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8-31 20:18 |
---|
签到天数: 1081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27 21:0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 公冶长 第五 (完结)
孔夫子有另一位学生,叫原宪,字子思。
子贡在卫国为相时,一次看望原宪。衣轻裘(就是穿着很华丽的服装,坐着驷马高车)原宪住的是陋巷,驷马高车是进不去的,所以子贡步行前往。
看到原宪穿着比较破旧并且似乎看不上精神状态不佳。
子贡说:原宪你是不是生病了。
原宪说道:我不是生病,我只是贫穷。
无财谓之贫,学道而未能行,谓之病。意思是我没有钱,我只是贫穷,但是如果学了道,并不能贱行,这才是病了。
这句话意有所指,子贡听到惭愧的离开了。从这件事,看的出子贡身上的贵气,所以孔夫子说子贡瑚琏也,是贵重的器皿,平时是不能用的,只能大用而不能小用。
我们要学习孔夫子的思维,要学习君子不器的修为,并不是说贵气不好,仅借子贡这件事情看懂背后的道理,用来修正自身。如果一个人呈现出来的是贵气,会发现有很多人不愿意接近我们,会给别人带来压力,这时,会在某种场合比较孤单。
比如:我们是富贵之人,在一个环境中大家都在劳作,如果可以与大家一起,就不会孤单。否则自己穿着很华丽的衣服,无法融入其中。
或者说还有人可能事业很成功,但在家庭中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这时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好像格格不入,让别人感到自己是很富贵的高傲的,无法融合在一起。儒家是提倡君子不器的,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我们把自己变成什么样,才能更好的融入环境更好的和他人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比如:我们去朋友家帮忙干活,就要穿成干活的样子,反之很华丽很洁净,这时别人就不好意思用我们去干活,反而不得体。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穿相应的服装,才得体。要懂得在心性上给自己全新的定位,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就要定位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心念(我就是来帮你做这个事情的)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要懂得君子不器,是让我们变得更圆融自在。
注意比如:我去帮别人做事情,如果我们没有成什么器,就只是一个帮忙干活的人。但如果,做事业很成功,在某方面有技能非常好,或者有某些才能,这时才能称为君子不器。即使成功有才华,在帮忙干活的时候也非常出色,便会赞叹。
所以,先让自己变得有用、贵重、有才能。这时再开始修圆融自在,我们自己也洒脱,别人也没有压力,才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可以随着不同的场景来变换自己不同的身份,这样才是不停的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外在的变化形式。所以不器之前必先成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