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7-20 10:59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辟谷小学I
|
人的意识系统是和生理系统全息对应地接受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的。意识系统,其中主要是潜意识调控着生理。情绪是它制造出来的心理图画。表情是它制造出来的生理图画。这两种图画是相对应的,都是潜意识在应对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时制造出来的。
在相当多的疾病中,人的潜意识,人的深处心灵,都在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的“新疾病学”提出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它把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现代医学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医学学科——心身医学,就是专门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
因此,当我们继续阐述我们的“新疾病学”理论时,又有必要将它与现代“心身医学”作对比。这样才能确定什么是它的新发现。
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的《情绪调节治百病》一书在第五节“心身疾病中”,对心身医学关于心身疾病的理论作了一个概述。
当然,这同样不能算世界上权威的论述,倒是我面前众多医学专著与辞典中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通俗概述。
它可以成为讨论我们的“新疾病学”与心身医学关系的一个方便文本。
该书这样概述:
心身医学认为:心身病是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包括由于情绪反应对大脑的影响,并由此通过植物神经、内分泌和运动神经系统的作用,使内脏、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皮肤以及免疫机制等受累而引起的各种症状群或疾病。而且这些躯体疾病的发生,与环境的刺激,又与时间的紧张紧密联系。这样的病症常称为“心身疾病”或“心理生理疾患”。
心身疾病是躯体疾病,它具有器质性躯体症状等客观依据和体征,有着构成临床疾病的五个基本要素: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属于临床独立的疾病单元。但近来,心身病症的概念有所支离破碎,人们趋向于把明确有心理、素质和躯体因素交互作用所致的躯体疾患也概括在心身病症范围之内。于是,心身疾病有了典型和不典型之分。
关于办公室心身疾病的条件,初步提出以下几条:
1.心身疾病必须有躯体症状和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
2.心身疾病发病的原因应当是心理社会因素或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
3.心身疾病涉及的通常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4.同样性质、同样强度的心理社会刺激对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患者或已患心身疾病的患者来说,可以引病理生理反应。
5.遗传的个性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容易罹患某一“靶器官”的心身疾病。
6.有些病人可以提供较确切的心理社会因素致病过程,大部分病人不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上的作用,但能感到某种心理社会因素会加重自己的病情。
关于心身疾病的分类,世界各国分类标准都不相同,包括的疾病种类很不一致。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心身疾病分类。日本学者将临床心身疾病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类是器质性神经症,常有身体症状为主的自觉症状,躯体因素和心理因素占很大比例的疾病。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等。第二类是功能性症状表现,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可逆性疾病。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结合。如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等。第三类是已达到不可逆阶段的器质性病变,在现阶段躯体因素占很大比例,亦有明显的心理因素,如原发性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
自从多元病因论提出以来,目前多认为心身疾病是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的,并且可造成器质性病变。个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心身变化。生物因素影响着人对心身疾病的易罹性。大气、水源污染、噪声、经济收入、政治变动、居住条件、生活和工作节奏、冲突和竞争等社会环境因素均可造成人们的心理紧张。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同样事物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反应,进而也会出现对身心健康的不同影响。情绪因素在心身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联系,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内脏器官一般是通过情绪活动为中间媒介而实现的。情绪活动又分为愉快的或积极的情绪,不愉快的或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良好作用。消极情绪表现为愤怒、恐惧、焦虑、抑郁、悲伤及痛苦等。这种情绪如果反应过于强烈或时间持久,便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流动的机能失调,对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消极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它所引起的长期或过度紧张,可造成机体的病变,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导致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在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中,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尤其重要。
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就目前来说还不很明确。但许多人认为是通过对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的作用而致病。
该书对这三个系统的研究作了最扼要的论述后指出,心身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在临床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起因于一定心理因素下的躯体疾病,病初期常呈现原发躯体症状,即“第一级症状”。
2.在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的基础上,患者产生强烈的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心身反应。
3.促使原发躯体疾病的症状加重、恶化或复杂化,进而产生继发症状,即“第二级症状”。
4.心身综合治疗后疾病趋向好转或缓解。
在心身疾病的发病初期,其原发躯体症状一般不很严重和复杂,但在情绪障碍及性格缺陷素质的影响下,产生心身相关的心因与体因交织作用,促使原发躯体疾病症状加重、恶化,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出现以下多种症状:
1.紧张不安,焦虑,忧郁,悲观,对疾病和康复失去希望或产生空虚感,失眠,烦躁,情绪不稳定。
2.有自我注意,自我暗示,幻想,或全身不适,虚弱无力感,重病感,恐癌症,精力和体力日益衰弱,不能积极工作和生活,发生各种社会适应障碍。
3.心悸,心慌,气短,异搏感,胸闷,胸痛,异物感或梗阻感等。
4.纳差,腹胀,消化不良,消瘦,便秘,恶心,呕吐。
5.求治心切,迫切希望得到名医好药的治疗。少数患者表现出“明苦暗乐”的情感。
病状的出现因人而异,有多有少,也有交叉重叠,程度不一。据统计92%的患者有继发症状。心身疾病种类很多,但在心理矛盾和性格缺陷背景下,产生情绪障碍为中心的临床症状是其共同特征。心身疾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在情绪障碍方面主要有六种表现: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疑病状态、癔症状态、强迫状态、失去现实感状态。
在心身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三个不可少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明确的社会心理因素;一定的性格缺陷(易患素质);情绪障碍。
心身疾病的治疗,要有整体的观念及系统的观念。应采取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治疗。在治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有时以社会心理治疗为主,躯体治疗为辅;有时以躯体治疗为主,社会心理治疗为辅。并注重各种治疗方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在紧张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应该注意自己的心身健康,而整个社会要加强心身卫生工作。这是该书这一节最后的总结。
我们对“心身医学”的疾病理论有了比较扼要的概述了,对心身医学比较陌生的读者,也该对它有比较清楚的概念了。
那么,我们的“新疾病学”要发布哪些与其不同的发现呢?
心身医学中集合了许多医学研究的成果,我们的“新疾病学”在与其对比时,要作出什么自己的声明呢?
一、现代心身医学虽然重视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但这些因素究竟如何引起躯体疾病,其中间环节到底如何,心身医学没有能够具体阐述。
或者说,对社会心理因素——毕竟只是环境因素——真正导致躯体疾病的中间的心理机制是缺乏研究的。
如果它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论述的话,那就是“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内脏器官一般是通过情绪活动为中间媒介而实现的”。
这样的论述是极其笼统的,是没有能揭示整个心理的机制的,是没有揭示人体意识系统在整个生病过程中的运作的。而越过情绪这个“中间环节”,心身医学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就进入“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这样三个系统了。
情绪大致通过这样三个系统影响整体躯体。
所以,心身医学对心身疾病发生原因、发生条件及发生机制的理论可以大致图示如下:
从这个图示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心身医学对心身疾病的理论的有价值之处,也可以看到它的缺陷。
这个缺陷就如我们刚才阐述的,对于疾病发生的心理机制,只能以笼统的情绪环节简单过渡,但其实这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容及规律。
我们的“新疾病学”认为: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制造的图画,作为与心身医学的比较,“新疾病学”理论又可以简单图示如下:
在这个图示中,我们的“新疾病学”表明了自己理论的独到之处:人的意识系统是和生理系统全息对应地接受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的。意识系统,其中主要是潜意识调控着生理。情绪是它制造出来的心理图画。表情是它制造出来的生理图画。这两种图画是相对应的,都是潜意识在应对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时制造出来的。
人的面部可以有表情图画。人的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也相应有它们的表情图画。这种图画或许不那么直观,然而,同样是一种内在的表情,一种图画。
人的面部表情凝固久了,便成为相貌。
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的病变表情凝固久了,也会成为病变相貌。这便是这几个系统的疾病。
这几个系统还影响躯体各个器官,于是躯体各个器官也有自己的表情(功能性病变)、相貌(器质性病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