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心灵维度) ——刘丰
【关于“人生使命”的智慧解读】 问:如何能够了悟今生的使命?人是否由物质走向精神?如果活着时没有开悟,那么意识离开身体时能否认知到高维? 刘丰:我们累生累世都有相应的使命,我们真正的使命就是面对自己的短板,那才是我们真正要完成、要超越的部分,这些可以通过不同的事来历练。 现实发生的不同的事情,面对这些事情出现的障碍,都直接指向我们内在的缺失。相当于我们在现实中,大部分人寻找的是一种五行相生的状态,这样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题目是什么,实际上我们真正成长的题目发生在五行相克的那一点上。 为什么发生在相克的那点上?就是在那一点上不圆满,而那就是我们要超越的,就是我们的使命。
人,实际上是从精神走向物质,不是从物质走向精神,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有什么就会投影出什么样的物质状态。
但我们人是颠倒的,总是认为我们在物质上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无法真正启动内在精神的成长,实际上这种认知是对物质和精神从属关系的颠倒,也就是说投影源决定投影的像,而不是投影的像决定投影源。
如果希望我们靠物质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具备了内在成长的能量的话,这是一个误解,就像有句话:“无财不养道”。
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成你没有钱就谈不上修道,等你没有后顾之忧了,才可以去修道。其实,这句话说反了,其实“无财不养道”说的是,没有一分钱不是来修道的,没有一分钱不是来成道悟道的。 就像火箭里装满黄金,火箭是飞不起来的,只有在每个空间装满燃料,它才能飞得足够高。所谓的“燃料”,就是我们所谓的财富,我们把所有的财富都用来修行,都用来内在提升,这个时候才符合“无财不养道”。 因为,那是生命唯一的意义,我们所有的精力、所有的财富、所有的一切只有为这个服务,才能够最有效地在今生今世得到内在的提升。 
其实,所谓的开悟,不是一个持续发生的事情,它是在那个当下与高维链接,当有了连接之后,对生命的方向有了理解,在离开的时候,就知道生命的去向在哪里,所以有句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也就是说在生命里开悟过,对你整个生命的方向、生命的意义、灵魂的去向都很清晰了,这时候你一定往高维去走,除非你在生命中根本没有过这样的认知,这样的开悟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