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5-19 08:49 |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
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三)开悟
(二十四)直指人心,立地成佛
人在世界上生活,总有这种毛病那种毛病,这种误区那种误区,要进入好状态,就是走出坏状态。
如果你此时正在为一件事烦恼,那么,把这个烦恼变成不烦恼,就叫“直指人心,立地成佛”。
不要迂回曲折,在边缘徘徊,要找到内心中最直截了当的问题,直指人心,使自己立地成佛。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直指人心,使对方立地成佛。
善于用这个方法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是大的智慧。
(二十五)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开悟,怎么才能达到高境界?慧能讲,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最简单的就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有很多时候不是处在好状态里,你在做事的时候一念闪现,知道自己错了,错在什么地方,知道自己错的一瞬间,你的灵光就显现了。
这句话很质朴,很深刻,是六祖慧能关于明心见性、顿悟、开悟的最精彩的警句之一。
我们在生活中会有体验,有时候,你可能被某一个七情六欲、某一个烦恼、某一个牵挂、某一个执著、某一个不自然的东西所束缚,那时候,人就成了被烦恼束缚的俘虏。
如果你一下放下来,知道它错了,心头立刻一片明亮。
那种轻松感是非常宝贵的。
(二十六)放下心来,便是真悟
什么叫真悟?很简单,放下心来。
什么叫放下心来?就是把那些压在心头的东西放下来。
我们看电影,看电视,经常觉得故事里的人很不聪明。何必那样呢?孰不知,我们自己也在一个故事中扮演着角色。对自己不一定能看得很明白。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并不是不吃饭,不睡觉,不组织家庭,不繁衍后代,不尽社会责任。那是石头的事情,不是人的事情。人活在世界上,有这些生活项目,但同时,他要有一种取其自然的状态。
取其自然的生活状态,就要把那些不自然的东西从心头拿掉。
举个小例子,你坐公共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交通堵塞便着急。这时,我们要说,既然上了车,你又只有这种选择,这时你的着急叫不自然状态,叫额外支出。你着急也是两小时到,不着急还是两小时到。这两小时的着急、烦躁、骂自己、骂交通、骂一切与交通有关的单位,对自己并没有什么用处。毒化了自己,还毒化了周围的人。等下了车,还要毒化和你交流的朋友,烦恼之心还要带到他的面前。到了家里,还要把这两小时的烦躁带到家里。也可能因为你烦躁,造成孩子没休息好,第二天考试没考好。孩子没考好,也可能回来又把你和爱人惹烦了,家里的老人也烦了,一家人都过不好。
一切源于两小时没必要的烦躁。
很多人都在做那些没必要的额外支出。要放下心来。人不是被做正经事累死的,是被这些不必要的支出累死的。做正经事本身消耗不了多少,大多在那些额外支出上。
(二十七)烦恼即菩提
烦恼是坏东西,要经常放掉。但为什么又是“烦恼即菩提”?
正因为有这些烦恼,你就要经常放掉它,放的过程就是修炼的过程。烦恼,并不是说不经修炼就成为菩提,是因为你经常要把烦恼作为练功的素材,由此就成为菩提。
就好像人生中,苦难是坏事情,但有可能苦难倒把一个人练好了。这时,苦难就成了好事情,烦恼就成了菩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不要怕世间有烦恼,不要怕生活有麻烦。处理好了,烦恼会成为练功的素材。
你本来处在一个多烦恼的生活环境,当你将所有的烦恼都很好地克服和放下来,练出一个好心态──在烦恼中都不烦恼,你就比那个不烦恼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人有更高的功能。
(二十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人在世上生活,如果你的观念不正确,那就是“苦海无边”。
朋友们走到街头看一看,愁苦的人很多:这些人有的有钱,有的没钱,有的有工作,有的没工作,都在愁苦。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着满街走过的人,也是苦脸居多。
苦什么?“苦海无边”嘛。这时有四个字,“回头是岸”。
烦恼只要被放下来,就是聪明。一明白,就是智慧。
当我们用不正确的观念生活的时候,生活就是苦海。
如果你有了正确的观念,回头就是岸。
我们都是普通人,也会有一些通常意义上的烦恼。怎么办?练出来。回头一次,看见岸。再回头一次,又看见岸。慢慢就站在岸上了。不神秘。就要练出那种状态来。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并不是让人回避生活,出家。
它是让我们换一张面孔,换一副眼光,换一个心态,世界立刻在我们眼前生出光辉和灿烂来。哪怕它现在还不是很理想,当你用这样好的心态对待它的时候,世界就多了一分你的光芒所照亮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