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水舞萍

18条自我觉醒之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8: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身边有你,让我原谅了生活里所有的刁难


    这一生,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擦肩而过,
    有些人陪我们走了一段路,然后挥手告别,
    也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连个告别都没有。



    不过,或迟或早,我们总会遇见那个人,
    他走到你身边,轻轻掸了掸身上的风尘,
    然后伏在你耳边温柔的说一句:余生请你多指教。



    还有两个人,从你出生开始,
    就参与到了你的生命里,
    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他们的目送里渐行渐远,
    然后用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



    还有那些许久未见的人,我们曾经一起哭过笑过,
    疯过闹过,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分开了。
    刚开始还打打电话,久而久之越来越难找到话茬。



    感谢身边有你,让我原谅了生活里所有的刁难。
    你走近我,冬天里忽然就有了一场春暖花开的惊艳。



    感谢至亲至爱的家人,感谢给我指点迷途的人,
    感谢选择相信我的人,感谢路过我青春的人,
    感谢途径我生命的每一个人,
    也感谢那些善良的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感谢我曾经犯过的错让我成长,
    感谢我曾经错过的人让我成熟,感谢时间抚平一切,
    让故事继续,感谢未来尚早,一切都还来得及。



    还有一个人,一定要好好感谢,那就是你自己。
    毕竟,这一路走来,唯一一个不管何时都会陪着你,
    无论何地都不曾抛弃你的,就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亲爱的,去给那些你想感谢的人一个拥抱吧,感谢他们成就了今天的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8: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写给每个人)
    2016-07-04 行善积德

    编者按:所谓“病有千般,不离阴阳。人有万种,总是名利。”真正治病,必须由心入手才能根本痊愈。
      生病了,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医生。但是,医生真的能治得好我们的疾病吗?事实证明还有很多疾病是医学解决不了的。
      如果得了重病怪病,医生已经治不了,怎么办。是放弃生命,还是努力求存?如果有一线希望,你要不要争取呢?
      有人会说,医学都没有希望了,怎么可能会还有其他的治疗法。有办法吗?有,当然有。但绝对不是普通医学办法,而是更高层次的治疗。

        每个人都想一直健康,都想战胜病痛,都想长寿平安,都想安详地老去。如何才能让我们在这一生得到善终呢?
    疾病的根源

      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有时眼见并非是真理。疾病有时也并非就是看得见的生理病理上的原因,它有其另外的致病因素。

      疾病的根源是什么?现代医学有其定义,但这个定义只限定于医学可以治愈的疾病。如果医学治不好的疾病呢?我们知道,当前医学的发展水平还很浮浅,对于许多生命现象还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疾病是体内五毒焚烧的结果。五毒包括怨恨恼怒烦,是人生的心灵痛苦和无穷疾病的来源。

      正如刘有生老善人所讲:“恨人伤心,怨人伤脾、怒人伤肝、恼人伤肺、烦人伤肾,是病者,实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种根,由性理而转于生理耳。”

      也许我们不少人根本不相信这种说法,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疾病就是身体的不舒服,与心理的怨恨恼怒烦有什么关系呢?

      诸位病久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不是一直处在五毒之中呢?你是不是曾经为了本来无谓的事情去惩罚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呢?一切皆有因果。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而祛病也必须由身、性、心开始。单纯地依赖药物和手术,只是治身的层次,而不可能达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

    养心即所以治病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君火,君火以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之神可统五脏之神,包括脾之意,肺之魄,肾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如果能把心神调整好,那五脏之神皆可得到调整。

      唯物主义哲学里有这样的观点:精神影响物质。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却影响着形而下的身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精神决定着身体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则五脏六腑就能趋向于健康。
      所以说,养心即所以治病。人类的疾病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心理的层次要高于肉体的层次,因为身体是由心理所支配的。不管是哪一类的疾病,都可以从心理上治疗。

      不管任何大病重病,甚至于是医学无能为力的疾病,都可能找到治疗方法,其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调节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则心神自安,如此则五脏六腑皆安。

      调养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疗,让病人的心神获得解脱。或者心中充满善良和爱意,这也是平衡心神的办法。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来引导脏腑气机平衡,亦有效果。
    对疾病的治疗是从内心深处的解脱开始的。这是治疗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现代医学所无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袭,我认为需要爱心、快乐和善行。

    爱是大药王
      对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来说,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剂。爱人,尤其是从心底去爱人、宽恕人,以此来终结自己的五毒内焚,结果也能终结我们自己的疾病。

      现代医学总是相信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把它当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药物和手术能改变病理,得到康复。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吗?事实上大多数疾病还是治不好。
      因此,不要总是相信药物和手术,那不过是一定程度上治疗了肉体上的病,而疾病所根源于精神的层次根本就不可能通过药物和手术来解决。
      爱人、爱每个生命、爱这个世界,以爱的心态来对待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惜每个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纤细的爱心去感受世界的万事万物,让爱心把自己融化到万事万物当中。爱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快乐,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
      当我们处于爱的状态,那是最平静、最详和、最有利于康复的状态。此时心身全部得到放松,五毒的内灼可以被彻底地消灭于无形之中。试想,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会有怨恨恼怒烦吗?他会遭受绝症的折磨吗?

      只有爱才可以上达人的精神层次,通过心神的影响来调节五脏六腑的病理状态,促进全身机体的更新换代。爱是快乐之源泉,爱的治疗,是疾病的治本之道。
    快乐是治病的关键

      快乐的第一条就是微笑。身患重病的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没有微笑了。多久没有开心地面对这个世界了。我们在烦什么?在跟谁过不去?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随时随地心里装着美好的情感,在脸上表现出良好的情绪,即面带笑意,心平气和。如果心里没有高兴的事情,或者由于受到病痛和外来的刺激而心里感到痛苦,一时乐不起来,怎么办?要真心装乐。

      让我们每天都展现出愉快。让我们每天通过自己的面孔、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友爱的心、奉献的心、宽厚的心、自尊的心和自信的心。
      我们不仅把快乐看作一种善行、一种奉献,而且把快乐看成是治病的良药、健康的朋友。真心快乐,就能让心神得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于是脏腑安定,气血和调而病痛减轻。
      
      生了大病,我们不仅戴着病痛的枷锁,更忍受着心灵的不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疾病逐渐加重而精神渐而不支。所以,要治病,先让自己的精神好起来,办法就是快乐。让我们的心里充满着快乐,以快乐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疾病。
      不烦不恼,不忧不愁,不恨不怨,让快乐渗透进身体的每个器官、组织和细胞,让我们摆脱五毒的侵袭,放下来,不执着,轻轻松松、洒洒脱脱地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
    行善是解脱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对待我们这个世界,处处行善,这是今生获得解脱之关键,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想快乐,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的人,其身体笼罩在浩然正气之中,而邪恶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让周身气血充满生机和活力,疾病即会远去。而一个充满邪恶的灵魂怎么可能会沐浴在积极向上的阳气之中呢?

      也许有人会问,何为行善,其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大凡发于内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无所求而为之善都是真善。反此,装样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并无益于病,反有害于自己。因为假善会使心神不定而五脏受伤。
      真心行善,用心地帮助他人、感化别人。行善既是为人,亦是为自己。行善的结果是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脱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种疾病,更可产生不可思议的机缘而达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诚,人与人的交往充满着欺骗与狡诈。如果我们用真心和善良去对待别人,反而会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一心向善,我们要努力感化他人,让善良重新回到世界当中。  
      因为抛弃善良,让我们遭受着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脱病痛、挽救生命,莫过于发现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来,展现给世人。如果我们的周围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绪在漫延,善行在流淌传播,那时谁还会再苦于疾病的折磨呢?
      综上所述,疾病的根源在于自己的五毒所害,而治疗的关键亦在于自己。因为这个病是你自己生出五毒引发的,还得靠自己去治。如果真心改过了,性格变好了,并且充满爱意,真心行善,快乐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让我们跳出医学的框框,认真地思考一下生命与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怀疑上述我所说的话,不要让偏见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机会,去试着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相信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这篇文章不是只写给重病患者的,而是写给我们每一个人。

      试问一下,有谁是真正健康的?暂时的不生病并不表示以后不生病。五毒内焚,早晚会生出病来。与其已病而求医,何如未病时即求己。而求己之道即是此篇所言,让我们自己去把握人生健康、富贵贫贱和否泰苦乐。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0-31 00:22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8: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修行要“性命双修”,才能圆满成就
    2016-07-04
    归纳道家的说法,分为两部分,神属于性,本性;精和气属于命。道家早就把身体分成两个宇宙,我们这个肉体存在是我们的命,所以身体是命。至于那个性呢?那个就是神,不属于这个身体,但身体也是性的部分。比如电,这个电是通过灯泡发亮而发生作用。灯泡坏了就不能通电,也不起作用了。因此道家的理论同佛家或其他的不同,认为修道的人必须要性命双修。性命就是阴阳,也就是坎离所代表的,性命双修就是两样要齐头并进。

    宋、元、明以后的道家,也就是正统的道家,老实讲是反对佛家也反对儒家的,认为他们都不会修道没有用。他说佛家跟儒家光修性不修命,只从心理人手,对身体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仍是生老病死,很痛苦。但是,宋元明以后的道家同时也反对一般修道的道家,认为他们光是修命,只是练气功啊,炼身体啊,在身上搞来搞去玩弄精神。王阳明所批评的就是这种。所以只修命,不修性,光炼身体,不懂佛家的所谓明心见性和儒家的修心养性的原理,也是不行的。

    道家有一句重要的名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炼身体,在身上转河车,转来转去,不了解心性的道理,不懂一切唯心的道理,是一般修道人的第一错误。相反地,他说“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只晓得在心性方面入手,在明心见性的学理上参,这个空了那个空了,但身体气质变化不了,他认为这是阴阳没有调好,永远不能证到仙佛的果位。

    性命双修成功了以后,道家称为“无缝塔”,修成一座无缝的宝塔一样。佛学的说法就是证得无漏果,得漏尽通,一切都成就了,没有渗漏,没有遗憾,没有缺点,这个生命是个完整的。
    ——《我说参同契》

    道家要学神仙长生不老的修法,如果不懂明心见性,是无法谈修神仙长生不老的。明心见性是心灵的。如果我们说人们修长生不老之道是个圆,明心见性是属于一个圆的一半,身体方面是长生不老的另一半。两半合起来才能成功一个圆、才完整。所以道家称做性命双修,就是根据《易经》来的。

    明心见性走的是禅宗的路线,偏向于所谓见性成佛这一面;而道家、密宗走的路子是偏重生理的一面,就是先把生理修好,修到返老还童,再走明心见性以成佛。这就是性命双修。所以道家由《易经》这个法则产生了两句话:“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

    中国文化关于修炼生命的方法有两派,一派反对双修的(不是指男女的性,而是指性命双修而言)。譬如道家、密宗偏向修命,禅宗偏向修性。另一派注重双修,所以后来道家修炼长生不老的才有“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的警语。只晓得炼功夫,炼精气神、炼气脉,把身体搞好,就是只修命。

    下面一句是“但修祖性不修丹”,讲佛家的人光念佛呀,参禅打坐呀,身体方面不管,那就“万劫英灵难入圣”了。不修命就不能炼成纯阳之体,不能成佛、不能成仙,永远也不会成功的。这也是真话。所以中国正统的道家注重性命双修。性命双修的法则,要身体与心灵同时并重。
    ——《易经系传别讲》


    道家有句话,批评佛家一般打坐参禅念佛的,也包括道家的一般修行人,叫做:“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有些修行人,热衷于练气脉,打通任督二脉,做功夫,练身体,这只是修命,不是修性,不晓得明心见性,这是修行第一病;这样的修性是一个错路,落在了身见上。

    “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譬如许多学佛的人,很多只讲学理,流于口头禅,身体一点都没有转变;有一点明心见性的,又不能念念不迷,这个身体的转变不去管,所以精气神不能凝合为一;这样充其量只修了一半,会出阴神,不会出阳神,只有等到中阴才可能成就,现世不会成就报身、化身。

    所谓报身成就,是转变了这个业报之身。出阳神是化身成就,不靠妈妈,自己能生出来另外一个生命,别人也看得到这个化身的。我们平常从女人下面生,修到阳神成就,从头顶上化生出另一个自己来。道家跟密宗的修法几乎是一个路线,这个不应该在这个课题上讲,今天是顺便说到。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我们做功夫、打坐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大家一定以为是方法不对,拼命找明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圆满。这在中国文化上,不论是儒家、道家,说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论调。

    比如学道家的人讲,学道成仙有五类(好比佛家的五乘道),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也叫大罗金仙,相当于大阿罗汉)。道家认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练气脉,做身体上功夫,而认为这是道,这是修行的第一大毛病。又说“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学佛的人只高谈理论,对于生命根源没有掌握住,经一万劫也证不到圣人的境界。不论怎么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成仙要修无数功德,无数善行才行。
    ——《如何修证佛法》


    气脉的修炼,在中国道家有一个名称叫做「修命」,进修身体的生命。

    再譬如,我们晓得,外国人信宗教的,每天到天主教、基督教堂做个祷告,中国人拜佛,念个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每天念经修养,这个叫「修性」,是关于形而上心性这一面入手的,不管生理方面。那么一般,印度也好,密宗也好,道家也好,中国彻底的禅宗也好,很注重这一面,都是含藏在内的,不明显告诉你。

    后来中国道家就产生了一个术语叫做「性命双修」,如果一方面注重生理的变化,健康无病,绝对的健康无病,一方面追寻形而上的生命最后的道理,把性命同时修的,叫做「性命双修」。唐宋以后,产生两句名言,很重要,「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锻炼身体,认为是修道,不晓得形而上生命来源最后的究竟,这叫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那么另一方面,他也批评,有些宗教信仰只追寻心性的道理,那叫做修性,所以又说「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只追求精神生命这个道理,不管身体,不会圆满修成功。

    等于说佛家的道理,佛说生命修成功的人有三个身体,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叫做肉身,是父母精子和卵子构成的这个肉体的身,这个身体叫做业报之身,一生的命运,行为,结果,包括寿命的长短,运气的好坏,是过去生命的因果报应来的,所以叫业报之身。

    所以说这个肉体生命是假的,叫做“借假修真”,必须要利用这个假的机器造成一个新的生命。那么如果说光修性,只从心念方面修,不管身体的,只能修到法身成就,“法身”就是代表本体,回到本体的功能上面去。“报身”是父母所生的这个肉体。
    ——《南懷瑾老師對“青草南園”學員開示記錄》


    道家修持,如前述分为两派。一主清净单修,如北派邱长春所创的龙门派。一主双修,如唐宋以后白玉蟾以次的流派。自从禅道融合后,道家批评禅家单修性功(心性之道),不修命功(丹法),而主张性命双修。基本的理论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道理,而认为禅家只穷理尽性,却未至于命。同时也批评一般修道者“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不能达到圣人境地。但如“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也不能即身成就。故主性与命必须双修。

    性即无为之道,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清净无为,当下即是,是真空的。命是修身入手,炼精化炁,以至炼神还虚,便是妙有。这一种理论体系,在基本原则上不能说不对,合于佛学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则。但他们偏重于修行方法,忽略真正的穷理,他们看一般佛家(尤其是禅),是炼神修神养神而已。气与精未能配合,等待解脱躯壳后,只能成为灵鬼。

    又认为持咒念佛等法门,只是炼炁,也不能入道。密宗的观想这一类,也只是修精,都不究竟。精炁神三者应为一体:炼精成就,报身即色身才能圆满。炼炁成就,百千万亿化身才能成就。炼神成就,清净法身才能圆融.精气神三者圆融合炼,则法报化三身皆得成就。然后散而为气,寂然不动,涅槃清净。聚而成形,百千万亿化身即其妙用。
    ——《习禅录影》


    静坐并不难,用心实不易。一般学习静坐的人,十分之七,为了健康长寿;十分之二的人为了好奇而求玄求妙,或者想达到神通,如放光、预知等境界;十分之一的人为了求道;而真正了解道是什么,修道的正法又是什么,则几乎是万难得一。  

    关于学习静坐如何用心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学习静坐的目的何在,如此才能切实商榷如何入手和如何用心。现在一般较为普遍流行的静坐用心方法,大体归纳起来,在东方的中国方面,都可纳入传统文化的儒、佛、道三家。此外,有瑜伽的静坐用心方法、有从欧美回笼的催眠术,以及其他宗教的祈祷、斋期、避静等,也都属于静坐的用心方法之一。

    但在中国,通常最流行的静坐中,用心的方法大体都以佛、道两家为主,纵然有许多方法,不属于佛家或道家的正统,但已积非成是,而都认为那些就是佛、道的方法,在此不必严加区分,徒事理论。

    在佛家的方法中,现在最流行的,便是念佛、修止观、或观心、参禅等。至于,笃信密宗的;便以持咒、观想等为正当的用心方法。各执一端,轻视余者。不过,在佛家的用心方法中,除了部分学习西藏流传的密宗以外,的确都是重视“修心”为基础,不大注意身体生理上的变化,而且认为重视身体生理变化者,便是外道之流、甚至,大有嗤之以鼻,不屑亲近之慨。

    但在道家的方法中,却极端注重身体生理的变化。甚至,认为由于静坐修持的方法,达到身体生理预定的效果,打通任督二脉,以至于通达奇经八脉,恢复健康,增加寿命,才是道的真正效果。倘使如佛家一样,只知“修心”而不知身体生理的奇妙,便不合道。

    所以道家者流,便认为佛家的修法,只知“修性”,而不知“修命”,并不完全。因此道家主张“性命双修”,才是正道。并且说:“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命功),万劫阴灵难入圣。”

    乃至引用《易经》的观念与《中庸》的大旨。确定“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作为无上的原则。

    其实,无论佛家或道家,乃至其他各宗各派所谓的旁门左道,除非不讲究静坐修持,便无话说。倘入进入静坐修持的法门,试问:除了这个生理的身体和有知觉情感的心理思维状况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离开身心以外而可以起修的吗,假定是有,那便是从事物质科学的研究,或者专门注重医药,或药物化学、生理化学等的事情。它与人生生命起修的方法迥然不同,一个是藉着自己生命的自在功能而求证形而上道;一个是籍外物的实验,而了解宇宙物理的奥秘。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0-14 10:43
  • 签到天数: 364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6-7-4 16: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十八条自我觉醒之道》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多少心量,就能有多少能量


    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获取与释放的过程。

    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还需要从虚空中获取能量、这个能量的获取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虚、静二字而已。

    生命中能量的得与失:
    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当你充满欢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时候,时空的能量会源源不断流入你的身体;当你打开智慧之门,法喜充满的时候,你获得的能量将超乎你的想象。

    当一个人真正发一个大的善愿后,他会在瞬间得到无限的能量。反之,当你内心充满怨恨、恐惧、无奈、嫉妒、烦恼的时候,你的能量会迅速流失,加速衰老与死亡,尤其是恐惧,它会让你的能量顷刻间丧失殆尽,失去生命。

    知道了这个秘密,你该知道了如何让身体健康,如何消除疾病了吧?这一切,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绝对不能是装出来的,虚荣心也是极为消耗你的能量的。

    人在说谎的时候是很消耗能量的,这点你必须知道。
    修炼修什么?就是修得让自己健康长寿、快乐幸福,增长智慧,让内心充满安详。

    建造一个充满祥和的能量场: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经验,就是你到一个陌生的家庭或单位的时候,如果你有足够的感应能力,你就会感受到这个家庭或单位是否和谐。这是因为在这个小空间里聚集着人心念好坏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不仅影响你的心情,更能影响你的健康。

    还有,在与陌生人之间交往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也会有这个经验,就是有的人会给你很舒服的感觉,让你很有亲近他的念头,而有的人就会让你很紧张也很不舒服,一刻也不想和他在一起。其实这些都是和人的心念有关。

    很久以前的时候,有些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他们有着菩萨一样的心肠,病人到他那里,不用吃药病都能好三分。为什么?就是这个充满祥和之气的能量场让病人感到心情舒畅。心情舒畅,病自然就会退去。

    而如果医生不是想着如何让病人减少痛苦,而是盘算着怎么才能从病人的口袋里多掏些钱出来,好让自己拿的回扣能多一些。这就是现在人之所以看不好病的其中原因之一。

    所以,今天我们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庭,首先要知道心念的重要性。善念感召的是健康和吉祥,恶念感召的是疾病和灾难,这绝对不是迷信,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

    如何获取能量?
    实际上,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获取与释放的过程。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还需要从虚空中获取能量、这个能量的获取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虚、静二字而已。虚极、静笃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层次。

    在这个状态下,天地的能量可以随时为我所得。首先你要静下来,静下来,代表你开始减少能量的消耗,而虚,才能开始从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

    而能吸收到什么样的能量,则取决于你的内心,你有什么样的内心,你就会感召到什么样的能量。这就是同气相求、物以类聚的道路。

    智慧是什么?
    智慧其实也是一种能量,而且是高级的、看不见的能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其实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他的智慧。这就是伟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号召力、为什么他们做事就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他们的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他们是心念一动,就会调动大量的能量来帮助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业。智慧能量的来源需要我们能虚极静笃来从天地吸取。

    一个静不下来,虚不下来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大智慧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人拥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会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强。

    起心动念皆是能量的消耗:
    应该知道,做任何事情,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价的。其实,无论是生命的过程还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过程。我们说,当一个人运气好的时候,他往往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因为这个时候他内在的能量是充足的。

    但任何人的能量状态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该干的时候干,不该干的时候就要韬光养晦。

    我们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过起心动念消耗的。你每发出的一个念头都是通过能量的消耗来完成的。佛、道为什么强调心要清净(清静),其实就是要你减少起心动念,减少能量的消耗。

    什么是禅定?禅定就是身体几乎处在能量不消耗的状态下,就和电脑“待机”的状态差不多。

    一个人“命”的能量构成:
    我们知道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每个人的命都是不同的。命看起来复杂。其实说透了也很简单,从能量的角度讲。

    一个人的命无非就是由体能、智(慧)能、德能三部分构成。再细分的话,德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树根,慧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树干,体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枝叶。一个修炼人修也就是修这三个方面。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08: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禅师讲3个故事告诉你


    每日念咒:绿度母心咒  看到此咒佛法无边平台祈请您念诵108遍可消除业障可广开智慧,增长福报、权威、寿命、速得无量圆满功德。(记得回向哦)
    绿度母心咒:“嗡。大咧。度大咧。度咧。梭哈。
    汉字注音: ong, da lie, du da lie, du lie, suo ha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几个故事吧。



      一、可怕的黄金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僧人说:〝太可怕了,我在树林中挖出了一堆黄金!〞

      两个人心里忍不住说:〝这真是个大傻瓜!挖出了黄金,这么好的事他居然说太可怕了,真让人想不明白!〞于是他们又问那个僧人道:〝在哪里挖出来的?请告诉我们吧。〞

      僧人说:〝这么厉害的东西,你们不怕吗?它会吃人的!〞

      那两个人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它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树下面。〞

      两个朋友就立刻去找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那些金子。一个人就对另一个说:〝那个僧人真是太愚蠢了,人人都渴望的黄金在他眼里居然成了吃人的东西。〞另外一个人也点头称是。

      他们于是讨论怎么把这些黄金拿回去。其中一个说:〝白天把它拿回去不太安全,还是晚上拿回去好一些,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一些饭菜来,我们就在这里吃饭,然后等天黑了再把黄金拿回去。〞

      另外一个人就照他说的去做了。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把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就好了!等他一回来,我就用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回去拿饭菜的那个人也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给他的饭里下毒药,他死了,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结果等他拿了饭菜回到树林里时,另一个人就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把他打死了,然后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么做的。〞接着他拿起那个人送来的饭菜,大口地吃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到很难受,肚子里像火烧一样,他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是太对了!〞

      这真是应了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贪念惹的祸,欲望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死敌!



      二、买土地的农民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就决定到那里询问一下。结果那个地方的人告诉他说:〝只要交上一千两银子,然后就给你一天的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就是你的,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那个农民心想:〝如果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走很大圈得到很大一块地了吗?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人签订了合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着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辛苦带来的回报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往回走,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土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抄近路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马上就要落下去了,他只得拼命地奔跑,最后,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

      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也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也不会满足,这是人性中最大的缺憾。



      三、佛与魔鬼

      有个很出名的画家,他想画佛和魔鬼,但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他们的原形,他的脑子里怎么也想像不出他们的样子,所以很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寺院朝拜,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和尚,他身上的那种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画家,于是他就去找那个和尚,向他许诺重金,条件是他给画家作一回模特。

      后来,画家的作品完成,以后轰动了当地,画家说:〝那是我画过的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给我作模特的那个人让人看了一定认为他就是佛,他身上的那种清明安详的气质可以感动每一个人。〞画家最后给了那位和尚很多钱,实现了他的诺言。

      就因为这幅画,人们不再称他为画家,而是称他为〝画圣〞。

      过了一段时间,他准备着手画魔鬼了,但这又成了他的一个难题,到哪里去找魔鬼的原形呢?他探访过很多地方,找了很多外貌凶狠的人,但没有一个满意的。最后,他终于在监狱中找到了。画家高兴极了,因为在现实中找一个像魔鬼的人实在是太难了!当他面对那个犯人的时候,那个犯人突然在他面前失声痛哭。

      画家奇怪极了,就问那个犯人是怎么回事。

      那个犯人说:〝为什么你上次画佛的时候找的是我,现在画魔鬼的时候找的还是我!〞

      画家大吃一惊,于量又仔细看了看那个犯人一眼说:〝怎么可能呢?我画佛找的那个人气质非凡,而你看起来就是一具纯粹的魔鬼形象,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这太奇怪了,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那个人悲痛地说:〝就是你把我从佛变成了魔鬼。〞

      画家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并没有对你做什么呀。〞

      那个人说:〝自从我得到你给我的那笔钱以后,就去花天酒地地去寻欢作乐,纵情地挥霍。到后来,钱花光了,而我却习惯了那样的生活,欲望已经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我就抢别人的钱,还杀了人,只要能得到钱,什么样的坏事我都能做,结果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画家听了他的话,感慨万分,他惊叹人性在欲望面前转变得如此之快,人是如此脆弱。于是他将画笔负疚地扔了,从此以后再也不作画了。

      人,一旦堕入〝追逐物欲〞之陷井中,就很容易迷失自己,想要抽身出来就成了很困难的事,所以人性不能和贪念走在一起。



      禅师说完了这几个故事,便闭目不语,而那个人已经从这些故事中知道了答案,原来这个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越不满足;就会越不快乐;就会越多烦恼。

      所以禅师告诉我们:钱如枷锁,贪是坟墓,追名逐利最终只是一场空。只有洗去心中的种种虚妄,放下贪欲,回归到平实的本质,才会看破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有如过眼云烟,毕竟都是无常色相,才最终体验到生命的无尽欢悦!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0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骗了我们很久的半截故事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车间一片片厂房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客户的订单快把福特公司销售处的办公室塞满了。每一辆刚刚下线的福特汽车都有许多人等着购买。

      突然,福特公司一台电机出了毛病,几乎整个车间都不能运转了,相关的生产工作也被迫停了下来。公司调来大批检修工人反复检修,又请了许多专家来察看,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更谈不上维修了。



      福特公司的领导真是火冒三丈,别说停一天,就是停一分钟,对福特来讲也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时有人提议去请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助,大家一听有理,急忙派专人把斯坦门茨请来。

      斯坦门茨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3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下了“这里的线圈多绕了16圈。”人们照办了,令人惊异的是,故障竟然排除了!生产立刻恢复了!

      福特公司经理问斯坦门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门茨说:“不多,只需要1万美元。”1万美元?就只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当时福特公司最著名的薪酬口号就是“月薪5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待遇,以至于全美国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为了这5美元月薪从各地纷纷涌来。



      1条线,1万美元,一个普通职员100多年的收入总和!

      斯坦门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转身开了个账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福特公司经理看了之后,不仅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很多人把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包括我们高中教科书上也是那么讲的,得出的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口号——知识就是财富。

      伴随这个口号的是,如何去获取知识,然后通过知识获取财富。至于采取何种手段?没有人去管。

      实际上,这个故事还有下文:



      斯坦门茨原本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德国国内经济不景气而失业后来到美国。由于举目无亲,根本无法立足,只得四处流浪,直到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扳的青睐,雇用他担任制选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为止。

      斯坦门茨十分感谢老板,他刻苦钻研,很快便掌握了马达制造的核心技术,并且帮小工厂接到了很多订单。

      当福特公司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斯坦门茨十分欣赏,先是很痛快地给了1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斯坦门茨加盟福特公司。但斯坦门茨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现在一旦他离开了,那家小工厂就要倒闭。



      福特先生先是觉得遗憾,继而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都以能进福特公司为荣,而这个人却因为对人负责而舍弃这样的机会……

      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了收购思斯坦门茨所在的那家小工厂的决定。

      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何以会进入福特的视野呢?福特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因为那里有斯坦门茨那样懂得感恩和有责任感的人!

      今天,我们宣扬的都是“知识就是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批判“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抱怨给知识分子待遇差了……于是乎,我们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

      至于什么是感恩?什么是责任?一切退而居其次了。

      我们感叹世风日下,感叹道德败坏,感叹人心不古。我们还是没醒悟过来,我们在宣扬“知识就是财富”遗忘了一些更加重要的东西,没有人去反思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

      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开头,没有看到结尾……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09: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悟透自己


    人生在世,和“自己”相处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悟不透“自己”。



    走上坡路时,往往把自己估计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能唾手可得,甚至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身价的一部分而喜不自胜。



    人在不得意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过低,把困难和不利也看作自己的无能,而实际上是被怯懦的面具窒息了自己鲜活的生命。



    悟透自己,就是正确认识自己。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憧憬,但期望值不能过高。



    因为在现实中,总是会打折扣的。可以迎接挑战,但是必须清楚自己的方向。也就是说,人一旦有了自知之明,也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



    要悟透自己,还要学会自我欣赏。只有学会认真欣赏自己,才能够拥有一个真正的自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你可能智力平平、貌不惊人,但不必垂头丧气;你可能生活坎坷、身处逆境,也不必自暴自弃。



    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欣赏自己,欣赏你自己的耐力、欣赏自己的勇气、欣赏自己的信心,从而用心去品尝苦涩的生活中所蕴含的甜美滋味。



    因为,只有自我欣赏,才能增添自信;只有自我欣赏,才能得到他人的爱。
    而一旦拥有了信心、仁爱,我们也就拥有了抵御一切逆境的动力。



    要悟透自己,就要心疼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个僻静处散散心,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长久煎熬自己的心灵;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上三五好友,诉说诉说,让感情的阴天变晴,让自己重新振作与坚强。



    劳累时,你要心疼一下自己,好好地放松、好好地休息,好好地慰劳自己,要明白人所拥有的不过是一个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的“风刀霜剑”;有病时,你要心疼一下自己,唯有对自己的真正心疼,才是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只有真正悟透自己,真正认识自己、真正欣赏自己、真正心疼自己,才能正确找到人生的航向,从而撷取到生命的真谛。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20: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心学:人生大病,只这一个字



    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



    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心中若装满了骄傲,便很难听取忠告,吸取经验教训,长此以往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然,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支点,驾驭不好生命之舟。怎样自明?就需要做好对自己的省察,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王阳明说,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么愚蠢也会变成聪明,柔弱也会变成刚强。人贵有自知之明。




    嘴巴闭关,身体力行



    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用言论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这样就严重了。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因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你以为所有让自己不舒服的事,都是由于别人和环境,其实都是源于自己的心太窄,容量太小,修身太浅,德性不深。所以把向外的眼睛收回来吧,盯在自己的心上。就算世界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的心也可能放开而坦然从容。心坦不坦然、从不从容,也本是心自己的事。





    人最怕是一个“傲”字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傲,不过是因为一份我执。人们为什么要亲近一个我执太深、戾气太重的人?无人亲近,又怎么生存、做事?更重要的,我执是一条深深捆绑着自己,让自己画地为牢、坐井观天的绳子,使自己沦陷在暗无天日、走不出去的苦之深井中,还误着自己。



    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知道轻浮傲慢处,便是良知。除去轻浮傲慢,便是格物。




    慢,并着手破除,那么他正在得救。这,其实是为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人生,打开一条通过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我不看花的时候,花与我的心同处于寂灭状态。我看花的时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鲜活起来。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佛家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王阳明的花与我心同在,推而广之就是天地万物皆与我同在,一心之中,可存天地宇宙、生万千气象。一切,只看你心的大小、悟的浅深,良知的大境界,本来与外物无关;心,自是万物主宰。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参破生死,尽兴知命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因此不能轻易去掉。如果在此处能识得破、看得透,这个心的全体才是畅通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人生,除生死外无大事。向死而生,与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念起人终究一死,万般皆是身外之物,很多东西就能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出深邃,活成自在。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4: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越少,福气越大
    2016-07-08


    调伏傲慢有一个做法就是止语。大家一看,“不讲话,不讲话跟调伏傲慢有关系吗?”有。我们看不到自己的习气,是因为很浮躁,每天心都定不下来,人心一定下来,就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念头。而人话越少,你的心才越能静得下来。大家不要冲动,不要今天回去之后写了两个字“止语”,然后挂在自己的胸前,然后你们家里人说,“怎么每次上课回来都有点不正常。”这是原理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没有任何意义的话都不要讲,没有必要的话都不要讲,除非家里的人或工作上需要你跟他沟通、回应,这个都要,只要不是很需要的,一句废话都别讲,让心能够常常静下来。

    话越少,代表这个人越有福气。大家想一想,你们有没有遇过话很多,像机关枪的人很有福气的?(众答:有。)有。那他那个话很多就是乐于助人,所以话很多。假如不是乐于助人话很多,铁定没福。为什么?言多必失。而且他话又多,急躁,急躁一定容易做错事、说错话,这不是我讲的,这是《易经》上讲的,“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浮躁的人话很多,吉祥的人、有福气的人话少。话少了,不会造口业;话少了,心容易定下来,容易观照自己的错误念头,然后讲话也会三思而后行。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5: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性成熟的十个特质

    水果成熟时,自然会从树上落下,什么是灵性成长的果实呢?灵性成长究竟要让我们走向哪里?而什么样的特质,称得上是成熟的灵性呢?

    在灵性生活中,如果时候到了,心就像水果一样开始成熟、变甜。我们的修行会从青涩、艰难的成长期,转变成在奥秘中安住,从信赖外在形式转变为安住于内心。我们来探讨这些灵性成熟的特质:


    一 、非理想主义

    成熟的心不会有完美主义,它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而不在完美的楷模里。非理想主义的灵性不会寻求完美的世界,也不试图使自己、身体与人格变得完美,不会根据外在某些极度纯净的特殊形象而对老师或开悟抱持浪漫的想法。因此灵性生活并不是寻求收获或成就,而是去爱和自由。

    二 、仁慈

    灵性成熟的第二个特质是仁慈,它是以自我接纳为基础。如果为我们曾有过的无知行为或仍留在我们心里的恐惧而产生的罪恶感、指责或羞愧,无法发展出仁慈。了解开放需要慈爱的温暖阳光。“你不需要当好人,你不需要用双膝跪行,穿越100里的沙漠,表示悔改。你只需要让身体这个柔软的动物,爱其所爱。”

    三 、耐性

    成熟的灵性了解觉醒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季节和周期,它要求我们作出最深的承诺,在心中坐定,并向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敞开。
    真正的耐性不是为了要有所得,也不是为了任何成就。耐性能让我们向超越时间的事物敞开。佛陀谈到要修行十万大劫的时间,意思不是说要花上无穷的时间才能觉醒,而是指觉醒是超越时间的。觉醒不在于几周、几年或几辈子,而是指现在就以爱和耐性打开自己,进入奥秘。


    四 、活在当下

    佛陀说:“只有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带着它的心,才会看见束缚和苦难;也只有在此,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
    灵性成熟的第四个特质就是活在当下。灵性的觉醒发生在此时此刻的生活中。禅宗传统认为:“狂喜之后,就是洗衣服。”灵性的成熟不只会在超越中展现,也会在内心展现,想要让神圣照亮、穿透我们的每一个动作。超常意识状态、超凡的心灵经验、意识的巨大开启都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在经验本身,而在于这些经验促使我们转而注意自己化身为人,在人身中增长智慧、深化慈悲的能力。

    五、 整合而体证的神圣感

    “整合”就是不在生活中制造切割的区块,不划分神圣与不神圣;“体证”是指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重视灵性,否则,我们的灵性就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整合而体证的灵性修行包括我们的工作、爱、家庭和创造力。个人和普世是相互联结的,灵性生活的普遍真理只能在每一个特定的个人环境中实现。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的灵性生活。

    六、 质疑

    灵性成熟的第六个特质是质疑。我们并不是要采纳一种哲学,或是盲目遵循一个伟大的老师或一条迷人的道路,而是要体认我们必须为自己而看见,这种质疑的性质被佛陀称为“择法”,也就是自己对真理的研究。这种质疑结合了思想的开放,禅宗的“不知道”的心,和一种“分辨的智慧”,能区分有益与无益的事,能一直睁开愿意学习的双眼。





    七 、弹性

    佛陀说:“对一位不采纳任何观点的智者而言,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会有任何造成冲突的事呢?”
    灵性成熟的第七个特质是弹性。灵性成熟使我们像竹子一样,可以在风中摆动,以我们的心与认识来回应世界,尊重周遭不断变化的环境。灵性成熟的人已学会留在当下和放下的伟大艺术,弹性使我们能了解并不是只有一种修行方式,也不是只有一种美好的灵性传承,而是有许多方式;了解灵性生活不是采纳某种特定的哲学、整套信仰或教法,不能据此反对某人或某事。这是一种心的自在,了解所有灵性工具都只是竹筏,用来跨越河流,达到自由。

    八 、拥抱对立面

    拥抱对立面,这种能力可以让心容纳生命的矛盾。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有一天终于会了解身边的人同时有好有坏:有爱,也有愤怒;有慷慨,也有恐惧。灵性的成熟也有类似的发展,我们不再寻找完美的父母、具有完美智慧的上师,也不再尝试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对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会再区分受害者与施虐者。我们开始了解每一面都包含了对立面。
    当我们拥抱生命中的对立面,就容纳了自己的生与死,自身的喜悦与痛苦,将两面看成不可分开的。我们会同时尊重空性和表象形式中的神圣,了解苏菲派所说的:“向安拉祈祷,但要拴好骆驼。”当灵性成熟时,我们就能学会接受修行中的对立面:我们需要老师,也要为自己的修行负责;意识有各种超越的状态,也要以个人的方式实现它们;有业力制约的力量,也有人性全然自由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成为灵魂之舞的一部分,以轻松幽默的态度拥抱它,与之完全和平相处。


    九、 智慧而慈悲的关系

    成熟灵性生活的下一个方面就是关系。我们总是与某种事物相关。我们在一切事物间找到智慧而慈悲的关系,就是找到全然尊重它们的能力。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可能没有什么控制力,却能选择如何与自己的经验建立关系。成熟的灵性就是在关系中接纳生命。愿意与生活中的一切建立关系,就能产生修行的精神:视一切为神圣的。我们的家庭生活、性欲、社会、地球的生态、政治、金钱,我们与每一种存有、行动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出法。
    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所有的相遇都和整个灵性生活有关。同样的,我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细心和慈悲,就是修行的标尺。成熟的灵性重视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没有一件事可以从灵性生活中排除。

    十 、平凡

    尼萨伽达塔是不二论的大师,有人问他,他的意识和周遭的寻道者有何不同,他微笑着回答,他已不再认同寻道者。没错,他会坐着等待早餐、中餐,饥肠辘辘,也许像其他人一样不耐烦,但其下是有如海洋般的安详与了解。他不会陷入或认同生活中任何变化的情境,所以他和周遭的人不同,不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是平静的。

    灵性成熟的最后一个特质就是平凡,在某些传承中称为“开悟后的修行”,这是在特殊灵性状态和副作用消退之后的平凡。灵性生活的平凡来自学会信赖的心,来自对生命恩典的感激。当我们就只是自己,不伪装也不作假,就能在宇宙中安息。在这种平凡中,没有高下之分,不需要改善什么,不需要渴望什么,只是在爱与了解中向世界的喜悦和苦难敞开。
    ·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5: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尚:请停止依赖别人对你的认可
    2016-07-07
    彼尚
    在地球上,有太多的人想要被别人认可,特别是在中国。我所说的是那么奇怪,你必须只对你自己负责,你必须得允许人们去说他们想说的话、他们想做的事情,并且你不依赖于他们对你的感觉怎样!

    如果他们不认可你,这是可以的。他们认可你,这也是可以的!这个在地球上很难,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要依赖别人的认可,甚至于穿衣服都要这样,比如耐克这样的公司会请一些影星穿他们的衣服,所有的人就都跟着穿了,好像我们不再有自己的生活了一样!



    所有这些原因都源于一点,那就是你不够爱自己。因为你试图从所有那些错误的地方去获得爱,试图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爱,从你的老公老婆那里获得爱,从孩子、邻居、同事、朋友那里获得爱,而不只是爱你自己!

    昨天有人问我: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白色跟橙色衣服,这看上去非常好,你为什么要这样穿呢?我说:因为我喜欢!他说:我也喜欢它!我说:其实你可以说你喜欢它,也可以说你不喜欢它。这对我来说无所谓,因为我穿这个是为我自己!

    这个就是你们要开始做的,你开始要为你自己做事情,停止依赖他人对你的认可。当他们没有认可你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你自己做错什么了一样。所以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关注力放在你自己身上,不依赖别人对你的感觉!

    自信就是对自己感觉很好

    萨米亚
    自信就是对自己感觉很好。你了解自己是谁,你是无条件的爱,你感到成功。你不带期待去爱。不要说你尝试去原谅,没有尝试只有做与不做。为什么你不享受当下呢?因为你给过去太多力量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样子,我们就是完美的。你必须转换你想看起来像别人那样子的想法。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们就是那个样子,没有人看上去是一样的。自信不是外表看上去那个样子,不是自私,而是灵魂上的自信,无论你看上去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单身,允许你自己单身,允许同频的人来到你的身边。你是完整的,吸引同样完整的爱。不是一半不是寻找另一个半来完整,而是完整吸引完整。



    你爱自己不是因为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不管谁在你的生命中,你都爱自己。当你只有一半的时候,你永远不会真正爱自己。如果你单身你渴望去吸引灵魂伴侣,这个世界我们注定不会一个人,如果是那样,宇宙就只有一个人。你首先必须找到和平,即便他不在,你也是开心的喜悦的。

    我也曾经只是一半,我每次吸引一个人,我意识到这个不是他,每次他离开,我的心只剩下一半。伤了好多次,我开始痛哭,我开始对一切臣服,我内心想要开心,我想如果一个人开心,就一个人吧!于是,我走上灵性道路,开始每天读功课,我遇上彼尚,我的生命完全改变。

    生活中一切都会改变,当你臣服的时候。你完整你爱自己你充满乐趣你震频很高你有选择的时候,建立起你的自信,每个人都想靠近你。不要评判自己,接受你自己,你就是最独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5: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里两个小孩被宣判了死刑,谁知一面镜子竟让奇迹发生了





    几年前,我因为骑车不慎摔伤了,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同一病房里有四张病床,我和一个小男孩占据了靠窗的那两张,另外两张床,有一张属于一位小姑娘。

    小姑娘脸色苍白,很少说话,长时间半睡半醒地眨闭着眼睛。她身体越来越差,刚来的时候还能扶着墙壁走几步,后来只能躺在床上。

    我知道,那小姑娘是外县人,父母离异了,她随母亲来到这个县城打工,想不到一场突然车祸变故,令母亲永远离开了她。她在这个县城里不再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她正用母亲留下来的不多的积蓄,延续着年轻却垂危的生命。是的,她只是无奈地延续生命。一次,我去医护办公室,听到护士们谈论她的病情。护士长说,小姑娘肯定治不好了。

    小男孩也生着病,但非常活泼好动,常常缠着我,要我给他讲故事,声音喊得很大。每当这时,我总是偷偷瞅那小姑娘一眼,也总是发现她眉头紧锁。显然,她不喜欢病房里闹出任何声音。

    小男孩的父母天天来,给儿子带好吃的,带图书和变形金刚。小男孩大大方方地把这些东西分给我们,当然也包括给小姑娘一份。如果小姑娘闭着眼睛假装睡着,他就把东西堆放在她的床头,然后冲我们做鬼脸。

    一次,我去医院外面买报纸,看见小男孩的父亲抱着头蹲在路边哭。我一连问了他好几遍,他才说儿子患上绝症,大夫说他儿子活不过这个冬天。

    一个病房里摆着四张病床,躺着四个病人,却有两个病人即将死去,并且都是花一样的少年。我心情十分压抑。

    一切都是从那个下午开始改变的。

    小男孩又一次抱着一堆东西送到小姑娘的床头。姑娘心情好一些了,正在听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她对小男孩说声谢谢,还对小男孩笑了笑。小男孩得意忘形,赖在小姑娘的床前不肯走。

    小男孩说,姐姐,你笑起来很好看。

    小姑娘没有说话,再次冲小男孩笑了笑。

    小男孩说,姐姐,等我长大了,你给我当媳妇吧!

    病房里的人都笑了,包括那小姑娘。看得出来,那是很开心的笑。

    姑娘说,好啊!她还伸出手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小男孩问,你的脸为什么那么苍白?

    姑娘说,因为没有阳光。

    小男孩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我们把病床调换一下吧,这样你就能晒到太阳了。

    姑娘说,这可不行,你也得晒太阳。

    小男孩仔细地想了想,拍拍脑袋认真地说,有了!我让阳光拐个弯吧!



    所有的人都认为小男孩在开他那个年龄所特有的玩笑,包括我。我想,也应该包括那小姑娘。可是,小男孩真的让阳光拐了个弯。

    小男孩找来一面镜子,放到窗台上,不断地调整角度,试图让阳光反射到小姑娘的病床上,不过没有成功。我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他再找出一面镜子接着试。午后的阳光经过两面镜子的反射,终于照在小姑娘脸上。我看到,小姑娘的脸庞在那一刻如夏花般绽放。

    整整一个下午,小姑娘静静地享受那缕阳光,虽然还是闭着眼睛,却不断有泪水从眼角淌出,她试图擦去,却总也擦不干。

    从那以后,小男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仔细细地擦拭那两面镜子,然后调整角度,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小姑娘的病床上;而此时,小姑娘早就在等待阳光了,她浅笑着,有时将阳光捧在手上,有时把阳光涂在额头。她给小男孩讲玫瑰和蜗牛的故事,给他折千纸鹤。慢慢地,小姑娘的脸不再苍白,有了阳光的颜色。

    有时,小男孩会跟小姑娘调皮,故意把阳光反射到墙上,照在小姑娘抓不到的高度。小姑娘会撑起身体,努力把手向上伸,靠近那阳光。小男孩总是在小姑娘想放弃的时候把阳光移下来,移到她手上或身上。那段时间,病房里总响起他们的笑声。

    还记得医生惊愕的表情。每天医生为他们检查完身体都会惊喜地说:又好些了!是的,小男孩与小姑娘身体都在康复。这简直是奇迹。

    我出院的时候,小姑娘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她和小男孩手牵手一起送我。两人的脸庞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那是两张快乐并健康的脸。

    几年后,我见过那小姑娘,当然她没有给那个男孩当媳妇。她说,她每天都在感谢那个善意的玩笑。说这些的时候,她刚出嫁,浑身散发着新娘独有的幸福芳香。她说,是那个小男孩和那缕阳光救活了她,那段日子每天睡觉前,她都要想,明天要早早醒来,迎接小男孩送给她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她说,她不想让天真善良的小男孩在某一天突然见不到她。她说,那段日子一直有一缕阳光照在她的心里,给她温暖和希望。她还说,她不敢死去。

    我后来也见过那小男孩。他长大了,嘴边长出了褐色的细小绒毛,有了男子汉的模样。那天,我坐在他家客厅的沙发上问他,那时你知道自己已经被判了死刑吗?他说知道,只是还小,对死的概念有些模糊,却仍然害怕,害怕得很。他说,好在有那个姐姐,那段日子,每天睡觉前,他都要想,明天一定要早早起床,让清晨阳光拐个弯,照在姐姐的脸上,因为她还要当我媳妇呢!说到这里,男孩笑了,露出纯洁羞涩的表情。

    不过是一束阳光,却让奇迹发生了。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束温暖的阳光,你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20: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疗愈的九大法则
    2016-07-08
    适合于自我疗愈成长,自我修习的九大原则:

    一、“生活在现在”。
    不要为明天担心,也不要总是为昨天而后悔,把你的精神力量集中在今天。过好了今天,你就过好了一生。

    二、“生活在这里”。
    对于远处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自己更痛苦。记住,你生活在此处此地。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去考虑。

    三、“停止猜测,面向现实”。
    举个例子,走在大街上,遇到某个熟识的人,你热情的和他打招呼,人家看都没看你一眼,你会怎么想?感觉不被尊重吗?如果遇到的是领导,你可能会认为领导傲慢,如果是朋友,你可能会认为朋友对你有意见,也可能你根本没有料到,他当时可能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要知道,很多不快乐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四、“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现代社会节奏变化大,要求人们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脑子里整天琢磨“我该怎样做好工作?”“我该怎样考出好成绩?”“我该怎样和别人搞好人际关系”…,注意力都集中在解决问题上了,反而容易忽视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好就在身边,但你可能忘记了感觉的味道。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不要只记得逻辑思维而忘记使用你的直觉思维,它很宝贵。相信你不愿变成一台只有逻辑没有情感的机器吧?!

    五、“接受不愉快的情绪情感”。
    情绪是事物能否满足需求时的态度体验,心理需求满足与否,可以通过情绪分析出来。对于心理需要,我们还是接纳和尊重为好,但有很多需要是一时满足不了的。正确的态度是: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情绪;要有接受愉快情绪、也要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六、“不要先下主观判断,说说自己的观点先 ”。
    人们往往倾向于迅速下结论,尤其在主观认为“别人错了,我对了”的时候,这是大脑“思维程序化”的后果。“
    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是非,说出你的看法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减少与他人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少收获些无谓的烦恼和苦闷。

    七、“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崇拜偶像和权威在青少年阶段可能会有一定的“模仿-认同”作用,给自己划一个“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幻想图,给自己一点方向感,但反面作用是会让你忽略了“我是谁?”你用在自省上的时间减少了,不了解自己的严重后果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慢慢变得明显。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附和他人,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丧失自主行动的能力。

    八、“我就是我“,不要说”假如我是谁…“。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不要认为假如你是他就一定能做得比他好,你能把握的,只有自己。怨天尤人不如付诸行动,做好我想做、也能做到的事情更快乐些。

    九、“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负责”。
    人们往往容易给自己找几个借口逃避责任和良心的谴责。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会把失败原因归罪为学习环境不好,家长不理解配合,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工作不好,会推说领导没水平,待遇太差没动力等。有时可能真有那么些客观存在,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自己是活的呀!主要责任一定要自己负,不然总也“长不大”。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0-31 00:33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20: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创造我们的现实
    2016-07-08
    我们不仅仅包括物理身体。这只是我们经历的频率范围内的一种表现。我们的身体是全息投影,允许意识与稠密的物理领域相联系。

    柏拉图说得很正确,所有的身体只是真理的倒影。全息图的每个质点都包含一个完整的图形。这就是为什么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创造整个身体所需要的信息。一个全息图就是一个错觉。它不是3D,但看起来像3D。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

    “传统”的药物只关注全息图而忽视了多频力量,比如思想、感情这些和谐稳定的形象因素。所以,官方医学全部着眼于症状,而不是身体不舒服不协调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不只是表明所有事情的无限能量的一部分,我们就是能量。它的所有,我们的所有。

    最后,没有“我”或“我们”,只有无限的“我”。

    看一看这个世界,看一看对夜空中的恒星和行星的探索。所有的它都是你,这只是你的物理感觉可以看到的属于你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一个能量,是彼此。

    我们之间的区别是幻觉,冲突是我们内在的冲突和幻觉。外在的冲突是内在冲突的表现,那些进入我们空间的、积极或消极的事物,都是我们存在状态的一种外在反射。

    这样,那些痛恨自己没有自尊的人,会吸引惩罚他们的人到他们的生活和领域里。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这些,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开始或结束。看看有多少被伴侣毒打的女人换了一个依然暴打她们的伴侣。我知道有一个换了四五个伴侣的女人,每个人都会那样对待她。除非内心改变了,否则外在表现是不会改变的。

    所有的答案都在内部。

    这就是为什么控制者会鼓励和操纵我们去自身之外寻找答案,他们知道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他们只想要我们相信答案存在于物质世界,“镜子”里,但那只是我们内在的一个反射。

    这样,当我们处在新的法律新的治安政权中时,那就转移了我们对真正问题的注意------内心的自我状态,我们的意识。控制者对此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什么根本的东西会改变,除非我们找到所有经历的根源-----在我们内部。他们想要我们相信盯着屏幕就可以改编电影,但是改编电影必须改变投射到屏幕上的东西。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彼此相爱,世界上就没有冲突。因为我们并不相爱,所以才有冲突。

    这只是一个选择,这些选择变成了生活中每天的新闻。
    文:大卫·艾克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21: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稻盛和夫:这样做可以心想事成
    2016-07-08

    文/稻盛和夫,日本“经营四圣”之一,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2010年执掌日航,令濒临破产的日航迅速扭亏为盈。
    本文由商业洞察(ID: biz-insight)战略合作伙伴中信出版社授权首发

    编者按: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现名KDDI,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为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执掌日航,令濒临破产的日航迅速扭亏为盈。

    在新作《成功的真谛》中,稻盛和夫首次结合东方哲学讨论了企业管理、人生经营等话题,从经营哲学的高度全面梳理了自己对生活、工作的理念。指出把困难的事理解得简单,从中发现真理,捍卫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拥有能称之为“哲学”的高水平的判断标准;只有内心的意愿强烈而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现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提升心性,拓展命运。

    以下是稻盛和夫谈心想事成的条件:


    之前谈到内心描绘的情形会成为现实,不过如果只是内心希望如此,是不会成为现实的。事实上,我们内心描绘的现象有时能实现,有时却实现不了。实现的人就相信这种说法,没实现的人就会反驳说:“你说什么呢?! 如果都能心想事成,螃蟹就不会横着走了。”有人能实现,有人实现不了,只能说明这种说法不科学。所以如果大张旗鼓地宣扬这种说法,很容易让大家认为这是一种新兴宗教,就会有人说:“那家伙说的都是骗人的吧。”

    如果只要心里这么想,结果就一定会如此,那么,把方法告诉大家,大家都能心想事成,也就相信了。可是,情况并非如此。

    为什么大家不能心想事成呢?我感觉,要想让内心描绘的情形成为现实,是需要前提条件的。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这个条件应该是内心的意愿必须非常强烈,而且非常持久。

    只有内心的意愿强烈而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变化。前面我们谈到的那个实验中,女助手被催眠后,在诱导下她内心默想“把这株植物扔掉吧”,当这个想法发自她的内心深处时,植物才会做出反应。因此,实验采取的方式是对被试施以催眠术,使其进入催眠状态,让她的想法真正发自内心深处。



    想法必须发自内心深处。这意味着内心的意愿非常强烈:“无论如何都要这样。”而且,这个强烈的意愿必须持久。我想,大概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意愿让我们心想事成。必须毫不怀疑,心无杂念。“结果会不会是这样呢?要是这样的话就能赚到钱了。”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意愿,也就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了。自己从内心深处就不相信的事情是不会实现的。只有始终坚信,内心的意愿才能成为现实。

    回想起来,京瓷公司就是依靠强烈而持久的意愿创办起来的。公司成立之初建在京都的西之京原町,资本金300 万日元,吸纳了7 位志同道合者和20 名初中毕业生。晚上,我和7 位同人边喝酒边给我们自己鼓劲:“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成为京都西之京原町第一的企业,接下来会成为中京区第一的企业,然后成为京都第一、日本第一、全球第一的企业。”当时企业的资本金只有300 万日元,刚刚租借其他公司的仓库建起了工厂,我们就说出了“建成全球第一的企业”这样的豪言壮语。像梦话一般,我们接二连三地说出“西之京原町第一、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全球第一”,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愚蠢至极,而我们自己却一脸认真地相信“一定能做到”。

    缺乏热情的人可能会想:“真是痴人说梦啊!认清现实吧!”在旁人看来,连“西之京原町第一”这个目标我们都不可能实现,更别说“全球第一”了,可我们自己却是认真的。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意愿之中。要想使理想变成现实,需要有如此强烈的意愿。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信念坚定,就能心想事成。我认为这是实现内心意愿的根本所在。



    那么,是否只有强烈的意愿就足够了呢?我感觉似乎还应该有另外一个条件,这就是在内心把美好的意愿描绘出来。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很多经营者的经历中看到,不少经营者接二连三地遭遇破产之类的倒霉事。政治领域也有类似事件,比如显赫一时的人物走向毁灭。在很多情况下,成功与失败之间仅毫厘之差。那么,失败与持久成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异呢?“无论如何都要成功”,这种强烈而持久的意愿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不过,源于一己私利的意愿虽然可以让我们获得一时的成功,这种成功却无法持久。




    《成功的真谛》

    被日方誉为稻盛流派成功哲学的教科书。首次将“干法”、“活法”等理念在一本书中系统阐述。一本书读懂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
    中信出版社

    2016年7月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3-2 22:01
  • 签到天数: 1519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6-7-9 0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生命中注定了太多的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21: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小事就大,心大事就小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
    只要健康的活着,真诚的爱着,
    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
    心大了,大事都小了;
    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对生命而言,
    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
    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
    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生活累,
    一小半源于生存,
       一大半源于攀比。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
    直到有一天你除了坚强再无选择。

      是你的,就是你的。
      我们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
      其他的,交给命运。
     撑不住的时候,
     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
     但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说:“我不行”。

      知世故而不世故,
      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别人绯谤你, 说明你优秀。
    别人利用你, 说明你有价值。
    别人嫉妒你, 说明你走在他前面。
    别人恶意诽谤你, 说明你很有影响力。

    所以,
    要看破不要说破;
    要争气不要生气;
    要开心不要伤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2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就在拐弯处



    一个朋友,在银行工作,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但却过得不开心。此人在父母那儿是孝子,在妻子那儿是好丈夫,在儿子那儿是好爸爸,在单位是好同事,个个感叹,绝世好男人。

      朋友却有说不出的苦,我不解,问他:“你是男的嫉妒,女的羡慕,还有什么好苦的。”朋友摇头说不知道。

      后来,朋友开始恐惧上班,害怕待在家里,一见到钱就手发抖,直冒冷汗。

      有一天,他找到了寺庙,想要出家。大师询问了他一番后,对他说:“山下有一个集市,集市里有一条很长的小巷,你去走,走完了再回来,记住了,要一直往前走。”


      朋友照着大师的话做,来到山下,果然有一个集市,集市里有一条小巷。朋友没想什么,朝着小巷一直往前走。他走到第一个路口,发现有一家茶庄,里面的人正悠闲地喝着茶,他想去喝一碗,但咽了咽口水,又继续朝前走。走到第二个路口,他看见有几个小孩在踢足球,想上前去踢两脚,但伫立了一会,他又转身走了。

      此后每走过一个路口,都会看见一件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事,但为了完成任务,他只好往前走,直到经过第七个路口,将小巷走完。回来后,大师问他:“你开心吗?”朋友摇头。朋友说:“我起初很开心,但走到最后突然很难过。”

      大师说:“这就对了,你为了完成任务一直往前,这就是你不开心的原因,你应该学会拐一下弯,不要太执着于路怎样,而要看心怎样。”听了大师的话,朋友恍然大悟,作揖谢过大师,开开心心地下了山。



      后来朋友竟辞去银行的职务,自己开了一个小茶馆,以前不喝酒的他,也时不时会约朋友去小酌几杯。不爱运动的他,竟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套装备,开始打球、健身、游泳了。去他家里做客,偶尔也会听见他跟妻子吵吵架,他完全变了一个人。朋友笑着说,他终于感受了幸福。

      原来,朋友这辈子为父母,为家庭活得多,为自己活得少。大学毕业,为了父母,他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工作选择了银行。结婚后,他戒了烟戒了酒,把时间全部花在工作和家庭上,而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爱好。所以,他虽然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却感受不到幸福。


      其实,生活就像那条小巷,与其带着烦恼朝前走,还不如爽快地来一个拐弯。在拐角处,也许一不小心就碰上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18 22:2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2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是你让他变成这样的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车。为领导开车,情况其实都是差不多,不免早出晚归,有时候节假日还要奉上。因为领导都很忙,节假日人家都在休假,他们要慰问、要参访等等。

      甲女子看此情况,就想,男人在外混碗饭吃真是不容易呀,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的;特别是开车,需要集中精神,真是太辛苦了。于是,每每先生回来,总是嘘寒问暖,递茶送水的。先生要帮忙做家务活时,总推说自己能做,叮咛先生回家来就要多休息,好养足精神开好车,平安是第一啊。

      而乙女子观此情形,就想,这什么男人,整天不着家,早出晚归的,整日里和领导出外应酬吃饭,那么舒服呀,家里什么活都不干,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见个人影,到底这个家他还要不要。于是,每每先生回来,不是抱怨,就是批评,不是生气,就是赌气。

      甲女子的先生,时时心生不忍,总是忙里抽空赶回来陪着妻子,到哪里出差了,见到漂亮的衣服、饰品,总会帮妻子捎一两件,领导允许的情况下,也常常携带着妻子出远门。

      而乙女子的先生,渐渐地害怕回家了,能躲则躲,能在外面吃吃喝喝的他决不回家吃饭,有远差近差的,他必选远差。

      甲女子,逢人总说先生如何如何体贴自己、如何如何爱自己,他们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同样是十几年的光阴,他们的女儿茁壮成长,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

      而乙女子,恰恰相反,感叹自己命运不佳,有眼无珠,嫁个整日里不回家的先生,婚姻有名无实,逢人抱怨,他们的生活一潭死水,同样是十几年的光阴,他们的女儿好不容易找个关系上了个中专,据说是混张文凭好出来找工作。

      这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例。

      告诉我们:心决定一切。

      其实与其把人想象得那么糟糕,不如把别人想象得高尚一些、好一些,给别人机会,同时也在升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温文尔雅起来,我们的生活也才会渐渐美好起来。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0-31 0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