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42|回复: 12

情绪性疾病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2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你或者我们任何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很有可能我们的病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或是由情绪引起的。
      我常常听到求助者说,我感到头痛,我感到胃痛,脖子痛,我想呕吐,等等。情绪性疾病既是一种生理疾病,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它会产生很多症状。情绪大体通过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人体产生生理上的影响。所以,常会有人说我感到后颈,胃结肠,头皮,肌肉等。痛到象溃疡那样无法忍受,也可以类似结石的绞痛。甚至还可以引起皮肤疾病。
     最常见件的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胀气。这种现象事实上有时候就是消化道中的情绪性肌肉痉挛。打嗝绝大多数时候是胃部的情绪性肌肉反映。胃肠道也是情绪性疾病的一个常发地。
     健康生活的第一要素就是保持良好得的心态,所以很显然,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训练并掌控自己的心态。
     到目前为止,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提高我们的智力,这一点当然很重要,但是一个人可以智力很高却情绪很糟,生活得很不幸福。如果必须二者选一,情商低、智商高还不如情商高,智商低。因为后者很可能生活更加幸福。
    事实上,如果方法得当,获得良好的心态比提高智力要容易得多。其实任何人都不必非要有坏心情。的确很多人情绪糟糕,那是因为几千年来我们忽略了控制情绪的训练。

评分

参与人数 2知识储备 +70 收起 理由
容丽妍 + 50
苏堤春晓 + 20 感谢你发帖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堤春晓 于 2010-7-20 12:21 编辑

1# 心悟


智力高生活的不快乐
个人认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

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下面是中国中医讲的情志养生的一部分
中医个人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
望闻问切
而且治病的方法多种多样
根据心理治病也是一绝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也欢迎楼主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1: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情志养生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或叫做情绪,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生中有重要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注目。早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诸子百家就有较精辟的论述。其中《管子》中的《内业》篇,可说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这些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具体地说是三点: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如能这样,就有益于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三是守一,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黄帝内经》,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丰富得多,成熟得多。综观《内经》,无论是对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的认识,还是对身心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并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如在形神关系方面,《内经》已认识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御形体,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尽享天年,要求人们做到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此外,对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个性心理特征的种种分类,对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对于调神摄生的心理卫生等等,《内经》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料。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畅言养生的重要性,同时责怪和痛斥时医、时人无视养生,是“举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准名利是务”,实在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劝导世人要重生命,固根本,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理”。可见,关于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仲景当时已比《内经》作者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国时名医华伦,不畏杀身之祸,以激怒疗法治愈太守笃病的事迹,见于《后汉书》的记载而广为人知。他还“晓养性之术”,重视心理卫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专有“养性”之论,不仅整理了唐以前有关调神养心方面的论述,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道林养生”中的十二少、十二多,皆是对情志保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类致病因素中的一大类,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在其所著《儒门事亲》中,极为重视心理治疗,对于《内经》的“以情胜情”疗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还创造了“习以平之”等意疗方法。

  明、清时期,心理保健学说有了新的开拓和特点,如《摄生集览》中提出“养神为首”,即虽然保养之法可数以万计,但养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与精神的关系方面认为,指出不寐与情志有关,倡导“入寐之法,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笺》中还提倡鉴赏书画、文房四宝、各种花卉及游览、登高等活动,以陶冶精神,实为当今旅游、登山以健心身观点的理论之源,至今仍给我们以方法论启迪。

  近年来,中医学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由于“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从现在疾病谱中的改变可充分说明精神致病的广泛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经构成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而这些病的产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情志保健必须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堤春晓 于 2010-7-20 12:09 编辑

西方的医学体系是越分越细
看病的人是越来越摸不着头脑

我母亲腿肿
看了3年西医
看骨科的医生说是肾的问题要我们去看肾
看肾查了没问题让我们去看内分泌
内分泌没有问题又建议我们看骨科
骨科又说是肾的问题

就这样推来推去推了三年
后来说我母亲是更年期综合症
我说不管啥病不需要定性治好就行

他们说这个不好治
还说我母亲有神经官能症

母亲指甲是乌的
说不是灰指甲
说我妈妈是重金属中毒
验血又没有问题
也成了疑难杂症了

我们被弄的晕头转向
干脆自己学习了

西医没办法
干脆自学中医吧

这么多表象都是一个问题
气血的问题
血旺气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5: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我也发现西医的一些问题。心理学和中医有相近的地方。
心理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解除病征,而是通过外在表现研究其深层次语言,研究潜意识的需求或者缺乏。
例如一个人额头发烧,总不能直接把额头切除。发烧其实是反应内在的某种病症,而病症才是我们要研究的,发烧并不是我们研究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5: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之所以盛行,是因为符合大多数人”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西医通过各种检查,各种数据,影像等给人一种直观的印象。在检查手段上,似乎比中医望闻问切更精确严谨。如果是治疗机械,用西医的检查方法一定会优于中医,而对于人,这样的检查方法又过于简单和粗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5: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和道医涉及的面都太广,一般人难以掌握。所以,中医道医,传承起来很困难。不仅仅是从技术上来说困难,更多的是现代人的浮躁和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失去了深入学习,用心领悟的沉静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6: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6# 心悟


而是通过外在表现研究其深层次语言,研究潜意识的需求或者缺乏。

这个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而且需要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但是很多得心理疾病的本身自身就是封锁自身的
我们根本就进不去
除非她自己愿意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6: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堤春晓 于 2010-7-20 16:33 编辑
西医之所以盛行,是因为符合大多数人”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西医通过各种检查,各种数据,影像等给人一种直观的印象。在检查手段上,似乎比中医望闻问切更精确严谨。如果是治疗机械,用西医的检查方法一定会优于中 ...
心悟 发表于 2010-7-20 15:47

楼主分析的很好

个人觉得现在不是西医盛行的问题
是西方文化盛行
已经渗透到我们骨子里了
衣食住行包括思维模式

这个本质就是我们的国学没有复兴

我们一方面追求西方文化(时尚和社会地位的标签)
追求到了也是心虚
毕竟文化的认同感需要过程

相信自己的感受多过相信器械
前提是每天静下心来跟自己的身体沟通一下
大爱版块的主题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和道医涉及的面都太广,一般人难以掌握。所以,中医道医,传承起来很困难。不仅仅是从技术上来说困难,更多的是现代人的浮躁和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失去了深入学习,用心领悟的沉静的心。
心悟 发表于 2010-7-20 15:51

这就是西方给我们带来的盛宴
类似party

宴会无比奢华虚幻
结束了就是一片狼藉
就像每天我们衣着鲜亮地出门
回家卸妆后的木然

为什么我们会浮躁
为什么我们拼命去接受快节奏
因为我们在不停地追求着西方倡导的文化

我们忘记了精神内守
听不到我们身体的呼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2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分析得更好。“为什么我们拼命去接受快节奏
因为我们在不停地追求着西方倡导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4-28 15:06
  • 签到天数: 137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3-10-25 12: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的辟谷,快乐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4-28 15:06
  • 签到天数: 137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3-10-31 1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