只允许那些善良和有用的人进入城内。正念无法容纳恶(akusala),正念只能容许善(kusala)。由于不接受恶念,所以那颗心受到保护。
念现起的近因
正念现起的近因是:生起强烈的体会(thirasanna padatthana)与四念处(kayadi satipatthana padatthana)。
强烈的知觉
为了能够正念地观察一个目标,有力与稳固(thira)地区知觉目标是必需的。当知觉知(sanna)变得稳固、强烈及不动摇时,正念也会随着变得稳固、强烈及不动摇。
知觉的两个作用即是:记录与认出"行"(sankhara),无需顾虑那些行的性质是善或是恶的性质。知觉(sanna)可用卡带或录影机录制作相比。清楚、高品质的录制,就有如用数码科技录制经典的演奏会或歌剧,当重播时会给予人清楚及印象深刻的体验(正念)。
同样地,在修习禅修时,对于所观察的目标生起强烈、清楚的标记,那是因为受非常强烈、清楚及稳固的念支持着。
四念处
正念生起的另一个近因是四念处(kayadi satipatthana padatthana)。更确切地说:正念本身已是正念的因。实际上,正念的培育是连续不断的正念之推动,一刹那的正念引生下一个正念之效果。
这可以用受教育过程作相比,假定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能完成他的作业。在小学所学习的课程是在中学求学的因。小学教育是上中学教育的因,继而转向至高中教育及大学教育。
简言之:正念能引生至更深刻与更强烈的正念。
直观性
直观性地警觉于所观察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当下生起的目标及标记与观察并不可分开的。当下现起的目前与观察之心作观察之时间是不应该分开的。观察当下现起的目标必须是即时的,没有任何延迟。只要所观察的目标一生起,就应该被标记及观察。
倘若一个人的标记及观察延迟的话,当(正念)观察转向目标时,目标已经消失了。过去与未来的目标并不能让人得到正确的了解,如果不能保持(正念)注意力在当下现起的目标,那么这将不是毗婆舍那(vipassana)之修习。这也是远离(不能体验到)真实法。
同时一致
当两个或更多的过程同时发生,它的过程是一种"同时发生"的现象。标记、观察心及被观察的目标是同时(发生)的,这是正念(sati)的重要一面。举个例子:当目标生起时,心(正念)同时沉入所生起的目标,且是与它的过程保持同时同步。
非一般的正念
在念处(satipatthana)里的"pa"(音译:巴)是强调正念的性质是非凡或显著的(visittha)、极度的、透彻的与持续不懈的(bhusattha)。普通的念是不适于密集的四念处禅修。这即是"pa"(音译:巴)在巴利语里的特性,且它是含有实际经验的,我们现在就要开始探讨其意义。
奔向(pakkhanditva pavattati)
在念处(satipatthana)里的"pa"也可诠释为:奔向、冲向(pakkhandana)与投入。观察的目标一旦生起,(观察之)心必须有力及勇猛地奔向所观察的目标。心在奋力观察目标时,将是毫无犹豫的、完全不作任何思考、反省、分析、想象、提问、考虑、推断或幻想。因此,"奔向"报括几个方面
·突发、冲动、迅速及猛烈的敏捷动作,并带着急速或强大力气及充满干劲。
譬喻:把某人急速地送往医院。
·以突击方式捕获、捉住或逮捕,迅速地进攻或袭击,向目标冲去。
譬喻:军队以突击式和强而有力的方式俘虏与打败敌军。
·很多人急切地去争夺位子的动作。
譬喻:足球赛还未开始之前,球迷一窝蜂地涌入球场大门。
·立即行动,并且速度极快,赶紧或加快。
譬喻: "打铁趁热",禅修者必需趁目标"新鲜"或"热"时,标记与观察目标。
禅修者不该以又停又持续的方式标记与观察目标。观察之心不该是松弛、懒散、漫不经心、延后或不专注。观察之心应是不胡思乱想与毫无思惟的空间。标记及观察的方式不该缺乏热诚与与犹豫,相反地,标记及观察必须有系统并依次序迅速地进行。
稳固地抓紧目标(upagganhitva pavattati)
农夫在收割稻米时都需要抓紧稻米。然后,他才用镰刀割下那束稻米。同样地,禅修者必需抓紧禅修的目标,以便观察之心不会错失或失去禅修的目标。
当正念变得坚定不动摇时,禅修者就能够稳固地抓紧粗糙的目标。随着不断地修习,专注的心能抓住较细的目标,甚至是更微细的目标。因此,禅修者应先设法抓住色法,然后才抓住更微细的名法,如:意图、思惟等等。
全面摄入整个目标(pattharitva pavattati)
标记及观察的心必需完全地摄入所观察的目标,遍及整个目标,包围它(在观察之范围),抓紧整个目标。并非只是观察目标的某个部分,而是从一开始经过中间直至结束,目标都必需被标记及观察。
持续进行(pavattati)
在实际修行上,这点意味着必需持续地标记及观察所生起的目标。那即是:一刹那的正念紧接着另一刹那的正念。前一刹那的正念应连接下一刹那的念。简言之,正念必须持续的。
譬喻:在两块地板之间的裂隙,灰尘与沙土可能会掉进去。若是没有持续的正念,将会出现一个空隙,烦恼可能就会由此进入。
古时候,人类要用两支柴火互相磨擦后起火。若是一个人没有持续地磨擦柴火,而是休息一阵子后再继续磨擦,他将会无法起火。同样地,若是念无法持续的话,将无法激起智慧之火的生起。
再次(而非正面的角度)强调这点,标记及观察或是对目标保持正念,是不该有间断而是持续的,不应该又停又持续。那些在修习当中时观时不观的人,有时停下来休息,然后又重新开始作观察。正念持续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又停下来作白日梦的禅修者,被称为"反复无常的禅修者"。
无操纵
具有一般性质的无我(anatta)可应用在对身与心生起时作标记及观察的过程。
禅修者必需密切地观察一切目标,并不做操纵、控制或支配它们。禅修者应纯粹地观察当下生起的目标,并非观察他所期待或想要的。
结语
现在我们该说什么是念处(satipatthana)呢?
念处是正念观察被注意的目标,以奔向、投入及延伸至整个目标,以便保持观察之心密切地及稳固的在目标上。当吸气,即腹部升起时,心会投入并专注腹部上升的动作。正念会奔向并遍及至整个目标,由此心能紧密及稳固地保持在这个目标或现象上。在呼气,即腹部下降时,同样的过程会发生。诸如此类,在身心里所生起的一切目标都会依着相同的过程发生。
总之,正念必是强而有力与直接地面对(目标)。正念应冲向目标,完全地把整个目标摄入观察里,并透视它,以及没有遗漏任何部分。
若是你的正念都拥有这些特质的话,那么保证在禅修上必定会有迅速的进展。在圆满修习下,体证涅盘是确定的。
小结:全天便便2次,体重正常。晚餐喝红枣水。
旧译为「四念处」,新译叫做「四念住」。四念住是学习静坐用的,也就是静坐的时候要学习四念住;它含有念、慧两个意义,「慧」是观察,「念」是明记不忘。
「念」实在就是止,摄心不乱;破除内心的散乱名之为念。散乱心破除了,内心明静而住,再用智「慧」观察,就可以破除内心的颠倒妄想、断惑证真了!四念住,包含这两个意思,但学习的时候,应该先学习「念」。
学静坐,不是一开始就盘腿坐,而是先经行,或者说行香。行香时,可以正念、也可以用智慧观察。但是,次第是先令心安住一处、不乱;这也就是所谓学习止。这件事,多少年来,我也是常常讲的,现在我不应该简略,还应该多少说明一点。
《阿含经》、《阿毘达磨论》乃至《瑜伽师地论》,这些大乘经典都提到这修行方法——用功的时候,心常常要念这一念灵明的心在做什么?这句话很简单,但是若实行起来,就不可思议。这样子学习奢摩他的止,也就是「念」。这是一个方法。
其次,在经论上,也有其它的方法,作用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就是选择的所缘境;在选择所缘境之后,就把这一念灵明的心,安住不动。所缘境很多种,但是我现在就介绍一种。当盘上腿后,身体各部分也感到正常,在心里面念两句话。那两句话呢?「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
「息」,在《瑜伽师地论》,说得非常详细。我们这口气呼出去、又吸进来。呼,是逐渐地呼,到不呼时,可也没再吸进来,这中间有一个息是停止的,这也不出、也不入的时候,叫「中间出息」。这中间出息的时间很短,当它过去了,就又开始把气吸进来,这是「入息」;吸而又吸,到不吸时,可也还没呼出去,中间又有一个息,那叫做「中间入息」,这入息时间也是很短。然后,又开始呼,这是「出息」;接着又吸进来。就是这样呼出去、吸进来。
不静坐的人,不容易感觉到「息」;若经过长时期地静坐,这出息、入息的现象就明显一点,而且逐渐地出息也长一点、入息也长一点。按自然的生理现象说,小孩子的入息长,老年人出息长,壮年人是相等的;若是常静坐用功的修行人,则会有变化。
所以,在一开始静坐的时候,自己先念「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这二句话之后,一直注意息的出、入,注意息是长、是短。这样子注意,能使令心不散乱,不攀缘其它的杂事,能明静而住。这就可以说是念。
这里边还有个问题:我们一般人的心理活动,多数是在头部,而心注意力逐渐加强,时间久了,头就可能会痛。若是这样用功修行,时间短,还不要紧——注意半小时,就起来跑一跑,做别的事情,也可能没事。如果专心这样用功,一天十个钟头,或八个钟头,可能就会头疼,因为心在头部发生作用。所以,在古德开示修习止观的书说:心不要上缘在头部;应该下缘,或者是在脐轮。
天台智者大师说,可以注意在丹田。有人说,年轻的女人注意丹田不好;但是我感觉,出家修梵行的女人,假设她常常地发道心,注意内心的清净,这样应该是不同于在家的女人。不过,个人身体四大调和的程度不一样,若不合适,就改变一下,或者注意脐轮。注意肚脐子和注意丹田还不一样的。
怎么注意法呢?在知息出、知息入的时候,我们的腹部也就随着出、入而有变化。入息的时候,气吸进来,肚子就膨胀起来;呼出去,肚子就落下来。注意腹部的起落,就是「知息出、知息入」,就是「知息长、知息短」。这样用功也就是念;正念心不乱,系念抑诸驰散,令它不去攀缘外面的境界,这样子修「念」。
修念,又有一种情形,就是在我们阶段性的用功修行,内心变化的次第来说。譬如,修正念得到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或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就是「念」修成功了。然后,再修观,以智慧观察身、受、心、法。念修成功再修观,就能够断烦恼、得圣道
若「念」还没修成功,静坐的时候,五分钟明静而住都有困难;叫心五分钟一念不生、万缘放下、明静而住,做不到。这样的情形,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可以先修「观」,五分钟、一刻钟、或者二十分钟都可以。当然,这时修观,是不能断惑证真的,因为念的力量不够,观的智慧力量也就不够。观察的智慧能发生断惑证真的作用,一定要有定的基础,不然不能断烦恼。
有人说:「你这个人出家这么久、读这么多的经,你还有烦恼?」是有烦恼的!因为没有修正念、没有修观慧,当然就是这样子。可是,虽然修念没成功、修观慧不能断烦恼,还是要修;不要因为不能够断烦恼就不修。
如果修正念时,顶多明静而住五分钟,过五分钟就定不住而打妄想,那还不如修观慧,好过打妄想!虽然这时修观慧,不能断惑证真,还是要修,才能对抗妄想的活动;此时,不妨稍微长一点,修十五分钟,然后就停下来,再修念。
佛是大智慧的人,他这样开示我们用功修行。我刚才说,修观慧,若想要发生决定性的作用,一定要有念的支持。反过来说,观慧也能支持正念——毘钵舍那能帮助奢摩他的。所以修观慧十五分钟以后,再修止,好过不修观慧,单修止。常常这样做,就会感觉到不同。
我们用功修四念住的时候,一天里,经行又静坐、静坐又经行,这样用功当然是对的,但也应该读经。譬如欢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安排时间读,可以帮助你修四念住。或愿意读读《华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这些大乘经论都好,它能帮助止、也能帮助观。若你能常常修止观,再读经,法味会浓厚得多!所以,修止帮助观;修观帮助止,慢慢、慢慢就进步了。
大体上说,止修成功有两种情形:得到未到地定的止,修观能得无生法忍;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止,然后修观,也能得无生法忍。当然,最好是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因为这时候止的力量大,所以观慧的力量也大,得圣道就容易。未到地定定力浅一点,定浅而想修观得圣道,要加强努力才可以。若在欲界定的止,想要修观得圣道,那就更难一点。所以,在止的阶级深浅次第说,有欲界定、有未到地定、有四禅,三种不同。
修观,有两种不同:一个是不能够得圣道,但是也应该修;一个是能得圣道的时候修观,这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初开始学习的人,就是在欲界定摄心不乱;尽管只能定住五分钟,这也是欲界定,但欲界定也有深浅,不是完全一样的。
这样说,我们应该明白一件事。初开始用功,从经行时就摄心不乱;盘腿坐以后,也是摄心不乱修止,修止一会儿,然后就修观。若是止的功夫进步了,把心调和到一念不生、明静而住,一个钟头没有妄想,那就可以在这个钟头内,单修止,过一个钟头以后再修观。
不过,初开始修观,时间不要长,大约五分钟就够了。等到能力强了,才修长一点时间。修一个钟头的止,寂然不动;然后修五分钟的观,或是一刻钟、半小时都可以。原则上,修观的时间不要超过止;止的时间长一点,观的时间短一点。
在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来说,有一点要特别的注意,什么事情呢?忍耐心不够,有一点不合适,心就会退:「我何必在这里,腿子又痛、腰又疼,吃苦头。我不坐了!」止也不修、观也不修,道心不坚固。因为我们有这个问题,所以修止、修观的时间,也要调一调。
怎么调呢?假设你坐一个钟头,说:「我只能定得住五分钟,然后就打妄想了!」不要紧,定五分钟以后,就修两、三分钟的观,再修止。修观时,就算打妄想了,也不要紧,当你觉悟了,马上把心收回,继续修止。你可以计算一下,假设这个钟头,有十五分打妄想,三刻钟是寂静的,你就会感到身体舒服,这种感觉是做其它的事情所没有的。虽然不是连续寂静三刻钟,但是总起来有三刻钟、或者三十分钟,不打妄想,身体也会感觉到舒服。
感觉到舒服,生了欢喜心,这一次坐完就想坐第二次,第二次坐完就想坐第三次,这样能够维持你继续静坐的意愿,而且会勇猛、精进。所以,我们初开始静坐的人,止也要修、观也要修,但是,止的时间要多过观。这样用功,慢慢的你会很快乐,自然会精进勇猛、勇猛精进,这是初开始的方便。
其次,我再说一件事。在用功的时候——经行也好、坐着也好、吃饭也好,这一念心常常地知道现在在做什么。在《大般若经》也提到:走路的时候,知道举足、下足。足提起来,你要知道,足落下去,你也要知道。吃饭,拿筷子,手一动,心就要知道;也就是身体各式各样的动作,心念念地要知。这个方法,在《瑜伽师地论》的四念住里,说得很详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