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9-16 10:52 |
---|
签到天数: 436 天 [LV.9]辟谷大学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3-7-12 19: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恐伤肾。
恐则气下。我们对比“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喜则气短,悲则气消”来领会“恐则气下”,就会发现,这五个概括、总结非常准确。
可以这样说,怒是一种阳性的反应,向上,亢盛,勃然而起。而恐则是一种阴性的反应,向下,虚弱,把持不住,大小便失禁。
不同的情绪产生的气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把惊恐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惊则气乱。在某种意义上,“惊”最直接影响的还有心和胆。
如果对五志伤五脏做简单的概括和补充,那么就是,还存在着五志化火的情况:怒可化肝火,过喜可化心火,思可化胃火,悲可化肺火,恐可化肾火。
四,如果七情、五志伤五脏可以简单理解为情绪对人体的伤害,除此以外,我们在《黄帝内经》中还可以看到一个法则,那就是思维方式同样对人体有影响。
就疾病而言,不良的思维方式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疾病。
关于这一点,现代人(无论是中医学界外,还是中医学界内)还远未能有足够的认识。
《黄帝内经》在《奇病论》一篇中这样讲道: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这里,“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引人深思。
一个人,经常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为之苦。谋虑不决是一种遇事的优柔寡断,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它似乎并没有喜、怒、忧、思、悲、恐、惊某种过度的情绪包含其中。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造成胆气虚,就造成胆乃至肝都相应有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