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2019-5-17 15:39 |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辟谷小学II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5 1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主要是家庭原因,其中分特殊情况和普遍情况。
特殊情况有三种,一种是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中有一方去世,对孩子造成精神刺激和创伤。第二种,个别家长对孩子施暴、虐待。第三种,孩子遭受过外界的欺凌,比如流氓的骚扰甚至性迫害,同学中被小霸王欺负。这些都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现象。
除了这三种特殊情况外,使孩子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把孩子放在暖箱里,像小皇帝一样地溺爱。
第二,一方面是溺爱,同时又表现出某种专制。爱到非常细致、非常全面,有种种的戒律,孩子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切都管到,缺乏民主。让孩子在溺爱的同时又是在管制中生活。
第三,偏重智力教育,忽略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智商不切实际的高追求、高开发。
第四,希望孩子成材,但常常期望值过高,从而对孩子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和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等结合在一起,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积起来,孩子心理被扭曲。
第五,孩子与父母关系过于紧密,由此产生畸形的恋父或恋母情结。
按照大家还能接受的心理学知识,一般来说,女孩子容易恋父,男孩子容易恋母。在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常常是母亲实施教养,对孩子无微不至,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对母亲的依恋心理往往会有些畸形。经常会在街上看到三四岁的小男孩对母亲呵斥来呵斥去,就好像一个很粗暴的男性在呵斥很听话的妻子一样。这种情况要引起警惕。
孩子从小得不到充分的父爱和母爱是不会健康的,任何一种爱的缺乏都不能使孩子在心理上健全地发展。然而,爱超过了一定限度成为溺爱,也要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有些家长很骄傲地对人讲,他的儿子都七八岁、十来岁了,晚上睡不着觉还要她搂一搂才能睡着,吃不下饭还要她喂一喂。当家长这么讲话的时候,好像很幸福,其实非常愚蠢,这是葬送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呀。一个男孩子十来岁了,对母亲还这样依恋,离开母亲不能吃饭,不能睡觉,这是一种病。家长怎么不知道这一点呢?你把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是往疾病上培养还是往健康上培养呢?往强者方向培养还是往弱者方向培养呢?
第六,由恋母、恋父情结引伸出来的,我们从小缺乏不同年龄段应该有的正确的性教育。
中国过去是封建性的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又引进了西方的东西。对孩子的性教育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整个社会到家庭都缺乏正确的观念。很多心理的不健康,是由小时候性教育不到位造成的。
一位大学生神经症非常严重,焦虑、抑郁。原因是他在初中时有过手淫。因为缺乏性教育,使他产生了深刻的犯罪感。这种犯罪感一直控制着他,觉得无脸见人。以至于不敢正视任何人的眼睛,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有困难。
这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就是因为小时候缺乏正确的性教育。
第七,家长之间不自觉地攀比,比如我的孩子穿得有没有其他孩子漂亮,别人的孩子有了钢琴,我是不是也给孩子买钢琴,等等。
家长的攀比常常对孩子造生额外的刺激和压力。我的父母对我好还是别的小朋友的父母对他们好?可能我的家庭条件不如其他孩子;别的小朋友穿得比我漂亮,他有钢琴我没有,等等,这种刺激也会形成精神压力。
这七个原因造成目前家庭教育中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康。
希望家长们一条一条地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不正确、不妥当的倾向。
有些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孩子的来信做母亲的每封都要拆开来看,她觉得有这个权力。家里的电话有分机,儿子在那边接电话,她这边还要用分机听一下,孩子很逆反。
我曾与一群大学生座谈,其中一个孩子的父母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他从小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正是这个孩子对父母特别认同,为父母感到骄傲。所以,并不是成天把孩子拴在身边,孩子就一定能爱自己,理解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