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小侦子

6.5 小侦子 相貌好是先天福报,还是后天养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4: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要趁早老来有福报


        很多人提到修行学佛,就觉得老了才去修行,才去学佛。这是普遍的错误观念。不信我们去看看老人家,能去道场念佛的老人,都是超级有福报的。不然,很多老人都在养老院,都在医院啊。我们能保证老了,身体很健康,大脑很灵光吗?

      所以,要记得,年轻就是资本。你看六祖慧能二十岁开悟,得法。佛陀三十五岁悟道。还有许多祖师大德,都是年轻时成就的。为什么,年轻的时候,身体好,头脑灵光,不怕输,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我们抱着老了好好念佛的心态,这个心态是很糟糕的。

      我们健康时,都无法阻挡病魔来到,更何况死亡,更何况人会慢慢老去。年轻时,就是好好做事业的时间。要记住,这个事业不等于赚钱。很多人说,我要好好赚钱,等我到老了,我才有钱用,才能自己给自己养老。这也是错误的看法。

      有钱能防老吗?以前汉朝时,有个人,叫做邓通,是皇帝的宠信。有一天,有个道人告诉皇帝说,邓通老了他的命运是饿死。皇帝很宠信邓通,就想,我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饿死。所以皇帝就下令,把整座产铜矿的山赐给了邓通,恩准邓通造钱。那时,邓通的钱流天下。但是结果怎么样呢,结果,邓通还是饿死了。因为皇帝死了,太子继位,就把邓通的家产没收,把他驱逐到山里。最后邓通活活饿死。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命是很难改变的,不要觉得,我们年轻时,拼命的赚钱,留着钱,到了老了,就可以养老。以前大愿法师说,如果一个人声音沙哑,他年轻时。无论多么富有,到了六十岁,一定会破败。这是什么,这个是命,在我们色身上可以找到痕迹。

      所以范仲淹说,留着钱给子孙,子孙会败坏,留着书给子孙,子孙也许不会读。只有留着德给子孙,子孙才能绵长。这才是智者。留着钱给自己老了,老了一生病,多少钱都花的像流水。所以,我们要留着德给自己,给自己的晚年。

      所以,年轻时,要记得,要做大事业,这个大事业,就是好好做善事。好好做善事,到了老年,自然可以安养天年。去看很多善人的故事,能安养天年的,都是大善人。而不是大富人。这一点要记得啊。

      所以,年轻是最好的培养福报的时候,年轻有魄力,有体力,有时间。这时候不培养福报,不好好学佛,整天无所事事,到了老了,又能如何呢。孔子说,一个人年轻时不努力完善自己品格,到了老了,还是老气横秋,这种人,叫做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所以,年轻是学佛的好时光,不要等着老了,老了,连世间的事业都做不了的。又怎能做比世间更难的佛教事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19: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妻是什么缘结成的?


           从佛教的角度看,在今生能结为夫妻,是由前世的缘造成的,也就是说夫妻是什么缘结成的?缘有善缘和恶缘,如你前世对他要强,经常打骂他,那你在今生,就会受他的报复,因果是不虚的。


      他说话不温婉,你就要作如是想:前生你也曾这样对待过他。那你就要去面对和忍受。用你的宽容和温柔去感化他,这样你们的恩怨就会慢慢化解了。


      那么夫妻是互相欠债吗?夫妻是业障吗?夫妻缘要何时能了呢?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意思是:能搭同一班车船的人,他们都是有缘人。而能结成夫妻,则是更深更深的缘。换言之,夫妻的关系,是各种缘份中,最深的一种,只是这些缘当中,有善有恶。


      夫妻缘大略来自以下三种缘:


      1、此方有恩于对方的因缘


      若有人在相逢的过程中,某方有恩于对方,而使对方大受感动,而受恩者想要报恩偿还,若是如此,当来生他们刚好是男与女时,就会因为过去,这个善因而结成夫妻。


      譬如;有次你溺水了,但却没有人愿意拯救你,而只有一人奋不顾身的救你,不管有没有救活,你还是很感恩他。为了偿还这个救命之恩,未来世的你,愿以牛马角色,偿还这个恩惠。类似这种情形,都是报恩所成的夫妻缘。


      在各种夫妻缘中,就是这种夫妻缘,最能幸福美满,因为在一方的深层意识中,就是无怨无悔的奉献,因此双方都能幸福快乐。但是,这种夫妻不保证不吵架或不离婚,若是个性不合的话,还是会有相处的摩擦问题。


      2、一方欠债于另一方的因缘


      有一方是来讨债的。到底是讨什么债呢?此债有两种:一是金钱债,二是感情债。当然也有此两者之外的债。


      以下举例说明,这两种夫妻债的成因:譬如,过去世的你是男性,你为了满足己欲,而欺骗女方感情,让她爱上你了,当你欲望得逞后,就开溜离去。而女方被你感情欺骗,心理当然会有不甘。


      若是如此的话,未来世的你(男性),还会遇上这个女人。当她遇到你时,她就会紧紧抓住你,再也不让你跑掉。像这样就是感情债,所结成的夫妻。


      来世的你(女性),还会遇到这个男性。而这一世的你,刚好也有钱,但是你的许多钱,都会被他花光,或最后都归属男方所有,这就是金钱债,所结成的夫妻。


      虽然是恶缘而结成夫妻,但是只要今世的相处,能以宽容和任劳任怨,互不计较来相处,还是有机会处的很好的。


      3、互相亏欠的因缘


      这种互欠的缘,欠来欠去仍以,金钱与感情为多。换言之,若有男女交往时,男女双方同时犯了,以上的金钱债与感情债时,那今世相逢结成夫妻,正好可以互相偿还。这也可以说,结成夫妻就是为了平衡因果。


      果报总是不断的平衡,以打破所有的不平。因此,当你们结为夫妻时,应该珍惜相处,该还该了的就去做,而不要抱怨对方,不要怨天尤人,以免还不完或是亏欠更深!、


      在各种夫妻缘中,由于双方对于对方,都是索求的意念,因此常有计较与纷争。但是,双方只要转个念头,本着心甘情愿了债的态度,来对待对方,这个亏欠很快就结束了。


      4、最佳的夫妻缘


      以上是各种夫妻的结成因素。若以人的宿命来看,各种善恶夫妻缘,还不能代表幸福与否,而恶缘结为夫妻者,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若双方符合以下三种条件,不管哪种缘的夫妻,都可以是对好夫妻。因此,当你在挑选配偶时,这三个因素是很重要的。


      一、双方个性相融;


      二、双方都互相敬重;


      三、双方都是负责任的人。


      换言之,外在的条件,荣华富贵与否,都不是幸福与否的指标。


      5、夫妻缘结束了吗?


      此外,在现世的夫妻相处中,夫妻吵架是很平常的,而在争吵之后,总是会有某方想要离婚。但是,对方可能不肯,若有如此情形,就代表彼此的亏欠还没了,这场夫妻缘还没有结束。


      若是夫妻相处中,相处平淡,且互不留碍,这代表夫妻的恩怨都还清了,因此双方的相处就像朋友,谁也不会留住谁。在分手的场合中,最能看出夫妻缘是否结束。不管这个分手是死亡的分手,或是出远门,或是出家的分手,或是离婚的分手。如果你们分手时,难分难舍痛哭流涕,这代表这场夫妻恩怨还没还清,夫妻缘还没完全了。


      如果分手时,含有怨恨不满或不甘心,这代表你们之间的债还没还清,来世相逢,还是会继续结为夫妻。如果分手时,就像朋友,没有怨恨,也许是几分哀伤或难过,但还不至于要留人,这代表你们的夫妻恩怨,终于可以了结了。


      6、夫妻是业障吗?


      佛教里说:结婚是业障,这主要是针对,修行解脱而言。在夫妻缘的过去因上,因为有着恩怨情仇没有了结,因此,此生结为夫妻,双方总是互相牵系着,互相障碍,而造成修行上的障碍。


      但是如果你们希望,赶快结束这场夫妻缘,只要你们以理性思考,以利他为前提,去决定事情,这种互相障碍和牵绊,是可以避免的。


      此外,若是你们的夫妻缘尚未结束,而你想要修行的话,建议你利用这种夫妻的相处,去了解人性,这里面仍然有许多的智慧,而你必须要知道的,而这些人性问题,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学习到的。


      男人与女人各有优缺点,而在夫妻相处中,也正是你学习对方优点的时刻,这也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学到的。男女的特色大不相同,譬如男女的欲求,与价值观不同,喜好或心理的需求不同等等,都有待你在夫妻的相处中去发觉它,若能如此观照的话,这也是修行了。


      夫妻缘尽管是解脱的绊脚石,但是,若你能善于利用此来探索人生,这对于你的智慧开发,何尝不是一个助缘呢?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3-2 22:01
  • 签到天数: 1519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6-7-3 00: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惜缘才能续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领悟和理解  



    一、做人做事的原则:做好自己,放下,随缘。核心是随缘,如果没有放下你无法随缘,如果做不好自己,你没有放下的能力和智慧。

    二、一个人首先做好自己: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自己的梦想和自身的素质能力。一个迷失自己的人不要希望别人来拯救自己,全心全意先做好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微信作为道场,把一切变成修行


        万事万物都在给你表法,都在给你机会,就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认识和觉受。每个时刻都有让你解脱的机会,每一刹那都有让你成就的可能。你自己没有把握住,都擦肩而过了。

      达真堪布说,时间不是修行的障碍,你必须要把生活变成修行。你把佛法里讲的道理弄明白了,去悟,去体会,然后一点一滴地运用到生活中。

      《无量寿经》云:“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我们的生活被爱欲所牵,日日夜夜奔波营造的一切,不过是虚幻的聚合,而我们每一个人,到头来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并且苦乐自受,没人可以分担。

      当你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把快乐再寄托在外境上了。很多人认为,找一个好的伴侣就会快乐,找一个好的工作就会快乐……其实这些都不一定。或者说,即使得到了快乐,也只是暂时的。因此,佛教告诉我们:快乐的根本在于自心——你要为你的自心安一个信仰安心。

      嘎玛仁波切说,现代人最缺少也最需要的就是精神上的信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对物质利益的热衷追求,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后。现在大家慢慢发现,物质并不能带给自己快乐,因为越来越多的烦恼和痛苦接踵而来,每个人都在寻找答案。有因缘福报遇到佛法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大部分人至今仍然没有机会接触正法,在茫然徘徊着,其中一个原因是以往缺乏宗教的系统教育,虽然也想学佛,可接触到的讯息太多了,良莠不齐,加之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会停滞不前。这与佛弟子对佛教的热衷与否也有关系,作为一名佛弟子,你是如何热爱自己信仰的呢?你有没有积极传播自己的信仰呢?

      佛教徒要积极一点,有不少弟子通过微信朋友圈去传播佛法,非常好!任何一个转发,都是有功德的,大家天天都说,要累积福报,要做功德,这么好的机会和方式,你做了吗?

      一个所谓佛弟子的微信上都是自己吃喝玩乐的记录,都是炫耀攀比的东西,也不愿去转发学习一些佛法开示,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要好好看一下自己属于哪类佛教徒。

      大家不用担心自己对佛法一知半解,没有办法去推广,只有佛祖讲得最好,历代高僧大德们讲得也好,我们只要从他们那里学到一点佛法,你就可以分享给别人。当我们觉得自己很受用,表示我们已经学到了,就可以告诉更多人:“这是有用的,是非常好的,你也来试一试。”

      所以,我们要先改变自己,然后尽己所能去影响大家。如果你把最好的佛法分享给别人,他却不愿接受,那就先算了,没有关系。因为个人的因缘、愿力等都有不同,也许他今天不接受,明天就接受了,只要你还在那里传播佛法,他就能有学习正法的机会。

      星云大师说佛教就是四给,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欢喜。道在红尘,微信朋友圈就是你的道场,把希望和快乐传播给你的亲朋好友吧!

      传播善知识就是利益自己,也是利益他人的善行修持。只要利益他人,就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快乐乃人人之所求,当你把心量打开了,内心没有掺杂自私自利的东西,全心全意地去利益他人的时候,你就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带着一种缺欠来生活


          佛家和道家的道理,是给上士讲的。像我们现在就很缺乏一种缺欠的教育。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你要追求,要圆满。或者学佛的人,就想努力做功德,想着样样圆满。这其实是误解了天道。

      如果要修行,少年学儒家,有朝气和正气。中年开始为人处事,为家庭奋斗时,就要有道家的思想。你要学会带着一种缺欠来生活。如果你样样都要好,天灾就容易来了。

      一般我们都不喜欢缺欠,不管是物质上,还是其他的。都希望做到最好,最圆满。但如果你的人生,什么都圆满了,你也就结束了。圆满就意味着结束。所以车子,房子,票子,孩子,智慧,健康,家庭,这里头你总会缺一样。有些人票子太多了,孩子求不到。他不知道,天道是忌讳圆满的。所以你财舍出去了,孩子就来了。

      一般人很难明白,想着我这么有钱,为什么却其他事情都不顺。他不知道,钱占据太多了,老天爷就把其他的给欠缺了。所以你看,钱多的人,孩子少,孩子一大堆的人,就是穷。老天爷给你福报多I些,你智慧就少了,智慧多一些,福报就少了。这就是公平。

      所以要修道,要做阴德,就是选择别人不爱的去要。道德经说,选择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像清理垃圾,大家都不爱做,你却能去做,这就是修道的精神。包括在婚姻上,有些人说,婚姻不顺,因为他看不上对方,其实对方配不上你时,你却能跟他结婚,这就是你的阴德。这就是修道的精神。你一定要找比你好的,来享受福报。往往很危险。看起来花的是别人的钱,哪怕丈夫的钱,都是用自己的福报。

      修道的前提,是把好的让给别人。不好的给自己。一般人想住庙,都喜欢住条件好的。条件差没人住。其实条件差的,你去住,能护持起来,才是功德一件。都做好了,你去住,就是去享福,反而把福报享没了。所以像以前虚云老和尚,能海上师,都选择旧的庙,去给他翻新起来。这就是祖师的精神。

      社会上人,选工作,都喜欢找好的福利。其实福利不好,你能施展平台,做的多,得到少,你命中的福报就留下来了。相反的,你做的少,却得到的多。那不过在吃你过去留下的福报而已。所以找工作千万不要找轻松又赚钱,往往这些都赚不了钱,不是长久之计。

      在家人在婚姻上,要保持一种缺欠,不要想着什么都要。很多人很着迷把福报换出来,不管是住的,还是用的,都换出来。换出来后,你无形的福报就损伤了。像小孩要高考,靠的是阴德。要广积阴德给孩子,比留良田还是财给孩子要来的实在。

      一般我都劝人,要把财布施出去,其他的就进来了。朱子治家格言有讲,刻薄成家,非长久之道。刻薄者是对他人之刻薄来成家。什么都要自己家族好,家庭好,而损坏别人的利益。这反而损了自己家庭和家族的福报。

      中国人家族观念很强。你想要为家族好,就要把福报存在大众之中,家族自然能绵长。相反的,损伤他人利益,来肥沃自己家族,这却是非长久之道。有钱而能布施者,自然子孙昌盛。

      出家也一样。虚云老和尚他以天下丛林为重,到上海讲经,别人供养他几万,他通通供给了四大名山。近代的大德妙湛老和尚也是如此,他是南普陀方丈,但其他庙有困难,他通通去帮助,不只是为自己庙想。所以他的佛子佛孙也是满堂。

      一般贫穷者,都有个特征,就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所以要改变贫穷,先要把心量变成富贵一些,配合布施的行动来,就能富贵。如果布施时,就想着我要从菩萨那里得到多少好处。那仍然是贫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缘是人生一大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藉口。

      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虽心仪已久,却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殊不知,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生活中,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我?”“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是这样?”若从随缘的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分就是缘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识得有事随缘皆有禅味。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你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活泼泼的,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人们获得缘不是靠奋斗和创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领悟去判断。

      佛家多讲随缘,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莫攀缘”等说法。“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守。随缘不变,则是不模糊立场,不丧失原则。就在世间上做人,要通情达理、圆融做事,这样才能够达到事理相融。

      随缘不变,则是不违背真理。庄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运行,既不能改变,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则下持守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随缘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意境。随缘是用出世的眼光看事,用入世的双手做事;随缘是举重若轻、轻描淡写、游刃有余的潇洒风度;随缘是“知其不可为”则果断放弃,审时度势、自出机杼、另辟蹊径的处事态度。随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从更深的层次看,随缘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

      缘动则心动,心动则缘起;缘来好好珍惜,缘去淡淡随缘。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一种安详恬淡的心态,是一种处变不惊的风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生病的要诀:不吃肉、不发脾气


       现在这个世界上,杀生的人也太多,救生的人是太少了,那么人人都只知道杀生,人人就都忽略了放生。

      因为杀生,你杀他,他也要杀你,互相报仇,互相制造五浊恶世这个轮回,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

      古人有这么几句话:「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屠门夜半声。」我们人应该依照孔老夫子的话来做人,孔老夫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千百年来碗里羹」,从千百年到现在,这么一碗的羹汤,你也喝这碗羹汤,我也喝这碗羹汤,这碗羹汤就是用肉来做的羹汤。

      「怨深似海恨难平」,这股怨气,在这一碗羹汤里头,那个仇恨比海都深,所以恨难平,这个怨恨心不容易把它平息了。

      「欲知世上刀兵劫」,想要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刀兵、水、火、瘟疫流行,这个战争的痛苦,杀人流血,互相这么寻仇报怨,为什么呢?就因为杀生杀太多了。

      所以你若不明白,「试听屠门夜半声」,你到那个屠宰场听一听,那屠宰场半夜的时候是个什么声音──猪也叫,羊也哭,牛也在那儿嚎,都是在那儿要求,说:「饶命吧!老大爷呀!饶命吧!老祖宗啊!饶命吧!老佛爷啊!」都在那儿叫,但是我们人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照杀可也。

      这一杀呀,那个牛羊猪那一念的瞋恨心,将来也就要报仇雪恨,所以演成世界战争这种的灾难、种种的意外死亡,这都是由杀生造成的。

      可是这个还报不完,现在最厉害的就是人这个 cancer(癌)病,又是种种的怪病,为什么生的呢?就是吃肉吃得太多了。吃肉吃得太多,那个肉里头,尤其现在这空气也染污了,地球也染污了,那么水的性质也都染污了,水质都染污了。在这个染污的空气、染污的地球、染污的水里边,生出一切的东西来,都带着一种毒的性质。

      那么等到动物吃到这种的饮食了,它有一种毒气在里头藏着,没有发作出来。我们人若是把这个动物的肉给吃了,这种毒传染到人的身上,所以就生种种怪病、种种不治之病。

      那其中不是偶然它生这种难治之病,都是因为有怨魂在那儿想要讨命债。所以我现在到处看见很多小鬼,到处都想要人的命,都想叫人生种种的怪病。这些个小鬼就是还没有做完全一个人,就被人堕胎给杀了,所以这些小鬼都是更厉害。

      它在那地方不是把人的心脏给弄破了,再不就肝脏给弄坏了,肾脏、胆脏,把你五脏先给你破坏了,所以你想不死,也是办不到了。为什么他这样子毒辣呢?就因为它先被你杀了,所以它现在要来报仇。

      报仇这一类的病,你怎么样用什么医生─中医、西医也治不好的,就是混吃等死,等到最后那一口气断了,然后再去报仇去。我现在给你们大家说的,这是真经真典哪!

      那么再要知道,我对人再说,恐怕有人不愿意听了,可是我犯这个毛病──我不管人愿意听、不愿意听,我就愿意说,我就愿意说人家不愿意听的话。所以到这儿来的人,应该先有心理的准备,说:「我不愿意听的,也忍耐一点,听一听,看他倒是说什么?」

      这个是什么话呢?我用中文来解释这个「肉」字,这个肉字里边就是一个四方的口,四方的口,底下那一横不加上,就张着口呢!张着口干什么呢?吃人呢!所以「肉字里边两个人」,说里边有个人字,外边又有个人字,足见这个肉是离不开人的,可是人不要离不开肉。这是一个吃肉的人、一个被吃的人。一个被吃的人,所以一个就出头,出去这口了;一个人就在那个口里边,可是这口也没有闭上,这个人字还会流出去,流出去还可能再做人;再做人,所以就吃这个吃肉的人,这互相吃。

      所以说肉字里边两个人,「里边罩着外边人」,里边的这个人和外边这个人是有连带关系的,「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是人吃人」,那么既然是人吃人了,这个人会不会是我的朋友呢?不知道;那会不会是亲戚呢?不知道;会不会是我的父母祖先呢?不知道。那么在这个不知道里边,这个问题就很多的,所以我们大家最好不吃肉。

      除了不吃肉,还有一个最要紧的、不生病的要诀。不生病的要诀是什么呢?就是要没有脾气。谁若能没有脾气,谁的病,就是那冤冤相报,它也不容易找你来了。因为你那儿一发脾气,啊!这露出来一个窟窿,那鬼就钻进来了;鬼钻进,你病就愈生愈厉害了。这是要诀。

      你们谁若想不生病,活得健康长寿,就是不吃肉、不要发脾气,再不抽烟、不喝酒,这都是养生之道。

      不要把身体弄坏了,百病缠身,那时候找医生,还要用钱,也不一定治得好,你说麻烦不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24 10:46
  • 签到天数: 738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界价值千金



        每天能在一定的境界里很重要。

       因为这种境界让你抵御各种莫名烦恼,自得其乐,怡乐融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07
  • 签到天数: 2622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6-12-11 17: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感谢父母给予我们先天之貌,感谢使我们后天养成之貌的“一切”,{:7_152:}望“悟道”之人及时“悟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9-24 10:03
  • 签到天数: 736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4-2 09: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侦子 发表于 2016-6-27 15:05
    想要头脑清醒,请保持肠胃干净

    谢谢,学习了,我都43岁了,不知道怎么吃,不会吃。吃了43年的饭了,突然发现一直吃饭都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9-24 10:03
  • 签到天数: 736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4-2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侦子 发表于 2016-6-28 13:46
    养生就是养精气神

    谢谢,学习了。感谢楼主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21 07:26
  • 签到天数: 498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4-2 14: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9-5 12:47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4-5 08: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侦子 发表于 2016-6-27 14:59
    健康无价,请君珍惜!

    惜福知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9-5 12:47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4-5 08: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无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9-5 12:47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4-5 08: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由心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9-5 12:47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4-5 0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
    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是一种通达和智慧。
    五心不定,六神无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9-5 12:47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4-5 0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侦子 发表于 2016-6-27 15:05
    想要头脑清醒,请保持肠胃干净

    头脑清醒要保持肠胃干净,吃肉=身体里都是动物的神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9-5 12:47
  • 签到天数: 298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4-5 09: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以念头与面相的关系来说:念头久了就显化为表情,表情久了就凝固成面相,此面相即是所谓命运的投射,心才是面相的枢纽,看相不如看心。
      
      如果我们观察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人的相貌、气韵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变化。正所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爱贪小便宜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
      
      爱小偷小摸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贼目鼠眼一次,长此以往,就出鬼祟相。
      
      爱骗钱财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薄皮相。
      
      爱混日子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松懈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懈怠相。
      
      贪爱玩乐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漂浮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漂浮相。
      
      爱发脾气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就立眉瞪眼一次,长此以往,就出丑陋相。
      
      某人爱说歪理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嘴就歪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歪嘴相。
      
      爱生气的人,每动一次此念,嘴就向前噘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噘嘴相。
      
      常邪淫的人,每动一次此念,肾与膀胱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肾面灰、耳障相。
      
      爱损人,每动一次此念,心与小肠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心面黑紫、印堂发暗相。
      
      爱取人不义财,每动一次此念,肺与大肠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肺面盛赤、鼻陋相。
      
      爱尊重人,每动一次此念,就庄严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庄严相。
      
      爱精进,每动一次此念,就向上一次,长此以往,就出端庄相。
      
      爱节俭,每动一次此念,就谨慎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朴素相。
      
      爱布施,每动一次此念,就宽厚大方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宽厚相。
      
      爱以慈悲心助人,每动一次此念,就积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慈悲善良相……
      
      请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变的,美好的仪态、和善的表情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吸引力,让见者如沐春风、相随效仿。每一个女儿内在都藏着一尊菩萨。
      
      身为女儿,你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你不需要剃度,就可以做一个菩萨道的行者;你不需要披起袈裟,就可以为众生广种福田。修正你的心念,澄净你的心神,点燃你的觉照,亲证你的佛性,开启你的般若,享用你的法喜,布施你的笑容,你就是你所国土中的圆满报身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15 06:41
  • 签到天数: 979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8-4-5 23: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收藏慢慢的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