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8-6-2 05:30 |
---|
签到天数: 1012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
拈花即是佛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释迦牟尼佛到了晚年临于涅磐之际,在灵山会上说法。可是这一次,佛却没有开口,只是拈起一朵花,而后沉默不语。百万人天都不解其意,此刻惟独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微一笑,于是佛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这个根本大法,今天就付予迦叶,希望你好好护持,使之流传下去,勿令断绝。
这就是禅宗史书上记载的禅的起源。
后来禅传到中国,历经震旦五祖,通过六祖慧能发扬光大,得以风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的开悟偈让芸芸众生如梦初醒,幡然顿悟。
禅是不须要表述的,禅不在于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禅讲究“见性”,关注内心。因指见月,得月忘指。禅是一种悟,一种觉。禅者是智者悟者、觉者行者。禅不仅在山庙寺殿、清灯黄卷里,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饥来吃饭困来眠中。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无处不在。
大诗人苏东坡文章才气逼人、气势豪放,如大江东去,但他又是一位佛学高人。他有一首诗写道:“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诗中禅意盎然。
平常心是道
尘世纷嚣,万类霜天竞自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猜疑、争斗、战争,只要人活着,就得经历佛教所谓的生、老、病、死、怨僧会、爱别离、求不得与五盛阴八苦。和大自然相比,人是很渺小的。两千多年前,老子就说“上善若水”,又说“柔弱胜刚强”,指出人的一生应是顺应自然的一生,这样才会长久。“人定胜天”的提法其势足矣,鼓鼓劲可以,但谁见过人真的能胜过天?岁月更替,花开花落,千千万万的人死去,天地还好好的。孔子在《论语》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意思是说天地恒常,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
毛泽东在晚年的时候,内心陷入极端的孤独,他的枕边,堆满了古代诗词,而他吟咏最多的,却是北朝庾信的《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在大自然面前,伟大领袖同样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奈。
前无释迦,后无弥勒。
弘一大师(李叔同)晚年为自己取了一个号叫“二一老人”,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意思是他享有两个一,这两个一取自两句诗,一句是宋朝苏东坡的“一事无成人渐老”,一句是清朝吴梅村的“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弘一大师引以为知己,于是合二为一,为自己取了个号叫“二一老人”。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弘一大师晚年说自己一事无成、一钱不值,我们在摇头太息中看到了弘一大师的清醒、睿智,看到了大师的一棵平常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