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5-19 08:49 |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
大爱健身法·通讯·第16期
2009-09-30
改变命运最好最快的方法
对这个世界有更多赞美与感谢的人,是心情舒畅快乐的人。赞美与感谢是一种好心情。赞美与感谢是一种好性格。赞美与感谢将给我们带来好命运。
“我”是谁?
柯云路老师:
首先感谢您给我的书。收获书时的愉快,阅读时的幸福,读后的所思所感,给亲人朋友推荐时的满足,真的让我感觉很棒!
这是俗话,呵呵。
不俗的是:
读了您的书,收获很大,可自己又生出了很多问题和想法,有很多疑惑想向您请教。真的很希望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解答我的疑惑啊!不惭地自诩为您的学生的我,诚挚地希望您谈谈对我的问题的看法,也诚挚的祝福您,为您给我们大家带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感谢!
读《大爱健身法》,书中讲到以温柔、体贴、理解和抚慰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体,发自真心的将爱给予身体。才意识到原来身体的脏器也是有脾性、感觉和感情的,也是需要爱的。
我常想,当我们用“我的”来给任何关系和事物定位的时候,是否就一定意义上暴露了我们的控制欲望和改变他人的欲望——“因为是我的,所以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态度,我想是当下很多人共有的。作为朋友、老师、亲人,我们总是用很多标准去要求别人,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中,他们就“应该”如何如何,而这种标准往往是狭隘和自私的。有句话说“你可以选择让自己死亡,但是永远无法迫使一个人去睡觉”。我把这种思维定势推广于对待生活,人们普遍的趋乐避苦心态,认为一切幸福都是人生中应该的,而人生却不应该存在痛苦、焦虑、忧愁、烦恼,一旦这些东西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于生活当中,我们就会捶胸顿足地朝天大嚷:“你不公平”,然后自怨自艾。又或者觉得自己的痛苦比一般人都多,而经历也比别人坎坷,然后怨天尤人。可是这些苦难都是自己承受的呀,而别人生活奋斗的经历我们又无法感同身受。人生的尽头不都是死亡吗?那么,生活的目的不正是追求生活之中的幸福和快乐吗?可是痛苦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啊!有人说,对于生活的任何一种情绪,我们都不应逃避,而是好好体验,这和我们的追求相悖吗?
这是第一个问题。
好了,和这本书有点扯远。柯老师,您知道我读《大爱健身法》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是收获了一种看法。您在书中说,当我们说“我如何如何”时,我究竟包含着什么?是否指的是我们的思想和肉身。不,您说,身体、脏器仿佛存在着“独立人格”,虽然它们只能依赖于我们存在,却有自己的意识。该吃饭了,肚子会饿,让我们意识到该进食了;该喝水了,嗓子会干渴,我们就会去找水喝;眼皮打架,全身酸软,我们会去找床睡觉。这些都可以称为本能和意识之间的对话,而更多的是意识服从于本能。如果说意识代表我们能感应到的思想,让我们暂称为“我”的话。但也有很多情绪、思想,意识是无法控制的,比如一些心理病态——焦虑、恐惧、绝望……这些情绪无一不传达着负面信息给身体,当身体与我们对话的时候,意识却又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说到这里,我就有了感慨和疑问,我们总以为自己拥有很多,又或许天生就有自以为中心的特点和支配他人的欲望,而作为最后的防线,身体就是自己的——“既然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可是读完书,我发现,我们甚至不能够肆意对待自己的身体!我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甚至一直想去拥有一切的那种想法是那么幼稚。不过转念一想,在一定意义上,一无所有不正是拥有了一切吗?如果说外部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投影,那么,我们不正是拥有了全世界吗?
可是,之前的无力感仍一直困扰着我。因为在我看来,去关怀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体,真的是一件很具挑战力的事情,因为我的生活环境并不是开放的、很多交流的环境。我想自己有一种畏难情绪在里面吧。
这是第二个问题,如何迈出第一步,又如何放开自己的心胸去接纳万物?
最后一个问题:当我们用爱去关怀周围的一切时,“我”到底是什么?是自我意识,意念,又或者是灵魂。之前我一直不相信“灵魂”一说,但是通过阅读,我真的觉得人是很玄妙的。那么,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又是什么?我是一个很敏感、很喜欢思考的人,情绪也多变,常常会有心很“空”或很“满”的感觉,您能给我解释一下这种感觉吗?这时的“我”到底是什么?
您的学生:安琪
快乐无忧是生命的最高真理
安琪:你好!
关于“我”是什么?如何量定,是个很大很大的哲学问题,心理问题,宗教问题。
普通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做过各种结构解析,弗洛伊德则说有“自我”、“本我”、“超我”,更多的心理学、哲学著作有更多的说法。宗教中,如佛教讲到去“我执”之类,讲“明心见性”,这里心为何物?性又为何物?都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你可以想这些问题,但又不必多想。
怎么样能让你快乐无忧地生活,那就是最高真理。
柯老师
改变命运最好最快的办法
以微笑和善良之心面对人生
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我见到一个女孩,非常善良的样子。
她告诉我:三年前,她听人介绍,得大智慧要多读佛经。于是,她开始读佛经。她的文化程度不高,读经读得很刻苦。她说:我读来读去,总是读不懂佛经的意思,越读越糊涂。别人都说我傻了。很苦恼。
我对她说,你现在可以不那么多地读佛经了,我甚至可以非常绝对地说,你可以不读佛经了。从今以后,你可以一字不读。我问她:你首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当你每天走出家门时,能清清楚楚地看见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然后,你对自己微笑;当你做事的时候,你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用微笑与每个人对话。你用愉快的心情去做每一件事,让对方高兴,自己也高兴。这时,你会感到自己心地善良,感到自己与人为善。你会体验到这种心态。对你来讲,做到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你本来是个很善良的姑娘,我能看出来。
听到我这些话,这个姑娘哭了。我对她说:一个人有悟性,可以有多种方法,慧能一字不识,他没有读过佛经,他听别人念,同样领会了佛法的真谛,成了一位大智慧之人。你为什么一定要读呢?不一定要读的。
现在,希望你做一件事,你会微笑吗?她微笑了。
我接着对她说:这样读佛经,叫魔。什么叫魔?魔就是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境界。什么是佛呢?佛就是智慧,懂吗?你读经读成这样,越读越糊涂,释迦牟尼知道了,就会想起他圆寂前的那句话了:谁说我转过法轮,谁就是谤佛。你一定不要陷入文字相。
我告诉她,这些话对别人不一定正确,但对她适用。对于她来说,以一颗善良之心面对人生乃是最大的悟性。我说:你会比一般人都善良,别人做不到的善良,你能做到。当你以善良之心面对他人时,你会体验到一种愉悦的感觉。那是许多人体验不到的东西。那乃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当你把自己这种独有的体验告诉别人时,你乃为智者。这样,逐渐地,你变得聪明了。当你看到别人的执著时,你会感到那是多么地愚昧,多么地累。你会不断地把自己的体验想方设法感染给他人,不一定是说话,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言语,都可能感染他人。这时,你不仅可以自助,还可以帮助他人。
这样,你从善良之心开始,达到开悟的境界。你会发现,你不仅不比一般人糊涂,还可能比许多人更聪明,还能看清他人的许多不明白之处。这是很幸福的。
我说,你读了三年佛,越读越糊涂,心态不好,这都叫魔境。魔境是广义的,错误的东西都是魔境。智慧的东西,符合真理的东西,寻到本心的境界乃为佛。也许你在有些事情上还很糊涂,那不要紧,只要在这一瞬间有灵感,感觉正确,此一刻乃为佛性。所以说佛性人人有,茶人人喝过,我们修炼并不是为了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修炼是为了寻找到那些被自己埋藏的东西。生活要自自然然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告诉她,如果将来我们还有机会见面,我希望她不要再眼泪汪汪地来见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