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4-10-16 19:48 |
---|
签到天数: 301 天 [LV.8]辟谷大学I
|
※ ※ ※ ※ ※ ※ ※
人生在世,最怕游移。若能認真決斷,何道不可聞?何仙不可希?但恐所言諄懇,而所行背謬耳!
※ ※ ※ ※ ※ ※ ※
嘆彼眾生,多行非義:不忠不信,不慈不惠。或子而不孝,或兄而不友,或弟而不恭,或交而不誠。處己多陰私險刻,接物少義仁智勇。掠他血肉,以肥己身;戕他性命,以養自體。不敬天地鬼神,而輕加侮慢;不尊寶經聖典,而妄意毀呵。怨詛咒毒,狎妮朋比,多作不善,肆行淫污。神曹糾錄,論其經重,加諸刑罰:或刀兵水火疫癘之劫,或嶔崎坎壈鄙賤之數,俾各自受,量行而止。
若歸吾門,忠君孝親,恭兄友弟,處心積意,誠實無欺,持身應物,中正慈祥,齋戒沐浴,以敬禮天地神祗,志心諷誦,以了完經功大藏。更或有人,忍斷愛欲,訪求至道, 吾即化形指撥,或於夢寐相通,或於坐住相遇,俾得早識其要,修煉金仙。如或不然,而能遵吾訓詞,向人世著實用功,善行無虧,惡念不起,或求洪福,而即賜以洪福;或求大年,而即賜以大年, 或生肖子賢孫,或多利遂名就,若更修持罔懈,有終有始, 吾則拔居南宮逍遙快樂,日久可以證位上仙,永離塵垢,不入厄運。
吾之所言,功罪昭然,報應不爽。爾諸弟子,悉心聽受,各歸奉持:毋因循苟且,毋怠惰偷安,毋違正訓,毋宗邪言,各行各是,各圖各功,果屬誠信凜遵,自獲吉祥善慶。知之慎之。
※ ※ ※ ※ ※ ※ ※
濟世功德,不在大小,不計多寡,但須出一片至誠,即救一昆蟲,愛一草木,隨力所為,便有無量功德。
※ ※ ※ ※ ※ ※ ※
爾諸子等,諦聽提音底命。自今以往,各須猛省!為忠為孝,無慚子臣,克敬克誠,有光斯道。
為人而不慈不惠, 待物而不寬不仁,或利己而損他人,或殺命而養己命,或祀神而不恭,或持經而不信,或有初而鮮終,或外實而內詐,或於同人而較量強弱,或於同道而區分彼此,或忌刻其長,或好諱其短。凡此居心不公不平,立己不正不大,雖屬凡庸之故態,而實名教之罪人。爾諸子等,獨居深念,有一於此,速當痛改。
藉誠敬以收放心,賴神明而消咎過。或行一善事,以濟人之困窮;或出一善言,以解人之冤結;或施一臂力,以扶人之阽音鹽危。或有父母者,更竭力盡誠以奉事;或有兄弟者,更公平和順以相處。如是行之,由勉強而漸近自然,更可優入聖賢之域,乃復彼此勸懲。爾我誥誡,同心同德,相諫相規,毋踵前愆,自臻善道。冥冥不爽,天鑒在茲。積過則如坵山,積功則如勺水。生死權衡,一念輪轉。慎之勉之。
※ ※ ※ ※ ※ ※ ※
人心要有定見,心一不定,便不能向正大光明處著用。遂好偏執己見,不信善言,巧弄心術,爭強論弱,分人分我,不肯調服狂心,使歸於一,與正大光明者,自相矛盾。
故其所為,雖或間有一二微善,而心為大本, 大本有虧,小善何益?有是疚者,即宜勉力痛改。毋逞私智,毋執偏見,徹底澄清,無礙無著。提出肝膽,做那正大光明的人,行那正大光明的事,步步尋向上去,所往無不攸利。求其在我,只盡己誠,千聖萬聖,同歸于一。一念了悟,受福無盡。
※ ※ ※ ※ ※ ※ ※
予笑彼眾:奉道之心,如水之泡!求 予慈悲,如火之炎!人何不以此念,而移於奉道中!則不作福,而福自增;不邀功,而功自大;不謀利,而利自溥。何容求乎?
※ ※ ※ ※ ※ ※ ※
以 予婆心接引,直欲使眾生,盡登彼岸。然人無積誠而來,則視此為戲局。與其歸吾道而不能終,何如嚴其關鍵耶?然人之心,有勤於初而怠於終者,亦有懈於始而幹於後者。惟願勤者勿怠,懈者自知奮勉焉,則善矣!諸子須要從此加誠,若稍懈怠,便不可化訓矣!
※ ※ ※ ※ ※ ※ ※
凡人在幽獨中,當如神明之鑒格。而況對越神明,寧敢放肆耶!彼眾生作惡,由於一念之放肆,浸假而成狂悖,罹諸罪孽耳!可不戒哉!
※ ※ ※ ※ ※ ※ ※
大凡為道者,貴於用柔,貴於忍辱。如能安靜不校,受用亦自不小。不惟可以質諸人而無歉,即告諸鬼神,無不蒙其垂鑒。
※ ※ ※ ※ ※ ※ ※
大凡作事,不必問人之是非,必要內省。果我所為,百無可議,猶當自責我之不能,使人改過遷善,深恥我之不能化導愚頑。我縱自盡其道,不怍於人,乃遇作惡者當前,更要柔以處之,和以接之。若化得一惡人向善,便是莫大之功。即彼汨沒已深,喪已甚,稔音忍惡不悛 音詮,遽難感化者,亦須善待之。要之我能盡道,敬而且誠,毋亢毋卑,中道而立。凡有所投,虛己以應:彼等匪類,久當自生畏服,不敢逞其狂妄矣!尚何外侮之足慮,魔障之可患哉?
※ ※ ※ ※ ※ ※ ※
作善由一念,作惡亦由一念。幽獨微渺處,善惡所由分。如作惡之輩,其初亦與善性相近。迨一念不慎,流於狂妄, 終至累劫,不能開朗性天。暴戾恣睢音誨,無所不至,以致上干神怒,莫逃天譴。故 予憐茲孽種,心甚戚戚,不憚為之宛轉說法。
爾諸子自今,但觀彼等作惡報應,須要存一惻憫心,不可有歡喜心;須要存一警惕心,不可有效法心。則去惡自力,為善自堅矣!
※ ※ ※ ※ ※ ※ ※
人生濁界,如隙駒過影!一失腳蹉跎過去,追悔無及!午夜清鐘,回頭猛醒。從前弄機關,作把戲,使乖巧,許多是那夢,夢時所為,甚覺狂悖。若不急早洗心,從頭做一箇好人,向善處高步天界,便愈趨污下,墮入苦劫,累世難超!而且禍延子孫,曠代殞滅。況作惡自有盈滿之期,報應只爭遲速耳!一不醒悟,寧不可惜?
※ ※ ※ ※ ※ ※ ※
世上善事,是行不盡的;世上功行,是立不盡的。聖賢安身,德愈高,心愈下,見善如不及,望道如未見。幹了許多事業,建了許多功勞,其心猶歉然不足。況其善其功,尚未究竟,豈敢妄自尊大乎?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是乃天道。夫天道如是,寧有人道而外此乎?
※ ※ ※ ※ ※ ※ ※
一箇人,這樣行好事,便是箇善人;那樣行醜事,便是箇惡人。
一箇人,做善人,做惡人,成兩樣的人,其間只在那點心上!
※ ※ ※ ※ ※ ※ ※
人言凡事,有命有數。然聖人云:「至人有立命之學,便以造化由我,命豈能拘?數豈能囿乎?」
至於生平無一善行善狀,或福祿富貴不失者,或由於祖宗之積累,或本於前世之修為。然而惡作不息,便絕子孫享受富貴之根。若其身福澤,只有及身者,則按其作為而減奪之。太上之言果報,寧欺人語哉!
諸子勉為善事,各自修省,無負 予一片婆心也!
※ ※ ※ ※ ※ ※ ※
作善作惡,各有果報。若使為善無徵效,則善可不為;若使作惡無過咎,則惡可大作。敬神非以圖報,只在恭奉誠信,此心便是善種子,不必期效而無不效。
吾觀諸典,甚言誦經功德,此非誑人語。蓋誦經者:一念之誠,便已盡去從前之妄;一時之善,便已大異昔者之非。去妄存誠,革非從善,誰云無果報乎?但可惜:一念之誠,轉念即為狂妄;一時之善,移時即棄善從非。如是,又將何以迓天庥而來善應乎?故古昔聖經賢傳,佛典仙籙,無非以美言欣動。為善者之心,俾之從此益進於善,以導迎祥氣耳!非謂不誠不敬,而徒口誦經文,心思戲渝,即可以消愆獲福也!惟心一於敬,始終不怠,則善矣!
※ ※ ※ ※ ※ ※ ※
書經之法,大小如一,輕重合宜,實左空右,長短相齊。筆在意先,則字不一;意在筆先,書法適宜。有則歸虛,空則實為。偷筆措置,反失平奇。
依 予所言,無善作為,以敬以正,健體為歸。毋尚媚態,遒緊相催,寧緩勿亟,總以端揮。
※ ※ ※ ※ ※ ※ ※
涵三語錄續輯
予每見世俗之所謂好道者,無非求神仙接引,或學其燒丹煉汞,或學其採陰補陽,以希長生,永保富貴。如所云:腰纏十萬,跨鶴揚州,皆是也。至於清虛寂滅,真常大道,鮮有好之慕之。如書所稱如好好色之堅確不移者,而況素習儒業,釋道兩門,尤所弗齒!
今某等乃能幼習儒業,長列簪纓,現膺民社,而乃渴慕仙風,真龍沙一會,不可易視!
須知:道以誠入,若由一誠以至乎無不誠,道不遠矣!故經云:「未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遠矣!」何謂修人道?蓋大道本虛而實,充塞宇宙。人惟體道而行,使此心量,無乎不周,大則包羅天地,凡一切靈蠢,俱在吾心量中,即孔門「老安少懷」,佛門「度盡眾生」,道門「方便接引」,咸此一心為之也。
然又要細細參究靈根慧性,時時返觀內照,以心問心:某事合道,某事不合道。出身加民,不使有一毫之未盡。此即儒門「參贊位育」,釋門「性光透露」,道門「忘形合虛」之至理。故昔 觀音大士,亦曾現宰官身說法; 太上亦曾為柱下史。非入官之人,便不可學清虛之道。
倘能由 予所言,事事秉一誠意,如:誠以利民,民受其福;誠以興化,風俗美;誠以自持,臨政無苛;誠以學道,惜精保神。仙佛與儒,寧外一心以求之乎?
予於某等所厚望者,須體此 太上好生之心,佛法慈悲之念,與聖賢與聚勿施之言,不特為 予門增輝已也。
※ ※ ※ ※ ※ ※ ※
凡學道之士,貴在精專。默運伭機,冥心內照,致虛守靜,和光同塵,以遊於世抱一以自修。勿雜念,勿貪名利。內忘其心,外忘其形,以心御氣,以氣合神,以神合虛,以至於忘無可忘,復還清淨太虛無為之道。能明乎此,是為「明」道;勤修行之,是為「行」道。
若夫南宮之法,雖云正法,然亦非了脫生死度世無為之大道。故 太上云:「清淨為天下正。」又曰「保神固氣,長生之本。」至筆籙雖非真一法門,而好之者多。然亦有文士壽終,飛精附人,以發洩生平之學識者。至外丹鼎爐汞鉛,更屬惑世誣民。愚人受欺者,不可勝數。未聞神仙以此度世。昔 正陽授 予黃白之術, 予恐貽誤後人,遂蒙鑒此一念,拔度昇仙。今某所請, 予深惜焉!
※ ※ ※ ※ ※ ※ ※
士生斯世,誰能株守方隅!故男子生以四方為志,然所謂四方之志者,為其訪道從師:業儒者,負笈千里;學佛學仙者,芒鞋踏破。學未成,道未悟,不肯住腳!
後世趨走名利,奔競勢要,或遊宦,或遊學,或遠商,皆從名利起見。
又有一種貪嗜山水,不憚跋涉,雖有垂白雙親,亦置弗顧。不知此輩遠遊,均屬方隅之內。至於真人遊神冥漠,一息而經千里萬里,一時而六合三山。去不知其所往,神遊宇宙;
來不知其所從,還歸虛寂。知此遊者,方為至遊。茫茫海宇,能通此者,百中罕一。
※ ※ ※ ※ ※ ※ ※
降務恕樓示眾云:「 予自三十年前,飛鸞演化,遂降神鄂渚,留驂此地,兆《三品》之良因,結萬緣之勝會,於斯樓基啟大業,繼復遷於宋氏樓頭,肇以涵三之名,再移喬子之宅,演成上卷仙典。於今一回想,實同昨日事耳!
但 予之開化有成,惟賴爾等贊勷,亦得諸始事之子,竭盡心力。此時雖大功告竣,均受宏庥。然於數始事之子, 予心時為惻念,尚以為未足酬其勞者,故戀戀宮中,不即絕跡,蓋此故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