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99|回复: 1

l论语(一、9、10)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4-1 08: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0-3-30 08: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中国文化讲孝道。古人就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祖宗牌位上面,总是“慎终追远”四个字,他们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
    这是有问题的,意思对,但牵强附会。为什么引用曾子的这一段话讲学问呢?“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的话来讲,“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佛学里有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名亢,又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孔子一生讲学,尤其是周游列国回来,专心教育后一代,所以学生都是年轻人。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人物。
    有一天子禽问子贡,好像是子禽悄悄地扯了扯子贡,把他拉到门边,避开了孔子的视线,然后轻轻的问道:“喂!子贡!我问你,我们这位老师,到了每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他是想官做,还是想提供人家一点什么意见,使这些国家富强起来?”
    子贡答得很妙!他说:“我们的老师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的。老弟,夫子不是像你们这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情总把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的。他是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出来自己做的。假如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是两样吧?”子贡没有作正面的答复,只把反面的道理告诉子禽,等于对后进同学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方法是启发式的,不作正面解答,要受教的人自己去思考判断。
    温、良、恭、俭、让。
    “温”是绝对温和的,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也就是严肃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
    子贡所讲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是讲孔子的修养,是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救世救人的思想,也就是孔子所提到的他的千秋大业,这在当时是很寂寞的,是要牺牲现实的荣华,才能够做到。例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等等,在当时并未受人重视,可是德及万世,名震千古。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到老师究竟为什么来着?你看看老师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一定要认为他对政治有野心、有要求的话,恐怕他所要求的,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