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段时间,打开电脑,打开网站。总能看到这样的一段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相信这句话不仅仅是我耳熟能详,大家也是一样。可是这句话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果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又该怎样去表达呢?我想那应该就是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相信大家在咱们的课程中也经常听到类似的话,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的榜样,相反我们要成为他们的榜样。这样简单地一句话,运用在教育中,到底充满了怎样的魔力呢?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这两天,在网上看新闻,被16岁的武汉女孩陈琪方暖到了,因为她的外公和妈妈都是医生,正奋战在抗疫前线,时刻关注疫情的她,写下一封给患者的公开信。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文字,传遍了网络,鼓舞了很多的人。而更让人感动的,是她“借”给所有患者的外公和妈妈。我当时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她,一位16岁的很漂亮的小姑娘,自己独坐在采访的镜头前,很认真的念着她写下的那封信,当中提到她第一次得知年迈的外公也在前线时,她就已经眼眶通红,再说到她的妈妈时,小姑娘提到了党员这个词,说都知道党员再这样的时刻要冲到前线。所以她把她的爷爷和妈妈借给他们,信的结尾中写到:哥们,挺住! 如她信中所写,即使是大年初一、初二这几天,她73岁的外公,仍坚持佝偻在防护服下,为病人看诊。受到父亲的鼓舞,在武汉儿童医院工作的琪方妈妈,与同事24小时日夜守护患儿,十几天无法回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她说:“大敌当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有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外公和妈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励了琪方,她写下这封公开信,希望给所有患者带去“向阳而生”的力量。她鼓励患者说:“在我的世界里,我的妈妈和外公是很能行的,他们顶起了我的家,也一定可以顶起你们的一片天。”女孩在以自己的方式,与外公和妈妈并肩作战。网友们纷纷赞叹:真是英雄一家人! 中国人爱讲家风,所谓家风传承,其实就是先辈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影响着一代代后人。孩子不是学你说什么,甚至不是学你做什么,而是学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无独有偶。在除夕夜告别家人,赶赴武汉战“疫”一线的军医刘远桥,收到了女儿写给他的信。 女儿曾因为担心而不准爸爸走,后来在新闻中看到爸爸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保卫国家,从来没有平时和节日之分,人民有难,我们就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她由衷地为爸爸感到骄傲。并在信中写道:“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你们才是闪闪发光的明星。”父母至亲,是离孩子最近的榜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你是什么样,你的孩子也会是什么样。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表现的一切,都会一点一滴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孩子的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是父母复刻的影子 在这一场全民战“疫”中,我们无数次被感动。而在诸多感动之中,有一群父母与他们的孩子们,格外让我们心生敬意。以一张满脸勒痕的照片“走红”的郭玮,是986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长。除夕当日,她放弃了陪伴双胞胎女儿的宝贵假期,加入援鄂医疗队,在阖家团圆的日子,奔赴武汉。每天高强度地连轴转,满脸都是被口罩、护目镜勒出的累累伤痕。 郭玮13岁的双胞胎女儿惠馨荻和惠馨乐,除夕夜含泪送别妈妈后,改编了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向妈妈隔空致 敬。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 那远方的你,是否平安和勇敢;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看见, 那家中的我,乖巧懂事而坚强…… 姐妹俩在视频中对妈妈说:“您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是我们心中最亮的那颗星。” 为人父母,给孩子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成为,夜空中照亮他人生路途最亮的那颗星。 就像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的一段话: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
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10岁女孩王潇婉,为远在抗疫一线的妈妈画了一幅手绘。画中的妈妈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 画的旁边,是小姑娘创作的一首小诗:妈妈,我想你,但是我不哭。大姨说你是英雄,英雄的女儿不能哭。我知道,你也许正在救别人的妈妈,那么,我只希望,所有的妈妈,都能平安回家。 稚嫩的笔迹,温暖的祝福,让很多看过的人泪目,并发出感叹: “可爱的孩子!可敬的妈妈!”“英雄妈妈,谢谢你把女儿教得这么好。”“看到泪奔!一个有爱心的妈妈才能教养出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纪录片《镜子》中有这样一句孩子的自白:“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其实,孩子不仅是一面镜子,映射出父母的一言一行;更是他们的影子,完整复刻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在学霸营的时候,见过这样一位孩子,因为他们的父母常常吵架,像个火药桶。所以他暗暗发誓,绝对不要成为像自己父母这样的爱暴躁的人。可是后来,他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还成为了学生会主席,但是当他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处理不了的困难时,他就会特别的火大,暴躁发脾气,虽然能很快的将脾气控制住。但是他发脾气的原因,暴躁的状态,却和他的父母如出一辙。他的父母是农民,碰到过不去的问题只会用粗暴的方式去处理,他虽然已经有了知识有了文化,上了大学成为了学生会的主席,按说各方面包括能力都不错,但他依然会像父母一样去解决问题与困难。 郑渊洁说:“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很多时候,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你是快乐的,孩子就是爱笑的;你是消极的,孩子就是畏缩的;你是谦逊的,孩子就是有礼的;你是暴躁的,孩子也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向你学习。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和刁难,我们希望孩子拥用的那些品质:善良、宽容、勤奋、乐观……都不会无端端自己生长出来。 而是需要孩子从我们身上复制。很多年后,课本上的知识会淡忘。但父母一点一滴、言传身教的精神内核,却会深入孩子身心,成为孩子自身的一部分。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三观的建立,都来源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因此,只有好的言传身教,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认为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所谓“好”,有两层意思:端正自己与不断成长。对,没错,父母也是需要学习,也是需要成长的。父母的出身不会决定孩子的人生,但父母的行为却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正如大家还爱说的另外一句话一样:“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改变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为什么说教育是一场修行? 因为,教育的根本,在于为人父母的自省。我们是树根,孩子是开在我们枝上的花朵。 我们最大的成功,就是让自己成为孩子内心的光。指引着他们,抵达我们没有去过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