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7-5-18 17:50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
本帖最后由 湘一大海 于 2020-4-26 05:43 编辑
养儿防老也称家庭养老,是人们通过养育儿女解决在老年阶段的经济和生活有所依靠问题的一种从古至今的传统养老观念。产生这种观念的直接原因是老人赡养问题得不到社会的解决,而必须通过家庭自身来解决;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落后。现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范围很小、水平低,老人在家庭中主要由儿女供养,因而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很普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家庭养老方式已不完全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养老逐步发展起来。原因是:1,目前这一代老人都是经过计划生育年代过来的,基本都是一个子女,子女婚后上面就有4位父母,子女跟任何一方父母居住,另一对父母就必然是独居,更多的还是子女跟2对父母都不在一起。当然在同城的老人生病了子女还是能到身边来招扶,外地的长期招扶就不现实。结婚后的子女面对4位老人子女的压力也是不小的。
2,现农村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农村家里多留下些老人,有的都变成老人村了。我老家就是这种现象。
3,子女许多都不在身边。现年轻人许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去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如深圳、上海发展,国外留学的还多留在了国外,不在身边靠他们养老也不现实。
4,现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在外生活要结婚、买房还贷压力也很大,也无精力来养父母。
不管什么情况,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儿女要有孝心。如果儿女没有孝心,在身边也是没用的。我在网上看到过报导某农村5个儿女都不愿意养娘,最后是娘被迫把5个子女告上了法庭。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小时候对他们都看得很重,也可用娇生惯养来形容,普遍缺乏吃苦教育和敬老尊贤教育,故对老人索取的多,报答的少,形象的称为啃老族,不断的压榨父母力气和积蓄。如儿子结了婚之后,当儿媳妇儿子都出门在外,家里的大小开支都落在他们身上,孙子也成为一种负担,更别说安享晚年了。
再有老话讲:“爹娘痛儿女路路长,儿女痛爹娘扁担长"、“久病床前无孝子”。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看到一幅漫画,画中是近处是一敬老院,远处是一所小学,大人们都是直接朝学校走去,看都不看敬老院这边,敬老院玻璃窗内老人们都探着头盼望儿女来看望,真是形象极了。当然孝顺的儿女还是大多数。
正是因为独生子女带来的孝顺父母任务重, 子女不在身边,有的子女不够孝顺的现状,社会养老走向了必然。现除敬老院外还衍生出居家式养老(也就是住在自己的家里靠社区提供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旅游式养老(即邀一帮欢喜旅游的老人一起出去游山玩水,以这样的方式养老)、候鸟式养老(即根据气候的变化选择适合老人居住的环境养老,如夏天回到北京,冬天改去南方海南居住)、互助式养老(如邀一帮同学,同龄人又有共同语言,一起去一地方吃住在一地养老)、乡村田园式养老(即乡下去租一房弄个菜园子过田园生活)等模式,都是很好的选择。
现在的老人在当今的条件下都有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和医保。但真正有大病重病来了用起钱来可能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趁早赚够养老费,我们喝风的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健康靠自己,我看老人养老也要靠自己。我们还有句话叫: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虽然儿女不能说是“人家",但儿女负担了你吃用,不高兴时给你点脸色、说点不好听的话你也只能受着,相反自己有了足钱,用自己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需要看儿女的脸色。当然我的女儿在同城且也孝顺。
我们喝风还有句话是:做好自己。也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帮儿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不要被儿女“捆绑"而失去了自己的自由,成了儿女的"佣人"就走偏了。至于儿女对自己有多孝顺那是他的事,主观上不抱希望,否则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而把心态搞坏。再一个不要比较,如看到别人的儿女比自己的儿女孝顺就心里不平衡,因此而对儿女失望或闷闷不乐,这会伤到自己的身体。要多看儿女好的方面,多看他的难处,如上班辛苦,回家还要带孩子做饭,与那些不孝的孩子好很多等,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心态。当然做好自己还包括孝敬好自己的父母,给儿女做个好的榜样,来影响儿女,俗话说:“屋檐水点現眼”,你做好榜样,将来儿女也就会对你好。
我们喝风还有句话叫:顺其自然。各家的情况千差万别,没有那种养老方式是好或不好,只有你认为那种养老方式最适合你,就是最好的方式。
其实老人最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老伴。我们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不离不弃,尽心尽力,不计报酬终身陪护的还是老伴。但到老的伴侣总有一个会先走,所以我们的老人要留足自己的钱,不去指望儿女有多孝顺,该花的钱不吝啬,该玩的尽情的玩,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尽可能的让自己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湘大海 2020.4.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