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36 |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9 03: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辟谷导师段小强微信朋友圈,我08 年5 月15 号就买了胡维勤老师的书《将中医进行到底》
8 v# ?" C- B, X7 x* n, `* Z* U# r5 f/ B" `8 f2 u* i
中南海红墙御医胡维勤:中医手眼通天,西医不过是一门技术
0 W" D/ A6 q5 Z: k) n, [' I! J8 P
+ Y* |5 K2 p/ }& T5 Q1 F s$ f2016-11-07 胡维勤 院长在线
1 @1 ~ M+ I" b1 @" b
& x& \; d; o1 Q6 x7 y# h: H' ? L" t& n& x
胡维勤 曾任朱德的专职保健医师; r! T( E6 t* m$ S: ~5 n
" l% \6 f* [- j P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师从于著名内科专家乐文照教授,1971年上调到北京中南海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医疗保健工作。曾担任朱德委员长的专职保健医师。2 w& e& t' a5 q' z4 K/ r2 c
4 F, ?% M6 U" |& K, V导读
$ V' y9 H/ {) a; L中医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它有通天的手眼,高明的中医可以“司外揣内”,不需要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就可以窥透人体内部的疾病。
( t; m7 s# G' ]/ p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西医很强大,但中医更伟大!
- V& v# L# p" s# G: Z) g! r# U* D' V* [. i2 u! M
来源:《将中医进行到底》,胡维勤著。; j. i: g. H ?' m
; W, _- s4 ~* o3 k. L! I: Q
1
/ |) M& |8 _& w* B N3 L5 z我要说的第一句话:人类不灭,中医不休1 }. \! I2 U) e- i0 r$ O! E0 b* o# a
不知不觉,我从北京中南海门诊部退休已有二十个年头。原本想闲云野鹤般度过余生,万万没想到赋闲后找上门来的病人如此之多,不是这个企业的总裁、总经理,就是那个部门的领导,要不就是某位明星……整日把脉问病,忙个不停,难得浮生半日闲。好在我长期靠中医养生,身体极好,现在仍能健步如飞,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 P. C0 D5 \* U3 A* Q# T
- {+ k" ^: n- N) M c前不久,一些人四处扬言要求取消中医,其势汹汹,仿佛中医是万恶之源。0 J2 j. Q6 y% F) x
% W: r2 T& c; {我有点坐不住了,想出来说几句话。我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不灭,中医不休!/ u( h. G% S4 h; X" B6 Y5 D
# N! ^! I# f. Q. H6 |3 p, N2/ m' y% _8 H; a0 B4 L3 m3 @- b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西医很强大,但中医更伟大
- ]# [8 | ^4 K2 v4 \5 ^我和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说来话长。我最早学的并不是中医,而是西医。
- Y, f) }" \! s5 {+ e( z7 e/ u
9 V- I8 T9 B) Z5 {& M6 e9 K8 J5 I. d1961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分配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后,我有幸成为乐文照教授的助手。学医的人都知道,乐文照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精通西医,对心血管、消化道、内分泌代谢、肾脏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医生之一。跟着乐文照教授学西医,我受益匪浅。7 |* b1 `$ Z3 c9 w$ e
- e* M) D* h* L( W0 Y* P2 k* }6 n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降低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西医看病要通过量血压、做心电图、化验……而中医只需望、闻、问、切,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诊断出疾病。你说,这能不让人感到神奇吗?! t7 ]2 X) T! b' I
. Y6 L0 D0 f7 Y4 I! }6 X
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邻居家的一个小孩患麻疹发热,已经奄奄一息,她母亲请来一位中医,诊脉后开了三剂中药,第一剂中药灌服后就退烧了,三剂药还没服完,人就好了起来。这件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想弄清楚为什么医生的手一摸就知道你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几剂中药就可以救回一条命。后来,我父亲患了重病,卧床不起,望着日渐消瘦的父亲,我急得直掉眼泪。母亲请来一位中医,给父亲号脉开方,父亲喝下药后第二天就退烧下了床。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做一名好医生。
3 ~( L0 v+ Z: v$ \$ }9 Z
4 L* u" J, u3 q: K/ t' R1971年9月16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有幸进入北京中南海,成为了一名保健医生。保健医生的工作就是将疾病消除在形成之前,《内经》上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何才能在疾病形成前就做出诊断呢?西医的体检远远不够。
8 o+ W) s: m4 q
2 @* T0 ^9 ^: w) _* V. x- B0 ^为保证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组织上特意安排我跟祝谌予先生学习中医。祝谌予是北京最著名的老中医,他学贯中西。关于祝老有许多传奇故事。祝老十九岁时母亲重病,家里请来许多中西医的名医,中医没给看好,西医连是什么病也诊断不出来。就在万般无奈之时,来了一位老中医,他气度不凡、儒雅而洒脱,吃了他开的药后,祝母的病终于出现了转机。原来这位中医就是当时北京的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 “西安事变”前,他曾给杨虎城将军诊脉看病,药到病除,留下一段佳话。但遗憾的是,后来施今墨去了南京,祝母的病复发,没能治好,离开了人世。母亲的死使祝谌予悲痛万分,他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立志学习中医。
) Y& U8 r' f; \ ! O, b$ d: ^! c+ _ w
祝谌予托人找到施今墨。第一次见面,施老问祝谌予: “你为什么想学医?”祝谌予将母亲病故的经历和自己的心情全道了出来。施老听后感慨万分,就这样,祝谌予不仅成了施今墨的第一弟子,还做了他的乘龙快婿。后来,祝谌予又东渡日本学习西医,成为了全国少有的学贯中西医的人才。
7 x% W% [; A3 i7 {4 {- c& [2 v/ [" {
我前后师从祝老学习中医五年之久。祝老曾对我说: “一些绝招我是不肯轻易传给别人的,你就不一样了,你是上面派来的,学会这些绝招之后,可以派上大用场。”记得有一次,祝老的一位学生从东北来京,祝老就立刻打电话叫我过去,原来这位学生会用抖动的方法来按摩穴位,治疗糖尿病。祝老对我说,这个抖动法你学会了,回头就可以给首长治病。这个方法使用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很累,但却能起到针灸捻针的效果。我认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并总结出了一些有降血糖作用的穴位,我发现按摩这些穴位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
% p0 C' L' a. Y9 B3 a { N & I- w# ]) }& x6 n
师从祝谌予,我学到了不少中医治病的经验,祝老比较擅长用活血化瘀的药,而且擅长用中药的“对药”。如黄芪配当归补血活血,女贞子配旱莲草滋阴,天麻配钩藤治头晕,枸杞子配菊花补肝肾明目等。: [& B+ l! R9 y) D; I. T& R
$ m( p0 [) \, u4 S$ o7 Z对付一些疑难杂症,他提出了两个绝招,一是从“瘀”论治,二是从“痰”论治。大多数的慢性病,多有气滞血瘀的现象,即西医讲的微循环不良,血黏度增高,氧自由基多,酸性体质等: “痰湿”也就是西医所说的体内有废物、毒物、垃圾、重金属等。祝老从这两方面人手,在治疗疑难杂症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6 _4 @' I( k. U1 v5 C: |* i, K) @( l$ T# K
最令人高兴的是我从祝老那里学会了治疗糖尿病的绝活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在临床上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些年来,我治好的糖尿病患者不计其数,有的甚至已经停药十多年了。.而这些都是西医不可能做到的,西医一停药,病情就复发。所以,除非人类灭亡了,否则,中医就会永远存在下去!
. w7 U3 y% W, q" o2 S 6 S+ ` g8 Q# t! ]# t8 x, t" a
一些人主张取缔中医,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医,他们是以西医的眼光来看中医,完全不懂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精髓。所以,我要说的第二句话就是: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西医很强大,但中医更伟大!
7 _ D! t8 N m# J" I( s5 v
: W2 q, w" E0 x& `7 n3* Q- t6 R+ q+ j
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永远不会消失9 O) P! W! h8 V' K1 c4 `
进入20世纪以来,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经验的医生,我的观点是,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永远不会消失。
' u) S4 O& U6 X$ e$ S+ S- K " E- z5 {* s5 f8 U: ]
之所以有入主张废除中医,是因为他们不懂中医,总是用西医的思维方式看中医。% d$ T# n( I+ Q( _1 Q7 ^
9 c2 q, [2 k7 X. |9 J西医研究的是物质的身体,它是一门技术,可以标准化,人才也可以批量生产,所以西医很强大。中医研究的是形而上的身体,它是一门艺术,需要灵感和悟性,所以很难像西医那样上规模。' t8 A8 T: O" b( z9 c1 `
7 [# {6 P& y" G3 e; a" q
但中医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它有通天的手眼,高明的中医可以“司外揣内”,不需要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就可以窥透人体内部的疾病。4 H* D1 v5 o8 a. O7 ?" b+ R
# |% Y! {+ N$ [. ? t3 L中医不仅可以在疾病的初级阶段发现它,还能提前消除疾病,这就是常说的“中医治未病”。我认为,这两点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医的生命所在。如果理解了这两点,那些高喊着废除中医的人就得放弃他们幼稚的观点了。
1 j& |9 x1 a6 D' K8 Y 4 ^" e6 A# N& G: \. g$ ]
中医还是一门哲学,一门关于人生的哲学。学好了中医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修身养性,成就人生的其他事业。现在许多老总都在钻研中医,网易总裁丁磊先生就在浙江中医院学习中医,而深受国人爱戴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也打算在退休后研修中医。我想他们除了对医术感兴趣外,恐怕对中医蕴含的人生哲理更感兴趣。2 j, W9 {$ A8 s6 o2 D
6 `$ r$ w q7 Q3 t9 u# N“有诸内,必形诸外”,这是我对中医最深的体会。通俗一点说, 就是可以通过人体外部的变化诊断出人体内部的疾病。有意思的是,最先让我认识到这一点的并不是那些中医经典,也不是什么名医高人, 而是一位卖西瓜的小贩。
+ a1 P; f) ~0 S4 ?7 w) r% q! Q; p t
一个酷热炎炎的夏日,街边的一排西瓜棚生意清淡,唯有拐弯处的一个瓜棚围满了人,还不时传出叫好声。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摊主正与一位顾客打赌。摊主说自己能连选十个西瓜,保证个个都甜,这位顾客偏不信,两人就较上了劲儿。我仔细观察小贩选瓜,只见他先看瓜的形状和颜色,然后用手拍几下,再把瓜举到耳边,一边拍一 边听。三下五除二,十个西瓜就选好了,的确个个又沙又甜。
4 W+ g: B5 b- [
) }! B; Y1 X9 Z6 O' j6 u h0 h1 Y u围观的人啧啧称奇,我则陷入了深思。小贩选瓜一看、二拍、三听,中医看病一望、二闻、三问、四切,行业虽然不同,但道理却惊人的相似。《内经·灵枢》里说“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意思是说,高明的人可以通过事物的外部表征看透事物本质。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医生的最高追求。
& S" z4 S- H7 c: B6 g
D- v8 \# Y' _7 ]2 F4
6 ]* L. A J' b6 k我曾与一位美国西医讨论过人体的“蚂蚁搬家”现象,这位美国人惊讶得张大了嘴,怎么都不相信6 h: e; o9 d5 Z% v* e# v
在西方医学日盛的今天,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现代检测设备。扁鹊既没给病人做心电图,也没给病人量血压,更没有化验血液,他凭什么就能诊断出蔡桓侯的病呢?张仲景的故事就更不可思议了,他凭什么能从眉毛的细微变化预知二十年后的疾病?今天的基因检测技术都做不到,何况一千六百年前呢?) c2 ]1 Y* F. k( a2 p1 x4 T
2 m& e. A3 [4 b5 e0 Y* N
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它将人体看做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五脏六腑的盛衰和病变都会通过精血津液等介质表现于体表,高明的中医常常能从脉象、舌苔、眉毛、头发、皮肤、手掌纹路、指甲颜色等身体表面的细微变化诊断出体内的疾病。中医的这一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于自然万象的规律。; w/ C' {2 `( C$ {3 {2 e) ~& K
, r+ {. J* I( h; a" L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世界万象的联系是如此神奇微妙,它们相互影响,互为表里。人体也是这样,头发、指甲、耳朵……身体外部的一切都在反映着体内的情况。
! a3 i7 v, ?" D
% k/ j9 U# b6 ~! I) P) x1 d记得小时候,一看见蚂蚁搬家,大人就叫我们回家,说天要下雨了。蚂蚁搬家就是天要下雨的反应。在医学院学习西医时,我就常常思考:人体内是不是也存在“蚂蚁搬家”的现象呢?在学校的西医课程里,我找不到答案,现代西方医学过分重视技术成分,而将这种奇妙的联系斥为“玄学”。而学习中医让我茅塞顿开,像扁鹊和张仲景这样的神医之所以能出神人化,不就是看出了病人身上的“蚂蚁搬家”,暗合了“蝴蝶效应”吗?
/ C7 x# w3 @" J, k) x, _/ p/ y! B9 W: o4 {, J
我曾与一位美国西医讨论过人体的“蚂蚁搬家”现象,这位美国人惊讶得张大了嘴,怎么都不相信,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正巧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他的耳垂上有条清晰可见的“冠脉沟”,便笑着问他是不是有冠心病,不知是因为话题来得唐突,还是没有心理准备,他差点没噎着,连忙喝了口水,使劲往下咽了咽还没嚼烂的红烧牛柳, 瞪大眼睛吃惊地问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笑着跟他说: “这就是‘蚂蚁搬家’现象在你身上的验证啊!人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就会表现在耳朵上,耳朵上的冠脉沟就是冠心病在身体表面的反映。因为心脏的冠状动脉堵塞会让耳朵上的毛细血管凝固,形成皱纹,这就是冠脉沟。”他听完我的解释后心悦诚服地点点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方人,又受了多年的西医教育,一开始不相信神奇的中医文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有很多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也是如此,他们只看重现代技术,过低估计了前人的智慧。3 }& o. X* d0 B4 r- O3 O7 x
w1 S: L" p D0 p& u
他们就像青春期的叛逆少年,总认为自己的父母这也不好,那也不行,一旦自己成熟了,才发现原来父母是多么的杰出。
+ q' S X* k; V6 V; M! C: y" g$ C5 h" k0 F& X* t
胡适的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0 Y4 s, b$ v# O3 K
* S2 J4 U2 {3 M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一生致力于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成为其攻击的对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0年胡适突然生病了。他发现自己吃得多,喝得多, 尿也排得多,人却日益消瘦下去。新派人物生病当然要去看西医了,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经过认真诊断之后得出结论:糖尿病晚期,已无药可治,只能回家休养。言下之意,胡适只能回家等死了。
' p# R. R: U7 ^2 g" c
$ V1 m. n1 O [" S西医没有办法,朋友就劝胡适看中医。当时正是学界“科玄论战” 的关键期,胡适是科学派的主将,反对的就是像中医这样没有科学依据的“传统”。叫他去看中医,那岂不是主动放倒手中的旗子吗?然而,面子事小,性命事大,胡适最终还是答应了。
9 P8 i* K H( T6 r! V8 S
) Q: C2 O4 m: O: a$ {6 g来给胡适看病的是北京名医陆仲安。中医没西医那样复杂,又是验血,又是验尿,陆仲安只是用手把了把胡适的脉,并询问了一下病情,就从容不迫地说: “这个病很好治,吃几服以黄芪为主的汤药就可以了,如果病没好,唯我是问。”被西医判了死刑的胡适将信将疑地喝下了陆仲安开的中药,没想到几个月后症状就消失了。再到协和医院检查,果真是好了!医生们非常惊奇,这怎么可能?谁给胡先生治的病?胡适当下就把实情说了。
w/ X7 h8 p. f
# ]/ V0 W. p' K$ }% Q1 j0 ^上6 N7 P# X1 }& p3 g j$ P
7 k2 I' f3 I3 t- W1 `; |.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