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5-19 08:49 |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5 2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方的狼 于 2012-6-17 16:05 编辑
研究人员给两只猴子局部麻醉,阻断了手肘部的神经活动,引起暂时性手部瘫痪,在神经假体装置的帮助下,大脑芯片直接触发FES设备,绕过脊髓,实现了有意图的、大脑控制的肌肉收缩,恢复了瘫痪手部的运动,瘫痪的猴子可以接近常规的方式拾起和移动小球。
实际上,早在2008年,基于BCI与FES技术结合、相似的神经假体装置就已经出现。
美国华盛顿大学菲兹(Eberhard Fetz)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将神经元活动与一个FES设备连接起来。猴子们学会了激活单个神经元来调控FES设备,移动操纵杆,使得从前与腕部无关的神经元适应完成任务。
同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实验人员将一个微电极阵列植入猴脑的运动区,采集多个神经细胞的放电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实时处理,转换成电动假肢的控制命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猴子学会了用自己的大脑神经信号直接控制假肢的运动,抓取食物喂到自己的嘴里。这项在当时令瘫痪康复领域振奋的研究成果登上了当年的《自然》杂志。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神经工程研究所专家洪波对此研究曾撰文分析,匹兹堡大学的这项研究是过去十多年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一次整合。虽然从基本原理上并没有显著创新,但它首次实现了大脑直接控制假肢与身体其他部分配合,完成一个生物意义上的功能性动作——抓取食物,这比以往的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
而美国西北大学生理学教授米勒的最新研究超越了此前的研究成果。米勒教授在论文中写道,“利用这些神经工程学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大脑的一些重要生理学基础,并利用它直接将大脑与肌肉连接起来。这一从大脑到肌肉的连接或许有一天可用于帮助因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患者完成日常活动,获取更大的独立性。”
米勒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先进神经假体装置的测试和开发。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项目主管陈道芬(Daofen Chen)博士表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朝着超越简单手臂运动,实现精细手部和手指运动的设备努力,米勒的研究突破了神经假体装置在抓握物体时所需的复杂手部和手指运动。
但米勒教授也审慎地指出,当前研究中采用的暂时神经阻断无法重复长期大脑和脊髓瘫痪损伤后出现的慢性变化,因此在长期瘫痪的灵长类动物模型中检测这一系统显得格外重要。
不管怎样,米勒已经为脊髓损伤的瘫痪病人推开了一扇窗,只要大脑中神经细胞还能放电,意念取物、恢复运动能力就不再只是梦想。
>>>柯云路新浪微博<<<
柯云路作品出版联络信箱:[email]keyunlu@vip.sin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