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2020-5-19 08:49 |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
(十九)出神入化
一个人画画,写字,舞剑,打太极拳,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都可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这时候,它就表现为一种高级的气功境界,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一种元神出游、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状态。那时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在有意无意之间实现,很多功夫(所谓成功之功)在有意无意之间出现。
“出神入化”是在高度入静和放松时出现的状态,一种高度自然的状态。
当我们在生活中、创造中有很多执著、牵挂、劳累,很多焦灼、烦躁的时候,没有这种好状态。一旦进入了松弛自然的状态时,“出神入化”就开始了。
在练功中,不要追求出神入化,出神入化是自然而然到来的,是在你“致虚极、守静笃”,在你“万念归一”,在你“聚精会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
那时出现的种种奇迹,你慢慢体会它,跟踪它,把握它,存于心中。
(二十)知其雄,守其雌
《道德经》讲“知其雄,守其雌”。
这句话可以从气功的多种含义来注释它,理解它。你可以把自己的意念和体感当做一个阴阳对立的事物。你可以守住本心,同时去体会气感的运转。你可以用意念来体会和跟随自己气感的活动。你也可以在修炼中对周围的草木、山川、日月星光进行体会。这里有很多奥妙。
“知其雄,守其雌”还可以表现为在生活中一种安安静静的状态,一种表面看来柔弱温和,实际上最最有生命力的自信的状态。一种做起来最谦和、最柔和,而实际上是最有进取心的状态。
(二十一)抱一守中
“中”字在气功修炼中是一个奥妙的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说我身中,我身外,或者说,左右之间为“中”,前后之间为“中”,上下之间为“中”,这是一个空间意义上的“中”。你还会说,过去和将来之间有一个“中”,那乃为此刻。这些都还不是“中”的真正含义。
它是任何片面性、偏颇性都放弃之后进入的一个状态。
放弃前后、内外、左右、上下分别之后进入那个状态乃为“中”。
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乃为“中”。对事物判断不偏不颇,乃为“中”。对这个世界的判断不片面,乃为“中”。对事物的走向判断不片面,乃为“中”。对自己生命的感觉判断不片面,乃为“中”。那么合适,那么不偏颇,那么不执著,那么自然而然。
“中”是状态,而不是位置。要体会“中”的状态。那是圆融的感觉,圆融的体会。人在生活中有可能会滞留于一个偏向。当他执著于一个偏向的时候,就失去了“中”的状态。
(二十二)复归于婴儿
“复归于婴儿”出自《道德经》。
我们在练功状态中复归于婴儿态。
请想一想你二十年前是什么样子?体会一下。再往前体会,到你十岁的时候,七岁的时候,三岁的时候,两岁的时候,一岁的时候,零岁开始的时候。
讲这个体会不是妄言,人可以做到这个体会,要不就不存在体感思维的技术。你完全可以体会自己出生的那个时候和随后婴儿状态的感觉,进入那个状态。
婴儿状态就是无执著的状态,是汲取宇宙能量最敏感的状态。进入那个状态,要使你的身体柔弱至极。练功要使自己身体柔软,到最柔软的程度,像婴儿一样。
僵化是生命的结束。人从小到大,生命的演变就是由柔软变得越来越僵化。要向柔软方向返朴归真。从某种意义上讲,练功就是和一般的生命消费、生命消耗、生命由生到死的发展逆向前进。顺则凡,逆则仙。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进入那个状态的。
复归于婴儿,还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那种年轻的、活泼的、快乐的状态,还表现为在自发功状态中那种活泼自然的状态,还表现为在摆动自己五脏六腑的时候,那种年轻活泼的状态,还表现为用微笑的眼睛看待世界时,那种无邪快乐的状态。
在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我们发现微笑的人少,苦恼的人多。在大街上走一走,很少看到微笑的脸。有些人也笑,有得意洋洋的笑,有很矫情、很做作的笑,有端着架子的笑,很别扭。
什么表情最好?就是像孩子一样纯真的微笑。不要装样子。
请你从心底里漾出这个微笑。那么开心地像小孩一样的笑容。
那时候人才是没病。
(二十三)天机、地机、人机三机合发,天翻地覆
练功,要对天有感觉,对地有感觉,对人、对自己有感觉。
天是变化的。午时十二点的转化。子时十二点的转化。春、夏、秋、冬,夏至、冬至的转化。春分、秋分的转化。天,有很多微妙的时刻。地,有很多微妙的时刻。
人,也有很多微妙的时刻。微妙的时刻才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就像两支队伍在拔河,如果势均力敌,就是微妙时刻。这时候,一边跑去一个小孩,加一只手的力量,平衡就失去了,就发生了倾斜。本来势均力敌,好像挺稳定,一下子天翻地覆。这十个人被那十个人拉过去,溃不成军。为什么?微妙的时刻,稍微加点力量,就发生变化。
练功中要寻找对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关系的微妙感觉。
气功修炼就是把人调整到非常微妙的状态之中。人只有非常松静、安静、恍兮惚兮的时候,才能进入这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一个意念,一个良性愿望或者一句话,使得你发生本质变化。气功不是努劲,我这个地方有一点不舒服,我努个劲。那不行,劲用不上。用那个劲不如去医院开刀。它是要在一种微妙状态中,等天机、地机、人机三机合发,天翻地覆。
(——选自《中国气功大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