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2-12 00:04 |
---|
签到天数: 20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12 18:2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州塞与畿上塞围
刘 志 尧
追溯左云历史,古称白羊地,继称武州塞。白羊地是始于春秋时的称呼,具体时间难以确定;武州塞之始称缘于战国时期,是有具体时间记录的。《山西历史地名录》载:“(左云)春秋时称白羊地,战国时武州塞地,西汉置武州县,属雁门郡。王莽改名桓州,东汉仍为武州县,后废。”(《山西历史地名录》晋刊017——1,134页)。就此而言,如果按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白羊地追溯,左云至少有2476年历史了;如果按赵武灵王置武州塞追溯也起码有2297年的历史了。大同地域的史后文明也应从白羊地文化和武州塞文化追溯起。
研究大同历史,一些史学家们往往会涉及到北魏时期的辉煌历史,还会涉及北魏时期修筑的畿上塞围。因而这就有了畿上塞围与武州塞的重合形态。追根溯源,这块地域为啥会出现武州塞与畿上塞围现象?本文就此作一些探索。
一 武州塞
武州塞又称武周塞,中国较早的边塞之一,是战国时期赵国西北边陲的重要防御地带,也是对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和西汉王朝御边有过突出贡献的边塞。从战国时期的“三边”到明代的“九边”,武州塞或武周塞范围名称时有不同,但其边塞性质始终如一。根据有关史料考辩,武州塞应分广义武州塞与狭义武州塞,或者说大武州塞和小武州塞。
(一)广义武州塞
武州塞,最早称谓源于《史记·匈奴列传》“马邑之谋”的记载:“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娄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娄烦、白羊河南王。……汉使马邑下人聂翁壹奸兰出物与匈奴交,佯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单于信之,而……贪马邑财物,及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汉伏兵三十余万马邑旁”2、《二十五史·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321页。这里所述“筑长城”就包括武州塞,这里所述阴山下就包括左云北部的阴山。
由上述可见,武州塞由赵武灵王所置。武,取赵武灵王的“武”字,塞是长城与地域的结合的称谓,州,《晋书·地理志》曰:“昔黄帝旁行天下,方制万里,得百里之国万区,则在,周易》所谓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者也。昔在帝尧叶和万邦制,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有十二师矣。则邑之称师,不自周始。特京师连称,始此。后遂以名天子居耳。”3、《二十五史·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1290页。由此推断,州是一个比较大的地域概念。《读史方舆纪要》载:崔浩曰:“平城首西百里有武州城,恐非‘汉之故城矣’。”4、《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四册2308页。
又据《辽史·地理志》载:武州塞“赵惠文王置”。5《二十五史·辽史地理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51页,总6837页。看起来所载似乎有疑义。其实,是赵惠文王二年(公元前297年)由主父赵武灵王所置。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自己便专心于军事和边塞防御。
武州塞地域之范畴,《左云县志》旧志载:“战国,武州塞,……中倚洪涛山立武州塞(今大同、怀仁、左云、平鲁、偏关之地)。于沿山要口筑三塞城及南北二长城,设兵戍守,而以武州为总辖也。南塞城在洪涛山之西,首骆山之下(今偏关东北百余里);中塞城在洪涛山中大峪山之西(今左云县西南六十里东古城);北塞城在洪涛山之尾武州山中涧(今云冈堡)。三城相距皆不及二百里。”6《左云县志》(光绪本)431页。今考,武州塞东起大同御河西雷公山北,西经云冈、新高山,进入石墙框村。此段塞垣基本因河为塞,遇有大的隘口才用石砌筑,如石墙框就是用石砌筑的一段,因为这里有一个大水口,亦称关口,遂名石墙框。这段堑山湮谷,因河为塞长约30公里。武州塞过石墙框后,进入比较平阔的丘陵地带,因无山可依,遂改为土筑。左云长城岭村里的龙王庙就座落在武州塞长城上,从其台基仍可看到战国夯层。武州塞延伸到摩天岭宁鲁堡施家口,爬上黑龙王山过二十边进入右玉县境,这段土筑长城约20公里。武州塞经右玉老墙框、高墙框、铁山堡、云石堡与明长城重合,再经平鲁,直到偏关县黄河为止。从东到西,武州塞长度约200公里。以山考为据,武州塞东起今大同北10公里的武州塞山麓(今御河西雷公山),西南及偏关首骆山,即太罗城到贾家堡段。《偏关志》载:“在关东一百里界。……东接云、朔,为朔州、宁武咽喉。”7《偏关志》(增订本)中华书局 2013年版 63页。:《绥远通志稿》载:“太罗城,亦曰太洛,在今清水河县境。水经注,太罗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迳武州县故城南,北俗谓之太罗城,水亦藉称焉。”8、《绥远通志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册125页。在这个大武州塞范围,中塞城因建筑在左云地界,成为武州塞的中心。因而,武州塞便成为左云历史的代名词。
由于历史不同时期的行政地理变革,武州塞的范畴也有所变化,这就有了广义与狭义的范畴概念。这可从《水经注》得出结论。《水经注·河水》载:“河水又南,太罗水注之,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经武州县故城南。《十三州志》载:‘武州县在善无城西南百五十里,北俗谓之太罗城,水亦藉称焉。’”9《水经注·河水》,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48页。所谓善无,即右玉城,西南百五十里即是首骆山南塞城,亦称南武州城。太罗城即武州县故城,太罗水因太罗城得名。《绥远通志稿》载:“......太罗河,即今之偏关县之关河。”10、《绥远通志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册379页。《山西水利》2014——3期载:“偏关河,古名太罗水、关河,以作官河、毁关河,黄河一级支流,源出平鲁区西南部下木角乡利民沟,源头称另山河,西南至偏关县关河口村西南入黄河。河长154公里,流域面积1919.1平方公里。”《偏关县志》载:“东汉建武七年(31)杜茂领兵出雁门败鲜卑,徙雁门郡置阴馆,领县十四,其中武州县置关河上游,今偏关县老营镇贾堡村”11、《偏关县志》中华书局2017年版,11页。这说明,武州塞西界在偏关。
《水经注·水》载:“其水东经马邑县故城南。”12、《水经注》,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264页。偏关武州县把南武州城作为驻地。那么当时左云作怎样的称呼呢?左云改称桓州。武州塞南界在左云城南百公里处的马邑城。《水经注》载:“干宝《搜神记》曰:‘昔秦人筑城于武州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为马邑……’”。13《水经注》,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264页。《太平寰宇记》载:“武州塞,在雁门。汉武时,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是也。”13、《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二册1028页。这说明,武州塞的南界在雁门关。《水经注》又载:“桑干水又东,左合武州塞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如浑水)右会羊水,(羊)水出平城县之西苑外武州塞。……如浑水又南与武州川水会,水出(武州)县西南山下,二源翼导,俱发一山,东北流,合成一川,北流经武州县故城西,王莽之桓州也。又东北,又合黄水,水西出黄阜下,东北流,圣山之水注焉,水出西山,东流注入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州川,又东历故亭北,又合火山西溪水。……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经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川水又东南流出山。《魏土地记》曰:‘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塞口者也。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14《水经注》,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268页。《水经注》是北魏以前最为详实可信的古代历史地理名著,后世不少地理著作均视《水经注》为圭臬。《水经注》用数百字的篇幅记叙了武州川水的发源地乃流经左云武州县故城(白羊城),流经旧高山故亭,合“火山西溪水”(今七磨河),流经焦山寺(石祇洹舍)云冈石窟(灵岩),流出武州塞口。由此可见,武州塞东界在大同云冈东。
所谓塞,是长城与地域的并称,也是长城与隘口的综合军事工程,塞的界线是以长城为标志的。武州塞北面沿阴山余脉修筑的长城毫无疑问,可在大同盆地南面沿恒山、洪涛山也修筑了长城,因而武州塞是用南北长城围起来的地域。武州塞南面的长城是利用了赵国前期的长城,即在前期长城的基础上又作了修筑。赵国前期长城是赵肃侯即位后所筑。赵肃侯修筑了南北两条长城。其所筑北长城,在飞狐口、雁门关一线。这条长城是大同地区见于史籍最早修筑的长城,其遗址在今之灵丘、广灵、浑源境内。亦如前《左云县志》所说:“战国,武州塞,赵武灵王......中倚洪涛山立武州塞(今大同、怀仁、左云、平鲁、偏关之地)。于沿山要口筑三塞城及南北二长城”15、《左云县志》(光绪本431页。以上可证实,武州塞是又南北两道长城合围起来的地域。
(二)狭义武州塞
史书记载,武州塞还有“武周塞”之称。一些史学家认为,“武州塞”与“武周塞”同称通用;然而,如果细作分析考辨,就可得出“武州塞”与“武周塞”广义与狭义概念的结论。广义与狭义区分之界,是从北魏开始的。
北魏时期,左云至云冈沿武州川水之通道称“武周塞”,这在《辞海》里可查到:武州塞“古要塞名。在今山西省左云至大同市西一带。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匈奴贪马邑财物,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汉从王恢设伏三十万马邑旁,未至而觉。乃引兵还。北魏时又称武周塞。著名云冈石窟即建在塞的东端。”16、《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版718页。,因“武州塞”改称“武周塞”,相应的云冈北面之山称“武周山”,这在云冈石窟所立碑刻上就可看到;北魏在平城西所置县称武周县。《魏书·礼志》载:“太宗永兴三年三月,帝祷于武周车轮二山”17、《二十五史·魏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2474页。车轮山即今之焦山寺。历史词典解释:“武周县,北魏置,属代郡,治所即今左云县。孝昌中废”。18《简明历史词典》,河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地名词典》载:“武周山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因汉置武州县得名。《隋书·地理志》载:‘云内县有武周山’”。20、《中国地名词典》,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419页。隋袭用了北魏的称谓。
《资治通鉴》载:“唐武德七年(624年),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州兵击破之”。19即此武周县故城。这说明,唐沿用了北魏武周塞的称谓。
查阅百度:左云“春秋时称白羊地,白羊王最初在此称王建都。战国时赵武灵王在此置武州塞,秦置武州县,西汉延之,属雁门郡(郡治今山西省右玉县右玉镇)。王莽改名桓州,东汉后县废属新兴郡。北魏平城时期为畿内之地,元魏时置武周县,故治在今山西左云县东五里古城”。
从上述史料可得出结论:武周塞地名包括武周山、武周县、武周城,均始于北魏。
《辞海》虽然是权威性较强的书,但在这里关于“武州塞”的注释是不全面的,它忽略了广义“武州塞”的概念。把塞的隘口与塞的地域范围混为一谈;好在明确提示“武州塞”与“武周塞”从北魏区别开来。由此可见,狭义武州塞,就是被称作“武周塞”解释的名词,即左云至云冈段,其所称是根据武州川水定性的,即把武州川水流经的地域称作“武周塞”。
沿武州川水从武州川水发源地至云冈武周塞口,如果从武州川水源头算起约60公里。
(三)置武州塞之原委
赵武灵王名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中国最早的军事改革家。公元前386年,他迁都邯郸,疆域有今山西、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攻灭中山国,打败林胡、楼烦,建立云中、雁门、代郡,使赵国成为雄踞中原、疆域广阔、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强国,为“战国七雄”之一。赵武灵王置武州塞,应与他的“胡服骑射”有关。
胡服骑射起因于赵国与中山国(今河北平山)的宿怨。公元前406年,魏文侯派乐羊率领魏赵联军经过赵国地界攻灭中山并将其收入囊中。后来魏赵交恶,中山成了远离魏国的飞地,很难掌控。不到30年,中山就摆脱了魏国的控制,得以复国。中山楔赵国中央地带,全境只有东北角一小块与燕国接壤。中间有这么个楔子,绽得赵国首尾不能相顾,更为严重的是阻隔了赵国的代、邯郸、上党和晋阳(太原西南)四个重镇的交通。赵国是一个北为游牧、南为农耕二元国家,很难保证不被分裂,中山国横亘中央使偏居南端邯郸中央政府等于对北部草原失去控制。更糟心的是,邻近的齐国、燕国迫于赵国的威胁,且把中山国作为牵制赵国的一枚棋子,极力扶持中山。赵肃侯虽然一再击败齐、魏、燕等强国;但却没能翦除这个心腹大患。
赵武灵王即位后,秉承先君遗志,在肥义的协助下展开了对中山的进攻,可在鄗城一战大败而归。于是,赵武灵王决心实行胡服骑射,以雪耻辱。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革除传统习俗,要求将军、大夫、嫡子、代吏穿少数民族服装方便骑射,军力大增,即“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利用训练出来的有限的骑兵对阵中山屡屡得胜。赵武灵王二十年(306年),再次进攻中山,势如破竹,捷报频传,一直攻到中山国都城灵寿(今河北平山)附近的宁葭(今河北获鹿北),彻底控制了太行山的孔道井陉。先后又打败了林胡、楼烦等邻近几个部落。将白羊地(左云)纳入赵国。后来,赵武灵王趁秦国内乱,又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河套一带的榆中,对秦国形成严重压迫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