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耕云书笺·示宗云

已有 172 次阅读2020-9-2 11:47 |个人分类:禅宗专修

示宗云

 

  一、“观心”不可执著肉体,心无方所,“不在中间及其内外”;初初只要念起即知便可,三个月后可穷究念从何处来?如何形成?或穷究原本的心态是个什么觉受?
  二、“观”与“参”是殊途同归的两种方便,宜先“观”后“参”较快。“参”也只参“本心”(原本的心态是个什么境界)为直截了当。
  三、凡是怀着好奇、功利动机而想学法的人,与我无缘。凡是志在慈悲济世、追求解脱、矢志上乘、不计得失、以悟为期、终生不退者,皆愿为友。至于皈依一事,依人不如依己,佛佛皆靠自力,求佛不能成佛,求法则甚有用。

                                                  (一九八五年四月廿一日)

 

  佛、仙、神、天、人、畜生、地狱、饿鬼、胎、湿、卵、化生之差距,只是心灵状态不同而已。佛之大慈悲,具体表达在心印的传授。得此心者,顿超诸地;能保任无失,一生大事成办。悟,亦只是善能诠释此心而已。心外另觅悟缘,反而失落宝贵真心,思之。
  今后宜谦虚谨言而时时观照自心,于心态调和时思索“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即是真正修行。诸外道之言,尽名“心外有法”,切不可信,不则迷失,实在可悲。须知饶是毕生修持,不得正法亦难获此心态,切知珍惜。
  我法“以无相为宗”,若见幻相悉皆是妄,并以“空”观之,莫执为实,尤不可生喜生怖、生奇特想。

                                                   (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



  立志修道之人,贵能扫除闲思杂念,不执、不计,全盘放下,只活在责任义务之中,“修己俟命”乃称正确。若也每从一己起念,虽居深山、绝人迹处,心念亦难停息,修行岂非妄语?总须于得到这颗心始得。欲于世事能放下,则须识得自心,方有入处。不然徒见光阴虚耗,岁月淹流,斯乃自弃,不名修行矣。
  修行之道,贵能反省、观心,尤贵保任安祥心态。愚前后所说之讲词、录音带,静聆精研,但能一句会心,亦可受用不尽,不另赘言。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所询六祖答佛性义,略答如下:
  真修行人当依师教,扬弃一切二元概念,离却二边,亦不执中,惟守“一心如如”(守本真心),岂有此种问题提出?
  所谓“照顾脚下”,唯贵保任耳;才离“安祥”,便是“暂时不在,如同死人”矣!宁有闲工夫起分别、觅知解?彼既提出此种世俗见、知解宗之疑问,显然不了解六祖“横说竖说、有说无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之旨,六祖乃作是答。且所答甚明,弟不须更有疑问。就世间法而言,佛性确是无常,盖被六尘所覆,五阴所盖,佛性不常显现故;善恶诸法炽然显现,随分别心,无有息止,众生永处二元相对法中,不离边见,故六祖言“常”,岂不甚宜?问者若已澈心源,必不需问此理,既滞世俗见解,不觉“离见为当”。六祖如此答,允称对机,斯即因病与药、对机说法是也。
  修行未悟,至妥途径辄为“放下万缘”;修行澈悟以后行履,则为“不染万缘”。目前弟宜追求并保任安祥心态,方是稳妥之法。不则沉于知解,亦即虚耗时光,殊非智者矣。

                                                 (一九八六年元月廿二日)

 

  此事无关“明”与“不明”,亦无道理可资探讨,唯贵秒秒保持心的安祥。“一念外驰,允名外道”,“暂忘保任,名为放逸”,若不尔者,纵经百千万劫,绝不相应。
  倘离心态安祥之保任,求玄、求妙、求理、求事,斯名“背觉合尘”,佛说为“可怜悯者”。弟不如说而行,如法而修,按捺此心不下,吾亦无可奈何。望善自保重,献身社会不离正业,乃不失为正人。若仍胡思乱想,不肯如说而行,一个劲找道理、觅玄妙,非我友也。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七日)

 

  修行是“独行道”,独行而自重,廓然于相外,斯即“唯我(觉)独尊”。倘不甘寂寞,喜好谈论,非我同见同行也。
  愚说法数年,心要全寓《安祥之美》与《修心诀》中,反复阅读必有所会,其余尽属知解,无大利益。另《信心铭》原文宜熟背,功德与《金刚经》等同。
  切记“法即是心”,“心外无法”。苟有一“理”寓于心,谓是“胜解”;一事萦于怀,排遣不去,不名“闲道人”。若求多知,斯名“运粪入”,自戕道种,愚不可及。唯安祥心态,乃名“正受”耳。
  总之,最上乘法非普通根器能承当,弟具道心与慧根,应以独行道自励,少作交游,莫轻开口,方克相应。

                                                  (一九八六年二月廿三日)



  凡学最上乘法,切忌守窍,尤忌闲知见,应扬弃一切见解,唯持心安祥,亦莫求功效,莫存理路,乃名正行。此事看似简单,苟无大诚敬、大福慧,绝难相应。
  最切要处在于力保心胸之磊落光明,做人做事之心安无愧,能如此,必能相应。若能秒秒不失安祥,不一年、二年则大事必得了毕矣。
  此事是“独行道”,非一般小根所能信受,故忌与人谈论,唯甘于寂寞、淡泊,乃克修学此法、行履此道耳。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三日)

 

  从所提问题,可以证明诚如你自己所说的,你忘了修行了。你问——
  一、二人面有红光,伊自己不能互见等……。岂不见古德道“眼见如盲”,佛说“世界非实”,你偏对“光影门头”感兴趣,与“不二法门”大不相应。今后盼老实修行,莫再受六根愚弄。至彼红光满面乃因健康良好、工作顺利,与佛法毫无交涉,亦不须见到自己的光始能修行。何不谨守“心外无法”?岂甘心将心外驰,沦为外道?宁不知《坛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叮咛?果欲学宗乘,须牢记“不二”、扫诸“相对”始得。
  二、犯人想学佛,可洽禅学会寄若干《安祥之美》供其阅读。如狱方同意,亦可提供录音带供聆听。
  三、弟只消切实活在责任义务里,事事求无愧,时时持安祥,有暇如法持诵《金刚经》,实践“独行道”——不与人谈佛法,不怕枯寂、无聊;莫执形式,莫求道理,只求安祥,便是上上根器真实修行的路径。若果不甘寂寞,喜凑热闹,好谈佛法,妄想度人,时间过去,你将萎缩。惕之,思之。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人都是活在错误里的,可贵的是能觉醒、摆脱。莲花的可贵也只在于它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便成了佛法的象征。
  人在反省中,有觉以往的虚掷岁月、浪费人生、无明妄作、污秽心田,悔愧之余,纵声恸哭,便能冲洗去少许心垢,益能看清假我的丑恶,故反省最贵“由衷”。有了这次的震撼,对你的未来而言是件好事。以后只要力除心垢,力持安祥,则“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重新做人,必有新领悟而拓出新境界无疑。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二日)

 

  能离妄想、不着相、断嗔怒,就会秒秒安祥,最简、最易。希望保持此刻心态,不要间断,便是真实佛子,便可就路还乡,勿疑。

                                                 (一九八八年三月廿七日)

 

  来信读悉。洋洋数千言,吐尽心曲。人在未圆满前,总是活在错误中的,只有明道而行道,始可免于大过。因此,以往的事不要再去想了,只要时时留意安祥之保持,不再把罪过、错误重复下去,就可以了。所谓“天大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只要痛改前非,是可以蒙佛天宽恕的。
  我法乃“无为法”,不必执著如何修行,尤不可期待成就。但能外不着相,内不妄想,唯求心安无愧,力保秒秒安祥,则修行事毕矣。若急欲成就,即是“法执”,与道相背,切记。余不一一。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一日)



  修行贵诚敬,否则虚伪的因,只会招来幻灭的果,中间是没有弹性的。
  诚,便是不虚伪;敬,即是不懈怠。若还只冀功效,不肯苦修;只知慕道,不肯改过;只愿获得,不愿付出;既学正法,又不肯远离外道,最后将会沉沦外,一无所得。
  人要肯“唯求心安”,才能学道。你既认知了过去的虚假自我,就应该生大惭愧心,痛下决心,扬弃错误,拔除罪根,杜塞恶源,绝不可把错误重复下去,才能入不二法门,证生命圆满,不可再因循自误、只知不行。

                                                 (一九八九年二月廿八日)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