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12-17 09:13 |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
发表于 2016-4-11 17: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 ~- A3 x" Q* w8 O
3 R' B! a# W$ ]& L3 l* ~. B. J5 U2016-02-03 作者:慧中 金台寺
7 V2 H# I5 p. J$ ?1 s. P H# `
1 E, R2 Q8 m; B- {4 x0 z9 _
( c( K$ z$ O# a2 S
8 W# l5 Z2 n6 W7 I3 @! d q- Q$ [( ^8 R$ Y: k/ ?
- ]. _5 N/ w% @- U0 g" H, Y. B7 u——我与我的老师萧平实导师的正法缘
( O x* ]4 f5 n$ e2 g6 {# O0 z" e: j/ X5 ~
- q! z' `( q6 p b4 M8 W7 O% e0 L( }) q9 Q& ]5 J* M
9 a' a B7 W& @3 w* d8 x" h% }# u* E$ J$ {
2 S: g2 }( n% n n& {8 e$ |) g/ q' @
; q/ X: k7 \/ M, X4 E
0 V, ]; X% H ]& ^' c
. C* E/ Y9 s- U1 F
人在一帆风顺时,自我便是最大的信仰、最高的宗教,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己所用。当灾难包括身体、工作、家庭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事环境出现重大变故时,便对自己信心动摇,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转向宗教寻找安慰。
* l( g1 b$ n' ]( h4 ~ w1 S7 ^) w3 @; g0 G R% w
诚如唐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王维所说——“人生几多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我在2006年下半年因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事业由巅峰陡降低谷,心情灰暗,常呈雾霾天气,自我感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显示孤身一人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挣扎前行的悲凉孤影。遂于当年十月一日,与友人驾车到衡山排解忧闷。在藏经殿得遇广东老乡、恩平籍出家人传舜法师。他乡遇乡音,自然搭上了话头。当时我是坚决反对宗教的,认为宗教只不过是麻醉人的精神鸦片罢了。对于法师介绍佛教一个劲地摇头否定。法师说我们来自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乡,要送几本经书给我,其中有《坛经》、《楞严经》、《金刚经》、《无量寿经》等,一再叮嘱我要保管好,日后有缘会有用、会读诵的。我应付地笑了一下,便把书丢到车厢背后,外出散心旅游,返家后一段时间几乎都忘记了。后来无意中,读到自己最佩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范仲淹等伟人哲士,他们都有在寺院里读书的经历,养出一身浩然正气。我自己很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的书,但依然不能安慰自己,抚平自己的忧伤,相对于这些文人哲士,我需要的是一个安心的法门,这才想起在衡山曾有和尚送的那几本书,看看或许会有什么用处。读《坛经》不懂,读《楞严经》不懂,读其他经书,也是糊里糊涂,倒是觉得《楞严经》逻辑缜密、层层剖析,把世界人生的形成发展和盘托出一目了然,与自己大学时的哲学专业一拍即合。于是选定《楞严经》为自己的主读科目,有空就啃一下。噫!自己悲伤寂寞的心居然有了温暖的慰藉。这是我读其他书籍所未有过的。再读《六祖坛经》及六祖在民间流传的故事,觉得六祖开悟是靠《金刚经》,我也不知道开悟是什么意思,就知道肯定是好东西。于是我就选定《金刚经》、《楞严经》作为自己永远相伴的好书了。这两本书改变了我对佛教的看法,觉得佛教经典真是博大精深的宇宙人生哲学,犹如大海般深不可测,与一般寺庙上香磕头的香客信徒完全是两回事。虽然我仍然读之不甚了解,但总觉得暗合自己的心弦,有种说不出的韵味。9 W% D: F; g0 Q, P/ a7 z
2 K/ F' A, b/ E. _
我决定于翌年的国庆节,北上黄梅,坐了23个小时的火车,抵达九江再转长途汽车到了四祖寺,净慧老和尚在那里举办生活禅,如火如荼。国庆节期间,举办禅文化禅修营活动。第一次在禅堂与双腿做痛苦的斗争,终获得心境的清凉。老和尚开示说:“要降伏其心,先降伏其腿。”老和尚犹如深山古松,一副禅师风范,令人敬仰。我专门抽空去拜谒老和尚,说自己是六祖故乡的子弟,重走祖师路,学习祖师的精神。老和尚连说知道、知道。之后逢节假日公休时间都去四祖寺、老祖寺参加禅七。也不知道禅七选佛场究竟选什么,对开悟的内容也一无所知。只知道,只要坐破蒲团,便有功夫。在禅堂里,都是与腿绑子做斗争,与昏沉掉举做斗争。有一次是六月份的坐禅,感到头皮一阵清凉,心境犹如晴空万里无云,后来心里打了一个妄念——这么清凉,该不是禅堂开了空调吧?于是宁静的心境又退回妄念迭起,真是一波才起万波随啊。我问法师及同参道友,他们都说是好境界,但也说不出是什么境界。随着修学的深入,尤其是对《楞严经》情有独钟。古德所云:“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对深入《楞严经》的心情更加迫切了。我搜寻历史上至今所有大法师高僧对《楞严经》的注解,能搜集到的都寻找到了,能拜读的都拜读了,要么是文辞深奥,犹如雾里看花;要么是关键之处解释得含糊不清。带着对《楞严经》的一些疑惑,我年年都到祖师丛林名山古刹,寻师访友。在朝拜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后,遍参天下祖庭,司空山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山间林间怪石古树有我背诵《金刚经》的身影音韵;鸡足山有我住山洞露宿华首门背《楞严经》山谷回响的发愿文;江西萍乡杨岐灯盏传千年的普利禅寺,目睹祖师舍利塔的倾塌,我锄草扶基,一路洒下了金刚、楞严两经文;我又追寻千年前黄檗祖师从江西到安徽的身影,去到哪里,哪里就有《楞严经》的背诵声;我也在一花开五叶的禅宗祖庭触摸祖师的脚印,恨自己生不逢时,依然无人教我弄懂《楞严经》;我坐火车,接汽车,接三轮车,三轮车接摩托车,摩托车接自己的十一号脚踏车,丈量祖庭,希望祖师梦中开示,冥中加持我学会《楞严经》,我下定决心读万卷书,只专一部《楞严经》,行万里路,只求一心不乱。在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中,在日晒雨淋风霜露宿中,努力背诵了《楞严经》、《金刚经》,鸡足山有位住山洞的和尚观察了我好几天,定定的跟着我说:“你是住山洞的料子,你的精进不少出家人自愧不如”。我说我弄不懂《楞严经》,心不安定,我必须要做到心和经合一,而不是人和经分离。住了几次山洞,能做到人和山合一,却达不到心和经合一,只好带着遗憾下山又踏上求法征程。
5 e# |& o8 r: P3 @$ W p3 m) Q X6 p* F! v! z; Z; P% P8 [0 {
那几年,我学过南传帕奥禅师的禅法,也学过藏传佛教索达吉的教法,也发愿受持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跟着南怀瑾老师门下法师学过准提法门,净空的持名念佛,安徽弘愿寺净宗推行的善导大师念佛法门,甚至也在东林寺那里学过东林念佛。举凡世上大师的书籍,能读的我都读过了。7 N& C1 W* y- R/ ^
: V& k) q- o9 N" ~4 R
2012年6月,我又专门赴台湾考察四大山头,回来后写过考察报告,认为佛光山是文化佛教,慈济功德会是行善佛教,中台山是禅定佛教,法鼓山是心灵环保佛教。表面热热闹闹、人头涌涌,也与六祖慧能开创的中国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总觉得缺少了核心的东西,似乎又与禅宗关系不大。再者,四大山头都有过开宗立派的愿景,如佛光山称佛光宗,慈济称慈济宗、法鼓山称法鼓宗、中台山称中台宗等,我看到这些现象很不以为然,他们自觉羽翼丰满了,名满天下了,可以开山立宗做一代祖师了,我又在想四大山头山主一旦西归,这么庞大的家业,靠什么传承下去?又能传承什么?的确值得深思啊!+ B# ]+ g# Y% A" A- V
+ Q, a! \1 I7 |7 U8 S$ f! S
听说台湾印顺导师在佛教界大名鼎鼎,我又在台湾慈济功德会请了诸如《成佛之道》、《摄大乘论》等书,但印顺导师却说《楞严经》是外道梵我,甚至也说阿弥陀佛是西方太阳神崇拜,我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印顺是变相否定《楞严经》,对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我对印顺的崇拜即时一落千丈,我想,印顺应该是研究佛学的学者教授,而非领众熏修走上佛道的导师,于是,印顺的书仅作为我参考摆设的工具用品罢了。后来,我又把证严法师从日本请来的法华三大部内幕,以及证严与印顺师徒间的内在修学脉络作梳理,发现他们有个共通点就是与日本佛学研究界一脉相承,并非真正的佛法而是佛学。看了证严法师的《静思语》后,我更加觉得这是世间善法,世间道理而非佛教的究竟真理,而且,我所接触的台湾佛教都与日本殖民统治时的日式佛教息息相关,于是,我感到台湾的四大山头及印顺法师等诸师并非我选择学习的对象。; g7 j& W- x L4 ^
, N2 W% \8 _! C6 L$ e有人强烈建议我读南怀瑾老师的书,我早在1996年就读过他老人家的书,2010年后,专门读他的《金刚经说什么》、《楞严经大义》,反复多次捧卷细嚼,但总是智竭才钝,不能深入。其门下又有好心者推荐南老师第二次讲到第四卷的《楞严经》。南老师讲课很生动,国学味道很浓,悬念重,我读到关键处最难理解最需要了解的地方却没有下文,只怪自己福薄缘浅。
. b6 A) @9 d: Y; p! C/ C
6 b7 L6 h2 Z5 M2 d ^! o+ }. b我也读过元音老人的《楞严经要解》,认为一念不生即是开悟,我也不了解一念不生是否前念已去,后念未来,中间那一段一念不生历历孤明即是开悟,但《楞严经》并没有如此开示呀!都是说如来藏、妙真如性呀!那肯定有个如来藏、有个妙真如性,两者内涵是什么?又是什么关系呢?但书中连基本概念都不懂,都没有讲清楚,甚至忽略不计。就算古来祖师也大都讲解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唉呀!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晕!
2 y: H+ a& O7 F( y6 N. \" E" h% U
1 |9 Q: E$ s7 D9 B$ l1 ~ |我也读过达照法师的《楞严经大义》,也弄不清楚他究竟在演示什么,表达什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重增迷闷呀! & z! k% \: w3 U6 t! A3 F% ]9 Z
6 m2 u) h% y; t
有些道友很同情我的处境,推荐台湾慧律法师、净界法师讲的《楞严经》,我都告诉他们,都读过,甚至连他们不晓得的大小法师所讲的我都读过。难道有比我更钟情《楞严经》,更认识《楞严经》的同道吗?) B. q/ e- H/ `) n% `) G9 A+ G
$ \8 X' U5 |' h C& i
我甚至想,藏传佛教应该有大德讲《楞严经》吧,他们那套教法森罗万象,或者有大德开启楞严真面目;我通过各种渠道、关系去搜寻,都没有。或者我缘分浅薄,一时难值遇也未可料。后来才知道,《楞严经》破淫、肉等,藏地修无上瑜伽男女双身法必须吃肉与之格格不入,不禁哑然失笑。
. u$ I h- a/ U4 S) V9 B# c4 G; @ C/ [/ w2 A' B$ V
4 d" K+ K9 [, r; u8 S+ `7 O" ~- g9 x+ e8 N) {% Z. q% X
( C5 F6 D" Y$ t; B2 c
能够坚定我读诵《楞严经》信心的是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是我一生最敬佩的老和尚,老人家禅骨铮铮,一肩挑五宗,修复禅宗祖庭,传承祖师法脉,尤其在逆难中重建南华寺、云门寺及真如禅寺等禅宗祖庭,老人家的《法汇全集》我读了无数次,每一次都悠然神往、肃然起敬!老人家是我的榜样,永远的丰碑!老人家建议末法时代专精一部《楞严经》,与阿难为同参道友,能够背熟《楞严经》,前经解后经,前文解后文,《楞严经》就是我生生世世的善知识。老人家足迹所在的祖庭寺院山洞茅蓬,我都朝拜过,都向老人家面呈自己修学《楞严经》心路,我终于背熟了《楞严经》和《金刚经》啦。虽然我读不懂,但今生无悔,下世再来吧!空谷有我的足音、心弦为证!% R2 X& h1 p% H/ w8 U$ F+ P' a
. u" g3 d o+ |6 c/ p: V
《楞严经》及其注解的搜集,我足可以开个《楞严经》博物馆;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能找能寻的《楞严经》和注解,我都网罗齐全,每一晚我都要抚摸一下经书,读诵下经文才能安然入睡。我发愿生生世世受持读诵《楞严经》,证楞严大定和金刚三昧,生生世世与佛菩萨为伴侣,与佛菩萨在一起。我曾著文《想起您就很温暖》赞叹《楞严经》!我曾一字一拜,用了一年多时间,拜完七万三千二百字的《楞严经》,身体的细胞都散发着《楞严经》的味道!《楞严经》接引我走出人生迷谷、低谷,使我浴火重生,走向光明征程。背熟《楞严经》使我有了择法眼,使我能辨别判断邪正!这一辈子背熟《楞严经》、《金刚经》够本啦!
1 J& A) P# O6 R$ y/ e
( Q6 n8 x$ f3 E, F& R2014年11月中旬,因佛协换届而拜访绍云老和尚,我随绍云老和尚到了杭州万寿径山禅寺,才知道径山寺是南宋祖师大慧宗杲曾住持过的道场,径山寺首座法涌法师送了一套大慧祖师《正法眼藏》给我,我如获至宝。当我陪老和尚经行径山寺时,我努力呼吸祖师的气息,缅怀祖师上疏抗金的铮铮铁骨和明心见性的菩萨证量,可惜我没有机会面聆迦陵仙音了。
9 i+ w+ j1 q1 V
9 V. U% s1 M. K) e. s2014年12月和2015年4月,我两次远赴四川成都彭州学习秽迹金刚法门,彭州是大慧宗杲的师父圆悟克勤大师的家乡,成都昭觉寺是克勤大师住持过的丛林祖庭。好像冥冥之中的缘分,我历尽丛林门派,读尽法门宝典,一闻有法,即时求学,想不到最终也是走入禅宗一脉,居然与圆悟克勤大师、大慧宗杲祖师有缘,可能这是六祖故乡子弟的宿命罢!% e1 C# z* ^, F
9 ~7 D8 B) I3 n( ~7 q: o, x% h2 L+ b+ H3 H
6 U; {' _$ D8 p
! d! j; x' N; Y6 X$ C
8 f. x% z/ z5 i; F% _& R( W! y6 U6 o- v+ Q) E; `4 g$ h7 h& |; z1 E% T
+ H- h; V! m+ J! Q: i
C, D5 G$ b3 G, P
$ {, U4 m4 h# Y$ n6 g
& A) }9 u$ z7 j. |" U& V6 R
' [% m0 L* i1 |5 @2 l5 B z% E
; O- {5 |9 I( h3 W
r; u6 o3 R+ I* w0 m% | V8 F/ x& G+ `/ F% S
" P d& L3 [! T: M
+ o/ F; x: i( a/ q3 {# `- x z- I- J
$ n; ?* k7 \* W) C+ |8 b# C$ M- D; X! V# g
( Z" R" { t5 b. f) L0 n3 p: b. \/ _
& Q; X) s; N- g3 D' j3 O& W5 l7 I. G) Y/ @5 G* J5 T# u$ Z
2 a7 f8 K7 n) q/ X& w2 H2 m
4 S% ?9 D$ |% F- m# H0 K) ^8 v( }" K8 B; K+ S u1 m8 k
+ M- _; i) H7 I. y8 b0 M$ M
. \( `( F2 B- G/ F s7 }7 R0 i
- A( n+ v/ c7 z% V5 q: L, r5 I9 ^, o
8 {9 V+ b3 o L4 T9 q7 Q4 t8 G
. G" J3 W; A- U7 Q) U- R! g* w8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