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书山居士

人类神秘现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良渚文化为何有众多玉器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3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土冢与祭坛遗址的发掘,以大量殉葬精美玉礼器为特征的显贵者墓地被发现,以及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的被发现,表明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前文明程度最高和最具规模的地区之一,良渚遗址堪称东方文明圣地。良渚文化最著名,最有特色的就属它的玉文化,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并且一开始就显现出不凡的艺术魅力。良渚文化为何在五千年前就有如此出众的玉文化?先民们为何要雕琢那么多玉器,他们又是如何雕琢的?其中有许多谜等待解答。

有人说是因为装饰,美化生活的原因。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玉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玉,一般晶莹剔透,即使有少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其石料很稀有,因此也非常珍贵。玉石还不能称为“玉”,要经过匠师的精心雕琢,成为具有各种内涵的玉器,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玉有太多美好的品质,因此就往往把具有高洁品质的人和玉相联系。可以证实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的礼仪。贵族、士大夫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必配玉,玉只可配君子。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首先指玉的5个特性,即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然后是比附人的五个美德:仁、义、礼、智、信。

装饰生活、美化自己是人的天性,远在9000多年前,生产水平极端低下的山顶洞人,在闲时也不忘磨制骨器、石头制作项链等装饰品。7000年前鱼米之乡河姆渡的先民也是如此,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这就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而最为著名的便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的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这些玉器都造型精致,刻有各式图案,有很强的装饰作用,特别是成串的玉项饰。所以说良渚文化出现如此多优美的玉器,是出于装饰生活的原因不无道理。
另一种说法是,良渚玉器大量产生,不仅仅是装饰,而是有更深的文化内涵。把玉作为装饰品反而是更后的事情了。此说的证据是从良渚玉器本身情况来说的。

良渚玉器以体大著称,显得深沉严谨,不是很适合随身佩戴的装饰,是否用于装饰住所还没能考证,但在当时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情况下,是否会产生这样的需求还是值得商榷。
最能反映良渚琢玉特色的是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如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良渚玉琮系软玉雕琢而成,从外观看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形,每个面的转角上有半个兽面,与其相邻侧面转角上的半个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这些物品充满神秘气息,现在看来其形状和图案也是令人惊异,隐隐透出一股凉气。这些玉琮的用途应该是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战国《周礼》书中曾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法。东汉郑玄注“璧圆像天,琮八方像地”,都说明玉琮与对鬼神的崇拜相关。

因此他们认为良渚玉器更深的文化内涵是对鬼神的敬畏,是用于祭祀的神器,由此衍生出“玉”被作为权力的象征。这一点从后来的“玉”的地位可以反证,“玉”不仅仅作为装饰,作为美好品质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上,从一开始就更多的是作为具有神圣地位的、能显示权力的神器。
长江中下游一直就有神秘的巫术文化传统,楚国文化强烈的巫术气息,可能就是从此地久远的文明——良渚文化继承的。有人认为,良渚文化就是以“蚩尤”为首领的部落的文化,据考证良渚文化时期已经有初步的政权,可以称为良渚古国。后被中原炎黄部落为首的青铜文化所打败,共同汇入中华文明之中。从历史上看,良渚文化时代的玉文化不仅没有随良渚文化的衰亡而消失,反而被后来的夏、商、周三代王朝全面继承下来,成为古代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内容。夏、商、周三代从良渚文化继承的玉文化,包括一些具体的礼器,如象征王权的军事统帅权的玉钺,祭祀天地的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等;甚至连玉琮上那个表征良渚文化宗教信仰系统的神人兽面纹,都被夏、商、周王朝全面继承下来,成为三代礼乐文明的重要内涵。
良渚文化是神秘而又辉煌的,其为何有如此多的玉器,主要是因为装饰,还是因为祭祀尚不能明确,不过良渚玉器形制奇特,肯定包含着先民神秘的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舜禅让”是礼让还是篡位


尧是远古时期有名的贤德的君主,他是三皇五帝中的第四个帝。他不“唯亲是举”,大力举荐有才干的舜为自己的继任者,这就是历史传说中有名的“尧舜禅让”。但是现在却有人开始怀疑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毕竟这仅仅是远古流传下来的一个传说,到了春秋时期,才有人把它诉诸于文字。所以,关于尧舜之间权力交接的真相,就成了一个千古疑案,后世的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争论的同时,这个千古未解之谜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可“举贤”说的,因为这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的传统美德。传说中,舜姓姚,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后来,他的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舜的后母心胸狭窄,而且心地狠毒。后来,后母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象。象好吃懒做而且飞扬跋扈,在父母面前,他经常说哥哥舜的坏话。舜的父亲也被他们拉拢到一起,站在他们的战线上。所以,夫妻俩和象常在一块儿商量,如何找机会害死舜,这样,象就可以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但舜心地善良,并不介意他们的故意刁难。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孝顺自己的瞎父亲,对后母和弟弟也很好。

当时,尧已经八十六岁了。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于是叫大家推举贤能的“接班人”,大家一致推举很有威望的舜。尧听了人们的推举后,决定先考验考验舜。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并且派舜到各地去同人们一起干活。他先派舜来到历山脚下去种地。在舜来之前,那里的农民经常为了争夺土地不时地发生一些冲突。等到舜到了那儿后,农民们在舜的教化和领导下就变得互相谦让,经常你帮我,我帮你,把生产搞得很好。舜又到河滨去烧制陶器。原来那儿的陶工干活粗制滥造,陶器质地粗劣,等到舜一去,陶工们在舜的组织下,认真工作,制作出来的陶器十分精美。总之,舜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愿意跟随着他。那时候,父权制已经确立,人人可以拥有财产。由于舜的才能,舜拥有了许多私有财产。……舜的瞎父亲和弟弟象听说舜有很多财富,又起了坏心。有一次,父亲叫他修补粮仓的屋顶。当舜沿梯子爬上屋顶的时候,他们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借机把舜烧死。舜在屋顶看见起火了,想找梯子时,梯子已经被狠心的父亲和弟弟藏了起来。幸好当时,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灵机一动,双手平举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舜并没有怪罪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尊老爱幼。一计不成,他们又设计了一个陷阱。一天,他们叫舜去掏井。当看到舜跳下井后,象和他的瞎眼父亲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石头丢下井去,把井填没了。他们企图把舜活活埋在里面。后来聪明的舜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尽管父母兄弟对待自己不好,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于是,一家人就开始和和睦睦地在一起生活。

尧听说舜这样宽宏大量后感到很放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尧在京城南郊举行了重大的禅让仪式。当尧庄严地把代表权力的权杖交给舜,舜恭敬地接过权杖的一瞬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这就是一般历史书所说的“尧舜禅让”。因为它以群众推举或领袖授权为基础,所以人们称这种说法为“举贤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拥戴说”。据说尧年老的时候,并没有想把帝位交给舜,而且当时尧的儿子丹朱也非常想继承父亲的大权,但碍于当时舜的声望迟迟没有下手。所以在尧死后,为了避免冲突发生,舜就避开丹朱到了南河之南。但那时天下的诸侯不到丹朱那里去朝见,反而跑来朝见舜。如果想打官司,他们不到丹朱那里去,都跑来找舜。于是,人们编出的歌谣不歌颂丹朱,却歌颂舜。所以,经过诸侯和民众的拥戴,舜便接受了大家的好意,接替尧登上了帝位。关于这个典故,荀子和孟子是比较赞同的。荀子认为,舜之所以能登上帝位,那是靠了他自身的道德;孟子也说过,舜登上帝位是靠了上天的赐与和民众的拥护。

关于“尧舜禅让”,有人甚至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他们认为禅让只不过是被儒家神圣和美化了的精神价值取向罢了,实际上舜是篡夺了尧的大权。这就是比较流行的“篡夺”说。史学专家是根据《史记》的记载:舜取得了行政管理大权后,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组。例如,舜启用了被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历史上称之为“举十六相”,这表明了舜在扶植亲信。而对尧信用的混沌、穷奇等,舜把他们排出了权力中心,这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去四凶”,这显然是排除异己。不过历经这次人事改组之后,尧的大势已经去了,他的悲惨命运也就开始了。《括地书》引用《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表,为舜所回也。”又说:“舜国尧,……使不与父相见。”意思大约是,舜先把尧软禁起来,后来也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以此来逼迫他让位。就连尧的儿子丹朱也被放逐到了丹水。……
关于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接,是和平交接,还是被迫让位,从古至今就存在着很多猜测。由于当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这也成为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禹王碑书写的是什么


禹作为一个作出多方面伟大贡献的英雄,因为制服了史前大洪水而受到人们的崇拜,特别是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后人。因此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
相传大禹开山制服洪水后留了一块碑竖立在衡山岣嵝山峰上,但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它。据记载,早在唐代德宗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刘禹锡等就听说过衡山有禹王碑的事了。由此可见,最迟在唐代德宗以前,禹王碑就早已竖立在衡山上了。据说,韩愈曾游览衡山,但没有亲眼看到禹王碑。他在《岣嵝峰》一诗中写道:“千搜万索竟何有?森森绿树猿犹悲。”同时,刘梦得却记述“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升姿秘,文蛹虎形”,肯定此碑实有之,独异好古者搜索不得,遂致疑以传疑:“岣嵝何须到,韩公浪自悲。”

直到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有一个名叫何致的人游览衡山,在樵夫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这块禹王碑。他照原样拓描下来,回到长沙,摹刻了一块碑竖立于岳麓山。从此,岣嵝峰的禹碑名扬四海。据描述,碑面宽110厘米,高184厘米,共77字,每字径约17厘米。
据学者研究,这篇碑文既不同于甲骨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文,很难辨认,杨慎释文也只是一说,难做定论。据古代传说,大禹为了寻求治水方法,日夜奔波于三山五岳,后来,大禹在南岳衡山梦见苍水使者,在仙翁的指点下,获得有治水方略的金简玉书,终于制服了洪水,有些人便根据此神话传说猜测,禹王碑正面所刻77个奇字就是大禹记述的有关治水方略的内容。但传说毕竟是传说,要揭开石碑的真正面目还要依靠科学。据明代学者杨慎等对禹王碑的考译,全文77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舜命禹去治水;二是禹治水历尽千辛万苦,累弯了腰,长年泡于水中,连汗毛也掉了,最后治平了九州洪水。还有其他学者考证过,结果大同小异。

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创造如此复杂的汉字。目前史学界、书法界普遍同意一种观点:汉字是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几经约定俗成后,为人们共同认识、使用而创制的。但为何其字形奇怪,既不像大篆,更不像小篆,也没有一点甲骨文的痕迹?无论如何仅凭这些文字是考证不出其内容的。
禹王碑至今仍是一个无法彻底揭晓的谜,它涉及远古历史及古文字发展问题,只有等待哪一天像甲骨文一样大量发现,才有可能通过相互对照来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骨文之谜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在中原立国。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商代。商王盘庚曾五次迁都于殷。直到商纣亡国总共273年,商代晚期的统治中心一直在殷。但商朝被灭之后,殷民迁走,殷都逐渐变成一座废墟。殷都的文明也只局限于文字记载上,甚至有人认为那些记载不可作为信史。后来,一连串的偶然事件逐渐否定了这种怀疑。考古者逐渐将殷都积淀的古文明展现出来。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老先生感到身体不舒服,就买了一剂含有“龙骨”的药物,在准备将这些“龙骨”研碎时,王懿荣发现这些坚硬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骨头,而是上面有许多划痕的变黄的龟甲。王懿荣是一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好奇心驱使他拿起甲骨仔细地观察。他吃惊地发现这些划痕像是一种文字。他于是将这家药店的全部“龙骨”买下,经过细致研究和考证,断定这种非篆非籀的字形是商代的一种占卜文字。我们现在已能解释商代的文字为什么要刻在甲骨或兽骨上,为什么这些刻着文字的甲骨碎片总是有许多裂纹或切痕。原来所有这些碎片都是史书上所称的“卜骨”。骨上的裂纹是人们有意用高温加热所造成的。根据商代的习俗,商代人上自王公下至庶民,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用这种龟甲和牛胛骨进行占卜。占卜时,就用燃炽的木枝烧炙甲骨的反面凿出的槽和钻出的圆窠,这时甲骨因厚薄不匀而出现“卜”字形裂纹。这些裂纹就是他们判断吉凶的“卜兆”。占卜以后,将所问事项刻记在甲骨之上,这就是“卜辞”。占卜的内容是以当朝国王为中心的,有对祖先与自然神祗的求告与祭祀,有对天象、农事、年成以及风、雨、水的关注,也有对周围各国战争的关注和商王关于旬、夕、祸、福以及田游、疾病、生育的占问等。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商代历史事件或天气气象的资料。

王懿荣的发现引起了许多中外人士对甲骨的重视。1908年,经罗振玉先生多方查询,才得知甲骨实出自河南安阳小屯一带。伴随着甲骨被确认、购藏和挖掘,古文字学家也开始对甲骨文进行破译。经过众多专家的努力,甲骨片上排列的文字成为可以通读的文句了,从而证实了出土甲骨文的小屯村正是古文献记载的殷墟。因此,一个湮没了三千多年的繁华故都终于在世人面前得以呈现。
自1899年发现殷墟甲骨至今,约有15万片以上商代甲骨已出土,现分藏在中国内地和台、港、澳地区,另有一部分流散到其他国家。殷墟甲骨文内容涉及到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天文等。可以说甲骨文的发现和破译帮助我们解开了历史上许多难解之谜,而发现的甲骨文共有4500多个单字,还有三分之二的文字等待人们去破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为什么叫“华夏”


汉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华夏为主体,融合他族,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漫漫发展的历程中,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上互相交流,互相渗透,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华夏民族。“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称号,凡是今天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56个民族,都称之为“华夏民族”。作为一名中国人,常常以称自己是“华夏民族”、“华夏子孙”为荣。尽管我们经常这样自豪地称呼自己,但对于“华夏”的由来,却是很难给出一个定论,作为一个未解之谜,自古至今,有很多说法。

关于“华夏”的由来,上古时代就留传这样一个传说。蚩尤原来是炎帝的大臣,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想独霸天下,于是联合有苗氏,想把炎帝从南方赶到涿鹿,自称南方大帝。决定胜负的一战开始了,他们大战于涿鹿的野外。大战当时,蚩尤一夫当关,手持长剑,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冲向炎帝的阵营,炎帝部落明显占了下风。不得已,炎帝被迫一面抵抗,一面带着部队仓皇地撤离战场,并向黄帝求援。这时蚩尤已向涿鹿进军,黄帝下令重整队伍,两军开始了新一轮的对垒,黄帝心想,只要我和炎帝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打败蚩尤。但他们低估了蚩尤的法力,蚩尤竟然施起了妖法,刹那间,天地间扬起一片浓雾,而且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炎黄的军队什么都看不见,被打得节节败退。面对一意孤行、制造战争、祸害百姓的蚩尤,黄帝决定奋力一搏,他找到了炎帝商量作战计划,并让人利用太极推测演算,后来又派人到蚩尤的大本营,探听军情,找到克制妖法的办法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当蚩尤再次施妖法反攻时,便被炎黄联军团团包围。此时炎黄联军把骨头做的战鼓擂得震天响,使得联军的士气大振,士兵们个个变得更英勇了。最后终于将蚩尤的部落打得落花流水,蚩尤也被俘虏。不肯投降的蚩尤被黄帝下令斩首,而炎黄部落最后团结一致,统一了整个中原。从此以后,中原各部落都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这就是“华夏”的由来。

还有另外一个关于华夏由来的传说,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相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大禹历时数年,成功治水,被舜选拔为继任者。之后他开启了一个清明的历史时代。所以在当时,以禹代表的夏后族在当时独领风骚,成为盛极一时的氏族部落。又加上夏后族以华山作为自己的活动中心,所以他们又被人们称之为华夏族。这也是为什么禹的儿子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叫夏的原因了。
今天,对于华夏由来的争论,仍然不断。一些专家学者将众多观点归纳为两类。第一种观点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他们认为中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夏”这个名词是由“夏水”得到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融合了别的不同的民族构成的一个庞大的民族。她尽管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始终以一个核心民族为中心,逐渐地融合和同化别的民族,形成一种“单元性的多元化民族”,这就是今天的中华民族。在先秦时代,她被称为华族或夏族。而“华”指的是居住在华山、以玫瑰花(华)作图腾的“华族”,“夏”则指的是居住于长江中下游的“夏族”祖先的夏后氏。华夏民族的称谓,由此而来。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华夏”根本上不是什么民族的称呼,它仅仅指的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而在这个派别中,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个派别是这样解释的:遥远的中华民族的远祖们曾经分为三个主要的集团,他们分别是华夏、东夷和苗蛮。在不断的争战和竞争中,黄帝取得了最终的霸主地位,他领导的华夏集团于是成为当时的文化和政治主流,东夷和苗蛮两大集团不得不俯首称臣,被迫纳入华夏文明的圈子里。第二个派别认为,远古时代是以文化高低来定名的。所以,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之“夏”,同样另一个文化高的民族称为“华”。“华”和“夏”合起来,统称为“中国”。相反的,对于华夏周围的四方,由于他们是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所以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融合壮大,周围四方民族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文化的范畴,华夏渐渐地就成为了我们中华文明的象征了。
尽管现阶段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开华夏之名由来的谜底,但我们相信,“华夏子孙”将永远是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称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的八卦


八卦图是中国上古传下来的神秘未解的图形,传说是古代圣人伏羲创造出来的。《易经》中记载着在中国远古的伏羲氏时代,一匹龙马驮着一幅奇怪的图案游出黄河将它献给伏羲,这就是《河图》。伏羲氏得到《河图》后苦思冥想,恍然大悟后画出了八卦,用以推算历法、预测吉凶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八卦图里面蕴含着极其深奥的道理,它可以推算天命、预测未来,使八卦中掺杂进了万物天定的宿命论的内容。后来的学者否定了这种迷信的说法,但关于八卦的只有传说和不确切的猜想,它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未解之谜之一。……
八卦图的外观是正八边形,每条边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分别代表了宇宙的八种最主要的物质,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图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八卦图又称伏羲八卦图,以乾坤代表天地定位,形成中轴经线;以坎离代表水火为界,作为横轴纬线。相对二卦阴阳爻相反,互成错卦。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一般来说先天八卦图是理论的支撑,而后天八卦图则是被实际运用的。诸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配置,均以后天八卦图作为背景参考的。……

八卦反映的是什么呢?根据《周易》中的记载,八卦是太极推演出来的。《周易·系辞上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句话是说:生生之易的太极,运转中生成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不断分化、组合,又产生了“四象”和“八卦”。其中“四象”,有人解释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而“八卦”则是指构成宇宙的八种最主要的物质,即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因此对八卦最普遍的看法是它反映的“天道”、“地道”和“人道”。天道所反映的是宇宙中所有事物产生、发展、变化乃至灭亡的规律,阴阳互补是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如季节的变化、日月的起落等等,先天八卦图是它的有机模拟和高度概括。“地道”反映的是地面万事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克制、促进的规律,如江河奔流、生态平衡等,后天八卦图是它的有机模拟和高度概括。“人道”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的生存变化都不过是自然中的一员,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邵庸在他的著作《皇极经世·天象数第二》中说:“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八卦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邵庸将先、后天八卦融会贯通,用先八卦图解释后八卦图,收获很多。他在《皇极经世》中这样说:“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到了近代,对八卦又产生了许多解释。韩勇在《太易论》中认为八卦是反映太阳运动的:“先天八卦反映了太阳相对于地球周期运转的循环规律,其运动方向与月亮相对于地球的运转方向恰恰相反,前者是顺时针,后者是逆时针,所以太阳运动的卦序方向是震、离、兑、乾、巽、坎、艮、坤。而后天八卦方位图中帝指的是太阳……是说太阳在南方乾卦位天气最干,太阳最炎,而至巽卦位,太阳就开始下落入地,到西方坎卦位太阳就已陷入地下,即日落西山。”还有科学家认为八卦是外星人的生物密码,还有人认为它是结绳记事的工具,总之是五花八门。

八卦图还有一些有趣的事。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创始人莱布尼茨,在收到了他的朋友从北京寄给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后发现,八卦由坤卦到乾卦,正是由0到7这样8个自然数所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受到八卦图的启发,他发明了二进制。1930年,当时在法国留学的中国人刘子华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有对应的关系,依据这个关系,利用天文参数进行计算,他推出当时未知的第十颗行星的速度、密度等,引起了一时轰动。
八卦图究竟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八卦图有哪些作用?创造出它来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些仍是围绕在八卦图上的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有无徐福东渡日本之事


徐福去过蓬莱仙岛吗?“蓬莱”因秦始皇遣方士徐福率三千名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得名。自唐开元年始,它就被命名为“蓬莱乡”,风景秀丽,有“海上仙境”的美称。据说秦始皇十分憧憬得到服后可以成仙的仙草“养神芝”,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庚。于是授命徐福东渡为他寻找不老仙药。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注明徐福是个读书人,除了读儒书外,同时也阅读了大量关于阴阳五行、修真炼丹等方面的书籍。他交游非常广泛,当时和齐国的侯生、燕国的卢生交情甚好。
然而,历史上对徐福东渡到底到了何方却有争论,有人说去了日本,有人说去了南洋,也有人说到了美洲,更有人说到了海南岛。这当中,呼声最高的是说徐福东渡去了日本。

《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历史最有权威性的两部史书,这两本史书中都有记载徐福东渡日本,其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此外,五代后周时期义楚和尚所写《义楚六帖》中说:“日本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民。”证明徐福东渡地是日本。而宋代欧阳修和司马光文集等都有相似的记载,他们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还提到了日本的徐福祠。民间传说就更多了:徐福东渡是公元前中国历史上的壮举,秦始皇派徐福三次东渡求仙药,徐福求药不成,却把秦帝国高度发展的造船、航海技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生活方式,还有冶炼、农耕、建筑、医药、文字、货币、宗教、武术、服饰、瓷器和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了日本,还带了一批谷物种子粮食等,对于开发、发展日本的生产力十分有利,繁衍生息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对此,日本也有大量的史志记载。《富士古文书》上说:“徐福一行奉秦始皇之命,到富士山取不老长寿药,因以居也。”《国文通考》有如下记述:“今熊野附近有地曰秦住,土人相传为徐福居住之旧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颇具说服力的是,当时徐福的东渡出发点千童镇有一项闻名遐迩的民间文艺活动“信子”,在偌大中国是独此一家,而在日本也有,只是名叫“尸子”;而现在仍保留有徐福墓、徐福祠的日本新宫市,每年都要举行大祭仪式。此外,还有人根据古代中国和日本的海上往来,海船的营造规模和古文物发掘,推测了徐福东渡到日本的路线。
徐福在日本的地位很高,从九州到本州的20多处地点,流传着有关徐福的登陆地点、活动遗迹、祠庙和墓葬等传说,同类遗迹往往重复地见于多处地点,并且长期以来成为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尤其日本各地民众,称徐福为“王”,并尊他为“弥生文化的旗手”。日本现有徐福陵墓5座,祭祀庙祠37座,因徐福登临而得名的蓬莱山有13座,各种遗址和出土文物数以百计,各地历代传承和近代成立的徐福纪念组织和研究机构就有90多个,祭祀节典和仪式多达50多个,以秦和徐为姓氏的有17个。在日本的佐贺、新宫、富士吉田这3个地方,祭祀徐福不仅是当地民众的重要信仰,而且已发展成重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参加徐福祭祀和纪念活动的,不仅有工、商、学、军各界著名人士及民众,还有政界官员等。
徐福出海并东渡日本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历来为中日学界所重视。中外文献对徐福航海并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的重大贡献,都给予肯定性评价。

但是有些中日学者也对徐福东渡日本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秦始皇灭六国后,中国人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大量移民日本,但是这其中并不包括徐福及其率领的童男童女们。徐福的故事只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还有学者认为日本新宫市的徐福墓和其他遗迹都是后人伪造的。有的日本学者还做了实地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由于汉唐以后,日本和尚常到中国散布徐福的故事,被人不辨真伪地记入书中,发展到后来,人们就对这样的传说深信不疑了。
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了美洲。因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檀香山遗留下带有中国篆书刻字的方形岩石,旧金山附近有刻存中国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这些古代文物当是徐福这批秦人经过时所遗留的。
迷雾茫茫,徐福东渡究竟是不是去了日本,至今仍然是一个解答不出的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贺,有句民谣是这样说的:“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就是那天的种种情景,各家各户要包粽子,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给小孩涂雄黄,尤其是盛大的龙舟竞赛,选手们随着隆隆的鼓声,奋力向前划,河的两岸人们高叫着呼喊喝彩,十分精彩。
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历来很多争执,归纳起来,大致有“纪念屈原说”、“黄巢起义说”、“恶月恶日驱避说”、“龙的节日说”这几种说法。
“纪念屈原说”是影响最为广泛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思想高洁,一心想振奋祖国。当时楚国被秦国打败了,国力一蹶不振,连国王楚怀王都被押在秦国达一年多后死在异乡。屈原十分气愤,他劝楚顷襄王要励精图治,亲贤人远小人,操练兵马,使楚国强大起来。可是他这种抱负却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奸臣的仇视,他们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听信这些谣传,把屈原流放到湘南去了。屈原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边徘徊,他满怀悲愤,感到有生之年再难救国救民了,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赶到江边来想打捞他的身体,但都找不到。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做成粽子,投到江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据说这就是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端午节又因此被叫作“诗人节”。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的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

“黄巢起义说”又有另一种说法。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血流成河。百姓们四处逃难,有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在邓州城外驻扎休息,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见一个妇人背包赶路,一手拉一个孩子,表情很慌张。黄巢感到很奇怪,就问她出了什么事情。那妇人赶紧告诉他关于黄巢军队的传闻,让他快些去逃命,黄巢听后,就对她说:你不必担心,回家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门上,就不会被乱兵伤害了。那个妇人回去后将消息广为传播。家家户户都挂起了菖蒲和艾草。五月五日那天,信守诺言的黄巢攻入城后果然没有伤害那些百姓。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于是每年都在端午这天挂菖蒲艾草过起了端午节。

持“恶月恶日驱避说”的人则认为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古人认为五月初五这天是恶日,是普遍现象。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孟尝君田文就是生在五月初五,他的妈妈认为这天生的孩子要使父亲受灾,让家人把他扔在荒山野地里。东汉的《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他的祖父就给他起名叫“镇恶”。宋徽宗赵佶从小寄养在宫外,也是因为他是那天生的。而且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疠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大戴礼》上说:沐浴啊,就是要去除毒气。所以到现在,在端午节要插菖蒲艾叶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来避疫,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龙的节日说”主要是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在他的文章《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写到: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还引了吴均的《续齐谐记》中的话作为证明:屈原死后,楚人常将竹筒里倒上米投入水中来祭祀他。一次有人在河中看到自称是屈原的人,并说人们祭祀的东西常常被蛟龙吃了,希望能用树叶包米并系上丝带来吓退蛟龙。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很深,当时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此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夏至节说”等等各种说法,但都没有压倒性的证据。端午节带着未解的来历被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承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之路通向哪里


现在如果我们去西方,乘飞机最多不过一天就可顺利抵达。然而,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先民们在西行时,不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海路,不知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要花费多少倍的时间。我们的祖先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不断探索着外面的世界,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路由中原出发经过新疆一带,而后又通向更远的印度、西亚。最早开通这条道路是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大规模的商贸活动就兴起了。出于研究的需要,人们给它取名,如“西域之路”、“中西古商路”等等,但都没能通行。1877年,德国著名的地理学者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里,首次将古代中国与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而后1910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其著作《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古罗马帝国的显赫军事统帅和政治家恺撒大帝,有一次身穿一件丝绸制作的长袍,出现在罗马剧场,那轻柔光亮的质地、轻盈飘逸的效果让恺撒显得分外耀眼。剧场的人顿时对恺撒的这件长袍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件衣服简直是“天堂上才有的东西”,因此称恺撒穿的衣服为“天衣”。没过多久,在古罗马贵族就以能拥有一件丝绸衣服而引以为荣。中国的丝织品流传广远,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所以把这条中西交通的商路称以“丝绸”为代称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丝绸之路通向哪里?有许多说法,首先其起点就有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史书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是从西安开始,后来西汉与西域的交往都与当时的都城“长安”相关,因此说起点为西安有充分的证据。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商贸角度说,真正值得称为起点的应是洛阳。洛阳历史悠久,自古就是能与西安相媲美的繁华城市,在西汉虽然不是都城,但有繁荣的经济,是全国商品流转站,在这里交易而后路经西安再向西域进发。在东汉,洛阳成为都城,更是一个国际大都会。隋唐时期是丝绸之路最兴盛之时,当时洛阳已经是一个规范的经贸中心,其兴建有3个市场:北市、南市、西市。3个市场各有分工,其中以南市规模最大。南市以商品交易为主,最繁荣时有商户三四千家,除了小商品零售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丝绸、瓷器、皮毛、珠宝、金银等商品由此批发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因此南市不仅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当时重要的国际商业贸易中心。河南省洛阳市考古工作者新近在发掘一批唐朝墓葬中,首次出土3个胡俑,这3个留大胡子、高鼻梁、着大开领胡服、腰挎皮水囊的胡俑,一个为牵驼俑,两个为立俑,个个颜色鲜艳,栩栩如生。这说明当时洛阳已有西来的商客络绎不绝,这为洛阳丝绸之路“起点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对于丝绸之路的终点有诸多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丝绸之路其实就是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段路才是中国商人常走的路。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即古西域,就把货物倒卖给西域诸国,而后返回中原。至于西域诸国又与西亚相互贸易就与我们不太相关了。第二种观点是丝路终点是西亚波斯湾附近。丝路是中西交流的路线,以商贸为主,中国商品两汉时就已经在西亚强国古罗马和其他国家通行,可见交流的密切。而且公元1世纪,东汉甘英沿着丝绸之路,率领官员代表东汉出使西亚各国,他就到了亚洲最西部,只因遇到大海阻隔没再向前进发,所以说丝路终点是西亚。第三种观点认为,丝路应该更远,其终点是北非,在北非考古中已经发现中国的古瓷器。中国的商品能到那里是无疑的。
历史苍茫,丝路已离我们远去,我们甚至连它的终点都不清楚,不过古老的丝路处处都是中国文明的遗迹,是中国文化西传的见证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甘露是什么


“甘露”对历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来说可谓是至珍,他们认为它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它可以使人活到800岁。因此,帝王梦寐求之,称它为“天酒”、“神浆”。有些帝王以甘露命名其年号,如汉宣帝刘询、前秦苻坚等,他们都是一听说降甘露,马上以之作为年号。还有的帝王为了祈祷甘露下降而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汉武帝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承露盘,高20丈,大7围。清乾隆帝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4米多高的石柱之上有立人手托铜盘,祈求上天赐露。这座承露盘现在还保存在北京。

甘露真有如此神效吗?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可笑。其实,被誉为“神灵之精,仁瑞之泽”的甘露,只不过是蚜虫的排泄物。
蚜虫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它是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全世界已发现2000多种蚜虫。蚜虫吸取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收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吸收不了的多余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这些多余的成分便洒在植物的枝叶上,有的“其凝如脂”,有的“皎莹如雪”,这就是甘露。

其实甘露之谜在古代已早有发现,明代学者杜镐是最早揭穿所谓“天降甘露”的人,他说:“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蚜虫排泄的甘露,俗称蚜蜜。据现在的化学分析,它含有较多的转化糖、甘蔗糖、松子糖等。它包含的碳水化合物占70%左右,糊精占20%以上,蛋白质占3%。这种甘露确实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它对延长人的寿命和治理多种病的说法显然是一种夸张和古人的美丽幻想。蚜蜜非但没那么多益处,而且危害作用也很大,它不仅会诱致菌类,使植物发生各种病害,还会引来昆虫,糟蹋庄稼的茎叶,影响庄稼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科学的进步,甘露之谜也被揭示了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