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悟斌 于 2019-3-20 10:15 编辑
【别让贪欲毁了自己】
在圣哲老子看来,每个人本来可以过得舒舒服服、自自然然,偏偏由于贪欲却毁了自己。如果说每个人像一台电脑的话,那贪欲就像是一种木马或蠕虫病毒。当病毒侵入电脑,而您又不进行防护、扫描、杀毒、隔离处理,那么病毒就必然会全线把您这台电脑的“硬盘、软件”以及一切辅助设备摧毁。 有这么严重吗?还是让我们一起进入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乐》里,去寻找答案吧。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在此,老子的主题思想就是八个字,即“欲为祸首,知足常乐”。即,人世间最大的罪恶没有比私欲膨胀更大的了;人世间最大的灾祸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人世间最大的过错也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要是能把知足当作满足,就总会感到满足。所以知足长足,才是长久的满足。
【战争,起于贪欲】
首先,“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莫大于欲得”,这十九个字无异是古圣先贤对贪得无厌的一个强烈抗议!
因为战争的起因往往是侵略者一方野心勃勃,扛着“救世主”的民主旗号,而攻打他国,掠夺资源,扰害百姓所致。所有的战争无一不是因为侵略者的不知足、贪心重所引起的。
【社会混乱,起于贪欲】
其次,为什么说“罪莫大于可欲”?
《道德经》第三章里回答了这个问题,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在第十二章中也告诫我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第十九章中,老子对此开出了一剂醒世良方,这就是“三绝”,即“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最后要求人类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些答案告诉我们:“可欲”,它扰乱人们的心神,不仅是使民心混乱,而且让人们背离清静无为的本性。所以,一切失道后产生的社会混乱之罪恶根源就是“贪欲”。
【灾祸,起于贪欲】
再次,为什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不知足,是对那些能够有机会“多得”的人来说的,而这种机会有时候是正当的,有时候是不正当的。一旦他们没有建立正确的心理机制,心态上总是处于不知足的状态,那么他们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就是一种必然。如那些有权有势,或有各种关系,或鬼迷心窍的人,总有各种机会去做一些中饱私囊的自私自利之事;又如总有一些人,老是想着不劳而获,或少劳多得,或偷工减料,或弄虚作假,就像当今社会上的豆腐渣工程、地沟油、红心鸭蛋…… 这些不知足的人,为了多获取不正当的利润,不惜造成了他人和国家的大量损失,这就是“欲得”过头而昩了良心的结果。但是,最终害人者必将害己,导致祸及其身!老子在第四十四章中也讲到了“多藏必厚亡”,这些人最后的下场都是咎由自取。
【失败与挫折,起于贪欲】
第四,为什么要说“咎莫大于欲得”?
因为“欲得”是总想着得到,总想着索取;而不知道满足,更不懂舍去,不知道奉献,这类人不知道人生要感恩! “得”与“舍”也是一个平衡,如果一个人终日只想到“得”,这就是因为占有意识成了瘾的缘故。有了这种瘾的头脑,就不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凡事只会站在谋求自己利益的立场来说话、办事;他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偏离大道,不得人心,这样岂有不犯错之理?这样的人整天想得到金钱、权力、名誉等人们称之为“美好”的东西,可结果往往是收获了碰壁、失败、挫折等诸多他自己原本不想要的东西。
【身体疾病,起于贪欲】
第五,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天下,健康成于有道,疾病源于贪欲!
人类的身体国里有六千亿兆的细胞子民,我们又是如何来管理身体这个国家的呢?尽管人类进入了发达的高科技时代,医院越来越多,医药也越来越多;尽管这个世界的人民平均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生命的质量并不乐观——人类的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却越来越差!现在,人们用于治病的费用已远远高于吃粮的费用;并且越是发达国家,医药费用越高……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家不懂得“身体也要有道”!人们不知身心灵整体健康修炼的重要性;甚至于视加强自身内在修养如粪土、垃圾,对此大加耻笑;人们行淫欲之事毫无节制,以男女私相授受的暧昧作风为乐趣…… 从“身体有道”的角度来讲,“罪”、“祸”、“咎”三者都是指淫欲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其危害程度是一层比一层严重!其不同程度的层级可表现为:过错层级、祸害层级、凶险层级。“可欲”是指有欲、有为、想得到;“不知足”是指已经得到了,但老是不知满足;“欲得”是指欲望得以放纵,本已经得到了,但仍贪得无厌,还想得到更多。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和欲得之心,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贪念与金钱的陷阱。
人们不懂得身体之道,将不仅造成身体的疾病,而且还会造成精神上的疾病——人类百分之七十的疾病,都是不重视“身体也要有道”这一生命原则的结果!
【贪,是心灵的癌症】
贪念、可欲是人类的心灵癌症——这种现代社会流行的心灵癌症,有没有对症良方? 有!《道德经》第十二章首先告诉我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说:沉醉于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之中,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失灵; 老子还告诉我们,现代很多人不是正常的老死,而是享受过了头而乐极生悲撑死的。 老子还在第十三章中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所以,对于治疗贪念和可欲的心灵癌症,圣哲老子最后开出的药方就是要:“去甚、去奢、去泰”,即在生活起居、待人处事上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个药方如用二个字来阐述,那就是“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