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285|回复: 42

倡孝道師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 19: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父老兄弟們:
今天是雪梨舉行一九九九年國際敬老節。淨空有緣參加盛會,感到非常榮幸。「敬老尊賢,孝親尊師」,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古老的中國,從歷史追溯,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中國古老的祖先們,代代相傳,以這個理念教導下一代。孔子,創建了私人教學的典範。而國家正式制定教學的政策,也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
古代教學的目的有三點:第一、是教導我們明瞭人與人的關係;怎麼樣做人,怎樣與大眾相處,稱為倫理教育,古人將人倫分為五類。從最小的範圍-「夫婦」,夫婦同居一室。室外是家,家有「父子」、「兄弟」。家外是社會,社會有「朋友」,有「君臣」;君臣就是現在所說的領導與被領導。我們明白這些關係,這些關係中,有血緣的關係稱為天倫,有道義的關係稱為人倫。「父子有親」,是血緣的關係,是天倫的關係。「朋友有信,君臣有義」,這是建立在道義的人倫關係。所以人與人相處,自然相親相愛,相敬相重,互相照顧,互助合作。無量壽云:「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之明訓。人是一個社會動物,不能脫離社會人群單獨生活的,尤其是與不同的族群在一起共同生活,自古以來就如是,到今天依舊不例外。所以多元文化是天然的不是人為的。能夠適應多元文化,就是健康的。違背多元文化,這個人心理跟生理都生病了。
第二、是教人明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我們的生活仰賴大自然的供應,衣食住行都離不開自然環境。所以如何跟自然環境相處,於是才有「仁民愛物」的教育。什麼叫「仁民」?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待別人要常常想到自己,別人用這樣心態對待我,我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我就不可以用這種心態對待別人。這才是真誠大愛。不但愛一切人還要愛一切物,這是對自然環境的愛心。
第三、更向上提升,教我們了解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世間許多宗教學者,敬仰上帝。中國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祭祀天地鬼神。在佛教裡,佛陀教導我們,每年初一,這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佛弟子第一樁事情做的是什麼呢?「供天」,要做這一堂佛事,就是對上帝的尊敬,以最真誠的心,奉獻給上帝。

评分

参与人数 1知识储备 +80 收起 理由
缘觉 + 80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古代教育的內容,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這種教育理念都沒改變。而教育的根基則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孝親尊師」。孝親最重養老。孝養父母,是做兒女的天職。但是現代教育,與中國古時教育的理念完全不相同。現代的年輕人對於孝敬非常淡薄,這個不能怪他。如果我們怪他,那就錯了。怪誰呢?怪我們自己沒有教他,沒有作出好榜樣給他看。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講:「先人不善,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上一輩沒有把他教好,你怎麼可以怪他呢?不能把這個責任推卸給下一代。
我生在這一代還算是很僥倖,沾到一點教化的邊緣,對於這些道理懂得一點。不幸的是,我生在戰亂憂患的年代。我從十四歲離開家庭,這麼多年來很少跟父母有過短時相聚。所以對於父母養育之恩,念念在懷,時時想到古聖前賢與佛祖的教誨。佛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看看佛菩薩的胸懷。宋朝范仲俺先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都是慈悲博愛精神的落實。所以我上一次經過雪梨,聽說此地松柏高齡中心要建一個養老院,我就非常歡喜;我願意全心全力來協助它。事後也有很多人來告訴我,說這邊這些狀況不是那麼樣理想,法師你不要受騙。假使每一個人都存這個心,天下的善事就沒有人去做了,誰還敢去做?正如同這世間有許許多多的災難,大家都不敢去救災,為什麼呢?怕救濟的錢到不了災民的手上,活活的看到許多災民餓死凍死。這是感情用事,不是真正的慈悲。真實的慈悲,縱然我們以善心出錢出力被人騙了,佛說我們的功德仍是圓滿的。《楞嚴經》上佛說:「發意圓成,圓滿功德」。為善修福的人來生生天作佛,那些偷竊救濟財物而害人凍餓的人,來生必墮阿鼻地獄。他們墮阿鼻地獄不是我們存心陷害他墮地獄的,你如果是存心要害人,要把他送到地獄去,我捐些錢讓他去貪污,那你就做惡事了。你不是存這個心!大乘佛法結罪是論心不論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放心大膽去做慈善事業。我是一顆純善的心,是真誠的愛心。看到年老的人,就跟看到自己父母一樣。今天有人發心建老人院,有這麼多人來照顧老人,替我照顧,我已經是求之不得,感恩之至,怎能不盡心盡力來做好這一樁事呢?不是說幫助他做,這事本來就是我自己分內的事。我們人人能存這個心,人人能作如是想,世間的老人有福了。我們自己也會老,我們能夠尊敬老人,愛老人,照顧老人,養老人,將來自己得的果報自然殊勝。如果我們畏首畏尾,不敢去做,到你老的時候沒有人照顧。那個時候自己感受痛苦,後悔莫及。
世出世間法最寶貴的,就是你存這一點真誠的心,這個心太可貴了。財力不可貴,那是身外物無所謂的,這一念真心可貴,一念信心可貴。信誰?信自己。所以我們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具足自信心的人很少,所以世法跟佛法的修學都很難成就。沒有自信心,要相信別人,太難了。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給我們講「信」,第一是相信自己,第二信佛。這個道理很深,我們要仔細地去思惟,去體會,去修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間縱然有災難,有信心的人得救。所以我們今天做這一樁好事,決定沒有畏首畏尾。決定不會受周邊境界的動搖。這一樁事做得成功很好,做不成功也好。總之,我們這一點真誠的心,上帝知道,神明知道,佛菩薩知道。所以我們在新加坡,也正在籌備建一個「彌陀村」,對象是幫助年老人,大家在一起過一個最有意義、最幸福、最有希望、最美滿的晚年。我對於養老的福利非常關心、非常留意。在世界許多國家地區,凡是我到的地方,我一定要去參觀老人福利事業。而這個事業,澳洲確實是做得最好,可是也使人遺憾的是精神生活缺乏。所以我希望松柏高齡中心,除了對老人物質生活照料之外,一定要提升精神生活,使他們真正度過一生中最幸福、最美滿的晚年。中國人常說:少年是培福,中年為社會、為大眾造福,晚年是享福。所以我們希望這個高齡中心是老人晚年享福的一個設施。如果做不到讓老人享福,我們就有罪過。所以我要求新加坡的彌陀村,所有工作人員要把住在彌陀村裡的老人,都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樣孝順,都看作佛菩薩一樣尊敬,我們才是佛陀的學生,才是真正佛弟子。盡心盡力為老人服務。在老人院裡面,為老人講經說法,為老人提供一切文化娛樂的節目。這些娛樂節目,必須遵守孔夫子:「思無邪」的原則。讓老人每天在這裡,都能接受到古聖前賢和佛菩薩的正知正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經說過,老人院是最有希望的工程。因為他們要在這個地方做一個轉換,怎麼轉換呢?「轉凡成聖」。像一般宗教徒一樣,這是他們生天的預備處,他們在此地準備生天,在此地準備往生不退作佛,你說這個工程多殊勝?還有哪個工程比這個更有希望?還有哪個工程比這個更殊勝?我們能對一切老人孝順,對一切老人像對一切佛菩薩一樣的尊敬,像對上帝那麼樣的尊敬。佛經告訴我們,孝敬是性德,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性德能夠流露,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佛菩薩到哪裡修?在老人院裡修行就成佛了,就成菩薩了。在這裡行菩薩道,修菩薩行。
今天,非常希有難逢,淨空有緣應邀參與這一勝會。大家要我講幾句話,我以此勉勵我們與會所有的女士先生們,我們要同發大心,要以大愛來愛護社會,愛護一切眾生。將世間照顧老人,幫助老人這樁大事,全心全力去做好,這樣才不辜負雪梨九九年國際敬老節的用意了。淨空願與大家共同勉勵,共同努力做好這一樁好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經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開經偈云:「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都是說明得人身、聞佛法是非常希有的因緣。想聞佛法聞不到,所以更要珍惜重視佛法。可是我們現在天天跟佛法在一起,反而不覺得佛法可貴,往往粗心大意,當面錯過。

佛法的好處,在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明瞭自己,認識自己;換言之,諸佛菩薩就是一個真正認識自己、明瞭自己的人,曉得虛空法界與自己是一個生命的整體。現代人講「生命共同體」,這個講法還是隔了一層,共同體畢竟是有許多體共同一個;事實上,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整個身體是一體,頭、手、足是整體的一部分。唯有佛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佛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但是我們不能接受。為什麼不能接受?眾生迷惑,執著自己的情見,不相信諸佛菩薩的正說,這是眾生不能了生死、脫離十法界的根本原因。

因此,修學的關鍵是對佛要有信心,懂得尊師重道。孝親尊師是隨順性德,唯有性德才能開發自性的智慧德能。迷決定不能開悟,要想開悟一定要用智慧。要想認識自己,明心見性,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從何做起?從孝親尊師做起。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是修學成就的第一因素。如果你有這個條件,老師會全心全力幫助你,因為你有可能會成就,老師不幫助你就對不起你。如果你不具備這個條件,老師再用心教導你,也注定不會成就,他就放棄了。諸佛菩薩如是,古代聖賢如是,好的老師亦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我聽說方東美先生是當代的哲學家,於是對他心生仰慕。我以真誠恭敬一心向學的態度,希望他准許我到學校去旁聽他的課。方先生叫我不要到學校去,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他給我上兩個小時課,這是特別的教學。我跟他素昧平生,他特別用心來指導我,就是因為我有一顆真誠恭敬向學的心,道理在此地。你沒有這種心,充其量他讓你去學校旁聽,要單獨撥出時間來教導,談何容易!那時我生活非常艱苦,對老師沒有供養一分錢,但他對我一樣的愛護,這是何原因?尊師重道。現在要找這種修學態度的學生找不到了,一生當中難得遇到一個。所以,我們不能怪別人不教我們,要問自己有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

以後我學佛了,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也跟方老師一樣,每個星期給我兩小時的時間,所以我的佛法基礎是章嘉大師奠定的。章嘉大師圓寂的次年,我認識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師雖然要我跟大家一起學習,但是他對我的指導,與一般同學不一樣。所以,真正發心想學,親近善知識第一個條件是「真誠、恭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世法的修學,最重要的是信解而後有行證,解行是樞紐、是中心、乃成敗之關鍵。解要解得透徹,解得圓滿,教下所謂「大開圓解」。不能解偏,偏了就變成偏見,會造成所知障。所以,解得透徹圓滿,在行持上就沒有障礙;行是生活,生活上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才能入佛境界。無論以什麼樣的身分,從事哪一種行業,都是行菩薩道,都是過「佛華嚴」的生活。世間人所講的「真善美慧」,你圓圓滿滿的得到,得到就是證果。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會做得很圓滿,你過的是高度智慧的生活,也就是佛菩薩的生活。凡夫生活在感情、煩惱、迷惑中,前途一片黑暗。佛法修學讓我們前途一片光明,能夠得到真正的自在圓滿。

一生成敗的關鍵,在「孝敬」二字,這兩個字的意思深廣無盡。什麼人才能把孝敬做得圓滿?唯獨如來,等覺菩薩還有欠缺。由此可知,整個佛法只是孝敬而已。在佛法還沒有傳到中國的時候,聖人就教孝、勸孝。此「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這兩個字合起來,老代表上一代,子代表下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整體,就在孝字這個符號裡表現出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講自性、真如、本性,用孝這個符號來代表,跟佛法所講的沒有兩樣。所以,沒有真實智慧,沒有實證的境界,孝這個字造不出來。中國人講本性,「性」這個字,左邊是豎心,右邊是個生字,豈不就是《華嚴經》講的「唯心所現」(生即是現),「唯識所變」。中國人造這些字時,佛法還沒傳入中國,所以我們相信那些造字的人,都是諸佛菩薩再來。

我們仔細從中國文字裡去觀察、研究,就能夠體會到,諸佛如來到中國來現身說法,就是三十二應裡講的,應以聖賢身而得度者,就現聖賢身;在印度,應以佛身得度者,就現佛身。世出世間聖人給我們的教導多麼寶貴,我們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理解、尊重,這一生決定得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就是中國自古以來優良的傳統家教集大成,這本書好!編這本書的指導原則,就是孔夫子的一句教訓,「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以這句話做綱領。這篇文雖然不長,講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言簡意賅,這是一生都不能離開的。
佛法裡的根本就是《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講不殺生,不殺生是屬於汎愛眾。你愛他,就不會傷害他;人要愛,動物要愛,植物要愛,一切萬事萬物都要愛。還有殺生的念頭、行為,汎愛眾就沒有做到。所以,弟子規是十善業道的落實,十善業道是弟子規的綱領。這兩者去一比照、一核對,完全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懂得尊敬老師,是父母教的。我在六、七歲的時候,好像念了四個月的私塾,以後就沒有了,以後私塾漸漸的被小學代替。我們住在農村,私塾裡有一位老師,課程都是古籍,大概是《千字文》、《百家姓》、《唐詩》、《古文》、《四書》這一類的。一個老師教二十幾個學生,年齡不一樣,從六、七歲到十五、六歲都有,每一個人念的書本也不一樣,各人念各人的。年歲比較大的,老師給他們上《古文觀止》、《四書》;我們年歲很小的,念《百家姓》、《千字文》、《唐詩》。上學的頭一天,這個學校在祠堂裡面,祠堂的大殿就做為禮堂,當中供奉孔老夫子的牌位,是個很大的牌位,「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我們上學先要在孔老夫子牌位面前行禮,我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後面,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就跟從前見皇帝一樣;拜完了至聖先師之後,請老師上座,也一樣的,我父親在前面,學生在後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禮,再送禮物供養老師,我們從這裡學會了尊師重道。家長這樣隆重的禮節對老師,老師要是不好好管教學生,就對不起家長,這叫師道。現在沒有了,現在老師管學生,學生回家告訴父母,父母立刻就告狀,老師還能教嗎?所以我還接觸到古老教學的邊緣。
現在家庭教育沒有了,學校教育也有了嚴重問題。學校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換句話說,老師能不能把學生教好,專看學生家長對老師的態度。做父母的人不尊重學校老師,學生怎麼會看得起老師?「我爸爸都瞧不起你,你算什麼?」他怎麼會聽老師的話?縱然有好老師想教,也困難重重;看到許多障礙,老師也知難而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沒有教育,現在人不懂禮,不會做人,不會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無所知,完全憑著自己意氣用事,廣結冤仇,前途一片黑暗。我們過去看到這個事情非常難過,讀到《無量壽經》時,心情才輕鬆一點,放下一些了。為什麼?佛在《無量壽經》裡說了,現前的社會,大眾無知,胡作妄為,把這個社會搞成這個樣子。其根本原因就是經上所說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今天對於這些造作罪業的眾生不能怪他,因為他的父母、長輩沒有教好他。沒有教就不造罪業,這是聖人,不是凡人,那是佛菩薩再來的。凡人要教,不教怎麼行?

  今天的教學比過去困難太多了,過去有基礎,從小教好教,儒家常說的「教子嬰孩」。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從胎教開始。一般沒有這種大德大能的,都知道小孩生下來之後,兩、三歲的時候就要管教。現代人疏忽了,忙著賺錢,錢賺到了,下一代完了,把小孩交給傭人去照顧。我聽說有很多父母非常忙碌,一個月去看小孩一次,把錢送給傭人時才去看孩子。一、兩年之後,這個小孩認傭人是媽媽,自己父母不認識,絲毫感情都沒有。錢是賺到了,後代毀掉了,得不償失!這種情況在現在社會,國內、國外都相當普遍,這是社會的隱憂,這個社會能安定嗎?世界能和平嗎?看看現前的人,他想什麼?他說什麼?他在造什麼?這個世界的前途,大致上我們可以預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前在家裡,父母、伯叔、長輩都給子弟做榜樣,那是教育。兒童每天張大眼睛看大人,大人說話,大人做事,天天在看就在模仿、學習。現在麻煩了,不少的家庭,父母都有職業,早晨一早就上班,晚上很晚才回來,兒女甚至於一個星期難得見到父母一、兩次。什麼人帶他?家裡傭人,他所看的是傭人的言語舉止,他就學他,跟父母的親情當然就生疏了。
  一個做母親的人,從事於職業,現在說職業婦女,在外面能賺到多少?你有沒有想到,你付出的是什麼代價?下一代沒有了。什麼時候你才覺悟?到老的時候才曉得,到老的時候怪兒女不孝,兒女不照顧自己,老的時候孤苦伶仃,你才嘗受到果報;果報還不止於此,佛家講你嘗受到的是花報,還有果報。《三字經》上講「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能在小孩三、四歲不離開兒女,這個兒女確實跟一般兒童不一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昆士蘭遇到一位在銀行做事情的一個職員,我們問她在銀行工作多少年?她說很久了,從結婚生小孩之後,她就把工作辭掉照顧小孩。一直照顧到十歲,小孩上學也能自己照顧自己了,再回到銀行上班。我聽了之後很感動,現在很少知識婦女能懂得這樁事情。我們聽了歡喜讚歎,這個母親對得起兒女,負責任,很值得表揚。讓大家看到她這種行持,好好的想想,能夠辭掉工作十年,專心在家庭裡面為兒女服務,照顧他、教導他,她的兒女怎麼會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這個社會,倫理道德沒有了,年輕人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友愛兄弟,完全是自私自利。說實在話,畜生裡面還有知道孝順父母的,古書裡常說,我們真正能看到,烏鴉有反哺之恩。老烏鴉太老,飛不動了,成天也在窩裡頭,像小鳥一樣。牠的兒女覓食回來餵牠,說明烏鴉會照顧父母,看看現在的年輕人不如烏鴉。羊有跪乳之恩,小羊吃奶的時候跪在地上,誰教牠的?天性!我們看到這種情形非常感動。畜生有父子有親,有一種親愛。所以五倫叫天倫,天倫是自然的,本來就是這樣的。
  現在我們的五倫為什麼失掉?沒有人教。中國社會非常重視倫理教育,倫理教育是中國教學的特色。從哪裡教起?從嬰孩教起,小孩一出生,眼睛一張開,他就會看,他就會聽,他看大人一舉一動,言語談吐,那個印象就落在他心裡面,阿賴耶識裡。天天在看,天天在聽,天天在模仿,所以到六、七歲,古人講了兩句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他的德行已經變成自然而然。這個德行就是今天同學們學的《弟子規》,所以《弟子規》在過去是家庭教育,父母教,尊長教,哥哥、姊姊教。這是家規,人人都要遵守,這個家裡頭男女老少統統遵守。所以嬰兒從小就學會了,他能保持一生都不改變,已經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這是中國教育的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中國人有親愛精誠,中國人愛好和平。中國人的思想,我們在古籍裡面常常看到,很少看到講國家,都講天下,確實把族群、國家的觀念融入天下。所以「凡是人,皆須愛」,凡是人,沒有說他是我這個族群的人,是我這個國家的人,沒有講這個,而是講天下,所以心量很大,跟大乘佛法相應。仁民愛物,仁民是愛人,從愛人展開來愛物,愛動物、愛植物、愛大自然環境,這是中國傳統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古時候教學,私塾的老師教學生,教句讀,只是教他背誦,教他認字,不講解的。小孩六、七歲上學,一般都是從《三字經》念起,諸位要曉得,《弟子規》不是學校的課程,私塾是學校,不是學校課程,《弟子規》是在家裡面父母做給兒女看的,是家庭教育。所以,根在家庭。中國五千年的教育特色就是家庭教育,從小孩出生眼睛張開,耳朵會聽、眼睛會看,他就在學習。大概從什麼時候起?在我想應該是三、四天,小孩生下來的三、四天,他的眼睛耳朵就管用。天天在看大人做些什麼?大人說些什麼?那個印象都印在他阿賴耶識裡,所以到三歲就相當成熟。做父母的(就是大人)在小孩面前都要端端正正,不可以讓他有負面的、不好的影響。
  真正要做到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行,一切都要合乎禮節,要合乎德行,那就是《弟子規》的原則。做給小孩看的,這是身教不是言教。你天天這樣做,到三、四歲他真的就學會了,他處事待人接物就很有分寸。你們在書籍裡頭念到,孔融四歲讓梨,他懂得尊重兄長,懂得孝順父母。他看到了他的父母怎樣孝順他的父母,他的父親怎樣尊重他的哥哥,這他學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歲上學,開始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這個時候再言教。有很多事情小孩學會了,不懂得道理,知道是要這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不曉得。為什麼要這樣做?有的時候父母說不出來,誰說?老師說。老師教學生孝悌忠信,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就在小學,非常重視。老師要做學生的模範、榜樣。所以老師雖然是一個窮秀才,他在社會上非常受人尊敬,為什麼?他是社會大眾的榜樣,真正做到了「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是學生的榜樣。所以著重在身教,著重在生活教育,特別著重在人與人關係的教育,所以他和諧。家庭和睦、社會和睦、國家和睦、天下和睦,是教出來的,不教怎麼行?

  兒童的記憶力最好,人一生當中都是有階段的,這個階段記憶力最強,就利用他這種特性,凡是要記的東西統統在這個時候教你背誦。學生智慧不一樣,老師怎麼教?一試就出來了。從前古時候的書籍是木刻版本,通常一面十行,一行二十個字,都是用這個方法來刻的,你說不科學也挺科學的,不管哪一家出的書都一樣,第幾頁、第幾行字都相同。我們中國古時候有這種方式,不像現在每一家出版的東西,同樣一本書頁數不相同,很不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習的內容雖然不講解,大概意思慢慢都能明瞭,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落實。小學階段著重於品德,在學校裡面要事奉老師,佛經上講得很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要為老師服務。所以灑掃應對,替老師服務,這時就是學習生活教育。你在學校裡會奉事老師,你回到家裡面就會奉事父母;你在學校不能奉事老師,你回家就不會奉事父母,這是生活教育,做人的教育。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國幾千年當中,多少的聖哲,他是怎麼學出來的?都是父母紮的根,母親的功德最大,為什麼?古時候教兒教女是母親的事情,母親不離家庭,不離兒女。父親出門謀生,擔負起家庭的經濟生活,經濟的來源靠父親。兒女的教養是母親的事情,家庭經濟是父親的事情,所以男女有別,別是任務不一樣。中國自古以來,母親的恩大於父親。佛法也是如此,在大乘戒律裡面,出家人得到四眾供養,母親可以用,父親不能用,父親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十方供養只可以拿去供養母親,其他的人不可以,父親、兄弟姊妹都不可以。佛在戒律上制定得很嚴格。
  所以兒女是母親教出來的,但是要曉得,母親教只是最初的一個階段,頂多教到六、七歲,母親就放手讓老師教,老師接著教,所以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老師怎麼教法?老師要好好的把學生的根保護好,不能讓他變質,要好好的嚴加看管,不能讓他行為越軌,然後再教他讀書。中國人有所謂「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十年寒窗大概是七歲上學,念個十年,十七、八歲了,真的他有成就。無不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念了十年,參加考試可以考到狀元,狀元就是考試裡頭第一名。古時候真的有考取狀元的、榜眼的、探花的,這是前三名,是還沒有到成年,童子就考中了,成年是二十歲。所以要曉得,是不是老師教成的?老師可以說是護持,老師是保母,成就是他自己成就的,自己的成就決定超過老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