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90|回复: 2

六祖坛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21 07:47
  • 签到天数: 260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9-5-15 06:3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般若品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河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刚心口相应,木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入,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耶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素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味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发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似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办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子,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人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似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见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法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龄南有佛出世。
    1557701594556_0bd20e4e(1).jpg
    mmexport1557839399538.jpg
    timg_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0076121565&di=c3906d16172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