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900|回复: 18

《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转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15 09: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



yfj.jpg

世人研究《道德经》,大多走老庄列子的玄学思路,却为意识到走的是下坡路,就像跳入支流中去解释主流一样,难得全貌;也有《易》《老》并参的,但以儒家解易,研究道家经典,只能是寻章摘句,牵强附会而难得要领;我解老,是力图看老子学过什么,他的思想根源在那里作为基点来进行的。
《阴符经》、《道德经》次序混乱,其实是一种高明的教育方法,是道家所特有的入门一关,《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提纲,二者同来源于《易经》。欢迎指教!


《阴符》                 
                              
《阴符》乃潜藏密契之事者也,太公著。 而唐李荃得于嵩山虎口岩石室中,著名乃为道士、大魏真君、寇谦之所藏,乃传。

上     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1:太公曰:一贼命,次贼物,三贼时,四贼功,五贼神。贼命以—消天下,用之以味。贼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贼时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贼功以一恩天下,用之以怨,贼神以一验天下,用之以大小。

2:鬼谷子曰:天之五贼莫若贼神,此大而彼小,以小而取大,天地莫之能神,而况于人乎?

3:荃曰:黄帝得贼命之机,白日飞升。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1:太公曰:圣人谓之五贼,天下谓之五德,人食五味而生,食五味而死,无有怨而弃之者也。心之所味也亦然。

2:鬼谷子曰:贼命可以长生不死,黄帝以少女精气感之。时物亦然,且经冬之草覆之而不死,露之即见伤,草木植性尚犹如此,况人万物之灵,其机则少女以时。

3:广成子曰:以为积火焚五毒,五毒即五味,五味尽可以长生也。

4:荃曰:人因五味而生,五味而死,五味各有其所主,顺之则相生,逆之则相胜,久之则积气熏蒸人腐五脏,殆至灭亡。后人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矣,是以至道淡然。胎息无神。仙味之术百数,其要在抱一守中;少女之术百数,其要在还精采气;金丹之术百数,其要在神水华池;治国之术百数,其要在清静自化;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权谋。此五事者,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于地,宇宙瞬息可在人手,万物枯荣可生人之身,黄帝得之,先固三宫,反治万国,鼎成而驭龙上升于天地。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亮曰:以为立天定人,其在于五贼。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1:范曰:昔伊尹佐殷,发天杀之机,克夏之命尽而事应之。故有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2:太公曰:不耕,三年大旱;不凿,十年地坏;杀人过万,大风暴起。

3:亮曰:按:楚杀兵数万,大风杏冥,昼晦,有若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1:良曰:从此一信而万信生,故为万变定基矣

2:荃曰:大荒大乱,兵水旱蝗,是天杀机也;虞舜陶甄、夏禹拯骸,殷系夏台,周囚羑里,汉祖亭长,魏武乞丐,俱非王者之位,乘天杀之机也,起陆而帝;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权臣擅威,百姓思乱,人杀机也;成汤放桀,周武伐纣,须籍斩赢婴,魏废刘协,是乘人杀机也;覆贵为贱,反贱为贵,有若天地反覆,天人之机各发,成败之理宜然!万千变化,圣人因之而定基业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1:良曰:圣人见其巧拙,彼此不利者,其计在心;彼此利者,圣哲英雄道焉,况用兵之务哉。

2:荃曰:中欲不出谓之启,外邪不入谓之闭,内启是其机也。雄知其阴,不动如山,巧拙不性,使入无间,而得窥也。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1:太公曰:三要者,耳、目、口也,耳可凿而塞,目可穿而眩,口可利而讷。兴师动众,万夫莫议,其奇在三者,或可动或可静之。

2:荃曰:两叶掩目,不见泰山,塞豆双耳,不闻雷霆,一椒掠舌,不能立言。九窍皆邪,不足以察机变。其在三者:神、心、志也,机动未联,神以随之;机兆将成,心以图之;机发事行,志以断之。其机动也,与阴同其波,五岳不能镇其隅,四读不能界其维。其机静也,与阴同其德,智士不能运其荣,深闻不能窍其谋,天地不能守其时,而况于人乎?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荃曰:火生于木,火发而木焚;奸生于国,奸成而国灭。木中藏火,火始于无形;国中藏奸,奸始于无象。非至圣不能修身炼行,使奸火之不发,夫国有无军之兵,无灾之祸矣!是以箕子逃而缚裘牧,商容囚而骞叔哭。

中     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1:良曰:机出乎心,如天之生,如天之杀,则生者自谓得其生,死者自谓得其死。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即宜,三才即安。

1:鬼谷子曰:三盗者,彼此不觉知,但谓之神明。此三者识车马金帛,弃之可以倾河填海,移山覆地,非命而动,然后应之。

2:荃曰:天地与万物生成,盗万物以衰老,万物与人之服御,盗人以骄奢。人与万物之上器,盗万物以毁败,皆自然而往,三盗各得其宜,三才递安其任。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荃曰:人皆有圣,人不贵圣,人之愚;即睹其圣,又察其愚,复睹其圣。故《书》曰:专用聪明,则事不成;专用晦昧,则事皆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仲作革,百里奚卖粥,当衰乱之时,人皆谓之不神,及乎逢成汤,遭文王,遇齐桓,值秦穆,道泽生灵,功格宇宙,人皆谓之至神。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1:鬼谷子曰:后代伏思之则明,天地不足贵,而况于人乎?

2:荃曰: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日之有数,有次十二,以积闰大小、余分有定,皆禀精气,自有不为圣功神明而生,圣功神明亦禀精气,自有不为日月而生,是故成不贵乎天地,败不怨乎阴阳。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因躬,小人得之轻命。

1:诸葛亮曰:夫子,太公岂不贤于孙、吴、韩、白,所以君子小人异之,四子之勇至于杀身,固不得其主而见杀矣。

2:荃曰:季主凌夷,天下莫见凌夷之机,而莫能知凌夷之源;霸王开国之机,而莫能知开国之机,而莫能知开国之源。君子得其机,应天顺人,乃应其躬;小人得其机,烦兵黩武,乃轻其命。《易》曰: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又曰:知机其神乎!机者易见而难知,见近知远。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1:太公曰:观鸟兽之时,察万物之变。

2:荃曰:景星见,黄龙下,翔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扬波;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错,昼冥霄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愚人以此天地文理,为理乱之机。文思安安,光被四表,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六府三事,无相夺伦,百谷用成,兆民用康;昏主邪臣,法令不一,重赋苛政,上下相蒙,懿戚贵臣,骄奢淫纵,酣酒嗜音,峻宇雕墙,百姓流亡,思乱怨上,我以此时物文理,为理乱之机也。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荃曰:圣哲之心,深妙难侧,由巢之迹,人或窥之,至于应变无方,自转机而不穷之智,人岂虞之,以迹度心,乃为愚者也。

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

良曰:理人自死,理军亡兵,无死则无不死,无生则无不生,故知乎死生,国家安宁。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尹曰:天地之道,浸微而推胜之。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良曰:天地之道,浸微而推胜之。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良曰:阴阳相推激,至于变化在于目。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良曰:大人见之为自然,英哲见之为制,愚者见之为化。

尹曰:知自然之道,万物不能违,故利而行之。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良曰:观鸟兽之时,察万物之变,鸟兽至静,律历所不能契,从而机之。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良曰:六癸为天藏,可以伏藏也。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1:亮曰:奇器者,圣智也。天垂象,圣人则之,推甲子,画八卦,考蓍龟,稽律历,则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乎象,无不尽矣!

2:亮曰: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

3:良曰:万生万象者心也,含藏阴阳之术,日月之数,昭昭乎在人心矣!

4:广成子曰:甲子合阳九数也,卦象出师众之法,出师以律,动合鬼神,顺天应时而用鬼神之道也。

下     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1:尹曰:思之精所以尽其微。

2:良曰:后代伏思之,耳目之利,绝其一源。

3:荃曰:人之耳目,皆分于心,而意于神,心分则机不精,神竟则机不微,是以师旷熏目而聪耳,离朱漆耳而明目,任一源之利而反用师于心,举事发机,十全成业,退思三反,经昼历夜,思而后行,举事发机,万全成也。

4:太公曰:目动而心应之,见可则行,见否则止。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荃曰:为天下机者,莫近乎心目,心能发目,目能见机。秦始皇东游会稽,项羽目见其机,心生于物,谓项良曰:彼可取而代之;晋师毕至于淮淝,符坚目见其机,心死于物,谓符融曰:彼京力敌也,胡为少耶。则知生死之心在乎物,成败之机见于目焉。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1:良曰:熙熙哉。

2:太公曰:诫惧致福。

3:荃曰:天心无恩万物,有心归恩于天;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以施而不求其报,生而不有其功,及至迅雷烈风,威远而惧尔,万物蠢然而怀惧,天无威而惧万物,万物有惧而归威于天。圣人行赏也,无恩于有功,行伐也,无威于有罪,故赏罚自立于上,威恩自行于下也。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1:良曰:夫机在于是也。

2:荃曰:乐则奢余,静则贞廉,性余则神浊,性廉则神清,神者智之泉,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府,智公则心平,人之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澄水,以其清且平,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夫圣人者,不淫于至乐,不安于至静,能栖神静乐之间,谓之守中,如此施利不能诱,声乐不能荡,辨士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惧,见祸于重开之外,虑患于杳冥之内,天且不违,而况于兵之诡道者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1:尹曰:治极微。

2:良曰:其机善,虽不令天下而行之,天下所不能知,天下所不能违。

3:荃曰:天道曲成万物而不遗,椿菌鹏鷃 ,巨细修短,各得其所,至私也;云行雨施,雷电霜霓,生杀之均,至公也。圣人则天法地,养万民,察劳苦,至私也;行正令,施法象,至公也。 

4:孙武曰:视卒如爱子,可以俱死,视卒如婴儿,可以与之赴深溪,爱而不能令,譬若骄子,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禽之制在气。

1:太公曰:岂以小大而相制哉。

2:尹曰:气者,天之机。

3:荃曰:元龟食蟒,鸇隼击鹄,黄腰啖虎,飞鼠断猿,蜍蛴哜鱼,狼犴啮鹤,余甘柔金。河年服之,无穷化玉,雄黄变铁,有不灰之木,浮水之石,夫禽兽木石,得其气尚能以小制大,况英雄得其,而不能净寰海,而御宇宙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1:太公曰:损己者物受制,厚已者物薄之。

2:荃曰:谋生者必先死而后生,习死者必先生而后死。

3:鶡冠子曰:不死不生,不断不成。

4:孙武曰:投之死地而生,致之亡地而后存。

5:吴起曰: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恩者害之源,害者恩之源,吴树恩于越而害生,周立害于殷而恩生,死之与生,恩之与害,相反纠缠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9: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符经》整理文

第一章 天道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第二章 观天之道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出焉,神明生焉!

第一节 天 道

〈一〉天道之用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二〉法道修身

天性也,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心生于物,而死于物,机在于目;至乐性余,至静性廉;禽之制在气。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第二节 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第三节 人 道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即宜,三才即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因躬,小人得之轻命。

第三章 观 念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几点注释:

1:因古文没有章节,连成一篇,且故乱其序,显神龙犹隐之意,以此育人。现在重整,分以章节,以显其意转换处。但是,章节题目却不好加,因文章内容广泛,一加提纲,总觉受限,且破坏了原文气机,因此不敢擅专,如要加提纲,似乎应是:第一章:道,第二章:法道:第一节:天道〈一〉天道之用,〈二〉天道修身,第二节:自然之道,第三节:人之道,第三章:观念或方法之别。列出来,可以看作提纲,也可解释,如此排序整理的原因。

2:重整之后,文调理顺,意甚简明,故不多事翻译,原因有二:一是:可借照原注文内容理解、参阅,大意可知;二是:《阴符经》文虽简捷,实是至理,里面包罗万象,可用在各个方面上。如翻译,则必然会缩小视野。因此,原文非常精彩,法简理奥,应用无穷,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作翻译,减少束缚,反而可广开思路,不没大智!

3:从《阴符经》可看出两方面内容,一是:说了《易经》的相关内容,二是:可作为《道德经》总纲。

4:一个关键入门概念探讨:

不作翻译,为的是保护慧命,不受伤害,但其中有一个概念要清楚,才会正确把握其中心思想,顺利打开《阴符经》大门,入里揽胜。这就是天之五贼的理解,今试着粗解以下,这只是自己的理解程度之内的见解,实际上应是万事万物中都有五贼在发生作用,如《易经》中的三才四象一样,无所不在。因此,不要以此解为依据,这只是提个醒,指个方向而矣。

(1):贼命—— 指万物之所以有生机或生命力是因为道的运转的作用,道通过万物相食相养的食物链关系,来实现发展和归源,从而实现 循环利用的关系,否则,仅有发展而不还原就会垃圾成山,最终会耗尽所有的资源,那时发展也就停滞不前了,所以讲是“以一消天下”。用在社会人身上给我们的启示则指五味养身等辨证关系。

(2): 贼物——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异同,可以从“有无”来认识万物的差别性,正因为有区别,作用不同,才会交流,也才会产生利益,称为“贼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

(3):贼时—— 指阴阳循环不息、往复不绝上,如天地四季循环,万物生住坏灭循环,用在社会上则指兴衰更替上,属于“道”周行不殆运转轨迹的体现,任何事物都逃不出它的作用之外,因此,称为“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

(4):贼功—— 指公私或讲管理手段,天之至私,用之至公。阳光雨露,夫莫之 令而自均,但具体到物种不同,天时、地利条件不同,道所付与的多少又不一样,因而同一种作物生长情况也会各异,就是因为道的调节作用的结果。也因而称为“以一恩天下”却“用之以怨”。在社会中则为制度或赏罚标准,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怨”的程度如何。或讲合理程度、满意程度如何等内容。

(5): 贼神—— 指阴阳的本质,或内在属性,存在一切万物中,是背后起作用的本质原因,用在社会则指民心的向背问题,表现为消长,也就是小大,贼神一发生变化,意味着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如社会来讲就是改朝换代之时,因此,贼神是检验的标准。
 



如上粗解可知,鬼谷子讲“天之五贼,莫若贼神”之意了。其实本文第一章开篇就讲了天之五贼了,只不过太简捷,不易区分。今再试解一下


①:爰有奇器,是生万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贼命。

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指贼物。

③: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天地四季变化,而万物有生灭循环,指贼时。

④: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讲如果善于运用此消彼长的关系,做好调节,事物才能顺利发展,也就是调好“公与私”这对矛盾,指贼功。

⑤: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由现象而本质,指贼神。


再举例看一下“五贼”的应用:黄帝得贼命之机,白日飞升。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

①:黄帝得贼命之机,白日飞升。

贼命,是 自然界中 食物链,而 食物链之所以形成的 原因,不在于物种间形体的大小,而在于物种秉承的“元气”不同,也就是“禽之制在气”。而“元气”是 修炼的 根本。《道德经》进一步的 解释是:

禽之制在气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之生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疪乎?民治爱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因此,“荃曰:人因五味而生,五味而死,五味各有其所主,顺之则相生,逆之则相胜,久之则积气熏蒸人腐五脏,殆至灭亡。后人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矣,是以至道淡然。胎息无神。仙味之术百数,其要在抱一守中;少女之术百数,其要在还精采气;金丹之术百数,其要在神水华池;治国之术百数,其要在清静自化;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权谋。此五事者,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于地,宇宙瞬息可在人手,万物枯荣可生人之身,黄帝得之,先固三宫,反治万国,鼎成而驭龙上升于天地。 ”

②: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
纣王失去民心这个社稷的根基,而有武王以岐山角地一呼百应而得天下,是以小灭大。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

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 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

成康之日,政简刑措。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③: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而民心思定,管仲做到了这一点,而使齐国社会稳定威望日高,成就了齐桓公的 霸主地位,因此“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信,是信息,是贼神的外在表现,就是民心(贼神)思定(贼时)。


④: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
贼物—— 指异同,万物的差别性,正因为有区别,作用不同,才会交流,也才会产生利益,称为“贼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
范蠡善于经商,急是对商品的价值的综合评价。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⑤: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
贼功—— 指公私或讲管理手段,天之至私,用之至公。阳光雨露,夫莫之 令而自均,但具体到物种不同,天时、地利条件不同,道所付与的多少又不一样,因而同一种作物生长情况也会各异,就是因为道的调节作用的结果。也因而称为“以一恩天下”却“用之以怨”。在社会中则为制度或赏罚标准,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怨”的程度如何。或讲合理程度、满意程度如何等内容。
张良、项羽胜败的 原因,在于管理效果的 好坏。

好了,有这些作为提醒,相信走入《阴符》大智之中,当不成问题,别不多言,唯君自悟,方是真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符经》的理解,关键是“五贼”的含义:许多学者误解为“五行”的 原因,可能是基于“太公曰:圣人谓之五贼,天下谓之五德,人食五味而生,食五味而死,无有怨而弃之者也。心之所味也亦然。 ”其实,这句话的 关键是“心之所味也亦然”,其他的只是比喻、铺垫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9: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文明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其实就是“天地人合一”。这方面的实践应用的例子,大到国家兴衰,武王伐纣的时机选择,小到买卖铺户的决策实行,无不考虑个天时地利人和。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不可须臾离也。

请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9: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15 1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 帝 阴 符 经

神 仙 抱 一 演 道 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富 国 安 民 演 法 章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埋。动其机,万物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强 兵 战 胜 演 术 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擒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虞愚,我以不愚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1: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符经注序
  阴符经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凿开混沌,剖析鸿蒙,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唐陆龟蒙谓黄帝所著,宋陈渊谓黄帝受於广成子,朱文公亦谓黄帝著,邵尧夫谓战国时书,程伊川又谓非商末即周末时书。其说纷纷,各述所知,究无定见。以予论之,世皆传为黄帝阴符经,丹经子书,俱谓阴符经系黄帝所作,考之文字,始於黄帝,兴于唐虞夏商,或者黄帝撰作,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后世成真仙侣,笔之於书,流传世间,亦未可定。就其世传之说,丹经之载,谓黄帝著之,亦无不可,但此书沿讹已久,苦无善本,字句差错者极多,或借骊山老姥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之说,紊乱圣道,以盲引盲;更有借伊吕张果子房孔明注语欺世惑人者,似此鱼目混珠,指鹿为马,大失真经妙旨。予于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己亥,於南台深处,取诸家注本,校正字句,细心斟酌,略释数语,述其大意,扫邪救正,以破狂言乱语之弊,高明者自能辨之。
  时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九月九日 栖云山 素朴散人悟元子 刘一明 叙於 自在窝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1: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符经注解跋
  阴符经者,黄帝演道书也。而谈兵之家,视为天时孤虚旺相之理,人事进退存亡之因,即缁黄之流,浅窥圣经,谬为注疏者亦不少,不几误璞为鼠,以青作黄乎?我悟元老师,造性命之精,证天人之奥,体古圣觉世之婆心,思发其覆,悯后学穷理而无门,详为之解,扫诸说之悖谬,诠阴符之肯綮,其中尽性至命之学,有为无为之理,靡不详明且备,将数千年埋没之阴符,至今原旨毕露,而无余蕴矣。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仆则曰:圣经之精,圣道之微,尽矣。
  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九月九日 受业门人 王附青 云峰甫 沐手敬题 轩辕黄帝著
  洮阳门人 张阳全 校阅
  悟元子 刘一明 注
  后学 陶铸灵 重刊
  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而己独见独知之谓;符者,契也,两而相合,彼此如一之谓;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一天矣。上中下三篇,无非申明阴符经三字,会得阴符经三字,则三篇大意可推而知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性命之道,一天道也。天之道,阴阳之道耳。修道者能知天道之奥妙,而神明默运,窃阴阳之气,夺造化之权,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无生无死,然其最要处,则在能观能执耳。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瞒之为观;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观天道,无为之功,顿悟也,所以了性;执天行,有为之学,渐修也,所以了命。能观能执,用阴阳之道以脱阴阳,依世间法而出世间,性命俱了,心法两忘,超出天地,永劫长存,只此二句,即是成仙成佛之天梯,为圣为贤之大道,外此者,皆是旁门曲径,邪说淫辞,故曰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者,金木水火土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人即受此气以生以长,但自阳极生阴,先天入於后天,五行不能和合,自相贼害,各一其性,木以金为贼,金以火为贼,火以水为贼,水以土为贼,土以木为贼,是谓天之五贼也。惟此五贼,百姓日用而不知,顺行其气,以故生而死,死而生,生死不已。若有见之者,逆施造化,颠倒五行,金本克木,木反因之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生荣;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燥;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明;克中有生,五贼转而为五宝,一气混然,还元返本,岂不昌乎!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人秉五行之气而生身,身中即具五行之气。然心者身之主,身者心之室,五贼在身,实在心也。但心有人心道心之分;人心用事,则五贼发而为喜怒哀乐欲之五物;道心用事,则五贼变而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若能观天而明五行之消息,以道心为运用,一步一趋,尽出於天而不由人,宇宙虽大,如在手掌之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之内;攒五行而合四象,以了性命,可不难矣。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人心者,气质之性,即知识之性,所谓机心,见景生情,随风扬波,而人因之有生有死者是也。天性者,天机,即是天道;人心者,人机,即是人道。守天机者存,顺人机者亡。惟大圣人观天道,执天行,中立不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修真性而化气性,守天道而定人心,不使有一毫客气杂於方寸之内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杀机者,阴肃之气,所以伤物也;然无阴不能生阳,非杀无以卫生,故天之杀机一发,则周而复始,而星宿移转,斗柄回寅;地之杀机一发,则剥极而复,龙蛇起陆,静极又动;惟人也亦俱一天地也,亦有此阴阳也,若能效天法地,运动杀机,则五行颠倒而地天交泰,何则?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天时人事合而一之,则万物变化之根基即於此而定矣。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者,即此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人秉阴阳之气以成形,具良知良能以为性,性无不善,而气有清浊。秉气清者为巧,秉气浊者为拙。性巧者多机谋,性拙者多贪痴。巧性拙性皆系气质之性,人心主事,非本来之天性。修真之道,采先天,化后天,而一切巧拙之性,皆伏藏而不用矣。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九窍者,人身上七窍,下二窍也;三要者,耳目口也。人身九窍皆受邪之处,而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听声则精摇,目视色则神驰,口多言则气散,精气神一伤,则全身衰败,性命未有不丧者。人能收视,返听,希言,闭其要口,委志虚无,内念不出,外念不入,精气神三品大药凝结不散,九窍可以动,可以静,动之静之,尽是天机,并无人机,更何有邪气之不消灭哉!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火喻邪心,木喻性,奸譬阴恶,国譬身。木本生火,火发而祸及木,则木克;邪生於心,邪发而祸及心,则性乱;国中有奸,奸动而溃其国,则国亡;阴藏於身,阴盛而败其身,则命倾;身心受累,性命随之,於此而知潜修密炼,观天道,执天行,降伏身心,保全性命,不为后天五行所拘者,非圣人其谁与归?
  
-----------------------------
  《阴符经》即是《遁甲经》的元始经笈,不为后世所知,多被误解作道家修炼之术的丹经,总是牵强附会,文不对题,断章取义,杂凑成文,不能全文贯通,首尾一气。今用“遁甲”揭其秘,一气贯注,层次井然,全文通畅,豁然冰释,乐与爱好者共赏之。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此节是全经之总纲,学说之根据。高度概括了《阴符经》总体内容,故曰:“尽矣”。“观天之道”谓“天之道”用“观”而取得。不但有其客观根据,而且有其具体方法,而非空洞理论。自有古天文学内容,包括古代星占学在内。但全文中并未提及三垣二十八宿,五星凌犯等星占天象内容之事。由是可知,《阴符》著者是从星占学的另一分支,以天象实体运动为依据,即是应用天道运行规律所反映出的干支八卦,建立起一门有天道依据的数术系统遁甲式体系。经文明示“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就是遁甲式的明证。
  中国古代一切传统学术,皆是首重天道,遁甲式亦不能例外。但与六壬、太乙之术不同,各有其特色。合称“三式”之学。遁甲以九宫为框架,六壬以十二地支为框架,太乙以九宫十六神为框架。太乙占国运,遁甲占兵机,六壬占百事,各有重点,亦各无不占,然均不离以“干支”为根据。古人发明“干支”颇不容易。看起来很简单,要知其所以然和探索其客观根据就不容易。不论医卜星相,天文地理,宗教神学等等,无有不涉及干支者。
  “干支”是古天文学家研究的成果结晶,是天体运行规律的高度反映。它在天文学中的客观根据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故不见有人具体揭示。各著作之中,包括天文学史之中,皆多从说文解字训诂考释,却缺乏从古天文学中具体落实。遂至认为干支属抽象概念,记时符号而已,其实质却鲜为人知。将本来科学的东西,未能加以充分认识,反而被误认为是甚至肯定是“唯心”的和“迷信”的东西。
  “八卦”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所应用的符号系统,用之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遁甲式中,八卦通天地人三盘之体,其侧重在于“空间”方位的反映和事物形象的归属。自宋代而后,八卦又有先后天之分。遁甲式所用为后天文王八卦,未提先天伏羲八卦。可知《阴符》所用自应是“文王后天八卦”无疑。《阴符经》所用八卦甲子,虽是时空统一的,但又是有所侧重的。干支虽可表示空间方位,其重点乃在于“时间”的反映。八卦虽可表示时间,其要端多主于“空间”方位的反映。故自古皆采用干支记时,而不用八卦记时。《遁甲》用八卦作“三盘”的定位式,天干从中顺逆演布,体现时空统一的变化模拟。可见古人立法的合理性及其智慧的陈迹。用图以明之。
  “执天之行”,即是根据“观天道”所获的天道运行规律的记时“干支”为依据,法天则地演布奇门,得出千变万化之一幕,用作预测和决策的行事指导,争取计划的胜利。故曰:“执天之行尽矣”。是有具体数术内容的,而非空洞词句。
  (二)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此节从总纲而展开论述。“故”即所以,乃申述“观天之道”的具体内容。
  “天有五贼”之“贼”,即盗贼之“贼”。贼与盗对,经文中有“五贼三盗”之说。“贼”为明取强夺,“盗”为暗地偷窃。即指盗窃天机有明暗两个方面。有形象思维与理化思维,皆有具体内容。天之五贼即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道中运行,占星家可以明白地观察到它们顺逆留伏的运行,冲巳凌犯的现象,芒角动摇的状态,以及隐显五色,九洲分野等,与人间社会相联系,作出灾祥的判断。在《唐开元占经》《太白阴经》《乙巳占》《兰台秘苑》和《天文大成》《历代天文律历等志》中有丰富的记载。但是,《阴符经》著者明显地是“星占术”的另一分支,不用守候灵台(观测台)的辛苦,只从古天文家精辟创作反映“天道”规律的“干支”这个天机来推演,从形象思维飞跃到理性思维。诸如“六壬”“太乙”“子平”等等数术,无不根据干支来推演。特别是《遁甲》式,将天道运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和天体空间定位的九天星,作为天道规律的客观依据,用干支五行和九星用作天机全息的模拟。《烟波钓叟歌》曰:“庚为太白丙荧惑”,即是以“庚”逮捕太白金星,“丙”代表荧惑火星。这就充分证明遁甲是用天干五行代表天文行星的事实。这种方法,既本于天道,又不用守候灵台的辛苦,仅用干支八卦推演,即可得到预测效果。《烟波钓叟歌》又说:“白入荧兮贼即来,荧入白兮贼需灭”,这里不但证明“遁甲”是以天干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同时又证明了“遁甲”是用五行代表五贼之事,与《阴符经》的隐秘若合符契。
  “见之者昌”;昌,明也。遁甲式重天盘又重天干,唯天干明布天地盘之中,一见而知,故曰“见之者昌(明)”,而地支无定住,藏于九宫之内,靠顺逆推演方可知道,是说代表五行的天干有明显的位置,一见可知,而不与地支情况相同。故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昌,明也,明白其吉凶以定趋避之行动也。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是说三奇六仪(即乙丙丁三奇,戊己庚辛壬癸六仪,均指天干而言),按规定之阴九局阳九局顺逆演布法则熟记于心中,即是“五贼在心”。演布时将三奇六仪这一连串的天干或顺或逆,按用局规定排布在天盘上,故曰“施行于天”。地盘亦同样布天干,其局法定体,从天道中来。地盘不动,唯天盘动(视运动)。也即是法天则地的模拟。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上下四方谓之宇,指空间。古往今来谓之宙,指时间。“在乎手”,即是在掌上运算的古法,以九宫八卦为定位,代表空间,用记时干支代表时间,在掌上轮算;古人称为“掌诀”。《烟波钓叟歌》说:“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阴阳两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接气超神为准的”。一般流传的掌式多是用的“边九宫”法。“活盘法”上掌,必须滚瓜乱熟后才能用,不然就用书写法,或用“拭盘”,即是“奇器”。
  “万化生乎身”。《尔雅》曰:“身,我也”。指布局之后,判断首明。主客之分,人我之别。即万事万物与我发生关系,自有或吉或凶之结果。皆由人我、物我、事我之间的生克关系而造成。一主而百客,判断之要端也。此节所论,层次清楚,条理井然。
  (三)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此节承前节“宇宙在乎手”的布局内容展述其布局原理。是本“天人合一”之说。天与人,在遁甲中,分别以天盘九星代表天,人盘八门代表人。
  “天性人也”,即指天盘九星之属性与人盘八门之属性相同。例如:坎宫天盘星天蓬属水,人盘坎宫休门也属水。艮宫天盘星天任属土,人盘艮宫生门也属土。震宫天盘星天冲属木,人盘震宫伤门也属木。巽宫天盘星天辅属木,人盘巽宫杜门也属木。离宫天盘星天英属火,人盘离宫景门也属火。坤宫天盘星天芮属土,人盘坤宫死门也属土。乾宫天盘星天心属金,人盘乾宫开门也属金。中宫天盘星天禽属土,人盘中宫寄居坤宫死门与艮宫生门也属土。这就是天人属性相同的“天性人也”的具体内容。接着就可以明白“人心机也”是联系“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的枢纽了。“机”即是“天机”的“机”,也是“枢机”的“机”。人心是“机”,主宰于中,而起枢机的作用。即由人心来主天(天盘)以定人(人盘)。也即是说,天盘是据“天道”运行规律所反映的记时“干支”为依据,求得天盘直符宫,直符宫下的人盘八门记时直使。这就是“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的具体内容。例如:阳遁一局,甲子直符属坎一宫天蓬星,其人盘休门即为直使。实在简易,取义颇为深刻。只要求出了天盘,就得到了人盘。确实靠人心在作主宰。经文所述,何等明白晓畅,并非抽象的空洞大道理,且有其具体的落实处。
  (四)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此节承前节所述布局后所得格局判断之举隅。此所谓“天”即指“天盘”,“人”即指“人盘”。“天发杀机”即天盘受克制。“人发杀机”即人盘受克制。《奇门统宗 . 奇门秘诀总赋》曰:“身残毁兮!乙遇辛而龙逃走;财虚耗兮! 辛遇乙而虎猖狂”。即天盘中的“乙”受地盘总的“辛”所克制。“乙”为东方木青龙。因天盘主动,故曰“龙逃走”。“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即是天盘中的“乙”受地盘中的“辛”克制,“龙蛇起陆”即为“龙逃走”之意。《遁甲大全》卷七有曰:“奇门上盘象天,谓九星;中盘象人,谓八门;下盘象地,谓九宫。上盘星也,中盘门也,下盘宫也。凡占吉凶者,首重九星,以九星是天盘,吉凶由天故也。凡星克门吉,门克雄凶。”此天盘受克为凶,即天发杀机之举隅。东方木为青龙,乙者龙蛇之象,阳为龙,阴为蛇,乙至阳宫为龙阴宫为蛇。又甲为龙,乙为蛇。八卦甲子者,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结合应用而作出判断,此遁甲式方法之特色。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乃人盘受克,遭天地盘克制而有灾祸也。《遁甲大全》卷七有曰:“凡出行趋避者,首重八门。以八门为人盘,吉凶由人自取故也。凡门克宫吉,宫克门凶,伤人、事故凶”。若天地盘皆同时克制人盘则至凶。故曰:“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此指天盘人盘同时皆遭克制,则有一番变革之象。即天盘直符宫与人盘直使宫二者皆受克制,定有一番斗争或灾祸出现,是万事万物复杂变化的兆基。故曰:“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此节经文有作“天发杀机,移星异宿;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者。
  有将“移星异宿”作“日月星辰”者。明显是注家增入一“地发杀机”和“移星异宿”,待欲凑足“天地人”三才之数。殊不知前有“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之句,未涉及地,后有“天人合发”之结语,亦未提到地,只是“天人”并论,其画蛇添足破绽显然。非原文所有可知,郭忠恕三体书迹,既然刻碑传世,必早有考证,今从之。
  另外,“天发杀机,龙蛇起陆”,龙蛇是农历的三四月,是天之阳气冲最盛的时间段,所以三四月容易地震。这个也合天发杀机,龙蛇起陆,这是自然规律。如果讲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在和子午修真的丹道合起来,有点牵强。阴符主讲动因,天和人,开篇到结束都是一致的。
  (五)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此节承前凶格而发。测得凶格,有灾祸降临,当采取避祸趋吉的措施。《老子》曰:“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吾既有身,如何才能“无身”?若说毁灭自身,吾又何存?此之所谓“无身”,实指“隐身”避患之术。《奇门秘诀总赋》说:“如遇急难,宜从直符方下而行。太阴潜形而隐迹,六合遁身而谋议。九天之上扬威武,九地之下匿兵马”等等,皆为遁甲术中的神秘学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是说人之智力虽有水平不等,同样可以用隐慝伏藏之法进行趋避。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九窍”指九宫之诀窍。“邪”是指一种不常见的现象,昔人称为“邪术”,今人称为“特异功能”。是说遁甲趋避方法,是用“九宫式”而非“六壬式”(二式皆有趋避说)。既用九宫中的诀窍可产生隐遁作用的邪术。其方法有三个要点,重在天盘中的乙丙丁三奇。《遁甲统宗》曰:“时下得乙者为日奇,凡攻击、往来者,逃凶者,宜从天上六乙出,则恍惚如神,无人见者”。“从天上六丁而出,入太阴而藏,敌人自不能见也”。凡攻伐,宜从天上六丙出,挟威火,故类王侯”。又有“急则从神缓从门”之说。
  有《秘藏六阴洞微遁甲真经》上中下三卷,是宋代写成的“法奇门”专著。在有关《遁甲》古笈中,也有不少的符咒异说,前人早有认为邪僻不经者,或只从其数理部分,神学之类皆弃而不用。如《奇门一得》《奇门元灵经》《奇门法窍》《奇门阐微》《奇门心悟》等等皆是。
  奇门数理趋避之要,在于自为”主客“。即测得利于为主者,则后动,是为“后发制人”。测得利于为客者,则先动,是为“先发制人”。是以静为主,动为客。测得其机,则按机行事,动静可以由人。总之,此节是阐述趋避之法,书中不乏记载。此一传说神秘文化史料,未必尽是荒谬空谈。
  (六)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此节仍是遁甲格局又一举隅。《烟波钓叟歌》曰:“丙为勃兮庚为格,格则不通勃乱逆”。又“甲加丙兮龙回首,丙加甲兮鸟跌穴”。甲为木,丙为火,火生于木,即生火者木,初则火势渐升,光耀照人,原为吉象,继则木被火焚,象奸生于国,时机至而生变动,国必溃败之象。谓得此局,必先吉而后凶,知此奸臣当道,不宜从政,隐居修炼,如老子过函谷关,张良随赤松子游之类,可谓圣“知时”也。解者因有“知之修炼谓之圣人”之句,遂误解为道家修炼之术,而不顾“奸生于国,时动必溃”之联贯。其附会显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1: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道阴阳而已,阳主生,阴主杀,未有阳而不阴,生而不杀之理。故春生夏长秋敛冬藏,四时成序,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亘古如是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於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坎来则离受之,彼到而我待之,阳复以阴接之,大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食其时者,趁时而吞服先天之气也;动其机者,随机而扭转生杀之柄也。食时则后天之气化,百骸皆理,可以全形;动机则先天之气复,万化俱安,可以延年。时也机也,难言也。要知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苟非深明造化,洞达阴阳者,乌能知之?噫!八月十五翫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起处,便宜进火莫延迟。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古今学人,皆认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本来之元神,故着空执相,千奇百怪,到老无成,有死而已,殊不知此神为后天之神,而非先天之神,乃神而实不神者。先天之神,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不神之神,而实至神者。奈何世人只知后天之神而神,甘入於轮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能保乎性命,无怪乎万物盗我之气而罔觉也。
  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焉。如日月虽高,而有度数可推,日则一年一周,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见;月则三十日一周,天有盈虚朔望之可窥,大为阳,小为阴,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大往小来,小往大来,阴阳循环,乃一定不易之道。至人於此推阴阳造化之消息,用功於一时辰内,采鸿蒙未判之气,以为丹母,夺天地亏盈之数,以为命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功於此而生,神明於此而出,此功此明,其盗机也,虽天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於人乎!天下乌得而见,乌得而知?如其能见能知,安能盗之?此其所以为圣,此其所以为神。是道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至於薄福小人,偶尝滋味,自满自足,又不自重性命,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适以自造罪过,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瞽者善於听,非善听也,以目无所见,而神藏於耳,故其听也聪;聋者善於视,非善视也,以耳无所闻,而气运於目,故其视也明。即此二者以观,闭目而耳聪,塞耳而目明,况伏先天之气,舍假修真,存诚去妄者,何患不能长生乎?清静经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妄想贪求,乃利之源也,人能绝此利之一源,则万有皆空,诸虑俱息,胜於用师导引之功十倍,又能再三自返,存诚去妄,朝乾夕惕,昼夜殷勤,十二时中,无有间断,渐归於至善无恶之地,胜於用师导引之功万倍。盖师之功,能革其面,而不能革其心;能与人规矩,而不能使人巧;绝利自返,正心地下功,戒慎恐惧於不睹不闻之处,师力焉得而及之?至圣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正此节妙谛。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心如主人,目如门户。本来真心,空空洞洞,无我无人无物,与太虚同体,焉有生死,其有生死者,后天肉团之心耳。心不可见,因物而见,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是主人或生或死,物生之,物死之,其所以使物生死心者,皆由目之开门揖盗耳。盖目有所见,心即受之,是心生死之机,实在目也。人能返观内照,外物无由而受,生死从何而来?古人云:灭眦可以却老,此至言也。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天至高而万物至卑,天与物相远,似乎无恩於物矣。殊不知无恩之中而实有大恩生焉。天之气鼓而成雷,嘘而成风,迅雷震之而万物发生,烈风吹之而万物荣旺。发生荣旺,万物皆蠢然无知,出於自然,此无恩而生大恩,天何心哉?故至乐者,万物难屈,无拘无束,性常有余;至静者,万物难移,无贪无爱,性常廉洁。乐者无心於余而自余,静者无心於廉而自廉,亦如天之无恩而有大恩。无心之用,神矣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天之道行於无象,运於无形,为物不贰,其至私与。然其四时行而万物生,其用又至公焉。推其奥妙,其一气流行,禽制万物乎?禽者,擒也,统摄之谓;制者,造作之谓;言统摄万物,制造万物,在乎一气也。一气上升,万物皆随之生长,一气下降,万物皆随之敛藏,生长敛藏,总是一气擒制之,一本散而为万殊,万殊归而为一本。私而公,公而私,非私非公,即私即公,一气流行,循环无端,活活泼泼的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道生物,即是一气。上下运用一气,上为阳,下为阴。阳者,生也,恩也;阴者,死也,害也。然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是生以死为根,死以生为根也;有恩必有害,有害必有恩,是恩在害生,害在恩生也。若人死里求生,则长生而不死,人能害里寻恩,则有恩而无害,出此入彼,可不慎乎!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愚人不知生死恩害,是天地造化循环之秘密,直以天地文理为圣矣。我则谓天文有象,地理有形,著之於外者,可见可知,未足为天地之圣。若夫时物之文理,无象无形,乃神运之道,藏之於内者,不可见,不可知,正天地之所以为哲也。盖物有时而生,有时而死。当生之时,时生之,不得不生;当死之时,时死之,不得不死。生者,恩也,死者,害也,生而死,死而生,恩而害,害而恩,生死恩害,皆时运之,亦无非天地神道运之。天地神道不可见,因物以见之,观於物之生死有时,而天地神道之明哲可知矣。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性命之道,始於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故古来修真上圣,当有作之时,黜聪毁智,韬明养晦,斡天关,回斗柄,采药物於恍惚杳冥之乡,行火候於无识无知之地,委志虚无,神明默运,虽天地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于人乎?乃人不知其中奥妙,或以愚度圣人,彼岂知良贾深藏,若虚而实有,不愚之运用乎?当无为之时,和光同尘,积功修德,极往知来,一叩百应,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而人或以奇期圣人,彼岂知真常应物,而实非奇异之行藏也。圣人不愚,亦如时物文理之哲,圣人不奇,亦如天地文理不圣。圣人也,所参天地之化育,而德配天地者也。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人之悭贪恩爱,如水渊也;酒色财气,如火坑也。一切常人,不穷天地造化之道,不究圣功性命之学,自暴自弃,以假为真,以苦为乐,沉於水渊而不知,入於火坑而不晓,自取灭亡,将谁咎乎?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无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於此而生焉。一生天地,而天地即得自然之道以为道,故天地之道浸。浸者,浸润渐入之谓,亦自然之义。惟其浸润自然,动不离静,静不离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阴阳胜。动为阳,静为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推,四时成序,万物生成,或变或化,无不顺之,造物者岂有心於其间哉?盖以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者也。惟与天地合德,故不违天地自然之道,因而裁制变通,与天地同功用。何则?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有无兼该,虚实并应者也。故以言其无,则虚空一气,无声无臭,其为道也至静,静至於至,虽律历之气数,有所不能契。夫律历能契有形,不能契无形,至静则无形矣,律历焉得而契之?[囟/比]陵师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者是也。以言其有,则造化不测,包罗一切,其为器也最奇,器至於奇,是谓神器。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故万象森罗,八卦相汤,甲子循环,神之伸机,鬼之屈藏,无不尽在包容之中。[囟/比]陵师所谓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者是也。静道者,无名天地之始;神器者,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所谓无欲以观其妙者,即观其始也;有欲以观其窍者,即观其母也。非有不能成无,非观窍难以观妙。观妙之道,万有皆空,无作无为;观窍之道,阴阳变化,有修有证。圣人不违自然之道,因而制之,观天道,执天行,从后天中返先天,在杀机中盗生机,颠倒五行,逆施造化,以阴养阳,以阳化阴,阳健阴顺,阴阳混合,由观窍而至观妙,由神器而入至静,由勉强而抵自然,有无一致,功力悉化,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於色象之外矣。要知此术非寻常之术,乃窃阴阳、夺造化之术,乃转璇玑、脱生死之术。昔黄帝修之,而乘龙上天;张葛许修之,而超凡入圣;以至拔宅者八百,飞升者三千,无非由此道而成之。吁!阴符经三百余字,句句甘露,字字珠玉,示性命不死之方,开万世修真之路,天机大露,后世丹经子书,虽譬喻千般,无非申明阴阳相胜之术,有志者若见此经,诚心敬阅,求师一诀,倘能直下承当,大悟大彻,勤而行之,以应八百之谶,有何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16 03: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好东西,慢慢学习。谢谢分享。: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9 17: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文明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其实就是“天地人合一”。这方面的实践应用的例子,大到国家兴衰,武王伐纣的时机选择,小到买卖铺户的决策实行,无不考虑个天时地利人和。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不可须臾离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深奥的阴符经自古有多种注解,就像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于术数者,不乏其人。用于修道修德修行则是另一番境界。:sleepy::sleep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1-3 19:0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14-11-7 23:0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经看不懂,南怀瑾的注释看到中册就看不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3 16:36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4-11-16 06: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jpg

    动心 image.jpg

    ,感兴趣,一点不懂,添加到桌面,随时方便打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