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054|回复: 30

真正的修心就是爱上你自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7-6 07:4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唯一的幸福之路,不在天堂,不在寺庙,不在桃花源,唯一的得道之路,不在《道德经》不在《金刚经》不在《论语》。

    唯一可以让你幸福,让你得道的,只有一条路,就是“爱上你自己”。 唯有你从心灵深处承认、接纳、爱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开始,才迈开旅程。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转,你只是在寻找那个你丢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盖,所牺牲,所淹没!
    如同疼爱婴儿一样,你爱上你自己。如同疼爱恋人一样,你爱上你自己!当你对自己的疼爱、怜爱、喜爱,超过所有一切的时候,你就得道了!那是唯一修行的道路,你彻底爱上你自己,绝不动摇!你彻底爱上你自己,绝无杂念,你彻底爱上你自己,绝不牺牲!那么,上天就将为你打开一切你想要的大门,幸福美好的人生将扑面而来!

    一旦你真心爱上自己,实际上也只有你真心爱上自己,你才真正体会了神性,你才真正领略了神在你的心中,你才真正明白上帝与你同在的含义。当下即是佛,佛在你心中,如果你还不接纳,不喜欢,哪怕不是百分百喜欢你自己,那么,你如何修行,都不靠谱,因为,你还不相信这个生命,等于你不相信上帝的作品,等于你不相信上帝与你同在。
    当你彻底爱上你自己的时候,就是你爱上神的时候,就是你爱上上帝的时候。那是合一的。你爱上了自己,没有任何缺点,全都是完美的,你将最完美的你,展现给世人,你每天都将是一个礼物,是一个作品,是一个奇迹。你的每一刻都是神的奇迹。

    你在那里,不只是你,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你完全地和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
    当我们说投资你自己的时候,并不是指对你进行改造,不是,而是把你曾经被人刻意改造的部分全部清除。投资的意思,是指让你能够全然地活出生命本来的面貌,那是纯然的、智慧的、灵敏的、无所不能的!

    只有你爱上自己,才会自觉地滋养、培育、呵护你这个独特的生命。才会自动摒弃一切的烦恼、压力、负担,才会自动远离伤害。只有你爱上你自己,才会听到内心真实的呼唤,才顺着神的旨意,开启你独特的旅程,展现你的光。
    这不是自私,相反的,这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指你将美好的自己,美好的这个生命绽放出来。而不是将枯萎的你牺牲出去。

    当你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挑剔,没有任何的担忧,没有任何的恐惧,全然自信,全然充满勇气的时候,就表示你与神同在,与上帝同在。
    你不但完美,而且唯一,独特而无人可比。唯一的问题是,你不相信这一点,唯一的问题是,你满怀疑惑。当你怀疑自己的时候,你也同时怀疑别人,于是你的生命,就陷入这些事端。
    现在你所看到的你,还不是你,那是经过伪装、包装、改造、订制的你!你的本身已经快要迷失,你看到的是父母眼中的你,同事眼中的你,时代底下的你,真正的你,被隐藏。
    在你真正爱上你自己之前,不要说你爱任何人。那是假的,那只是你的需要,你需要人陪伴你,哄你,宠你,或者你依赖一种关系,但那都不是爱,因为,当你还没有爱上你自己,你就无法给予对方爱,你无法分享你的生命。

    当你还没有爱上你自己之前,你无法真正的快乐、喜悦、幸福,你也无法把快乐、喜悦和幸福给予别人。
    还好,每一棵小草,都那么自信,我们才可以看到那一片草原。还好,每一朵花,都骄傲地绽放,我们才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儿。

    爱上你自己,爱上每一寸肌肤,爱上每一个细胞,爱上你可以触摸到的你的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爱上你的灵魂,这样你就如同爱上了神、上帝一样,你的生命,开始真正地成长。
    找出来,每天和你自己对话,和你自己逗乐,和你自己拥抱。你将看到那个干干净净的,无限可能的你,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出现在你面前,当你爱上你自己,整个世界就与你无法分割,你也将爱上这个世界。

    当看到一点点爱时,专注在这上面,然后滋养她;当看到一点点平和时,专注在这上面,然后滋养她,感恩所有的遇见。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1-15 16:37
    收藏了,学习,感恩分享  发表于 2018-10-21 15:21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币 +31 收起 理由
    悟斌 + 16 给你32个赞!
    糖果滨 + 1 老铁,6666666
    辽-组合 + 14 --------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9 20:03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8-7-6 08:2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一起,学会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5 09:35
  • 签到天数: 131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7-6 08: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上自己是一切的爱开始,也是幸福的终极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5 15:50
  • 签到天数: 9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18-7-6 0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2:04
  • 签到天数: 2467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8-7-6 1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5-11 22:28
  • 签到天数: 122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7-6 17:5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从此好好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7-21 09:53
  • 签到天数: 4 天

    [LV.2]辟谷小学I

    发表于 2018-7-11 15:2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4:0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明白修行的最终目标,逐渐看淡身边事

    我们生在这个世间上,有了这个身体以后就离不开物质了。平时吃喝,平时穿衣,住的屋子,每天睁开眼睛我们看到的世界,都和物质有关。所以我们累生累世已经习惯于被这些物质影响,被物质牵引,不能摆脱了。而且,因为有了这个身体以后,我们必须用物质来保证我们的生存,所以对物质的要求是必须的了。所以人们已经形成这个习惯了,无论大小、无论富贵贫贱、无论男女老少都对于物质抓得很牢,不放开。

    就像莲池大师这里(编注:指《竹窗二笔富贵留恋人》)举的例子:就像田舍翁——类似农民,有了五亩土地,那很不得了了,那是梦想呀,梦想就实现了;还有类似公务员要能做一个芝麻官,说实在话,那也是梦想呀;穷和尚只为有二三十户人家能够供养他,那也是不得了了,那已经难以割舍了。但是,莲池大师说:“这个恐怕要不得呀!”你难以割舍,这个意念就在八识田中留下了印象,将来恐怕是要还的,何况高官厚禄——对于现在来说,还有很多富豪等等,他们也不容易的,对于自己的富贵地位更是无法放下了,每天围绕着自己的事业转来转去,放不下了,已经放不下了。

    所以修行,放下这些物质是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要一下子放下物质,而是转变观念,学习佛法,了解因果,知道佛法对世间、对人生的理念是如何,我们逐渐地转变自己的观念就好。那么在现有的情况下,我们不必放弃物质,该做什么做什么,该如何生活就如何生活。在转变观念以后,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五戒十善,在逐渐地学习、修行过程中间,对物质慢慢地看得淡一些,对于贪嗔痴,尽量地少犯一些,通过佛法来熏陶我们,逐渐地让我们意识观念转变,这是根本。

    这样,通过不断地修行,不断地熏陶,让我们自己身心一点一点地转变过来,转变为戒定慧,转变为纯善,转变为清净。转变了以后,一旦我们境界提高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了,我们对物质、对过去世间人们的观念,就会发现不一样了——我们就不会再执著于这些物质,不会再执著于这些对我们其实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纠结的东西上面了。慢慢地我们就会保持在我们心灵的修养、心灵的提高上面了。这样不断地深入,只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修行,将来等到某个量变转变质变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点上,我们就会变化了。这个其实就是佛教修行的整个过程。

    所以我们在现有情况下,要安心修行,现有的一切,要包容它,要明了它,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状况使自己追求真理,抓住最核心、最应该办的事情,不断地进步。就好像一个火车头往前走,只要火车走,其他的车身、车厢等等一切,其实都跟着就走开了,跑开了。一旦走顺了,捋顺了,那么,一切它跟着就走开了,捋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7-30 08:54
  • 签到天数: 40 天

    [LV.5]辟谷中学I

    发表于 2018-7-20 14: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没有爱上你自己之前,你无法真正的快乐、喜悦、幸福,你也无法把快乐、喜悦和幸福给予别人。
    ——其实真正爱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7-27 15:1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从你的日志里看到,接纳自己,我就是唯一。一棵小草尚在绽放,我们才会看见一片草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7-29 09:34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辟谷中学I

    发表于 2018-7-29 11: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能做到真正的爱自己就成功了,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2:2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内心的虚静,成为你的活法

    让虚静变成你的活法
    这一文的重点在“虚静”二字。为什么?因为,后面所有的人生境界,都需要在虚静的状态中修炼。在真正的修道之中,儒家也罢,佛家也罢,道家也罢,都需要在虚静中下功夫。

    虚是心中无事,没有任何杂碎,没有任何鸡零狗碎的东西,重空性、无执、无欲。静重专注、安静、有专注力。最早的时候,虚心也是这个意思。

    只有在虚静境界之中,你才会认知本来面目,即老子所说的“归根”。

    过去,中国出现了一些会道门——也就是一些秘密的宗教社团,对于这些组织,说法很多,有称其为邪教者,也有说其并非邪教者——他们认为归根认母的母是无生老母,一个女性创世神、救世者,类似于女神,有点像藏传佛教的空行母。他们非常崇拜这个无生老母。比如一贯道。当年一贯道发展得很大,后来一度被认为是邪教,就被政府取缔了。在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初,崇拜无生老母的人非常多,我最早写《白虎关》时,就写到这种信仰。据说,现在河南的一些地方仍有无生老母殿。这种信仰的源头就跟老子的思想有关。

    事实上,归根认母的“母”是本来面目的意思,禅宗就经常说,你知道你的本来面目吗?这个本来面目,就是“母”,万物之母。它是“无中生有”的无,是“真空生妙有”的真空,是万物生长的本体性的那个东西。关于无生老母的说法,很可能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

    道家有很多类似于真空生妙有、一空万有的说法,“空”就是归根认母的那个“母”。当你发现万物归于无常,进入一种无执无欲的境界时,就叫空。它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红楼梦》中,薛宝钗跟宝玉开玩笑时引了慧能的一首偈子,里面有一句话很有名,却是后人篡改的,并非慧能的原话,就是“本来无一物”。书中说,慧能的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实际上慧能的原作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两者的区别,我在《雪煮〈金刚经〉》中已经讲得很清楚,此处不再赘述。简单来说,它不是从突然都没有,到出现了很多东西,也就是不是先一空、然后万有,而是一空的同时就万有,因为万有所以一空。这个空,不是空白的空,而是空性的空。它是一种不断变化和消失的流动状态。

    比如,刚才大家来的时候,我还没有来,那么刚才的这里就没有我;但过上一会儿,我就来了,讲课讲到现在,再过一会儿,我讲完课又会离开这里,就相当于在这个世界里消失了。这就是“空”。我讲出的话一直在变,不可能永远在讲同一个字,这也是“空”。老子特别强调这种状态,“无为”“知常”“曰明”“静笃”“虚”指的都是这个状态。当你感受到不断变化的世界,知道自己想有为也没法有为,因为你什么都留不住的时候,你也就无为了,顺应一切的变化了,这时,你既顺应变化,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而能“无为而无不为”。因为你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能包容,因为没有放不开、很在乎的东西,没有私心,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合一,那么你的心灵便能做主,便能合乎大道了。

    但你要记住,这不仅仅是一种看法,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就是“常”。

    一定要明白,修道也罢,做事也罢,什么也罢,都要变成生活方式,才起作用。也就是成为常态才起作用。因为你有肉体,肉体在不断地变化,细胞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你的生命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像净水器,你必须把净水器接在水龙头上,每次用水都要经过它,你喝到的水才是经过了净化的,不是说你净化了一次,后来所有的水就都是净化水了。你只有把修道的状态变成生活的常态,它才能不断地为你清净内外的污染,让你的心始终在虚静状态之中,不要生起执著,不要生出牵挂。

    前段时间,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百鸟朝凤》,里面有个情节对修道很有启迪意义。焦三爷给弟子们教唢呐的时候,一旦发现有弟子出去打工,不生活在唢呐的世界里时,他就会非常愤怒。为什么?因为,弟子一旦出去打工,唢呐就不是他的生活方式了,打工变成了他的生活方式,这时,他就会把唢呐给丢掉。修道也是这样,无论修行还是写作,都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会成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道人要出家修行的原因。他们想从红尘生活中淡出,换一种修道的生活方式。

    当然,现在有好多出家人已经不是在修道了,他们是在做道场、做法事、赶经忏、做水陆法会等,这些都不是佛教。佛教的本质,是改变自己的心,让心属于自己。当你把佛教的一些仪式变成职业,让它帮你赚钱的时候,它就不是佛教了。佛教早年很反对这些东西,但和尚们为了赚钱,后来还是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这跟佛教本身没有关系。佛教认为,为了钱,去给人家赶经忏是很丑陋的行为。早年的佛教,就是打坐修行,它是不赶经忏的。同样道理,道教的本质也是修道,修性修命,而不是牟利。牟利的追求,是宗教的堕落。一定要明白这个东西。

    当一个道人、一个和尚老做牟利之事时,他的生活方式就异化了。很多东西都会进入他的心,他的心是定不下来的。定不下心,就进入不了虚静境界。进不了虚静,就不可能开悟,也不可能结丹。内丹是什么?是精气神凝聚在一起的产物,它是一种功能性的产物,它既无形无相、也有形有相。这种表述看起来很玄、甚至很矛盾,你必须真正去修道才会明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想非非想”“非有亦非无”等表述都是这样。在字面上理解,你就进不了那种境界。有执著、有概念,都进不了那种境界。所以,要让自己过一种清净的生活,从心里扫去一切的俗事——你也要明白,所谓俗事并不是贬义,不是在贬低别人,而是一种与红尘生活相对的生活。

    真正的成就者即使证得成就了,进入了无修道,他也仍然在无相的安住之中修行一样,他无时无刻不在修。所以,无论对道人来说,还是对佛教信仰者来说,修道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生活方式。你选择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就要养成正确的习惯,一点点改变你原来的生活习惯。原来只把早上两小时当成修道的,就要尽量让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修道。香巴噶举甚至有一种梦观成就法,它让你在梦境中也在修道。这种修法有什么好处呢?当你始终生活在智慧的修炼中时,智慧就变成了你的生命习惯,它就会取代你原有的、无知的生命习惯,在面对死亡、或是大小磨难的时候,你仍然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情,仍然能自主心灵,那么你的生命质量就始终很好,你就不会迷乱,你就能自主命运。

    到了后来,《道德经》还会讲到虚心实腹等。这些东西都跟虚静中打坐有关,虽然比较麻烦,但能帮你保持很好的状态,让你修出的东西不要散掉。因为,你一旦不保护它,心中出现了不虚静的、执著的东西,比如一些计较、算计等等,你的心中就会出现幻觉、幻境,你一旦执著,就容易走火入魔。

    所以,即使你没法远离红尘,必须在红尘中生活,也要把虚静之心变成一种常态,始终保持一种虔诚的、纯净的心态。这也很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修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2:3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念,决定了你的命运

    人的行为不是由因果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念决定的。因果是一种规律,造了什么样的因就会感什么样的果,但不是绝对的,中间还需要许许多多的缘。不能套用因果来解释我们的一切行为,恰恰相反,要用因果去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才是积极的、正确的。

    一切祸福都是自招的,佛菩萨不会惩罚,也不会赐福。三宝就好比一块肥沃的田地,是殊胜的外缘,种下什么种子,就得到什么收成,全在自己的心念与行为,佛菩萨给不了我们自身因果之外的福祸。

    修行的关键是要在“心念未起之时”用功,平常多听闻、思维,心中常思佛法,这样,对境时才有可能提得起来。如果平时心中全是妄念,境界来临时怎么有力量去转心呢?就跟一个学生一样,听了课后,平时要去复习、练习,熟练了,考试时才有好成绩。

    念头的改善,不能寄希望于某一天遇到某个因缘、听到某句话就能“顿悟”,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闻思熏习,刻意训练自己的心念,才能真正做到。修行没有神奇的秘诀,就是坚持。

    把握自己当下的心念和行为,让当下这一刻积累的是正面的、朝向解脱的、清净的力量,才有助于打破这个积蕴的恶性循环,而不是徒劳的追究过往、执着对方的行为,因为他人也是被自己的烦恼业力控制。有一个人先去解锁,才能把双方都救出来,而这个解锁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善良是我们的心念,内心的出发点,它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性质。然后,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完成种种善业。事情能否办成功,善业是否能够圆满,取决于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修行要福慧双修,让善良有智慧的辅助,智慧以善良为根本。

    回归自己的心念,而不是时时分别计较外在的对错。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心念和行为,都在构成、影响自己的“命运”,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每个人的性格、知见、习气等,带有过去业力的烙印,譬如以前喜欢布施的人今生也会喜欢布施,但是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自主的,人的心念就是当下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才可以改变命运。修行就是要改变恶的习气,增长善的习气,用愿力来扭转业力。

    串习已久的习气,即使清醒的认识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立即就改变的,也需要长久的练习才能扭转。要找到自己真正追寻的方向,对自己所走的路有强大的信心,把注重外在变为注重自己的心念。

    因果的本质,都是自己心念的造作,业果的成熟也是成熟于自身相续,而非成熟于外境。成佛后已经彻证我空、法空,解脱一切烦恼障、业障,不同于凡夫造业感果。善因,就是当下一念与佛法相应的心:调伏烦恼的心,反观自省的心,希求进步的心,忆念佛法的心。在这样的心念指导下,去造作相应的行为。首先要学习佛法。

    人心的贪嗔痴多了,世界上的痛苦就多了。修行佛法,熄灭自己内心的贪嗔痴,并帮助更多人净化内心烦恼,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烦恼就是魔。当下这一刻,既是果也是因,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个苦果来接受,就会倍加艰难;反之,把它看做一个种因的机会,当下就是出路。改变心念,不要继续串习负面的东西,要靠发愿来给自己动力。

    要直接化解嫉妒心并不容易。在其他方面多努力,平时多熏习佛法,发广大心、树立宗旨,多修习“观功念恩”,培养起欣赏他人、谦虚好学的习惯。从大的方面入手,从好的方面入手。内心有了宽广的余地,心念才有办法转弯。

    恨一个人,折磨的是自己;放下仇恨,解脱的也是自己。因缘迁变,你恨的那个境界已经远去,只是这把火一直留在心头,灼烧着自己的心。心念与因缘,都如流动的河流,不要执着于它的“实在”,放下这个执念,把自己从烦恼的笼中释放。

    随时随地观察此时、此刻的心念,直面自己的烦恼,用佛法去观照、对治,就是道场、就是修行。不要用妄想、成见、言辞把自己包装起来,把自己的烦恼掩饰起来,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那样就不是直心了。

    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把它从贪嗔痴修改为慈悲、智慧,这样我们自己会越来越清净、快乐、无畏,也能有更大的心量和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放下是一种超越,彻底解决内心的问题,而不是被动无奈的逃避或表面上的不在意。不修行,人就很难认清自己的心念、烦恼,更谈不上控制;修行,就是要让自己能够慢慢控制自己的心。所以,“放下”不是想放就放的,要有足够的慧力才能够做到。

    种一颗种子在地里,精心护理,也要时日慢慢长大,都是有时节因缘的,命运也是如此。改命的关键是改业,业的核心是我们的心念。要改习气、改知见、改心念,让念念都是善净的种子,不仅命运的改善可期,当下也能远离焦虑、烦恼。

    我们决定不了别人的心念和行为,只有决定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别人的烦恼,不应成为决定自己怎么做的理由。慈悲融化嗔恨、智慧斩断烦恼、精进战胜怯弱。人生的本质就是心识、心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2:3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以短短二百六十个字,解说修行得道开悟者的彼岸境界,其中有非常多,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等佛学术语,要翻译得能让没有佛学基础的信众一看就明白,并能依此经文践行是有很大困难的。以下我们试着以平实的语言描述《心经》所传达的意境。

    《心经》白话
    文/蔡志忠

    当初,有位善于观察自我的修行者,依智慧到彼岸的方法进入深层思考。他发现:“众生以自我立场,评断现前情境的好坏顺逆,心生爱憎分别,痛苦烦恼便因而产生了!”

    佛陀对舍利子说:舍利子啊!宇宙中凡是存在必然变化,凡是不变化必然不存在,我们的心也是如此。

    舍利子啊!情境只是一时变化,没有好、坏、顺、逆、净、垢、增、减。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反映当下,不要想它怎么来、怎么去,不要以自我立场去分析眼前情境,也没有所要分析的对象,没有主观想法。眼前情境没有顺逆,内心也没有爱憎分别。

    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苦无从产生,也没有苦需要消除。身心与当下合一,无所欠缺,也无所得。

    虽然无所得,但修行者依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悟通生命实相。他的心没有挂碍、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豁然顿悟。

    过去、现在、未来的开悟者们,都依智慧到彼岸的方法,达到最高觉悟。因此我们知道,智慧到彼岸的修行方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是真实不虚的。

    智能彼岸的境界,美妙得无法用语言描述,我来歌颂唱咏:去啊,去啊!去彼岸啊!大家都去彼岸,迅速完成开悟多美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2:3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真正的解脱?如何解脱?

    一 .生命本来就不生不灭

    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生命不是人们认为的有生有死,生命是不灭的,永不停息地循环在宇宙时空中。

    如同水,水可以证明宇宙和生命的本性。

    每当水分子表象灭亡的时候,其实它自然地、自动地蒸发(回归)到天上,

    从表象上看水没了,但人们从来不认为水是死了,而是认为它蒸发化成了水蒸气。

    在天上聚积到一定程度,它又化成雨水落下来,水似乎又诞生了。

    其实,它本来就没有生死,只是永不停息地运动在水、气、冰、雪雾的变化之中。

    众生也是如此,所谓生死,只是表象的一次阴(灵体)阳(肉体)分离、组合的变化过程而已。

    这种变化的表象使你大脑形成了错误的意识,所谓有生有死,只是你头脑和意识,怕死的也是你的头脑和意识,真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死。

    生命及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就是宇宙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本性。

    生命是由阴(灵体)阳(肉体)两种物质组合而成。生命的阴性物质是来自宙心发出的灵光(光子流)。

    生命既然都来源于宇宙本性,那么,说明每一个众生原本就有佛性。

    众生来到这个世界,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太大,众生误以为这个世界的东西都是实有可得的。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记了自己原本就俱有的佛性,迷惑颠倒的久了,也和内在的真我本性失去了联系。

    由于长期在红尘这个舞台上游戏人生,也忘记了自己原是为了发挥佛的力量,加持这个世界的使命,甚至否认佛的存在。

    但是,众生毕竟都有佛性,灵魂的深处储存着过去的佛种,因此,万事万物都具有宇宙的真我本性。

    为了寻找这个真我本性,所以众生在找不到自己的本性之前,永远不会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永远不会满足的原因。

    但是,众生不知道,他要找的那个真我本性就在自身之中,万物皆有,本来早已俱备。

    却一直向着外界的方向,追求外面物质世界的东西,来填补内在永不满足的空虚。

    却不知道,外面的物质世界只是本性中变现出来的妙有作用,是末而非本。

    二. 境由心生-心的超越没有时空限制

    “心物辩证法”指的是物质和精神(心理意识)是互为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这里的“心”是指“意识、心理、精神”。

    心和物各有各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心可以转境,境也可以转心,就看你如何把握。

    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是修行或不修行的分界线。

    不修行的人则心随境转,随波逐流,追逐物质利益,生命层次趋于下旋。而修行者则是把心定在本性上,身虽入境,但心不受物质利益所诱惑,心却不被境转。心若能定则境随心转。生命层次和生存环境皆趋于上旋。

    所有的法界以及你在六道里的生存环境,都是随着你的心识所转化出来的。不同的心转化为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法界,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正报和依报。

    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心能转境,否则,心必被境所转。

    我们想脱离苦海,不就是想转苦海为极乐之境吗?我们想脱离六道,不就是想超越轮回之境吗?

    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觉”是心的“觉悟”,而不是身和境的觉悟。这正是千门万法修心为要的根本原理。

    如果是上根器的人,仅一个“心物辩证法”就可使你顿悟,就可使你成就。成佛得道不正是心和物的转化作用吗?

    修佛要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方证佛果。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众生是以三维阳性物质为身,有肉质之身。色界是四维众生,以光的形象为身体。无色界是四至六维众生,连光体也没有,只有意识存在。

    欲界之欲是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以色欲为主。故古人讲:“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醒来几个悟。如今不断生我门,来生必入死我户”;

    要想解决出三界的问题,首先应明白三界是如何产生的。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根本不存各种界的问题,只是因为众生迷惑,心中自设障碍才有了“界”。

    根据“境由心生”的原理,你心里有多少障碍,你在宇宙中就自造了多少个界,你就被这些界障碍在界中而不得出离。

    如明此理,要想出离三界,首先要在自心里破除各种障碍,心中无障,境障何生?心中无障,三界何在?

    佛家所谓的“顿悟”,即可谓:“一念之间,十地顿超”。

    心的超越没有时空限制,正是由于自心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等界的限制,才被障碍在时空三界之内。

    如果悟透,超越三界的不是肉体,而是自心的超越。“十地顿超无难事,不历僧祗获法身”。因此,顿悟之后既可一念超越三界。

    三. 什么是真正的解脱?

    所谓求解脱,修行人总是迷惑在肉体和灵魂的解脱上,真正的解脱,是要把你那真我本性从重重障碍中解脱出来。能超越三界的是真我本性,而不是肉体和灵魂。

    常人所讲的灵魂也只是本我的外衣,仍是物质(阴性)的。相对肉体来说,它似乎是真我,但相对本性来说,它只是真我阴性能量的外衣。只有见到真我本性才算彻底的解脱。

    如果从肉眼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人似乎都在人道,但这只是表象。如果从神识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神识却在不同之道。

    由于神识属于阴性物质,其运行速度是超光速的,加上“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之原理,因此,平时贪心较重的人,其神识却早已进入了饿鬼道;平时瞋恚心较重的人,其神识却早已进入了地狱道;平时愚痴心较重的人,其神识却在畜生道;相反,大彻大悟者,其神识已在佛道。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原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无论在哪一道并非指肉体,而是指心和神识。肉体虽在人道,但其神识却可能在各道。例如,佛菩萨倒驾慈航来渡众生,肉体虽在人或各道,但他们的心识却始终在佛道上觉而不迷、如如不动。

    (2)此理启示我们,真正的解脱并非是肉体的解脱,而是心的解脱。肉体并非真我,因此,修行不是肉体成佛,而是心证到了真我本性而成佛。所以,那些执着肉体享受的人,是不可能修成佛的。

    真正的解脱不是身离六道,而是心的解脱。真正的成佛,也不是身去佛国,而“是心是佛”。极乐即在自心,别无它求。

    成佛得道者与世间凡夫虽然都具有真我本性,虽然都是同一个平等的法身,

    但是,所不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觉”与“不觉”,觉者为佛,不觉者乃凡夫。

    比如我们人道中,表象上都是人身,同处于人道,面对的是同一空间,同一生存环境,但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

    不觉者处处生烦恼,觉者时时大自在。

    因此,觉与不觉,成不成佛都是自心,而不是以身在何道来判别。

    佛说:“是心是佛”,而没有说“身在佛国才是佛”。难道佛在六道里就不是佛吗?

    佛无论顺其自然地进入哪个法界,哪个维层,对他来说都是一真法界。

    他都依然是佛,都没有任何分别和烦恼,也没有任何障碍和界限,来去自如,无论到哪里都是极乐。

    其法身虽无处不在,但不动的只是那颗如如不动的心,他凭着一悟永悟而不再迷失本性。

    四. 如何解脱?

    1. 我执是悟道最大的障碍

    那么,要想见到真我,首先须忘掉肉体和灵魂这个假我。忘我就是要消除自我个性,只有消除自我个性,才能回归平等的整体。

    忘我是回归自然的捷径,忘我是成佛的前提。

    生命如同水分子,随时都在流动和变化,只要你没有我执,这股水流自然会把你带到生命的终极——大海。

    在这股水回归大海之前,所流经的一切旅途中,它曾有缘遇到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只要你不攀缘留恋,就不会被其所障,终归大海。

    如果水分子想在路途上停留,想执着和得到沿途的草木沙石,只是妄想而已,其实它什么也得不到,只会障碍自己的自然回归。

    当然,水分子是不会动念攀缘的,因为它本身就俱有恒顺众生的佛性。所以,水分子可以在自然的流程中回归大海。

    但是,人却不同,人执着于生命流程中的财、色、名、利,总想得到那些实不可得的东西。

    因此,人们被那些假象障碍在回归的路上,总在六道里转来转去,难以解脱。

    一般层次较低的人判断事物,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有利的人和事就认为好,相反就认为不好。今天对我有利就认为好,明天对我不利就认为不好。这种标准是人道中最低层次的标准,是自私自利、我执深重的表现,是偏知邪见,尚不够做人的标准。

    对于修行人来说,如果不放下我执,何谈修行?很可能就因这一个小理不通就障碍延误你一辈子的修行良机,那才真是可悲、可叹。因而,此理不可不明。

    一些我执我见比较严重的修行者,往往把自己的偏知邪见误认为是正知正见,而且长期按照自己的错误知见精进地修下去,结果是越修离道越远,难怪古大德们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里所说的“僧道”并非单指出家的僧道,是泛指修行者。

    我执”是站在自我利益和自我见解的角度上来分别一切事物,并执着于对自己有利的。对于不合自己利益和见解的事物和人,就会起反感,由此而产生种种烦恼。

    我执——分别——善恶(好坏、是非、对错)——取舍——执着——欲望——得失——烦恼


    悟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

    你只要心里还有我,还不能达到忘我、无我的心境,围绕着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2. 破我执, 众生一体,同体大悲,由小我,大我到无我。

    觉悟者是悟到了宇宙是一个整体,众生是一个法身。而众生只看到了表相上的个体,而且由我执产生了自私及不平等的心理。

    在宇宙这个整体中,每一个星球都如同宇宙的一个细胞,每个星系都相当于宇宙的一个脏腑,它们与宇宙同步运行,同呼吸,共命运。

    具体到众生来说,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脏腑都相当于众生。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一个你,因此,你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是你,而不是有你有他。

    如果某一些细胞,某个脏腑由于自私,只顾自己个体的利益而去伤害其它细胞、脏腑,受损伤的还是你自己这个整体。因为每一个细胞、脏腑都是相互依存,缘聚缘生的,而相对独立的只是表相。

    如同车轮的轴、圈、条、内胎、外胎,似乎是独立的,但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法身,整体叫人,叫车轮,叫宇宙。

    既然宇宙中众生都是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身上的各个细胞,它们必然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每一个细胞都在无我的状态中无私地为这个整体付出和工作,只有保证这个整体生存的前提下,每一个细胞才能生存下去。无论伤害了哪一个细胞或脏腑,都会使你这个人(整体)感到难受和痛疼,以至毁灭这个整体,难道不是这样吗?

    一个人的死亡,也并不是全身细胞都产生病变,只是由于某个脏腑或器官产生病变,就造成这个整体的死亡。

    因此,局部既是整体,每个细胞都互为存在,不可分割,充分证实了一个平等的真理——众生是一不是二。众生是一个法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们的人体相当于一个小宇宙,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相当于众生,

    你能说哪一个细胞不是你自已?哪一个脏腑不是你自己?

    每一个细胞都是整体的一分子,你能说哪个细胞好,哪个细胞不好吗?

    如果团体之间,个体之间都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上,分出有他有我,都只顾私利,胃不为这个整体消化,心不为这个整体供血,脚不为这个整体走路,手不为这个整体工作,试想,这个整体能生存下去吗?

    在人的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在无私忘我地工作,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佛性,就是没有自我,都是在为这个整体无私地付出,只有保证这个整体的生存,所有的细胞和脏腑才能生存下去。

    因此,为整体就等于为自己。相反,只顾自己则破坏了整体,同时也等于在毁灭自己。

    如能悟透了众生平等之理,你就会以平等心关爱众生,关爱众生生存的这个大环境,不再为自己的私利、近利而损害他人和环境。

    众生都是“我”身上的细胞。因此,关爱众生就是真正的关爱自我。我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我。这就是无分无别的平等之心。

    佛法常讲“同体大悲”,一般修行人很难真正理解,不悟明同体之理,是绝对不可能生出大悲之心的。佛菩萨正是悟透了这一真理,才能使平等心、大慈大悲之心油然而生。这种平等慈悲之心,不是可以学来的,是悟道后真智慧的自然流露。

    宇宙中的一切众生,个体性越强,造业也越重,来世形成的生命层次也越低。

    相反,整体性越强,越是无私忘我者,越靠近宇宙这个整体,其来世的生命层次也越高。

    因此,修行人常说:“舍去小我得大我,舍去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当你修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时,你就进入了“道”,道是永恒的,你在道中也同时得到了永恒。

    修行分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法。

    人道的标准是"小我“是“利己利他”,但不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是三恶道的心因。而天道的标准是”大我“是“利他利己”,先利他后利己。”无我“是不再因自我而起心动念,一切随缘不执着,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从表象上看,利他利己与利己利他,只是颠倒了两个字,但其内涵特别深奥。“顺则凡,逆则仙,奥妙就在颠倒颠”。颠倒了什么?颠倒了我与他的先后,颠倒了利益的取舍,颠倒了个体与整体的比率。

    3.断分别心

    ”分别心“是指站在自我利益和自我见解的角度上来分别一切事物,无论遇到、见到或听到什么事,都要以我的利益为标准,或者是以小团体的利益为准则分别个彼此、你我、对错、是非和好坏。

    由于我执,人们由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上,进行着细致和执着的分别。一切习惯于以自我利益为判断事物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取舍的标准。今天对我有利则判定为好事、好人,明天对我不利则判定为坏事、坏人。

    多生多劫以来,人们就是这样来判定事物的。人们就是这样,被你自己错误的认识反反复复地输入的程序控制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分别心。

    而由于分别,才使得我们这颗心产生了种种不安定。而成千上万的修行人多生多劫未出六道,也正是由于这颗不安定的分别心。

    一有分别就失去了它自然的本来面目,分别就是造业的起因。执着一个天堂,必然造就一个地狱;执着一个君子,必然造就一批小人。

    错就错在不该去分别,分别就有执着,执着就是在制造收集业障,就失去了自然的本性。分别就是偏在了两边,失去了中道。

    从本性的角度讲,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但一般人只看事物的表象不同,因而生出种种分别。

    如果延着分别心的偏见走下去,自己就会制造出种种烦恼的程序:

    分别——执着——捡择——取舍——计较得失——烦恼——造业——病、灾——生命层次下旋。

    如果延着平等无分别心的道路走,其结果完全相反:平等心——无分别——无执着——无捡择——无取舍——无得失——无烦恼——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真空妙用——大超脱——大自在——生命层次上旋。

    从这两个简明的程序不难看出,哪一个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见之路。

    修行就通过明理,破除我执,断除分别。把那个一切从自我出发的心息灭,分别心没有了,才能恢复自然,才能打开那个浩瀚的真我本性。

    4. 立平等,断分别,随缘不执着,无为无不为。

    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皆有定数。

    万物平等:存在即合理,本无好坏。如人体的五脏六腑各有其功能,从自我角度去分别好坏就是分别心。个体做好自身就是对整体的最大贡献。

    万事平等:一切事物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累生累世因缘和合的结果,一切偶然中都存在必然。

    万事万物有前因必有后果,无一件事物只有前因而无后果,或只有后果而无前因,什么因造什么果。前事之因成为后事之果,此果又成此因,而达于彼事之果。

    从一世看,有是非对错;但从累世因果角度看,一切都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一切所发生的现象都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万事万物都各有其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起着相互衬托,充当对方背景的作用。因此,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是无意义的,因为它们都是佛性的显现。如果你认为还有没意义的事物,只能说明你尚未开悟,还在分别。

    万事万物如一棵树,如一台戏,需要枝叶花果的相互衬托,需要各种角色的相互配合。在一台戏中,反面人物演得越毕真,表现的越“坏”,才能把正面人物衬托得越“好”。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不可缺少的。

    万事万物平等无别,一切事物之间都是在起着相互衬托的作用,并无好坏之别。

    你心里不平衡,是你自己不正常,是你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整体和规律。外面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正常的,不正常的只是你自己的心。

    如果你能平等看待万事万物及十法界,你还有何分别?无分别则无欲望,无欲无求还有何放不下呢?还会有烦恼和妄念吗?

    当你平等心升起的时候,无执着,无烦恼,无妄念时,清静之心也自然生成。

    怎样才算达到平等心呢?当你再看到所谓的“好坏、是非、善恶、对错、丑美”等一切事物时,自心如同镜子,只反映事物的本象,而不再分别好坏、是非、善恶等。

    在你眼里,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正常的,自然的,无分别的。

    不仅要这样断掉分别心,而且还要在无分别的基础上,断掉取舍和捡择之念。如无取舍捡择之念,还有何求?如无所求,还动何念?果能如此,你的心自然就会清净下来。

    因此,只有修出平等心,才能真正修出清净心。

    天地间出现的一切只是一种存在,它本身并没有自身的属性,你尽管去体会,去受用,但不要给它戴上对错善恶的帽子。一有分别就失去了它自然的本来面目,分别就是造业的起因。

    人们处于什么生活环境,能做什么就随缘做什么。在什么境界,什么岗位,就安心于此,随缘而遇,随遇而安。成语中的“安分守己”涵义很深。自己一生应得几分,不可强求,安守本分则得到你命中即有的定数。若不安分,则连自己应得定分也会守不住,这是古人对自然的彻悟。

    圣人有时也会努力,但不是强求,既随缘做事,而又不求任何结果,这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清静,清静即是本性的特征。

    4. 最大的障碍--我执我见

    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执”。

    古大德说:“成佛不难,放下既是”。但是,人却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

    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愿失去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即得利益。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

    最难放下的是“我见”。

    我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见解,一切都认为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见解不对,总不愿恒顺众生,还是在处处突出自我的个性,当别人的见解与自己不同时,就生气烦恼,并与别人发生矛盾和纷争。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对我见越执着的人反而离道越远,这就是个性。

    我执我见的习气,这是一般人最常见的习气。

    由于执着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而且总想强求别人都按照自己的见解、意愿去做。当别人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和见解时,则心生烦恼、怨恨,甚至发怒。人与人的矛盾,家庭的纷争,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动乱,都是我执我见所造成的。

    我执我见是以我为中心,失去了整体性。个体性越强则离道越远,整体性的比例越多离道越近。执着我见的人活得不仅累而且很苦。

    这种我执我见者突出表现在对家庭亲属的矛盾上,问题出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是执着私情。

    我曾经问这种人:“如果是别人和你的意见不一致,不听你的,你会强求他吗?你会因此而生气吗?”他说:“不会,如果是别人,劝他不听,我就不管他了。”我问:“为什么对自己家的人放不下,非要强求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呢?

    这是私情,是不平等心,是攀缘心,是强加于人之心,是控制人的欲望。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家的人与众生一样平等看待呢?这种想控制人的欲望是魔而非佛。这就是我们修行要改的最大习气“ 我执我见”。

    如果把爱人和孩子看成是平等的众生,听与不听都不会执着,不听就应该立即放下,一切事尽心既可,不必执着结果。

    而且一切事物的都是由累世因缘和合的结果,个人当下的努力只是众多因缘其中之一。

    决定干一件事,这个事该有什么结果出现,都是定数。不要为任何事而焦虑,一切都是徒劳的牵挂,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如明此理,放下对私情的执着,尽心尽责,但不强求结果。能改变就改变,改变不了就接受。

    真正的开悟者不再执着私情、小情。只有放下小情、私情,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才能生大慈大悲之心。

    古人造的“慈悲”二字道出了本性之内涵,“兹”是“此”的意思,“慈悲”二字就是“此心非心”,就是没有心,不动心,平等无分别心,才是真慈悲。

    5.随缘、攀缘、执着和发愿

    随缘的对立面是攀缘和执着。

    随缘是指随顺当下的因缘,依正知正见,启用万事万物的作用,但不求结果。

    攀缘是指当下因缘不成熟,起心动念要去做;

    执着是指因分别心,而执着于事物的某个结果。

    发愿是在因缘成熟时,因觉悟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升起的心愿。

    如因明理,悟到众生同体,起大慈大悲之心,心生大爱后发愿 : 愿今生早日悟道,以普渡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早日成就作为生命的终极目标。

    以老师讲课为例子具体说明:

    1、有同修请老师讲课,这时老师去讲课是随缘;
    2、如自己起心动念想去给大家讲课,那是攀缘。
    3、讲课时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能听明白,是执着。
    4、悟道后,发心有机缘为大家讲课,帮助同修破迷开悟,这是发愿。

    如何在生活、工作之中,既随缘又不执着?既做事又无为呢?

    一是在做事之前,事情未发生之前不去攀缘,不动念去想,不去想尚未发生的事;

    二是在做事中只管认真去做,但丝毫不求结果不求完美;要思想专一,不想他事。

    三是在做事后立即放下,不再想它。

    只要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不动念的原则,就是无为,就是虽然做事,但又始终处于无为之中。既不误做事,又能保持清净心。

    事前不攀缘起心动念。事中尽力去做,不求结果,只管耕耘,不管收获。事后坦然接受结果。

    只有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恶,不计得失,不求结果,不为回报,虽也做事,但清静无为,合道而行。

    佛菩萨们在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

    一切都是随缘,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什么,更不会强求别人去做什么。他心里没有善恶、对错、是非、好坏。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喜、笑、怒、骂都是自自然然地合于道,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

    6. 佛教最高的修行方法 --“心的觉悟”

    现在的修行,正是要你放下我执和习气,逐渐减少你的个性。象水分子那样,达到忘我、无我的状态。这时你才是自然的,必然可以顺其自然而回归自然。

    佛教最高的修行方法就是“心的觉悟”,而不在你做了什么。

    真正觉悟后,妄念也不妨碍修行。妄念刚起,即已觉知,妄念已转为菩提。觉悟后可使你时时在警觉之中,一只脚刚离道,已经觉知,立即收回,则使你时刻保持在道中。

    那时,你才发现,你原来就在道中,道本来就在,何需去修去证?一切原本就包涵在自然之中,只是你过去离开了自然,迷失了自然的本性。能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修道,就是在道中。

    警觉不是努力改变,也不是创造,更不是执着于空的什么都不干。只是心上的时刻警觉而已。警觉什么呢?警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不去分别取舍,这就能保持在道中。

    无论做什么,不要担心失败,也不要预想得到成功;既不思得,也不怕失;既不思善,也不思恶;即不思取,也不怕舍,那么对你来说,条条大道都是自然通畅的,都能在自然中得到修行的成功。

    如果你分别得失、善恶,执着成功、失败,计较好坏、取舍,那么对你来说,就必然存在50%以上的障碍和不通之路。

    “念念反观察分别”断分别心,是高层次修炼的“心中心”法。

    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用最实质、最直接的方法断分别心。并且断在当下。既是在念头刚刚起时,立即回想:“刚才的念头是不是在分别?”如果是,立即停止不再往下想。久而久之,分别的习气才能消除。这就是反观内照,观照自己,察觉分别,剪除习气。

    这种修法,是直接从第六识及第八识上修,不仅断掉当下的分别,而且可以修改第八识里过去储存的程序。因此,它是较高层次的修心方法。

    念起不随既是无念,而不是不生念头。这正是佛经里所说的“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只要念起时能警觉到,就没有离道。如果念起不觉,随之想下去,则已离道。

    7. 烦恼即菩提

    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是烦恼和妄念,每个修行人都想断掉它。其实,这依然是分别心。分别出“烦恼、妄念不好”,因此总想断掉它。

    佛曾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烦恼即菩提”,烦恼妄念的作用就是在助你证菩提。

    当烦恼和妄念越多时,只要有警惕照觉之心,此时的智慧照觉越易显现。所以,烦恼和妄念起的越多,觉知也越多。

    久而久之,觉知代替了妄念,妄念就变成了觉知,烦恼一转既是菩提,因此说烦恼既是菩提。

    如果你已真正开悟,时刻照觉,即使酒色财气都不会障碍你证道,它们的作用正是助你证道。

    因此,烦恼和妄念犹如一块黑板,菩提如同白字,白字需要黑色的背景来衬托,才能显现出来,背景越黑,字显得越白。

    其实,在开悟者眼里是没有障碍的。所谓顺境、逆境也都是凡夫以分别心分别出来的。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分别为顺境、好事;对自己不利的事就分别为逆境、坏事。

    而在开悟者眼里,已无我无他,何有顺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境都是帮我修行的助缘,来者不拒,顺其自然。那些总想顺境的人,认为顺比逆好,其实还是分别心。

    8. 佛与魔

    许多修佛人认为自己是在修佛,凡是外界干扰障碍我的都是魔。甚至家庭亲属不支持自己修行的,也认为是魔,是外界的魔来帮自己磨性,开悟之后才会知道是自己错了。

    首先,魔是从哪来的,魔由心生。佛与魔同出一处,本心所现。

    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佛又是魔,当你的心清静无为时,符合了佛性,此时你既是佛。当你的心烦恼、执着、偏执一方、瞋恨发怒时,此时你又是魔。因此,佛与魔都是你本性的显现,完全取决于你的心。

    继而分析佛与魔的作用,当然他们也是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作用。

    修行人常讲“小魔成小佛,大魔成大佛,无魔不成佛”。可见要想修成佛,必须魔来磨。

    每个修行人都可以回忆一下,如果没有病魔、灾魔、烦恼魔、生死魔来磨你,你能被迫走上修行之路吗?在你修行路上,哪一分清静的产生,哪一分定力的成就,不是魔来助你的?相反,在你修行路上,心魔逐渐被降伏,在减少,又何尝不是佛对魔的度化。

    魔与佛都是你的心在相互转化,当你中道行的时候,即显现为佛,偏左偏右的时候即显现为魔。

    如能悟透此理,修行路上再遇魔时,就不会埋怨外境,明知魔由自心而生,心若平静魔自灭,心若执着魔自生,一切都是自心的变现。

    另一方面,当外界有干扰时,心里很明白这是帮自己修定的助缘到了,不动心,不动念。如能把握好助缘之机,则未辜负魔的作用。

    此时,魔转为佛,在你眼里,他是佛菩萨来度化你,而不是魔来干扰你,还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修行路上,正是这一次次地由魔转佛的过程,才使你靠近了佛的本性。

    当你眼里看到人人都是佛,物物都是佛的时候,此时,你就是佛。此时你心中无魔,魔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你眼里看到人人、处处都是魔的时候,此时,你自己就是魔。

    9. 放下万缘是出离六道的前提条件。

    如果还有一缘放不下,舍不掉,则会被此缘而缚,造下业因,来世必因缘而生,重转六道,不能了脱。所谓万缘放下,是要从心理上放得干净彻底。

    攀缘本身就是分别心,分别出有好有坏,你才会去攀缘。佛说: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

    如何辨别攀缘心呢?

    可从怨亲的分别上看,放不下对亲属、亲朋、情侣的执着过爱,放不下对怨家对头的记恨,总是挂在心上。经常想过去的事,以后的事,未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事,担心儿孙将来的事,甚至找别人算卦,看命问吉凶等等,都属于攀缘。甚至做好事,度人也在执着攀缘,不知另一面却是在造恶。

    道是清静无为的,攀缘则是有为,有为就是在造业,造下业因,将来必因缘而生。因此,只要还存有攀缘之心,就背离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10.“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

    万法平等无别,该用哪一法就用哪一法,但又对一切法毫不执着。

    “一法不见”是除不执着修行之法外,泛指对一切法、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执着,当看到任何事物的表相时,都不会被相所迷,都能直接看到它的本性是空,不执着一切事物,这才叫一法不见。

    什么叫“一法不舍”呢?就是在对任何法都不执着的前提下,对任何法又都不排斥。如对哪一法有执着,肯定对它的另一面就会排斥,这就有法可舍,有法可舍就还有障碍,有障碍就还不自在。

    只有修出平等心,才能无分无别无捡择,在这种心态下,该用哪一法就顺其自然地去用哪一法,而又不执着一切法。这就是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这正是“道”的“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圆满特性。

    因此,真正的大超脱、大自在是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只有证到本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

    真正达到一法不见而又一法不舍时,你已一无所求,你已经回到了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本性之中,你既是佛,佛既是你。

    在遇到任何事物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不再分别和执着事物,不再追求利益和结果。心里很明白,我只是在用它的作用,而不想得到它。

    心里没有分别,没有取舍,没有欲望,没有得失,没有成败,那么,无论得失、成败,对你来说都是通达的,都是清静平等的。这就是一法不见,一无所求,而又达到一法不舍。

    这种生活境界是何等的大超脱,大自在。不是极乐,又是何处?

    因此,觉者为佛,迷者凡夫。觉者当下就是极乐,迷者当下既是苦海,关键在于对宇宙真相的认识。

    回想一下,佛教诲众生:要“万缘放下”,“随缘不变”以及“顺其自然”,不都是在让你断掉我执吗?

    佛怕众生不肯放下,又点化众生:“诸法空相,实不可得”;

    佛怕众又偏于空相,无法生存,故又明示我们“真空妙有”。

    佛早就点得如此明确,让众生放下一切,顺其自然,才能自然回归。

    但众生就是执迷不悟,非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重,总想显示自我,并想让万物都属于自我。这就是不能回归自然,不能成佛得道的根本原因。

    大道致精致简,简单的简直使你不敢相信,只要放下我执,顺其自然,即可自然成佛得道。

    觉悟者悟透了宇宙的真相及本性,既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奇妙作用,而又丝毫不执着,不追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既生活在世间,融合于世间,又超凡脱俗。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极乐境界。

    这就是觉悟的人,觉悟者既佛菩萨,不觉者既凡夫。

    真正的大彻大悟者没有自我,完全把自我融化在自然之中。无论入何道,无论干什么,心中却一事无存,完全都是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

    从来不认为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都在自然之中。

    佛无论做什么,都始终处于无为之中,因此,佛虽一法不舍地做事,但又时刻把握在空性的一法不见之中,虽随缘做事,却又不造任何业障。无论去哪一道,都没有业因所挂牵,都在无分

    无别、一真法界的极乐之中。 佛可以改变宇宙的一切,为什么又不去改变它呢?是众生不愿意改变,佛不会强迫众生去改变,佛是恒顺众生,一切随缘而顺其自然。因为佛没有自我,

    有自我就不自然,不自然就有障碍,有障碍就没有超脱,就谈不上大自在。在佛眼里,一切都是自然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因此,没有什么需要他去改变。

    众生的本我从来没有轮回过,从来也没有上过天堂或下过地狱。

    参与轮回的只是你的思想心理,你的习气和欲望。这就是宗教里所谓的“业障”。

    只要你去掉我执,顺其自然,当你生命表象上死亡之后,你本性显现的那个光团,将会自动地融入无际的本觉之中。

    只要你心无善恶之分别,无我、忘我地顺其自然,你的那团光都会自动回归到本源中去。

    五.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当下

    一般修行者,都把生命的解脱希望寄托于死后,在真正开悟者眼里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从不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把握的死后或来世。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当下,那个终极的东西不在过去和未来,而是在当下,一旦瞬间觉悟,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就永恒。

    当下对生命的那一顿悟就是终极,当下对万缘的彻底放下既是解脱,当下一法不见既是如来,当下一无所求就是大自在。

    因此,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路上丝毫不会懈怠,决不把精进推到明天,成功的希望就在于觉悟今生,把握当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5-16 11:36
  • 签到天数: 64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2:4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8条自我觉醒之道

    我们可以从周遭生活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从人、事、物……等来当作沟通的主题,把每个生活事件的发生,来当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透过镜子的反射现象来觉醒自己,并对自我沟通,籍此提升自我的觉知能力。
    这十八条当中的每一句指令一样都要重复的问自己,不断重复的问,直到内心的答案涌现,从自己生活当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去自问自答,让每一个升起的事件当作升起的镜子一般,来反观自我,内观自己并从中得到领悟及智慧。当每一件事情都能让自己觉照到自己的问题时,那么就能洞察到深层的智慧,运用这份智慧,许多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十八条自我觉醒之道所带给你真正的目的。

    一、当我在批评别人指责别人时

    我深层的了知对方就是“我”;其实“我”是在指责批评“我”自己。重复的告诉自己;她(他)就是“我”。不断重复的告诉自己,对方就是“我”。
    并且再三问自己:
    “从这当中我看到了我自己什么过失?”
    “我体会到了我自己有何感受?”
    “我领悟到我自己在批评什么?指责什么?”
    从中我将体悟到,原来我只是急忙于引导别人去看到别人的污点,而且最好不要看到我自己的缺失,原来我在指责别人的同时正是在指责自己啊!

    二、当别人在批评我,指责我时

    我深层地感受对方的愤怒与心念。
    谦虚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试图去证明谁对谁错”。
    不断重复地告诉自己:“不要去证明对与错”。
    此时更要打开自己的心,柔软自己的心,融入对方的心。感同身受地去了解对方愤怒的情绪及无明的恐惧,用更大的慈悲与谦虚去面对对方的指责。

    三、当我与别人斤斤计较或相互比较而且绝不退让时

    先让那个爱计较的自我抽离出来后,去看看两方的行为?再看看如此的行为后果将会如何!一个结果是你“赢”了,得到比较多。在此结果下你能否洞察到:其实是你输了!因为日后你将会失去更多。
    另一个结果是你“退”了,失去了一些,在此结果下你能否洞察到:其实是你赢了!因为日后,你将会得到更多。
    在一得一失的情况下,能否更宏观的观测到这个物质宇宙其实一切都是平衡的,得与失永远相等,因此短暂的获得将导致日后永远的失去。短暂的失去,必将会再获得回来。所以何需浪费时间精力去斤斤计较与比较呢!因此:
    好好的问自己:“我在计较什么?”
    重复的问自己:“我害怕失去什么?”
    “我能得到什么?”
    “我在贪着什么?”
    最后,你将如实的发现,只要去除自己的贪念,你将得到更多。

    四、当我见不得别人好,嫉妒别人时

    恭喜自己吧!因为你已经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匮乏欠缺的点。但是,可能你还无法察觉到那是来自害怕拥有的一种心灵层面!
    反复问自己:“我害怕拥有什么?”
    不断重复的问自己:“我曾经失落过什么?”
    同时也告诉自己:“那是我可以拥有的!”
    (重复的告诉自己这个观点)
    从此你将会发现你是值得拥有你所想要的一切的,只要你不再害怕拥有,不再逃避拥有,清除心中的障碍后,让你心想事成的心念不再存有任何的杂质,你将发现自己不仅可以拥有一切,还可以创造一切拥有!

    五、当我无法忍受别人的行为与缺点时

    我深切的明白别人的行为风格及缺点,正是凸显出我自己隐藏的问题所在,来自于过去的我,来自于无明隐性的我,感谢对方的示现,让我见识到我无法面对的另一个我。
    耐心的告诉自己:“当我无法忍受对方的缺点时,正是无法忍受隐性自我的缺点。”
    不断重复的告诉自己:“对方的缺点正是我的缺点。”
    此时你将明白,无法忍受别人的行为风格及缺点,正是自己的风格及缺点。

    六、当我无法忍受别人对我的眼光与看法时

    我必须了解到我自己有哪些缺失害怕被别人知道,检视自己还有哪些问题是自己害怕被别人看到的。
    重复的问自己:“我在意的是什么?”
    不断重复的问自己:“我在害怕什么?”
    “我不能面对的是什么?”
    最后你终将明白,这一切只是自己无法看清自己,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罢了。

    七、当我无法对别人诚实并且不断说谎时

    扣心自问:自己是否有隐瞒对方,或已造成伤害对方的事实,或是有哪些行为是害怕对方知道的。
    诚实的问自己:“有那些事是自己不该做而去做的?”
    重复的问自己:“有那些事是不想让对方知道的?”
    此时你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不断说谎,并且隐瞒到底,而且让自己每天生活在暗无天日,见不得阳光如无间地狱般的日子里,并且不断辛苦的创造谎言来掩饰或装饰你所处的无间地狱。
    另一种选择是面对你说谎隐瞒的对象,将所做一切摊在阳光下,诚实和正直的面对自己,如需忏悔,就好好至诚至意的忏悔,从此过着充满阳光灿烂幸福自在的日子。

    八、当我伤害别人因此自责而无法宽恕自己时

    我深深的明白,并且看到那是来自于心灵的报复所导致的伤害行为。
    重复的问自己:“为何想报复?”
    重复的问自己:“透过伤害,我可以报复到什么?”
    “透过伤害,我可以得到什么?”
    最终我将明白原来我只是无法宽恕曾经伤害过我的人,而我亦无法宽恕自己曾经有过相同的行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彼此伤害时所经历的痛。唯有当我们都是一体,所感受到的都是相同啊!

    九、当我受到伤害,委屈而无法原谅对方时

    我深刻的感受被伤害的痛,我必须明白:这是对方要我深刻的去忆起他曾遭受的痛,我必须感同身受对方被伤害过的痛。
    真切的问自己:“为何由我来感受?”
    不断重复的问自己:“为何是我受到伤害?”
    最后我将明白,其实就是来自于自己曾经伤害过别人,而我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让我忆起别人的感受及被伤害的痛。

    十、当我在可怜,同情别人,想帮助对方时

    我必须检视自己内心的动机,是否来自于想要表现自己,而有否定对方能力的意图?是否透过帮助的行为来贬低对方的能力?问自己是否真正懂得尊重他人?
    诚实正直的问自己:“我可怜,同情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不断重复的问自己:“我的帮助对他有用吗?”
    “我的介入是帮助他还是害他?”
    你会发现,我们只是透过贬低别人来满足自己,我们不懂得真正去尊重他人的选择,透过可怜,同情与帮助的心态去贬仰他人的能力。从中我们才看到自己的另一种意图:原来我们是想控制他人。要相信:唯有真正地尊重对方,肯定对方是有能力的,对方才能从中获得再生的力量。

    十一、当我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

    透过如此的机缘,我必须洞察到为何会如此?我的身体正透过如此的讯息传达给我,告诉自己:是时候了!必须停下脚步来好好地自我内观。
    重复的问自己:“我到底怎么了?”
    不断重复的问自己:“身体想告诉我什么?”
    去倾听身体所传达的讯息,去理解来自内心的想法,去面对这些讯息与想法,不要去否定内在的真实声音,也不要去追求外在任何解决方法,唯有内观自己才会明白自己怎么了!最终你必须看到一切肉体的问题,都是来自心灵创伤所创化的假相而已。唯有医好自己的心,肉体才有复原的可能。

    十二、当我经历灾难遭遇横祸时

    我必须深深的感恩拥有如此的体验,自己能否清楚的看到:那只是自己选择遭遇的一个历程!透过这种重大的灾祸,重重的提醒自己:把握每个当下!并唤醒自己:务必力求觉醒!
    重复的问自己:“自己还要迷失吗?”
    不断重复的问自己:“自己觉醒了吗?”
    从中去认清楚自己选择这些灾祸,并应许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目的为何?是否是自己让自己大死之后,才能有重生的感觉及启示呢?正如一只凤凰之所以成为凤凰!是源自于一只鸟选择让自己冲入火中,让自己经历浴火重生的体验,才能变成一只完美的凤凰!所以好好的感恩自己所选择的历程,真实的感恩后,你将不必再选择同样的遭遇了。

    十三、当我无法原谅别人并对别人生气时

    此时此刻的你也正代表自己无法原谅自己,而且自己在对自己生气。
    重复的问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什么事?”
    不断重复的问自己:“自己在生气自己那些问题点?”
    “自己还要再演戏吗?”
    当然你会看到这一切都是在演戏,藉由生气来演给别人看而已,同时也演给自己看,所以你必须看清楚演戏的目的:只想获取别人的认同与肯定,及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罢了。
    当观众不了解或是离场远去时,只有继续演给自己看,对一个持续生气的人就是如此。
    试着用自己的智慧想想看,是否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而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呢?

    十四、当我在为自己的缺点行为辩解时

    我清楚的看到其实是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的缺点,自己无法诚实面对自我问题的结果所导致的辩解行为,其实是来自于自己过去及现在的业种。
    如实的告诉自己:“辩解只是逃避面对的手段”。
    不断重复的告诉自己:“不要再辩解,好好面对自己吧”。

    十五、当我无法拥有财富时

    当我无法拥有财富,一直赚不到钱时,先自我回溯检视自己是否有重大失落事件,过去曾经有过的失落会让自己害怕拥有,必须先扶平。面对过去曾经失落的事件,使内心不再害怕罣碍,面对失落,重拾失落的自己,这时看看你所处的四周环境:
    重复的问自己:“我害怕拥有什么?”
    重复的问自己:“我不能拥有什么?”
    重复的问自己:“我可以拥有什么?”
    反复不断的问自己:害怕拥有那些?不能拥有那些?可以拥有那些?直到最后你会体悟到你是可以拥有一切的。

    十六、唤醒内在灵光的洞见

    去观照自己内在的一切,倾听自我内在的声音,察觉每一个起心动念,为何心痛?为何烦恼?为何害怕?为何担心?为何懊丧?为何动怒?为何固执?为何计较?为何爱恋?为何伤悲?
    时常观照这十个升起的念头或感觉,仔细看着它面对这十个想法,不断的问自己“为何回升起这些想法?”要求自己去观照这十个为何?背后的灵光及深层的声音,当你看到这些灵光,听到真正的声音时,你将洞察到这一切的想法与念头,都只是内在灵光反面的阴影罢了。去唤醒这些内在的灵光,洞见它们,那些负面的阴影自然会消失。

    十七、以佛的观点看待世间一切

    去学习并养成习惯性地去看待这人间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现象存在,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心念而起的现象。
    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感受,梦幻的想法,行为的造作,幻化的心识,这一切皆是无常,皆是空相,你、我、他,都是对立,一切依缘而起,也将依缘而灭,无需计较。无需比较,更没有对立,保持无“我”的心,没有“自我”的概念存在,更没有真实的“我”存在,看待一切升起的事件,保持“如是观”
    告诉自己:“既然无我,哪有对立!”
    “既然无我,一切是假!“
    “既然无我,万事皆幻!”
    “既然无我,都如是观!”
    到最终连“如是观”都已不是,连“观”的概念都不能生起,不能存在,因有“观”时都还有个“我”在观。既然“无我”,就连“观”都不是了,但仍然“如是观”

    十八、自我觉醒之道

    当我们在做梦时,我们不能指望梦境里的人来叫醒我们自己,让我们觉醒,因为梦里的人物都是我们心识幻化的现象。反之亦然。目前生活在现世的我,如同作一场人生大梦一般,怎能指望身边的人来唤醒自己,如果有人宣称他有能力可以唤醒你,点化你,让你成就,那么他必定是魔,而且是由你感召过来的幻相,如梦境之人一般,怎么可能是真。
    因此觉醒之道,绝对是靠自己!如做梦之人当知道自己在做梦时,梦必消失,自然清醒。是故心外求法皆是非法,依靠外力,必入魔境。自悟之道,唯有内观,惟有面对自己,面对心灵的种子,面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我。
    因此常常告诉自己:“看看此刻的我,我在创造那些假象?”
    “看看此刻的我,我被那些情绪影响?”
    “看看此刻的我,我在欺骗自己什么?”
    “看看此刻的我,我为何还存在这里?”

    说明

    以上这十八条自我觉醒之道,提升自我觉知能力的自我沟通步骤,可提升你自己的觉察能力,唤醒自己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迷失,从困境中走出,并迈向自悟的大道。

    使用这些自我沟通步骤时,从每一个生活状态中去检视自己,自我沟通。沟通时自己必须按步骤,大声诵念出来且反复不断的大声诵念,每念一句自己回答一句,如平常沟通一样,重复再重复的诵念直到有所领悟,并把领悟大声的告诉自己,即使自我沟通了,好好的善用这些沟通步骤,对于提升自我的心灵会有莫大帮助。

    愿每个人在当下全然地觉察和观照,从内疚、恐惧、愤怒、嫉妒和评判的情绪和思想中解脱出来
    愿每个人此刻成为它所是和本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20 20:56
  • 签到天数: 148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11-8 16: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