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耕云书笺·示张生

已有 178 次阅读2020-9-2 10:55 |个人分类:禅宗专修

示张生



  弟问“如何参?”参者,参详,亦即思惟也。思惟之主题,唯在找出自己生命的基因、原态和永恒相,以及众生平等、生佛平等之所以然,进而肯决“万物即我,我即一切”,这便是思惟的课题。长年累月,闲来便思,终必有悟的时刻。
  你问“参而悟,何以见得是真悟?”这更简单。人不能不受身外的干扰或影响,因此很难摆脱烦恼,很难享受“自在”。尤其想念瞬间不停,片刻难安。一旦开悟,安祥充满,有心而无念,即相而离相;心如金刚,外界绝难动摇、左右,而享有自在无碍、独立自由,一切相对悉成统一矣。能长享此境,且无任何疑惑,便是开悟,亦即生命的觉醒。
  “悟后如何修?”悟后无可修,但保持安祥、无染,久之一切进境只能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弟台福泽深厚,智慧内蕴,如今只欠一悟。若能悟,则必能迸发生命潜力,绽射生命华彩,“三不朽”舍弟其谁。成佛犹非分外,于此何须更谦,承当可也。

                                                 (一九八二年九月廿七日)



  你必须了解,那种离念、离执、离分别而又清楚、明晰的心态,是一切圣者同证的“正受”。那不是可以从册子上挖掘得出来的,它是心传或别传的内涵。即使是大悟、澈悟了的人,也只是以此心态作为禅与非禅的“试金石”。因为除了这,教内往往认为“惺寂”、“灵明”、“昭昭灵灵”或“空灵”是祖师心,其实是错的。
  不管你从禅定中攫取得任何境界,就我宗来讲,都只是“把玩光景”,都只是“误化城为宝所”。唯此是“实际理地”,唯此是“本地风光”,唯此是“三昧王三昧”,唯此是“真种子”,可以开心之花,结道之果。修行也必须从此开始,唯以此为起点,但凡思惟、反省、忏悔……都必须以这个心态作基础,才不会落空。凡研教、看禅籍到不能明了时,只消反顾自心的原态,就逐渐体会到三藏十二部直接或间接都只是说或只为到此一心态而已。往后的日子里,努力于保持并了解此一心态。当你完全了解了它时,你就具备了“正见”,加上原有的“正受”,你便证得法的全部了。
  事实上,以上只是就能力所及的,以及允许形之于文字的,概略说出万分之一而已。只要你视它胜过生命,保护它如同保护自己的眼睛,你就会发现,保持得越久,体验也愈深,乃至诸佛诸祖会时时放光加被。所谓“结果自然成”,不就明白告诉人:耕耘就是收获吗?当然所谓“法的人格化”,起码要扫除功利、神奇、玄秘……等概念,也绝不可见异思迁。如此三年下来,你就会知道禅的外举和内涵了。
  可以看《圜悟心要》及《指月录》,但须用“禅的心态”去看。看不懂,就试着权当它是在解说、暗示我此刻的心态,久之必能领会出它的真滋味。
  最后必须提醒你:“禅须忌口”,也就是说,既不可以乱七八糟的概念都吸收,也不可以随便乱讲。古人大悟了,依然装糊涂,未澈悟绝对不提一个字。自己境界尤其不可对任何人讲。如此,方符“正行”,方符古人践行的正路。倘若把它当作一门知识或学问来论说,不但自己不易再进步,也埋没禅的真精神、真血脉和真生命!
  “真实的,必是原本如此的,原本是个什么?”希望空暇时不急不缓地思索、玩味这个问题,也不必急着要答案。久之,一旦了然于心,也可以说是“参学事毕”了。
  能到你这种境界,很不容易,也不会有很多人。盼能珍视、保持、缄默、反观,再加上少许喜悦!

                                                   (一九八三年三月六日)



  中峰禅师为《圜悟心要》题叙曰:“少室不传之妙,就当人正体上举扬,无形段可指,无方隅可示,无言说可诠,无道理可陈,虚洞洞,空牢牢,绝毫芒,离朕兆,圆满湛寂,真正妙明……”所描述的即你的境界。既如上述,又不可以无言,遂有禅语录、禅文字之出现,或隐、或喻、或直示,总不明说出此心境界。一者、虑小根谤法,一则虑流于知识而塞却悟缘。古人用心亦良苦矣!
  贤弟宜深体斯旨,切莫向人轻率道出“冷暖自知”境界,默而识之,诚以奉之,长时养之,方是上根大器行谊。
  此事多少人耗尽一生时光,尚不得浅尝少许,弟已全得,宜生珍惜想。佛菩萨放光动地,感得龙天拥护、供养,亦只以此为基础。《证道歌》云“但得本,不愁末”,应力持此根本,务必保任无亏,则修行事毕。
  佛法是“无为法”,无为者概括为无念、无相、无住,而以“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为要诀,则日常生活与人无异,“只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便省心省力,不修而修,修而不修矣。妙奚如?
  须知未臻佛圆满果位,任何人皆有所不知——惟当存“畏天”与“自爱”之心,凛然于此心,绝不可稍有污染。故当力持光明无私、守身如玉、护心如城之操行,以待“结果自然成”。须知因正则果圆,缘至则事成,切莫学浅根不堪风雨也。
  平时看佛书有不明处,固当依此心境作解会。读至亲切处,尤当汇归于此金刚心,方是修学之道,方契不二法门。
  读禅德语录,宜留意参考之处,俾以之应对。盖有问不答,固不当;答而不如法,尤罪过。
  谦冲、淡泊、多笑少说,时时监视每一念之生起,绝不姑息养奸,久之必蔚成泰和之象。
  一切理、一切事,只在你那如幻非幻、空空朗朗之处生起、幻灭。识得自心真相,是为“全知”;复得心之原态,姑名“成佛”;保任此心瞬瞬无间隙,名曰“真如”;析说此心之升沉,名曰“说法”;你但精研、覃思自心之种切,名曰“内学”;谬执心外有所谓真理,俨然外道矣!熟味之。
  务将杂念、妄想、神奇、怪诞扫除廓清,外道之书尤不可触,可保平安成佛。否则必多魔障。

                                                   (一九八三年三月七日)



  学正法必须通过“八正道”,而“正业”乃维持“正命”所必须,亦为“正命”的正常表现。
  弟应知我的修行是穿着军服进行的。即使是退役后任站长,也并非是个专业参修的职务,所谓“治生产业不违正法”,早指明了修行是不可以脱离社会现实的。由此可以了然你研习微电脑和接触学术新知,并不妨碍修学。若果为了修学正法而规避责任、义务,使正法蒙上功利主义——急功求效的色彩,那就罪过了。
  “外道”并不是个坏字眼,也不含讥讽的意味,而是把学问作二区分,无法摒弃的表示词。如果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不就没问题了吗?更况我最喜欢用科学概念印证正法。记住:“舍方便,无究竟”。什么是最初和终极的真理呢?参!
  你来信最后引用我所举例的话,很正确。放心,学术研究不会污染到心。何况当你深入契入微电脑时,不是更能了然于人们自我意识和知识、经验形成的原理了吗?不是更能以科学印证佛法吗?
  修行最怕的是“心无所寄”而“闲居为不善”,新知探讨、学术研究是桩好事,应该把心力全部投入,不要落后,让正法蒙羞!
  一颗光明磊落的心,是永不褪色的,只这就够了。除此,啥叫做法?除此,有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真理吗?我的答案是:无!
  所谓“随顺世缘无挂碍”,做你应该做的吧!人应该也必须是活在责任与义务里的,对吧!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



  人生活在这五光十色的社会,加上与生俱来的资料累积,很难清澈澄明到根绝错误,只要怀有一颗向前创进、向上升华的意志,早晚会到达生命的圆满。
  宗门之法,是究竟圆满法门,努力行之,福慧并增,人生亦不再有任何疑问,岂不堪称究竟?
  所谓“欲念”,合理的欲望是进步的动力,也是毅力、热情的根源,总宜取法乎上为宜耳。

                                                   (一九八三年六月六日)



  读八日来函,欣喜不已。弟台见解正确,理路清晰,已具正见,依此起修,依此保任,不难“就路还家”矣。
  正受、正见,原为一事。然耽正受,则压抑悟性,差堪自了,无方便能利他,故可讽之以正见不具;具正见而少实证,分别炽然,不知安祥为何事,亦勉可刺之以不具正受。若果诚敬至极,且坚信自心,则得正见时,便享正受;享正受矣,见不离此,全以此而自见、自肯、自受用,亦行法施予有缘,而显大悲方便,可名“等持”。
  言“定慧”,虑人扭于惯性,不能了解,姑言正受、正见耳。
  法,唯是“一心”,余皆方便。凡有建立,咸背真实。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日)



  是否开悟,很容易验证。如果遇到拂逆之事,不生烦恼;遇到可欲之事,不起贪恋,心不动摇;遇到可怖之事,不生畏惧;遇到不平之事,不生愤慨;时时安祥,驱之不退,忘之不失;凡事入目便判,不生疑问,便是开悟之征,不须问人即知。
  我向不重视他人布施,且亦时时量力供养他人。我最乐见的是人们真实修行,诚心向道,作个光明磊落、无私无我的人。

                                                 (一九八三年六月廿八日)



  至诚忏悔,龙天熙悦,愚亦为弟随喜。吾非神职人员,从不宣扬宗教,惟既有缘,吾亦不峻拒来学。向者以弟福慧兼备,颇喜弟能发无上心,而寄望极深,徒以时空所限,不能时相切磋,致心为境迁,心为形役,渐失主宰,而道心亦为幻象所转,实堪叹息,今乃诚心反省,忏除往非,矢志日新又新,洵可喜也。
  吾宗贵能长远发心,时时不忘斯事,尤贵心传。得心即得道,既得道,但行可也,终必抵家,更无奥义可得。
  吾一向平等法施,获益深浅胥视其人容量而定。苟念念不忘小利,其失大利也必矣;若更疑我法有保留,向后必遭天谴无疑。
  若有人终日弄神弄鬼以迷信骗人,遇机虽芝麻小利,亦辄思指染,反弃无量功德、无量光明大法于不顾,任意污染心田不知警惕,如何期其成就?苟有成,亦唯魔道而已。更况盘算私利之时多,反省己过之时少;色欲物欲之念强,慈悲喜舍之念少,而谓“师法不验,传法不备”,宁有良知?天理能容?
  此事唯具上上根器,唯志在圣贤,唯不甘沉沦,唯集生命之全力以奋出尘之壮志者,乃堪承当。
  弟台反省宜细、宜诚,不必求速,不可草草,当得大益。

                                                 (一九八三年八月廿三日)



  “我慢”乃主观、我执之突出,不仅障道,亦为烦恼主要来源,盼列为克制重点。此外懒惰、因循、怕麻烦、不耐烦,亦请去除之,来日世法、佛法必能加速成就。
  犹忆初见贤弟,即以呼吸系统稍弱相告,盖意在讽以降低主观、好胜、自是之偏去个性耳。不图迄今仍犹时时作祟,至盼作一番剿绝之功,庶世法、佛法两皆圆满也。此须静思、深思、细察,而不须注重形式,尤不可一曝十寒。
  人身难得,涵义甚深。至盼以知足、感恩、喜悦之心情,珍惜缘生,努力心灵之净化、无明之廓清是盼!

                                                 (一九八三年八月廿九日)



  人总是活在错误中的,因此生活便几乎成了对生命的惩罚——总是烦恼、不如意的时候居多。
  当人决志扬弃错误,断除非分的欲求时,便开始少分心安的真正人生了。
  人活着为什么?是为了心灵的净化。因为“生命”是存在的唯一真实,是不可毁坏的。因此也必须朝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域前进,以达到与佛一体的归宿,然而这也必须以“心安”为基点才行。所以学法毫无迷信的成分,反之是人的本分。
  透过省察克制的工夫,到达无私、无我时,人的本有光明就会绽射出来,就会散播安祥,**光芒,带予人群和谐、安祥与喜悦,然后心才会光明、圆满、永恒自觉。
  唱熟《自性歌》,并玩味其涵义,对心的进步会有帮助。

                                                   (一九八三年九月五日)



  此事只要成为生活的唯一兴趣,而不是兴趣之一;生命的唯一目标,而不是目标之一,则款款而行,不急不缓,不仅乐在其中,功德亦在其中矣。怕的是进退失据,迂曲迷惘,就不免费时徒劳了。
  忧虑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应该以信心、安祥、喜悦贯注生活全程,让它成为生活的源头活水,活得才有力量。
  心情抑郁时、精神倦怠时、公私拂意时,廓清闲愁专心吟唱《自性歌》,必能获得清新、喜悦与安祥的心态。持此心态,世、出世法无不吉祥顺畅也。
  睡眠不须减少,只要醒时心不乱、意不驰、志不摇,如孟子之言:“必有事焉,心毋忘,毋助长也。”玩味、追忆、觅回弟我坐而论道时之心态,并保任之,不消多时,大事定可了毕。

                                                   (一九八三年九月九日)



  所谓“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但能保持心的光明磊落,而能敬业乐群,便是正修行路。若轻忽世法,名为“边见”。于日常繁忙中保持心的安祥,于公余闲暇时稍稍思惟生命的基因、共相、原态,时至必能彻了。
  若忽保任,即非心宗;倘忽做人,名为狂诞;总以留心人际调和、学术进修、心灵净化为要务。凡此皆为佛法之正行,亦即“既存在又超越”者也。若于此忽略,即非大心正行之士。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九日)



  来函所述知解,全属多余,宜当扫除、扬弃,唯事观心,久久必自省悟。
  学法贵诚,不诚则因地不真;贵敬,不敬则感应不交;贵信,不信则根株难植。能视佛如师(佛向你说过什么?)视师如佛(法从哪里来?)勤自忏悔,护心净意,应无难处。若是兴趣之一,直是轻忽招罪,不如不学为上。
  公案只管看过,无须求解。苟非大悟,必不能解,纵解亦非。
  拍案一声,诸法齐赅,此是我宗人格化之自然举措,无玄可言。
  莫将电脑代替人心,莫将装填资讯之本非如此、可不如此之妄心,执为原本、永恒如此之本心(即本来面目)。
  若以无自性为自性,大事了毕。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日)



  此事乃成佛伟业、作圣奇功,岂可一蹴可几?然苟有“丈夫冲天志”,莫愁水到渠不成也。
  学道固须赖长远不退转之坚固道心,然苟不秒秒观心,如古德所示“如炉炼丹,如鸡孵卵”,断难成就。且亦不坏世间法,如佛开示“治生产业不坏实相”。只须有暇不忘此事,静时观心,动时保持即可,别无奇特。若涉功利主义、神秘主义,与此事绝不相应,善思之。

                                                 (一九八四年九月廿九日)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