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思想上,辟谷都是最好的选择。就像上学的时候,准备了高考时特艰难,但考上大学后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在饱暖时,我很难想到清水可是如此好喝,菜叶可以如此好吃。
今天是辟谷的第一天,因为是辟谷过一次的老司机了,所以,这次已经差不多失去了担心和焦虑。
不过就是嘴馋,吃了6个椰枣,5个花生,3个灰枣,2杯清水。
因为学习实践原始点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对于身体生理上的问题,我基本可以通过筋的粗硬程度来判断一个人疾病发生的部位,在平常,我的脖子后的左侧大筋每次都是又硬又粗,如果有个头疼脑热的。粗硬程度又会增加,所以,每次感冒,只要把脖子后的大筋按推的柔软了,再贴上一贴姜贴,感冒基本上就会很好。
可是这次辟谷,我居然摸到那根筋特别柔软,又细又软,而喝常温清水也没有发生闹肚子的情况,有时肚子不舒服了,我就摸一摸它,跟它进行大爱。
由此看来,日常的不合理饮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消耗特别多的能量。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其实不只是小孩,大人也是一样,我一直很奇怪,和尚,道士的物资来源基本上是靠众人的施舍来获取的,有时化不到缘,就只能饿肚子,可是他们往往却长寿,还不止如此,在儒释道三大家中,佛道两家的思想家绝对承担着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代皇帝会经常把佛道中人作为自己的智囊团,来提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而要实现这种智慧来源,佛道中人就要通过一些途径来让自己的智慧常新,以能向统治者不断提出有建设的建议。然而他们深知底层老百姓生活,但他们又有着底层老百姓没有的知识和智慧。所以,用现在的行话来说,作为智囊团的这部分人就充当起“人民代表”的角色,为底层老百姓发声。
我第一次接触辟谷,是在一个印度故事里。
印度的一位思想家从小被确诊为心脏病,医生预言她不会活到20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座寺庙中完成了半个月的辟谷。待到复查时,她的心脏病完全好了。
每次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都会想到,能有这种境界的伟大诗人肯定有着常人所没有的经历。范仲淹早年家中艰难,只能借宿于寺庙,每天考“划粥”来过日子,所以他深知物资的来之不易。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胸怀,或许只有真正体会到“饥寒交迫”才会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