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63|回复: 2

王中平心平健康学 -- 第四十三讲~第四十八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9-11 08:32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9-2-15 01: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十三讲 降服自己躁动的心


    王中平


      心平健康学是一种以自我心理调整、自我疾病调治为主的保健方法。所以学习心平健康学,首先要同自己结合。同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同自己的疾病结合;同自己的弱点结合;同自己的逻辑观点结合;同自己的性格、秉性结合;最根本的是要同自己那颗心结合。
      自我心理调节最重要的是要想对、想准、想开,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在理解心平健康学五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取象比类规律要熟练掌握
      只有熟练地掌握好取象比类规律,才能在自我调节的过程中运用自如,才能很容易想对,以便自我调节治好病。
      如:头痛了,我们就要根据规律首先想到近日来所有与领导、长辈、房子以及屋子里高处的东西等有关的不平静的心情,并运用自然力和平衡论的规律把不平心情及错误的定位转换过来,把原来想不开的都想开。
      又如:有一位女同志脚一挨地就疼,根据规律,让她想一想在家里擦地时的心情。她说擦完地最怕别人踩,怕别人把地弄脏,还讨厌别人往地上乱扔东西。帮助她改变自己的观点:地就是让人来踩的;大家都注意卫生,就不用擦地,也显不出你勤快了,别人把地踩脏是很自然的事。你干也正常,成全了自己勤快;不干也正常,让自己歇一会,这样都不得病。惟独自己干活时心不平才得病、才脚疼。这样对应地调节了几件事后,她的脚就不疼了。所以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和取象比类规律,才能做到运用自如,收到好的效果。
      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一颗平常心去正确看待事业和生活
      只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淡出名利的人,才更容易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使自己处于平和的状态之中,不至于什么事都钻牛角尖。也只有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才能虚怀若谷、处乱不惊、凡事想得开,才能正确对待。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人、长寿的人通常都是心胸开阔、遇事能够想开的人,但是我们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今天,心平健康学为我们揭示了这个秘密,又让我们了解了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我们要很好地去学习和利用它。
      平常心是调治疾病的基础,我们的心经常处于不平静的状态,这样身体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疾病。回归平常心,无论是对疾病调治,还是对工作、学习、家庭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益处。
      平常心来自平静、来自平常,是靠一点一滴的修持而来的。凡事要不急不躁、不恼不怒,功利面前要顺其自然,困难挫折面前要坦坦荡荡,让我们的那颗心经常处于平常态,疾病就会离我们远去。
      战胜自我是多方面的,我们这里讲的战胜自我是针对疾病而言的。人可能会有很多种疾病,但总有一种病为主。平常时隐时现,一遇到着急上火的事情,就会与其他的病一起并发。待其他的病消失后,这个病依然存在。我们把这类现象叫做疾病的“积聚点”,这里犹如一块洼地,雨停了,别的地方都没有水了,洼地仍然潮湿。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明显的性格弱点大多和病症相联系,这种弱点是不易改变的,所以与其对应的疾病也不易痊愈。为了达到心身健康、祛除疾病的目的,我们就要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变革,战胜自我,才能获得心身的自由。
      如果你是一个不愿意接受意见的人,就易患胃病。你就平下心来,静静地体验一下那些不愿意接受的事物……也许会有所体悟,也许这些不愿意接受的事物正反映出本身的弱点,认识反省到这一点,病症可能会有大大好转或不治而愈。如果你是一个性急的人,你能否从慢性人那里学习点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胆小的人,能否从勇敢的人那里学习点什么……当我们真正地克服或改变了自己的弱点时,那么这些“积聚点”的疾病就会祛除。
      有的人过分的固执、偏激,这样的人明知是自己错了,还固执己见,观点和看法很难改变,在调治时不但效果不好,有时还会多存信息。因为在进行调节时需要回想一些曾经让他心不平的人、事、物,比如他曾经特别恨一个人,为了调治让他想开,不要去恨别人,凡事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而他的反应是这人实在太坏了,我就是恨他,永远不能原谅他。不能原谅别人你就只好自己受苦了,所以要想治病,一定不要固执,不要偏激,不要跟别人较劲,也不要跟自己较劲。
      心平健康学的疾病调治都是围绕着我们的这颗心展开的,若想根本祛病,最首要的是如何降服自己这颗躁动的心。降服这颗心非常之难,但要记住一条是很重要的,即用坦然、自然、平常的原则来约束。只要这颗心不在应该待的位置,就要告诫自己要管住它,不可越位。要时时呵护好自己的这颗心,关照好这颗心。当我们逐渐地做到这一点的时候,疾病才会离我们远去,我们的心身才能够健康。
      学习心平健康学不是不患病、不存信息,而是少患病、少存信息。患了疾病,存了信息,我们有方法祛除,进行的是良性循环。
      当我们了解了自然力,了解了疾病的根源,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走出迷惘,进入自主的天地,使我们能用平常心来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不苛求别人,顺其自然,就能使我们的心身进入良性的循环中。
      心平健康学为提高全人类的素质开辟了一条捷径、一条通途。它以我国传统中医、现代西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理论。这里有继承、有发展、有深化、有丰富。心平健康学真正解决了治病治本和“病由心解”的问题,使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实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第四十四讲 调整心理能健康


    王中平


      应用心平健康学对疾病进行调节和调治,效果明显,没有痛苦,没有负作用,真正解决了治病治根的问题。对于一些已经有实质性的病变、病情较重的患者,再配合中医或西医的调治,效果更好。调治的过程是通过定向的反思来完成的,这就要求反思必须到位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如何对症进行反思呢?首先要能够辩证的看待世界,学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打破我们原有的思维逻辑,平时认为不好的人与事,学了心平健康学以后,要辩证的重新看待他们,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平时认为好的人与事,要反思自己把他们看得太过太重的一面。这样便于纠正错觉,把握事物的全面,缓和自己的亢奋心态,才不容易出病,对于调治大有益处。比如说检查出有病了,你准会说不好,我们就说这是好事,有病早知道,就可以早调治,当然是好事。这实际上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再如说坏人,也有其有用的一面,因为他成全了好人,没有坏人,当然好人也不存在了。
      在用心理对疾病进行调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反思不到位的问题,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角度不对,没有找到想开的那一点;事没想准;理没想开;状态没有改变。实际上就是没有切中要害、找到存信息的最根本的那一点。你怨恨某个人,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心理是由于你的立场、观点、还是看问题的角度与这个人相悖而引发的。怨恨是个大的概念,你恨他到底是在哪一点上,如恨他太不诚实;恨他骗过自己;恨他打人;恨他太笨……归根到底,你的怨恨要落实到某一个具体方面,乃至某一点上,这就是我们说的想开的点。只有角度找准,才能彻底想对、想开。
      所以当调治效果不好时,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仔细查找,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经常实践。
      为了能想准、想对,一个好方法就是要追根问底。比如胃疼,根据规律知道曾经有怨恨的不平心态,那么就要问:恨谁?恨什么?为什么恨?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对方的观点是什么?正常的观点应该是什么?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找到自己的毛病所在,才能找到病根,也才有利于想准、想对。
      反思角度是我们寻找“心结”的关键,犹如一张纸撕成两片,只有对准角度、不错位,才能恢复原样。实践中许多信息找得很准,效果却很差,大多与角度没有找准相关联。
      人们从存信息开始,就存在着一个根本点的问题,也就是说存信息是由根本点决定的。
      如:怨恨某个人,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怨恨的心理呢?这是由立场、观点和角度与这个人相悖、对立而导致的结果。怨恨是泛泛的,你到底恨他哪一点呢?我恨他太不诚实、恨他阳奉阴违、恨他太奸滑……归根到底,你的怨恨要落实到某一具体方面,乃至某一点上。这一点,就是存信息的根本点,就是存信息时的角度。找准了角度,也就找到了开启“心结”的钥匙,就能对存留信息进行有效的祛除。
      所以若想找准角度,应从存信息时的具体事物、心理想法、观点等多方面去查找。从最细微处着眼,用不同的角度、方位、立场进行逐一分析对照,就能找到疾病的症结所在。角度的准确,是在全面的分析、大量实践的总结和细心斟酌的基础上才实现的。
      有的人采用心平健康学方法调治疾病,并不去分析和理解它的道理,一旦没有疗效,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然导致出效果差的结局。这些人往往从特别着迷,变成特别不相信。就拿心平健康学的反思法来讲,把曾有过的生气的事进行反思,而那些对心平健康学理论不理解的人,他们把过去的事情想起来,越想越生气,病症不但没好,反而会加重。他们并不明白原因是什么。心平健康学调治疾病是通过思维观点的转变和存留信息的消除来完成的。首先要静下心来,理解心平健康学调治疾病的原理,在理解的同时,运用它的方法,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学员调治疾病过分依赖老师,好像只有老师才能调治好他的病。殊不知,心平健康学调治疾病最根本的是用自己的“心”,解自己的“结”。所以学员应该懂得,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教给你方法,病还得靠自己慢慢地调解。心平健康学病因理论告诉我们,疾病是心理不平衡的存留信息作用的结果。只有把信息想开,病才能够祛除。这一反思信息的方法,需要老师教授给你,但这一反思信息的过程,老师代替不了你。比如你和晚辈存信息导致腿患病,老师反思开了,你的腿能好吗?老师想开了,救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你。
      每个人的点不一样,像调电台频率一样一点一点地慢慢调,今天这件事重,可能明天那件事重。反思时要与自己结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这个人是什么特点,你的身体就有什么表现。如你是个急性子的人办事总想快点,那么你的心率就比慢性子的人快。比如你总认为自己正确,那么你的胆就会出毛病。自认为我什么都好,什么都想管,就会得糖尿病,调整时不仅要调使你得病的心理,还要调整你的状态,把觉得自己好,想当好人,觉着自己对的不平静心理,调整后糖尿病就好了。
      反思的目的是把自己不平静、不平衡的心态平静下来,这样才会有可能达到成功。
      许多人受着家庭、工作及环境等具体条件的约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心平健康学。但是心平健康学源于生活,和我们每个人各方面的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寓心平健康学于生活之中是非常有益的。调治疾病,不必刻意去做,每天闲暇时,对自己的所想所做常回忆、常反省、善思索,就是一种很好的调治方法。
      心平健康学在调治疾病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心态。良好的心态会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进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的安定团结。只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祥和之气就会溢满人间。


    第四十五讲 平衡的“主观意志”


    王中平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谈到了心理对身体的重要作用,在这当中有一套平衡的理论对我们能够做到把心放平、把事想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人当你运势鸿通、功成名就、事业中天而得意人生时,当你为权、财、色而忘形自我时,你应该当心:福兮祸所伏,物极必生反,平衡就在你身边。
      当你事不如意、气不顺畅时;当你遭受意外伤害、病痛困扰时;当你财破业败、丢官罢爵时,当天灾人祸飞来时……总之,当你走背运、遇倒霉、处逆境、受挫折、遭打击,感叹人生之苦时,你应该警醒:我正在被平衡。你应该扪心自问:我心有什么不平?行有什么过失?
      当你为什么事、什么理,和自己、和其他什么人争强、较劲、别扭、置气时,你要当心……
      人心有不平,行为必有过失。出过自不纠,有失己不控,就会受到自然力的纠正控制,这就是自然力的“主观意志”:它不认什么“对与错”,它专管你“过不过”,“失没失”。过则必纠,失则必察。
      所谓心不平,我们一般指的是观念有害、观点片面、心态不正(含心术不正)、情绪过激而产生的“过”的精神状态。一种是亢奋和它类下的兴奋、激动、自大、较劲、张狂……一种是低迷和它类下的灰心、悲观、自卑、厌烦、犹疑、焦虑、害怕、恐惧……在这两种心态下,生命极易迷失自己而犯下过失,甚至走向极端。自然力深知这一点,而对生命加了一道控制程序——平衡。
      生活中有很多让你觉得不平衡的现象,要学会整体全面地看待。学习了平衡论,要明白得病、倒霉、吉凶祸福都是存信号的结果。先让自己平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现在的疾病与不顺是以前存了什么不平心理的结果。有些信号不一定是你现在存的,可能是你当年存上的。你有不同的想法,出现不同的情况,受到不同的平衡。从大的角度讲,自然力一直在进行着平衡,世界是公平的。每遇到一个不顺,你应该想到在平衡你什么。
      当你心态不平衡时,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双方都会受到平衡。欲望强的人,这时常会得到反平衡。还有你在走运时,对那些不走运的人说(想、做)过什么?在不走运时对那些走运的人说过什么?这些实际都是在存信号,你把信号存在那个时空里了,将来在相应的时刻就会变成疾病、不顺或磨难来考验你。人生总要走运,总有倒霉,但你的那些恶性心理,制约着你的走运。人过去的过分心理一定要调整过来,行为的过激有时不是用病去平衡,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去平衡。有过分的行为也要用行为去挽回,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刻意去做,要随机随缘。
      面对人生的起伏,如果你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态,有些好的结果比坏结果危害还大。好结果容易使人产生欢喜心,坏的结果倒可以让人把正在亢奋的心冷静下来。从反平衡角度来观察,坏的结果对整个家庭、整个社会及整个单位起到什么作用呢?有总体平衡作用。所以在坏结果面前,你如果看不到总体平衡这一层,就该存信号了。
      为什么会出现代沟、出现区别?老一代人的很多观念往那边过了,这代人就要接受平衡往这边过,再下一代又往那边过,维持又一个平衡。出现什么都是历史的需要,你没有必要跟那边较劲,也没有必要跟这边较劲,你一较劲存上信号,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事物往那边过了,你不用激动或烦恼,要知道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如果每一次变动你都卷进去,你活得就太累了。
      有些老年人对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东西看不惯,其实不必。任何年代都会有它相应的需要,这个时代就要造就这样一批人,那个时代就要造就那样一批人,这是时代需要。学习平衡论以后你能用新的角度面对这些事,原来生气,现在不生气了,原来较劲,现在不较劲了。所有的存在都是需要,如果不需要它就不存在了。社会上人也是这样,人都特别老实,这不是世界;人都特坏,也不是世界,世界应该好坏都有。大千世界本是无奇不有,色彩斑斓,这才是辩证的。
      任何事必然会有起有伏、有兴有衰,赶到哪里都要坦然面对。能在兴衰中坦然过来的人,才能获得长寿,对社会贡献也大。你不平衡,就烦恼,心浮气躁,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就象得病,你自己痛苦,同时给家里人也带来麻烦。认真分析自己,我为什么得病,能不能想到得病是一种需要,是一种平衡,平衡你对某事没看明白想不开产生的不平心理。但事物总在发展,不会总是这样,你能找到平衡点,病就好了,这才是关键。
      明白了自然里的平衡规律以后,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认为自己吃了亏,实际上亏吗?你所占的便宜,真的占住了吗?你多少年前的一闪念尚且都存在时空里,吃了亏,占了便宜全都跑不了。所以学习后应做到,对任何事都不盼不怕,这样你存的信号就少了。我们现在的注意力应放在不怕来信号上,因为信号来了你正好消,顺其自然,随时调整。
      自然力平衡你是为了什么?是要帮你,是要救你。如果对你的过不纠,对你的失不控,你又不能自知自省,那只能是过上加过,失而再失,造成祸中祸,灾上灾,甚至自取灭亡。因此,对于自然力平衡的“主观意志”,我们应该这样理解:
      第一、是对你的警告,警告你的妄心愚念,让你回心转意勿过头。
      第二、是对你的惩戒,惩戒你的不当过失,让你收手退步勿过分。
      第三、是对你的开示,开示你一个道理,让你在被平衡中认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长了怎样一颗心。
      第四、是对你的给予,给予你一个机会,让你在被平衡中扩容增量、提升境界、开悟人生。
      不在调整一件件个别的事,而是接受自然平衡理论,明白自然力对人生的影响。你再有本事、官再大,也要受这个力的控制,也逃脱不了这种规律控制。我们的每一闪念都在时空中记录着,有人说我干这事谁都不知道,其实都在这呢,自己忘了都不行,很多事你都忘了,你忘了行吗?它在适当的时候会用你预料之中、又预料之外的方式找到你——平衡。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果,信号不一样,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样。遇上什么了,你就想你为什么需要它,越往深了学越发现,正好是你需要的。因为你在这边偏激大了,这事就从那边来平衡你。
      我们通过自然平衡角度来调整心理,你再看世间事物,感觉就不一样了。以前有些问题很难想开,比如你觉得这亏我已经吃了,明明是对方骗了我,欺负了我,反到让我把心平下来,这太难了。如能想到我根本就没倒霉,或者说这些倒霉本来就是我的,是平衡作用的必然结果,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倒这点霉算什么,倒了就完了,只不过是来回的平衡而已;正好是以前我欠他的,他拿走了正合适,是平过来了。你这时是什么心情?你理解这个世界越深,那个心就越平。当然,这需要有个过程。


    第四十六讲 以客观的态度面对磨难


    王中平


      平衡,是自然力的“主观意志”,是不可更改、不可抗拒的法则、规律,是不可逃避的现实,只能以“客观态度”去面对、去接受、去应付、去觉悟。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灾祸、磨难、病患、伤害等诸多的痛苦与不幸,当我们遇到这些时就要学会想开。人们常用“想开”这个道理劝别人、劝自己,因为人生有太多的“想不开”烦着你、折磨你。能往开里想,是自己救自己的艺术、智慧、哲学。
      “想开”很重要、很关键,不仅对调病,对整个人生都有影响。静下来想一想,人生每一次亢奋后边都伴随着一个倒霉,你把一个事想得特好,后面的结果不会满足你,不可能会心想事成。要做到想开,就要学会“克服乱想”、“尽量少想”、“习用定向想”、“常驻自然想”。这也是我在以前的讲座中提到过的问题。
      1、克服乱想
      站在自我的角度,以“我”为中心,以自身利益或“我认为对”的观点衡量评判一切,于是就不由自主地乱想。
      乱想的人在很多事物面前难以想开,经常会出现急、气、怕等心情波动,因而破坏人体自然的场,造成了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下降,导致自己患病。
      2、尽量少想
      知道主观愿望不能实现时,为使身体少患病,对那些想不开的人或事有意回避、少想或不想,或通过一念代万念,减少心理对身体的破坏,以达到少患病、不患病的目的。
      怎样做到少想?把“受”当成最大的想开,对摊上的事、遇到的难、遭了的灾坦然受之,受了受了,受用无穷。想不开时往“坏”里想,想透“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承受它而自然放下。
      3、习用定向想
      懂得心情与身体的作用关系,为使自身不患病,遇事主动找到想开理由。
      4、常驻自然想
      自然想是在不存信息状态下的生活,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心理状态,心理、思维合于自然的变化,一切都想的开。
      你总在激动的状态下干事,磨难就会来平衡你。这是自然平衡的规律,这是法则。面对磨难,你不用怨天尤人,而是要找出自己过去对待事物太过的观点和状态。但把什么都想得很坏也不正常。你对哪个结果都有准备,哪个结果出来都能坦然,你就轻松了。能坦然地渡过磨难,就会有成功。因此,要平静地去对待你所遇到的一切。
      平衡论讲的是自然力的作用和法则规律,讲怎样获得心理平衡。自然界的发展,有早晨,就有中午、晚上;有白天,就有黄昏、黑天,春夏秋冬四季才是一年。事物的发生、发展也都是有起有伏,如果你要求一年一季,要求总是白天,要求事物总是向着你认为好的方向发展,这个要求本身就不客观,已经违反了自然规律,当然就不能实现。
      人为什么对世间的很多事不理解?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不一样。你把什么看重了,什么就折磨你,什么就让你痛苦。人不论做什么都要坦然,不用紧张。如果执著于愿意干什么、不愿做什么,为此较劲都会得病。世界上的人对多大的事都有想得开的,对多小的事都有想不开的。
      站在平衡的角度,无论遇到什么,都是自然给予你的最佳选择。赶上什么工作,赶上什么家庭,仔细分析,赶上他们才正合适,这里肯定有你的需要。但这个需要不是你自己主观意识上的需要,而是自然平衡的结果需要。遇上什么都有遇上的道理,没有没道理的事,只是没找到道理。很多现象的存在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对什么事物都不能阶段性地看待。
      站在某一片段上看问题,这个世界特别不公平。换一个角度立体地来看,这个世界是公平的,现在的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结果都是处在平衡中。如能立体地、带有时间交叉性地看问题,就可以理解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加强对世界的理解。学习后要会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所得到的一切才不一样,也正是这样,这个世界才是公平的,你真发现了自己的前因后果,可以减少很多痛苦。这就是知天命了。
      人能算,但算不过自然,因此我们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都不能违背法则。违反了法则,在自然力面前,只要“过了”就有平衡,只是时间长和短罢了。法则不仅仅是束缚人用的,更是成就人用的。你无论干什么,知道这个法则就能做好经历沉浮的思想准备。这时不论你处于高峰或低谷,都会当成是一种体验,不是认为不幸,遇到什么都认为是正合适。
      人一生经历的什么最复杂?什么都不复杂。要说简单,什么都简单。你若想生活得轻松,必须在你的心理上先得到轻松。你把什么事都看得很重,又想活得轻松,是不可能的。这与人的心肠好坏没有关系,而是谁的心理不平衡谁就累。所以说若想生活得轻松,须从道理上弄明白。有的人可能认为不跟他较劲,那别人欺负我怎么办?你若这么想,存留信息去不掉,病也就好不了。实际上那个被欺负的是你的心,是你自己产生的感觉,不是事情本身。
      自然力了了分明。你若真的把一些恩恩怨怨都放下,自然力就有良性平衡;你还在较劲呢,等于你这里多了一个病。越想越生气,你的劲有多大,病就会有多重。你需要换一种平静状态,把你的那种不自然的劲泄出来,什么事都要想开,即使你知道是因那件事生气、想不开得的病,心理的劲若调整不过来,不转变观念,病仍然好不了。有人说现在都能想开了,就是不知道是哪些事得的病,你身体上的病就是在提示你,这儿有病是较的这种劲,那儿有病是较的那种劲。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将存留信息(病)想开,自然会达到康复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目的是怎样使你能从中理解自然平衡,将自身的病辩证解开。如越想越想不开,就没达到目的,如果从自然平衡角度还想不开,你就把一切都看淡点,也就不与他人较劲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你看得淡了,自然也就退了一步,不较劲,病也随之而缓解了。


    第四十七讲 困难是对你的帮助


    王中平


      平衡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平衡是规律,是法则,大到宇宙,小到无限,都在平衡当中,平衡有时有滞后性,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等量变达到质变,必然就会出现平衡结果。“心平”就是自我平衡,人掌握了平衡,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不要不相信平衡,没有不平衡的事,只有不平衡的心,掌握平衡的就是我们的心。当你认识了平衡,凡事都“心平、坦然、自然”,你就战胜了自己,世界就会向你微笑,你就拥有了对未来生活的主动。
      面对平衡自省,我们可以认知自己的境界;自觉受用平衡,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人精神生活的空间层次。内在,它是由品性、人格、观念、文化构架支撑的心态、心量;外在,则定格为修养、气度、品位。
      人要想心平、心静,首先就是要明白利弊,明白平衡关系。从下列大量的平衡规律中不难发现,我们原来的生活中有很多误区。由于不了解平衡,没以立体的平衡角度和辩证的思维观点看待人生,使得人们随意人生,不懂得调整自我的平衡,结果受到了自然力规律的平衡,得到的是疾病和痛苦。如果你能从平衡中反观自己、调整自己、理解他人,你就读懂了人生。
      我们周围发生的很多事,看似偶然,其实都有它的必然性,只要存在的就是需要,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对痛苦越不能接受就越存信号,只有越接受,心态越平静,才进入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有以苦为乐之心。苦难实际上就是自然力赐予人们升级锻炼的机会。既然如此,那我们何必不坦然面对,既然发生的都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去在是非、对错上动心,而是要从中发现自己、调整自己。这时你每战胜一个困难,人生就提高了一个层次。
      自然力给人们以智慧,使我们懂得人的残留信息是可以通过心理的调整而减少的。这是对于人生我们所能自主把握的最好的选择,我们唯一能自主、主动改变的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可以以人间万事万物为参悟的对象,时常观照自己的心,参悟自己的人生。我们只有将残留信息逐步消除,才能使我们的人生不断地升华。生命道路本在自己的脚下,我们要时常反思自己、不断改变自己、不断的修心,才能顺于自然力,合于自然力,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满意的答卷。
      人生就是一个消信号的过程,一个对世间万物本来运动规律的体验过程。如:患病,因为疾病使你能从中发现信号,从而消信号;如遇上一个不顺的事,没有这个不顺能平衡你吗?又如赶上这么一个单位,那不是你自己赶上的吗?你怎么不赶在其他单位呢?你这些信号的总和加在一起,就是你现在这个“正合适”。但这并不等于不继续拼搏,在努力的过程中,过渡阶段就是来信号的阶段,它可能会以身体得病或遇到不顺的形式来体现,这时只要定向的调整过去的不平心理,把信号消了,对你的人生就有调整的作用。
      做人要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体会,不管周围环境怎么变,你都能够保持清醒,不然你跟着来回跑,一定很累,你需要平静的去努力,坦然的去消灾。生活中你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既可以给你存信号,也同时可以给你消信号,关键是你如何利用。就拿我们练耐热、耐寒来说,就是一种消信号的方法,是毅力、定力和悟性的综合提高。如果你认为不良的外界环境对身体不利,就在存信号;你若认为这是一个造就你,帮你克服亢奋、自卑心的好机会,就是消信号。咱们讲的吉凶祸福也好,讲辩证关系也好,实际上里面蕴含了很多哲理,学习这些都是为了使你对世间的理,理解得更深。或许你的做法跟对方完全一样,但你的层次已超越对方,虽然同在一个残酷的环境中工作,你可以用环境边干边消信号,他因不能适应这个环境越干越存信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反感、较劲的东西越多,你的病和不顺就越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吃饭、喝水、睡觉等最平常的事情,道理都是一样,都要掌握状态、火候,或者简单说就是不较劲。
      学完平衡理论,不是自己一想,就能明白了,问题就都解决了,但是毕竟你找到了一条路,找到了一个能达到身心健康的方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按规律去研究、去悟、去发现自己,坦然、自然地面对人生的一切。
      因为人的健康与其心情波动密切相关,所以要心态平静才能延年益寿;既然不平静之心是生命的杀手,何必人们要经常自伤呢?心情越清净,才能身体越清净,越不生病,那么就应努力保持清净之心。人体像个计算机,我们不要输入牢骚、埋怨等不良程序,应经常输入清澈、光明、自信的程序,及时修改错误的程序,心平健康学就是很好的杀毒软件,可以修正自己,净化自己,做个心身都健康的人。


    第四十八讲 自我调整是法要


    王中平


      自我调整就是调心,去认识自己的心,找到它的所在,随时随地知它、观它。懂得按自然法则、生命规律去修正观念、端正心态、转变观点、控制情绪;它的范围是自我的、日常的、当下的、社会的、整体的;它的原则是想对、想准、想开,是让“心”做主,调“心”为上;它的方法是法无定法,应机而用,因人而异。
      从对象和过程上说,调整就是调信号、编程序。
      一、调信号
      信号就是信息,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调信号就是信息的存入、引发和调动。
      实际上人生就是对信号的存和消的过程。人的信号多不怕,重要的是要能够随来随消,可人们常常是信号随来随存。这就要求我们明白人生的信号变化,但是怎样才能使自己明白呢?在汉字中“明”是由日和月两个字组成的,日、月就是天地的往复过程,日、月就是一种自然运动的规律。你对这个规律体验得越深,你就越明白。平衡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感受自然规律。
      掌握平衡理论,就可以一分为二地对待人生中的很多问题,把对与错、好与坏等诸多概念淡下来。没有一套想开理论,只是一味的教导你提高觉悟,你不容易接受,对很多事仍然淡不下来,认识了平衡理论、信号理论,就能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最后逐渐淡下来。因为你淡下来以后存的信号就少,就能少得病,就像俗语说:“酒色财气是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能跳出此墙外,不是神仙也寿长。”怎么跳?你心没有淡下来,光想着想开、想开,能想得开吗?通过对平衡论的认识和理解,遇到任何一个事情,都能辩证地看到好与坏的双重性,就比较容易想开。
      平衡论需要理解、更需要体验,但无论你信不信,它都存在。它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有过激的言行和心理都就有自然的平衡,你再遇上大事的时候,就知道怎样去调节自己的心情。
      人活一辈子到底干什么来的呢?除了为国家、为社会、为小家、为自己生活幸福而拼搏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过程来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消自己的信号,使它发生变化。但对于消信号带来的变化,不要妄念过求,凡事都要客观。我们消信号,目的是什么呢?成功是对你的一种验证;失败也同样是一种验证。你非得要成功,苛求成功,失败之后,你就很难接受现实,可能就把自己葬送了。
      学完平衡理论,不是自己一想,就能明白了,但是毕竟你找到了一条路,找到了一个能达到身心健康的方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自身遇到的一切境遇,按规律平衡去研究、去悟、去发现自己,坦然、自然地面对人生的一切。
      往外调信号叫逆五行,往里存信号叫顺五行,一正一反。如,天冷穿件衣服,是顺五行;而天气凉了,不加衣服,让身上有冷的感觉,利用这个环境,用心理规律进行定向调整,用冷这个残酷环境参信号,是逆五行,这又是一个理论的升华问题。冷时冻得太难受了,信号调来了,就要把难受感觉参解想开了,或者只是平静对待,也可起到消信号的作用,关键看你的心理定位。凡事要仔细想想是你存信号了呢?还是你的程序本身就不自然呢?通过对平衡论的理解,去重新编排程序。当年有什么对错、好坏、较劲程序的,现在重新编排一遍,这就是反思观点。其实不只是身体,很多导致你不利、不舒服的事儿,都能给你调信号、存信号。学完这套理论以后,对吉凶祸福的概念应重新认识,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双向性,关键是你用它们来消信号,还是存信号。
      调病时反思自己得病是平衡什么的?一个是平衡以前的,一个是平衡以后的。以前存的不平心理,现在得病能够理解,但时空是立体的,过去可以影响现在,现在能不能影响将来呢?我们的意念可以到现在,同样也可以到将来。所以有些关于将来的不良程序,也对现在有平衡,如果你总为将来的某些事情担心,按照中医“忧伤肺”的理论,对你的肺就有影响,可以让你现在得病,因所存信号的不同,也可以让你现在倒霉。
      道理明白了,方法也就有了,你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身边遇见的事举一反三,反思一下它们都在平衡自己什么,从而调整自己回到自然。当你在看书学习时,特别是读古人的书时要用心去看,不是简单地理解文字的意思就行,你要体会作者要向你传输表达的意思,他的本意是要你领会什么?根本上你明白了,在念字的同时,就感悟到了。
      二、编程序
      心平健康学理论跟人们通常的信仰不一样,通常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而心平健康学的规律是:你信不信都存在。因为它讲的是公理,研究的是法则。如:害羞就会脸红,悲伤流泪,想吃酸的口水分泌增多,你有不服的心理和犟劲的状态,颈椎就要出毛病等,就是心理对身体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是法则和规律作用的结果。目前,心平健康学发现了400余条心理与身体的对应规律。
      当生活中有什么事让你心不平的时候,你一方面是参解以前的信号,另一方面是改变自己的原始程序。疾病反复的原因,是你原始程序还没改过来。你还盼着,病赶紧好了得了,这个状态能好吗?面对疾病,很坦然,得病不得病我都坦然。环境好时生活得坦然,环境不好时还能活得坦然。有个好工作,很坦然,现在工作差一点,也很坦然。因为任何吉凶祸福,不过是一个往复的平衡。再遇见事的时候,先不急于消这件事儿,通过这个事找是自己哪个原始程序作用的结果,修正那个程序。如果能改变原来定的程序,层次就更高了。通常人们转变当年高兴程序的少,当年对什么事有怕、恨等心理的转变的多,当年高兴的程序用不用变呢?从平衡来讲你高兴程序不变,高兴完了不还是灾难吗?你为什么高兴啊?因为你只看见好的一半才高兴。人要能辩证地看问题才不得病,你光把那半个想开了,另外那一半不平,也要出毛病。你能转变过去恨别人的观点,以后就少得疼痛的病。再想一想当年什么事使你高兴?什么事你盼望好来着?为什么会这样?把那一半程序也给编排回来,才完整。实际上你最终会发现,人活一辈子完成的都是自己编的一套程序。
      用平衡论来反思自己,实际上是找自己偏激的观点,过分的行为。对当年过激的地方,应该表示忏悔。但也有些人觉得学这个是不是就是忏悔?不都是。它是一个自然法则,不是忏悔。生活中你不能听天由命,但又不能跟命较劲,是通过你的努力,去改变命运。随心变命,而不是强求,心修到那了,命就改了。不是你的主观让它改,它就改。这个结果是要修出来、走出来的,而不是较劲求出来的。
      平淡的心理能为人们的成功扫清些障碍,但是无论你的心怎么平,也不可能永远走运,因为还有你原来所存信号的作用。通常我们说的伟人,是在背运的时候能够心平,然后会有下一次的再起,不是他永远走运,没有吉凶祸福。可往往定力低的人,一倒霉能倒好几年,好几十年,甚至倒下去了,没有第二次再起的机会了,就是因为他在倒霉的时候定力低,心不平,信号不但没有消,反而继续存了很多,造成倒霉连着倒霉,不顺连着不顺。有的人总盼着,这个倒霉什么时候能过去呢?你急着、盼着它过去的心理本身就是在继续往里存信号,要明白,人倒霉的时候也正是扩容的时候,把你存的信号消完了,倒霉自然就过去了,你不能坦然面对,信号还会接着来,接着存信号,倒霉就常伴着你。

  • TA的每日心情

    2019-9-11 08:32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会喝风,享受一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