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查找了一些关于【六字诀】的资料,希望对大家练功有所帮助。
特别提醒,练功的关键是 练
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
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
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
篇中说:“吹 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
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
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
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
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
,也提出了六字诀治病方法。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谓六种气,一吹、
二呼、三嘻、四呵、五嘘 、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颂日:心配
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
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卤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
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
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
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书中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
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
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伤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
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
病不生,延年益寿。卫生之宝,非人勿传。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嘘、吹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
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宇治吁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
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关于六字诀的六个字标准音是如何发音。目前的说法不一。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虽然古代典籍中,传下这六个字。但古代没有一个统一的注音标准,而古人的语言各朝各代又会
有很大的区别,从古至今,到底这六个字的初始发音是什么,已经无从可考。
2、大家都知道,即使我们现在推广普通话,但各地讲普通话时,大多数人还不能标准,离不了乡音
。也就是说,中国的语言,地域差别较大。就算我们能考证到六字诀的起源年代的“普通话”,也不能保
证,这就是六字的标准发音,不能排除不存在乡音、方言的可能。
3、就算我们现在统一六字诀的标准音,你普及全国,但各也有各的乡音、方言。也无法保证各地方
就一定能读标准音。
所以,我们现代的各家六字诀的功法中,虽然都是这六字的功法,对于六字诀的读音,仍然说法不一
。主要都是源于对古音流传考证的差异上。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柴剑宇等以“六字诀发音呼吸法的音图研究
”为题,对六字诀发音治病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SIS95语音识别系统来研究发音的音图特点,
通过六字诀发音音图和共振峰频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六字诀的正确发音应是声带不振动的方式,其能量来
自于空气经过口腔的腔体振动;六字诀发音是以江浙一带的吴音为基础,这种发音符合六字诀的发音要求;
声带振动的发音或北方语发音的频率较低,不利于造成脏器的共振。认为吴音是六字诀的发音基础。
现代还有许多研究者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发现呼(hū)字正好为喉音,五行属土,对应脾;呵(hē
)字正好为舌音,五行属火,对应心;嘘、嘻为牙音,五行属木,对应肝、胆;吹(chuī)字正好为唇音
,五行属水,对应肾。字读(sī)则正好为齿音,五行属金,对应肺。这些,恰恰形成了五行五音五脏的对
应关系,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六字都为清音平声。当然,现代还有许多人不考究本源的读音,直接参照标
准普通话的读音。
六字诀的发音问题,除了发什么音以外,还对这六字到底出声不出声,也有不同的见解。一般传统典
籍认为,六字诀是不能出声的。出声反损脏腑元气。而马礼堂先生的马家六字诀中却主张发音。他认为五
音通于五脏六腑。出声能调动五脏六腑的运动。而且,出声能辨别自己发音正确与否,第三,他认为出声
容易入静,有动静兼修之妙。
到底哪一个对呢?从实践上看,各家对于六字诀的实践来讲,都起到了很好的健身治病的作用。而且
,很有可能,现在的不同的六字诀养生门派,很有可能都没有对上正确的原始音。那为什么都有健身效果
呢?我们到底该发音还是不发音,发什么音才对呢?
我们都注意到了,传统的六字诀,关于发音问题上,都强调一点。就是不能出声,即耳朵不能听到自
己的发音。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虽然从古至今,这六个字的读音可能都在变化,因为乡音不同,也在
变化。但我们在不出声的状态下,只能做这些读音的起始音的口形。而这些音虽然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
但起始音的口形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所以现在发音的口形,跟古人的讲的六个字发音的口形,应是
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很可能在口形上保持与原音一致。故而能起到健身之效。
第二,我们都知道,气功是一个心意功夫。人就象一台计算机一样。大脑意念就有些象这台计算机中
的指令。而我们在认定这个音对应某个脏腑时,实际就给自己把这个音与相关脏腑联系在一起了。而且,
在练功的过程中,虽然不强调意念,但潜意识中,往往会带有这个音与脏府相关联的念头。从而起到了音
与脏府一致而起到治病效果的问题。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但不管怎么说。从现在人的实际体验来说。按正常普通话的发音口形,是可以起到治疗保健作用的,
所以不需要非去究竟古音如何才是正确的问题。
仅供大家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