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8-6-2 05:30 |
---|
签到天数: 1012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
发表于 2012-2-20 19: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辟谷教材 刘海荣 2011-3-12 21:39阅读(5)下一篇:转载:肾有多好人... |返回日志列表 赞赞赞赞转载(5)分享评论复制地址编辑
自发功导引词:
两脚与肩等宽,头正身直,松腰松胯,两眼轻闭。头部放松……
你已经全身放松了,整个人进入了一种空空松松浑浑沌沌的气功状态,整个身体变得慢慢温暖起来,随着我讲话的声音你就会感到有一股股的暖流从你的头部缓缓的流到你的脚下,你整个人就开始慢慢变空变松变大。这时候从你的脚下慢慢地升起了一朵放射着光芒的莲花,把你的身体缓缓托起,向上托起。这莲花不停的放射着光芒,照亮了你的全身,照亮了你的头骨、颈椎骨、胸骨……照亮了你全身的骨骼。照射着你全身的肌肉,照亮了你的五脏六腑。你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空、越温暖。这放射着光芒的莲花托着你的身体缓缓升起……升到蓝天之上。一朵朵的白云在你脚下飘动,在你腰间缠绕。你整个人仿佛、仿佛化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白云,随着阵阵温暖的风吹来,你的身体化成的白云就在这蓝天之上自由自在地飘动起来。阵阵暖风带着阵阵檀香味、抚摸着你的身体,它吹走了你全身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随着这阵阵暖风的吹拂,你正感觉到身体内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不停地向外飘走、飘走,飘向那遥远的天边。
现在你的身体正处于极度松驰、处于极度松驰、温暖、舒适中,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我带着你化成这片白云,一起飘过高山、森林,飘过草原,飘向那大海边,你慢慢落下去,落到大海里。蓝蓝的海水包围了你。你仿佛变成了一条鱼,在这蓝蓝的海水中游动。海水不停的洗礼着你,冲刷着你,在清洗着你的身体,冲走了你所有的病气、浊气。你感到身体越来越温暖、舒适。然后你缓缓的走向岸边、岸边。岸边是一片广阔的沙滩,沙滩是那样的银白、细腻。你赤着双脚、赤着双脚在这软软的沙滩上走着,自由自在地走着。松软的沙滩,舒适的感觉,愉快的心情使你完全体会到了天地人合一的滋味,体会到这种美妙、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完全忘我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收功:
意念慢慢回到练功的地方,全身气血慢慢回到下丹田(小腹部),动作慢慢停下来。双手相叠放在气海上。全身会感到轻松有力,大脑十分清醒,十分清醒。
行禅功:
行住坐卧皆可练功参禅,所谓“行亦能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练习行禅功的关键在与身心俱松步态安详这句话上。
练习时可选在树林中、小河边等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之处。然后平视远方但不要详观远方有何景(眼不视而魂在肝),亦不要刻意听外界声音(耳不闻而精在肾),然后口唇轻闭,舌抵上颚(舌不动而神在心),此时亦不要刻意分辩林中气息(鼻不嗅而魄在肺),将意念似守非守的注意一下小腹部(“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于意土之中,谓之和合四象也”),然后双手自然摆动缓步行走。行走时可自然呼吸,也可以吸一口气走数步,然后再呼一口气走数步均可。练习中还要仔细体会周身汗毛孔或重要穴窍在与自然宇宙交换能量时的微妙感觉,例如气流流动感等。
行禅功锻炼时间可长可短,练习结束时可按前面讲述的收功方法收功。信息辟谷期间练功以感觉身体舒适轻松,无疲劳感为度。
静功:坐在凳子前面三分之一处,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关节成90度。松腰松胯,头正身直,两眼轻闭,鼻尖对肚脐。自然呼吸,意想自己小腹处有一朵五光十色的莲花,照亮了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耳内听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声音,仔细内视,内听着。功中会出现身体温热,局部麻、胀、凉、跳动等等均为正常反应。
练习本功也可取盘坐式,散盘或单盘均可,不必追求双盘。可以借助佛教音乐帮助入静,可以放开思想,意念自己身处在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地方,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潇洒飘逸,飘飘欲仙,静下心来,慢慢体会这种天、地、自然和音乐融为一体的感觉。仿佛忘却了时间和自己……
第一节 天人合一
( 一)姿式及动作:
两脚与肩等宽,直立式,鼻尖对肚脐,头正身直,脚尖稍内扣,两膝微屈,两手自然下垂。两眼轻闭,全身放松。本节功法无其他任何动作,若功中出现轻微晃动可顺其自然,但不可大动,若动作出现太大可稍加意念控制一下使其复归于微动或不动。
( 二)本功呼吸方式:
自然呼吸或顺腹式呼吸,若功中自然出其他方式呼吸(如逆腹式呼吸)也可顺其自然。呼吸要深、匀、细、长,尽量自然。
( 三)练功时意念,
配合呼吸,意念全身穴位和汗毛孔全部打开,吸气时意念宇宙自然之清气、精微之气进入自己全身,呼气时意念自己全身所有浊气邪气排向遥远的天边。仔细地去体会随着呼吸,全身的穴位和汗毛孔在向内外交换能量时的精微之气流动感以及自己身体出现的高大感、膨胀感、温热感等。
( 四)练习时间:
连续锻炼时每节功法做五分钟左右,若单独修炼本节功法可习练三十分钟以上为好。
( 五)本节功功理: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原则。松则通,“通则不痛”疾病自去,静极生动,身体轻轻内动和外动,自然疏通了经络,再加上特殊意念的运用驱散了自身浊气、邪气,同时大量摄取了天地精华之气。“气足不思食”,自然而然的使习练者容易打开另一营养通道,进入信息辟谷状态。同时有些人自发出现的深呼吸方式又有效地对内脏进行了内部按摩,更使练习者气血通畅。练习此节功法还能诱发自身体感功能以及控制自身能量场的功能。本节功法亦可取坐式或卧式。
第二节佛光贯顶
(一)姿势及动作:
取站立式或坐式。站立时要求同上节,然后两手轻轻上抬至胸前,打合什手印。手印不可过高或过低,于膻中大约等齐即可。
(二)本节功呼吸方式,:
自然呼吸。
(三)本节功法意念:
意念黄、白、紫[或黑]、青、红五色光芒从天而降,从顶心(百会处]贯入全身而下。同时意念黄光照亮了脾胃,白光照亮了肺和大肠,紫光照亮了肾和膀胱,青色光芒照亮了肝胆,红色光芒照亮了心和小肠。随着光芒的照射自己整个身体变得越来越温暖,身体逐渐变得透明起来。继续意念光芒继续加强,仿佛内视到了自身的五脏六腑、骨骼肌肉、血管神经以及全身所有的组织结构。若身体某个脏腑或部位有问题可加意念强光照射之,同时体会该部位的浊气外流感。
(四)练功时间:
练习五分钟左右。若单独习练可练三十分钟或更长时间均可。
(五)本节功功理:
“神者生之制也……修真之士,法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即神御形是生命的主宰。且神气相合不可分割。神行气行,神住气住,在本节功中即以神来调节意识思维活动,协调脏腑功能,使习者有病祛病,无病健身。功中意念五色神光分别可调节五脏六腑功能,使之气血畅通,清阳升浊阴降。
第三节 五气朝元
(一)姿式及动作:
承前式不变,唯两手将合什手印变为观音微妙心印(呈莲花状)。同时念诵密咒。念诵“嗡”的时候,要去体会脾胃区的感觉。念诵“嘛”的时候,要去体会肝胆部的感觉。在念诵“呢”的时候,要去体会心脏区的微妙感觉。在念诵“叭”的时候,要去体会肺区的感觉。在念诵“咪”的时候,要仔细体会肾区的震动感。在念诵“吽”的时候,去体会一下喉部和全身的震动感。
练习时可以一边念诵一边体会,也可以借导引带上的声波去体会而自己不去出声念诵。也可以单独念诵某个密咒,如肝胆有问题时,例如患胆囊炎或者是肝胆管结石、胆结石,就可以单独念诵“嘛”字音,同时体会肝胆区的震动感,温热感觉等气功反应,当然要同时有意念的正确运用。其它亦是如此。
(二)呼吸方式:取自然式呼吸。
(三)意念运用:
习练本节功法的意念要运用五色光芒照射五脏六腑,具体应用如下:
1、念诵“嗡”字音时要一面体会脾胃部的震动感,一面内视自己的脾胃部逐渐充满了黄色的光团,光团随着震动在加强,同时脾胃区的浊气被强大的声波震散,被黄色的光芒驱走。此时整个脾胃区充满了温暖和舒适无比的感觉。
脾胃功能差或有疾病时多念诵“嗡”字音并多体会。
2、念诵“嘛”字音时要一面体会肝胆部的震动感,一面内视自己的肝胆区逐渐充满了青色的光团,光团随着震动在加强,同时肝胆区的浊气被强大的声波震散,被青色的光芒驱赶得无影无踪。此时整个肝胆区会感到非常的舒适和温暖。
3、在念诵“呢”字音的时候,要一面体会一面内视自己的心脏在有力、非常有节奏的跳动着,同时红色的光团驱走了心脏区的浊气。心与小肠相表里,做本节功时亦可同时内视一下小肠。
4、在念诵“叭”字音的时候,要一面体会一面内视自己的肺部及大肠被银白色的光团所照射,自己的肺区大肠区充满了银白色的光团,这强烈的白光驱走了肺和大肠区的浊气。
5、在念诵“咪”字音时要一面体会两肾区的发热、震动感,一面内视北方之紫色(或黑色)清气充满了自己的两肾区,驱走了腰间和两肾区及膀胱区的浊气。
6、在念诵“吽”字音的时候要仔细体会喉部和全身的震动感以及五色光芒(黄白青红紫)照耀全身五脏六腑时的内景。
(四)本节功练功时间:
本节功占五分钟左右时间,拆功习练时可练三十分钟以上。
(五)本节功功理:
特定的音频同步共振对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固有频率。利用特殊震动达到浊阴下降(重),清阳上升(轻)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调节了五脏六腑功能。五色光芒分别代表了五方精微之气,意念的运用使之补充各脏腑的能量,达到驱邪扶正的目的。
第四节 六方和合
(一)姿式及动作:
下肢动作不变,两手分开成两手心相对,在上中下三丹田处开合。开合时速度不要太快,动作要轻柔、圆顺。
(二)呼吸方式:
自然呼吸或者顺腹式深呼吸。若自发的出现体呼吸或者是逆腹式呼吸均可由之。
(三)意念运用:
意念身处百花园中,整个身体被百花包围,一阵阵百花之香扑面而来,沁入心脾。在做开合之时六方之气、宇宙能量不断涌入身中。在做上丹田开合时要体会头部的空松感,在做中丹田开合时要体会胸部的舒适空松感,在做下丹田开合时要体会下丹田的充实温暖和小腹部气动感。
(四)练功时间:
同样占五分钟时间,若拆功可练三十分种以上。
(五)本节功功理:采宇宙自然之能补充自身生物场就在于特殊的意念和特定的动作。借助两手开合使自身与外界产生能量交换,使宇宙之能量储存与丹田中,同时动作还锻炼了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之功能。
最后是收功,本功法收功是由若干小功法组合而成,对习练者来说至为重要。
整个姿式还原成自然站立式,意念全身气血回到下丹田,两手相叠放在小腹部,加一个意念收功,收功后会全身轻松有力,大脑十分清醒。收工保健功:
1、搓两手
2、干洗脸
3、干梳头
4、摩耳朵
5、鸣天鼓
6、叩齿
7、拍打头部
8、拍打全身、收功结束。
附说明:本功收功拍打十分重要,拍打时要用双手同时前后绕环拍打:
一、大椎与腧穴。
二、膻中与夹脊穴(前后对打)。
三、气海与命门(前后对打)。
四、肩井穴与俞血(用两手大鱼际拍打)。
五、双曲池穴(两手绕环交叉拍打)。
六、两肾区(双掌心轻拍)。
七、拍打双腿(循经拍打)。
做功时无论何时出现唾液均要分口咽至下丹田,收功时更应如此。
至此主功法就介绍了一遍,若想重复锻炼也可练至第四节不收功再从第一节练起,最后收功即可。
辅助功法之 卧功
卧功属于静功类功法,可以睡在床上练习,因此也可以叫睡功,并且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功效也较显著。
卧功有两种姿式可用,一种为仰卧式,另一种为侧卧式。不管哪一种姿式都为借助睡这一手段,来达到松身、松心并配合调息而使自己更好地进入气功状态的。因此卧功并非睡眠,且有其适应广泛的特点,尤其是体弱多病者,年龄偏大者更为适宜。至于姿式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或者感觉更舒服的一种进行练习。现分别介绍如下:
1、五龙盘体功(侧卧式):
取左侧卧或右侧卧均可,卧时枕高低要合适,然后一腿曲一腿微伸成龙蟠之状。然后一手放在气海处另一手可曲肱枕于头部。调整好姿式以后可逐一从头向下放松身体,使人松软有度。此时可调整呼吸和意念,使自己呼吸深、匀、细、长,同时意念自身处于风光优美的自然风景区或森林中,然后意念打开全身所有汗毛孔或者是重要穴窍,去和外面交换信息和能量,这样身体很快就会感到有膨胀感或者是飘浮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