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497|回复: 71

<<金刚经>>40句精华,浓缩的大智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9-3-11 12:2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刚经》: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教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

    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从深处说,《金刚经》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亦是很重要的。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自从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南北各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金刚经”所带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金刚经》最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金刚经》三个字的精华

    我去年讲《金刚经》的时候说过,《金刚经》的精华就在三个字:“善护念”。什么是“善护念”?就是“护彼意”,保护你的起心动念。心念永远不散乱,随时都在禅定的境界里,叫做“随禅定”。
    15122BAE-1283-41FC-B2AC-903210503EE9.jpeg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的意义与启示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短精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经典。全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个字,却涵盖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内容精华。
    《心经》启示我们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无论是亲眷、财色,名利,地位等各种身外之物,最后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不能执着于假有,而舍不得,放不下。只有你看破这一点后,才能够去掉参透世事的苦空无常,从而放下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执着。
    《心经》中还有哪些人生启示?我们一起来看看星云大师的解读。

    星云大师讲《心经》

    ▲星云大师手书《心经》

    心的种类

    读《般若心经》,一定要了解“心”。人有好多种心,如肉团心、缘虑心、精要心、坚实心等等。草木也有心,但是草木的心跟我们人的心不一样,草木的心只是一种物理上的反应,不是心理上的反应。

    “肉团心”,乃现在身中,父母血气所生者是。大家都有一个心脏,心脏一停就不能活命了,所以要好好保护它。

    “缘虑心”,就是思想、分别的心,它能分别好的坏的、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高的矮的。

    “精要心”,是指能积聚诸经中所有的核心要义,如《般若心经》积聚《大般若经》六百卷之精要;也是一种有规律的见解,有规律的正见,有正见的认识。

    至于“坚实心”,也就是如同金刚般坚固真实的心。

    佛教里有一部很有名的经典,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之坚固,能破坏任何东西,但没有东西能破坏得了它。金刚就是真如心,就是我们不变的、不死的、不坏的真心。等于黄金,你把它丢到阴沟里,丢到垃圾箱里,经过了十年、百年,再把它拿出来,它还是黄金,没有腐烂,也没有损坏。有情众生六道里轮转,虽是流转生死,但是我还是我,我的真如自性、真心佛性还是不变、不死的。

    多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美国有人要换心的新闻。世界上有几个换心的人?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大为惊讶:“不得了啊!把你的心换成他的心,这不是错乱因果了吗?”一个人一生的善恶、是非、好坏,都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去,以后他该怎么办呢?其实他换的是心脏,换的是肉团心,不是换坚实心。把肉团心搬来给你,搬来给他,甚至搬给几十个人,也不要紧;虽然我的心脏坏了,但是我的坚实心没有坏,坚实心是换不了的。肉团心换心,这是生理上的,不是心理上的;是科学的,不是佛学的。那么科学是科学,佛学是佛学,科学是没有办法超越佛学的。

    要成为一位航天员,很不简单。当年在美国,航天员要接受各种技术、各种能力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禅定、瑜伽的训练,通过层层考验之后,才用火箭将他们送上月球。不得了啊,以后大家统统都相信科学,不相信佛学,不相信念佛了,要想往生极乐世界,何必苦苦地再念阿弥陀佛,只要火箭一**,就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样一来,佛学不就没有科学有用了吗?

    可是再仔细想一想,科学并没有佛学有用,科学能把人训练好后送到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去,但是不能把一个人训练得登入自己的心坎里。要让我们的心登入我们心上的世界,科学没有办法做到,一定要靠我们自己才有办法。所以,极乐世界是我们心里的世界。

    极乐世界距离地球有多远?佛经说: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但是经典里又告诉我们,念佛“于一念倾,得生彼国”,那速度可快了。因此,极乐世界,说远十万亿佛土,说近一刹那间。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净土是我们心里的净土,所以要训练自己进入到这个世界里。要如何登陆到心里的净土世界?佛教有一本《净土圣贤录》,这一本书里,有好几千个人正是用各种念佛的方法登陆到心上解脱的世界。

    缘虑心

    说到“缘虑心”,有一个禅宗大德叫德山禅师,他精研般若经典《金刚经》,并且做了一本注解,叫作《青龙疏钞》。他在北方时,听说南方禅宗讲究的是“直指本性,见性成佛”,心想:哪里这么简单?于是带了注解,即他的思想根据,行到南方去和他们辩论,心想要教训他们一番。就这样走走走,快到了南方。

    有一天时间不早了,禅师肚子饿了,正巧旁边有一个小吃店,便想进去吃一点东西。

    “老婆婆,拿些点心来给我吃,我要赶路。”

    “大师父,您挑的是什么东西?”

    “《金刚经》的注解。”

    “挑经到南方做什么?”

    “你这老太婆不懂的,我要到南方去纠正那里许多人的邪说。”

    “大师父,我不大懂《金刚经》,不过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你,你若能回答我,我不跟你收钱,这里的饭食、点心就供养你。如果你不能回答我的问题,你挑的《金刚经》注解就不能带到南方去,要留下来。”

    德山禅师说:“老太婆,我钻研《金刚经》几十年了,你竟然要问我《金刚经》的意义!好吧,那么就如你的条件,你问吧。”

    老太婆就说了:“《金刚经》里面有这样的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大师父,你要吃点心,那么是要点哪颗心?”

    这一下可糟糕了:我们这个缘虑心,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来,现在的心又是念念不停,一下在这里,一下在那里,一下登高山,一下到海边。好比现在有人在读《般若心经》,心里总还挂念着:我今天出门没有和家人讲一声、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做等等。罣碍的心是哪个心?点心是点哪一个心呢?点过去的已经过去,点未来的还没有到来,点现在的也没有停止。

    缘虑心,也就是分别心。分别心是一种妄想,妄者虚而不实,是虚假的思想、虚假的念头,是不实在的。例如我现在想:那个人好坏,给他一拳吧!但是那个人坐在那里却一点都不感到痛,为什么?妄想不是事实,妄想是没有作用的。所以这种缘虑心、分别心、妄想心,不是佛法里所说的真心。

    六根互用

    从缘虑心再谈到坚实心。所谓坚实心,就是具有正见、能见到真理、能见到般若、“我知道了”的心。

    有人问,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哪一个是正眼呢?过去有一位禅师说,遍身是正眼。我认为,应该说通身是眼。“通”有透彻的意思,每一个细胞都是眼,而“遍”还只是表面的。修行要注意一个问题:平常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身体感触,还可以进一步训练我们的六根互相运用。例如,看,不一定用眼睛看,把眼睛闭起来,用感触来看。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六根互用。

    有时我们到一个房子里,虽然没有见到人,不过却可以感触到里面有人。也有的时候,你在那里讲话,我在这里根本没有听到,但是我看到你比手画脚的样子,就知道你讲的是什么话,所以眼睛也是可以听的。甚至眼睛还可以吃东西。眼睛怎么会吃东西呢?例如,当你看电视、看电影看得入迷时,家里的人叫你吃饭了,你会说:“不要!我肚子不饿。”为什么?因为看就等于吃。你在那里看书,家人叫你吃饭,你会说:“你先去吃,我不要吃。”看书也能当饱。这就如佛教里所说的“禅悦为食”,禅也可以当饱,心有很大的力量。

    有时白天即使没有工作,早上吃过饭后,三个钟头一过,肚子却饿了。有时从中午、下午,到了晚上都没吃饭,肚子却不感到饿。我过去也有这样的经历。

    几十年前,我替东初法师编辑杂志,当时印刷厂在万华,我经常要去那里校对刊物,到了中午,大家都下班,工人都去吃饭了,我却没饭吃。为什么?一来路很远,二来买不到素食,再说也没有钱,就没想到要吃,继续工作。就这样,忙忙忙,忙到晚上,甚至还要加班,因为刊物当天一定要出版。好不容易到了九点、十点,终于印出来了,出版了,于是绑了一大捆的杂志,再送到北投山上,交给东初法师。晚上十一点、十二点,他还在等候。见我来了,他说:“你来了!你很好,很负责。休息去吧!”到了这时候,已经是夜里一两点了,睡到床上才想起来,我今天还没有吃饭,一整天肚子里面都没装东西。所以,专注工作就不会饿。

    一个人可以训练到“一根代替诸根”,心的力量发挥出来,那么这个人的潜在能力就慢慢发挥了。

    佛光山朝山会馆厨房过去有一个耳朵全聋的义工,可以说他的生命是在无声的世界里度过,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他有一个本领,全佛光山的人,哪个人叫什么名字,他统统都知道。我一直观察他是如何把山上每一个人的名字记住的,不过到今天我都还没查得出来。

    有一次他在看电视,我从旁边经过,也在那里坐了一下。“一个耳聋之人在那里看电视,为何音量开得那么大,他自己又听不到?”我心里这样想。没想到,他回头一看我坐在那里,就把电视的音量关掉。我心想:“电视声音是别人打开的,有声音或没有声音,其实他并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我坐在后面,甚至还去把声音关起来?”因为他耳朵听不到,所以心理、思想就特别发达。

    世间有好多身体残障的人,往往残而不废。手断了,我还可以用脚写字;眼睛看不到了,我还能感触,同样能做很多的事情。能分别的六根尚且可以相互运用,何况是这颗坚实的心?你若能把它归入到正道里,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把心安在哪里?

    禅宗二祖慧可找到达摩祖师时,达摩祖师问他:“你老是找我做什么?”他说:“我心不安,求祖师替我安心。”初祖达摩说:“好,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心怎么拿法?拿不出来。我们的心了不可得,找心找不到。”没想到,初祖达摩却说:“我与汝安心竟。”意思是,我替你安心安好了。二祖慧可于言下大悟。

    我们平常要求安心,有的人把心安于事业上,可是事业会变化;有的人把心安于儿女身上,可是儿女慢慢长大,他不要父母了,自己要求发展去;有的人把心安在金钱上,可是金钱可能贬值或遗失;有的人将心安在感情上,感情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在这个世间,要找到安心之处是没办法的。

    那么,究竟要把心安在哪里呢?

    有人说安于佛法上。

    什么是佛法呢?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生心,无住就是佛法。

    六祖大师之所以开悟,就是五祖用《金刚经》般若经典来求得彼此心心相印的。五祖弘忍对六祖惠能讲说《金刚经》,一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便恍然大悟。

    悟是什么?悟有程度的不同,有小悟、大悟、豁然大悟的差别。关于悟的境界,我们只能去推想,以得出相似的悟。悟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况?砰然一声,迷妄的世界统统给悟的炸弹炸得粉碎了,一切的差别、森罗万象都没有了,示现出另一个平等的、光辉灿烂的世界。

    六祖一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于是他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意思就是,现在他终于知道我们的本性是什么了。

    心要安于无住,因为凡是有住就是非住。住,就是生活的意思。凡是为生活而生活,不能得到生活的意义;凡是用超然的思想、心情来生活,才会有生活的味道。我们的心都有所住,一下子住在我家的房子里,一下子住在儿女、夫妻身上,一下子住在事业上,心总是一下子住在这里,一下子住在那里。心有所住,就有所偏,就不能普遍。无住,则无所不住,那么“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大圆满觉的觉悟就会表现出来了。

    在中国有两句话:“春有牛首,秋有栖霞。”南京有座牛首山,过去山上有一位法融禅师,九岁出家以后,学通经史,研读般若经。每天的生活,都会有山中的猿猴采花采果来供养,天上的飞鸟也会衔东西来供养。甚至他在草寮里与好几只凶猛的狼、老虎一起生活,还能与它们沟通,进而还感化了它们,大家相处,彼此不相妨碍。

    有一天,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来看他,待道信禅师慢慢爬到山上,山里的狼、老虎纷纷向他靠近,作势要咬他。道信禅师很害怕,法融哈哈一笑:“祖师!你还有这个在吗?”意思是,你还有恐怖心吗?你还害怕吗?

    法融一喝:“老虎、狼,下去!”老虎、狼竟然都走了。道信禅师心想:“我是一个禅宗祖师,今天来此,竟让他说我怕狼和老虎,实在心有不甘。”

    一会儿,法融进去烧茶,准备请道信禅师喝茶。道信禅师就在对面的位子上写了一个“佛”字。当法融出来倒茶,就要坐下来谈话时,一看到座位上有个“佛”字,心想:“我怎么能坐到‘佛’的上面?”他也害怕了。四祖道信于是反过来取笑他:“你在这里修行,还有这个在吗?”看到“佛”一个字就把你吓倒了,表示你不能直下承担,不能见性成佛,你不是佛!

    法融回过头来问四祖道信:“那我该怎么修行?”道信说:“你在此做什么?”法融答:“我观心,照顾我的心,看我的心在不在。”道信又说:“观是何人?心是何物?”意思是说:你在这里观心,观是什么人?心是什么物呢?

    后来四祖道信指示他:“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意思就是,百千法门同归于心,河沙妙德也总在心里,我们这颗心早就成佛了,我们心里的功德多得很。

    大部分人所求的功德是世间的功德,好比梁武帝遇见达摩祖师时说:“我建庙、度僧、印经,请问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为什么说没有功德?“因为你所做的是世间功德,我所讲的是心源里面无相的功德,人们也早就具备了。”

    法融再问:“何者是心?何者是佛呢?”心和佛怎么分辨?怎么知道是心是佛?

    四祖说:“非心不问佛,非佛不问心。”心和佛一而不二,即心即佛,你没有心,怎么知道问佛呢?如果不是佛,你怎么知道来问心呢?可见得心中有佛,佛就是心,心佛不二。

    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一个面孔,一个人一颗心,每一个人的分别心是不同的,尽管不同,真心却是不二的。

    《般若心经》的“心”,究竟是什么心呢?当然不是草木心、肉团心、缘虑心,而是坚实心、真心。真心是中心,是心要。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乃至整个佛法,都是以大乘佛法做中心。而整个大乘佛法,就是以《大般若经》做中心。所以,以《般若心经》为生活的依据、生命的中心,是不会错的。

    心是这么重要,人人都有心,却人人不认识心;人人有个如来佛,可是如来佛是什么样子却不知道,人们往往都是在心外求佛。当然,现在也只有藉外面的佛做缘,来发觉心中的佛了。

    说到“经”,佛说的叫作“经”,也叫作“契经”。“经”在梵语里叫作“修多罗”,翻译成中国话就叫“契经”。契者,要“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能契合佛的心,契合众生的根机,就叫“经”。经者,经是路,修行要照着正确的路去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的人生启示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个字,却涵盖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内容精华。
    其中,所揭示的缘起性空之理,是大乘一切经教建立的理论基石。如实准确地把握此经的思想内涵,对于学习经教,指导修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心经》不仅对人的修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对人的为人处世有多方面的启示。

    《心经》对人生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使人看破世事;
    劝人心无挂碍。

    使人看破世事

    《心经》主要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

    在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以般若之智,观察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是一种假有,最后都归于空无。

    此经所说的“空”,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

    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的;我们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的;这一切有相无相的东西在因地上总是空的。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所以一切一切,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

    观世音菩萨在修般若空观之时,观照到五蕴都是空幻不实的。

    所以,在后面经文中佛陀告诉舍利弗,既然五蕴皆空,那么色也就是空的,受、想、行、识也都是虚幻不实的。在此基础上,佛陀进一步对舍利弗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最终都将变为虚无。

    也就是说,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本性是空。经文所讲的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都是无相,都是性空的。

    《心经》启示我们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无论是亲眷、财色,名利,地位等各种身外之物,最后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不能执着于假有,而舍不得,放不下。

    只有你能看破这一点后,才能够去掉参透世事的苦空无常,从而放下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执着。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这种心态来对待世事,那么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来为人处世,尘世之间也会少很多纷争,则人世间也会成为一片净土。

    劝人心无挂碍

    菩萨能够以般若之智而修六度,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的。

    菩萨正是由于依靠般若之智,能够做到心无挂碍。因为菩萨心中没有挂碍,也就没有恐怖,并且远离各种颠倒梦想,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究竟涅槃。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此般若之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为菩萨修观照般若,心常清净,远离杂念妄想,就超越了世俗名利的困扰,因而能做到心无挂碍,自然不会有恐怖和颠倒梦想。

    觉者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
    就像死亡这样大的事,在世人看来是最为可怕的,而禅者却也一样自在洒脱。

    如何心无挂碍?

    究竟如何做到心无挂碍,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首先,善于把握当下。

    时光流逝很快,世事变化多端。我们正在做的或者已经做过的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去。过去的事我们无法去把握,将来的事还没有到来,我们也无法预测。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

    孔子曾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说,已经成为事实的事就不要劝说了,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劝诫了,对已经过去的过失或过错不要去责备了。


    如果我们能够不为过去的事而后悔,也不为未来的事而忧心,只是将心思关注于现在,那么我们就会少很多牵挂。

    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现在,就不可能创造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对任何人来说,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现在就没有过去和未来。

    其次,正确面对得失。

    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有很多人一旦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他就会得意忘形,盛气凌人。因此,一个人在春风得意之时,应当保持平淡的心志,这样才不会挂碍太多。

    一个人若是心中没有闲事挂碍了,你就会每天过得闲适自在,这样你会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没有了世事的牵挂,你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洒脱自然的生活。

    正如诗云: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中隐藏的神奇密码

    说到《心经》,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是说到《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我想知道的人可能就少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是什么呢?《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

    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译,他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
    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
    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一个字也没有更改。
    鸠摩罗什法师也有翻译这部《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闻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法师所说的那么简洁流利清楚。
    那位老和尚又是甚么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
    玄奘法师后来到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隐藏,仗这心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经。十五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经典。

    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

    这便是《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之一。

    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凡夫末明心,起烦恼作业,受无边生死苦,所以文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还要认识众生,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诸佛认识自己,也认识众生,故诸佛成佛度众生。

    《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十方如来同一个心,无两个心,阿弥陀佛的心与释迦佛的心相同,释迦如来的心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无量佛都是一个心。
    返观众生心,个个不同,因为众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会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告诉我们,何谓观自在?
    对机说法,对病落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观法,背菩提心观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被法所缚。
    离菩提心观色,便著色,为色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闻声,便染声,被声音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嗅香,为香所染,为香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讲话,著了语言文字,亦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觉触,昧著了触,为触尘所缚,不得自在。
    过在何处呢?皆由背了自己的心而观一切法,著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得自在。
    若能背法观心,心明法空,于一切法得自在,故观音菩萨的“观”字,不是叫我们观法。若观黄金,可能起盗心;观色则著色;观名则求名。
    所以要离境——离三界之境、离六尘之境、离人天之境。还有,离目前之境,而观自己的心,观心则无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
    大悲忏内,观音菩萨云:“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观音菩萨观心,于一切法得自在,故名观自在。

    《普门品》云: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于火坑得自在。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于水得自在。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于王难得自在。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于怨贼得自在。

    观音菩萨不但于种种难得自在,于贪嗔痴三毒亦得自在,亦令受持观音菩萨圣号的人得自在。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友——于求男求女得自在。
    但供养观音菩萨,与受持供养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同——所谓一多自在。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于一切身得自在。

    有些人把“观自在”解作观自己所在,那自己又是甚么?自己要认识自己,自已是众生:只缘众生迷了佛,识得众生便识得佛,不是佛迷了众生,度了众生便无迷,不迷便见佛。佛是众生所成,一定要认识众生,犹如馒头、水饺,为面粉所成,是故一定要认识面粉。
    下文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呢?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发现。
    自己就是五蕴,五蕴空,度一切苦厄,若被五蕴所覆,便不能认识自己。所以人人念佛,也不识得念佛是谁,因为被五蕴所覆,因此要加般若力。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但这个“深”字很重要,大乘称为深般若,小乘称为小般若,我认为这个深般若是大乘的般若,般若必定深,我们念佛,佛从何处出呢?

    你要看!《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是越看越深,绝不容易看到底,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我们看这个念佛是谁,亦无有来处,惟有看他从那个地方出,就从那个地方直看下去?诸法无有来处,是故看不到来处,若有来处,如来便不是无所从来,而是有所从来。
    既然如来无所从来,佛号亦无所从来,既无来处,便是深,是故甚深般若无底。虽然看不到佛号从何处来,但已入了另一世界,而这个浊恶世便空了,无论你看什么?看念佛是谁、看自己拜佛、看自己讲话、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切法都无来处,甚深!甚深!故般若称为深般若。
    有些有善根的人,坐禅时身体空了,他使惊恐起来,切不要惊恐,身体虽然空了,但心还未空嘛!身体空的时候,心便现出来,你再看这个心,心有无量的妄想,你便看这些妄想;无量的妄想不生,那时你的涅槃心便现出来。所以在深般若中,观音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众生,五蕴也就是自己,各位若想认识自己,你自己就是五蕴。蕴即盖覆之意,五蕴盖覆佛性,菩提心被五蕴所覆,一定要空了五蕴,菩提心才现出来:我们现在这个心名叫妄想心,不是菩提心,亦不称为道心。可以说是人我是非,贪名贪利的心,五蕴空时见菩提心,从菩提心起修,直修至成佛。
    生极乐世界也要空五蕴:劫浊就是色蕴,烦恼浊就是想蕴,见浊就是受蕴,众生浊就是行蕴,命浊就是识蕴,空了五蕴便能到极乐世界见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释迦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教我们空五蕴,《心经》故然如此,《弥陀经》离五浊即空五蕴,《妙法莲华》经过五百由旬到宝所,五百由旬亦即五蕴,乃至解深密经空八识,转八识成四智。
    八识也是五蕴,眼耳鼻舌身识便是受蕴,所对五尘是色蕴,第六意识是想蕴,第七识是行蕴,第八阿赖耶识便是识蕴,是故八识便是五蕴。唯识教我们转八识成四智,不是教我们分别什么名相,转八识即空五蕴,四智即佛性,亦即是菩提心。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字也要解释一下:一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时指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过去、现在、未来都行深般若。所谓过去不可得,过去便有般若;未来不可得,未来便有般若;现在不可得,现在便有般若。时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不可得,故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多字的是《心经》,我现在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观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未来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过去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现在学佛的人亦要照见五蕴皆空,路就是这样行,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为一个字?
    照!

    没错,这就是《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之二。

    照即照顾,人人可以照顾,例如带小孩子出外一定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跌倒;或是走失了,行路要照顾呀,不照顾便踏著粪秽,或是堕进坑内;讲话也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讲错话,拜佛也要照顾。
    当照顾时便发觉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诵经时口诵心思惟,随文入观,照顾其义,便会发现经中义理无穷,便能演说经中道理。
    持咒时亦要照顾,照顾这个音声从那处地方出来,若能照顾看,跟着它入去,便能入定,一入定,这个世界便空了,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从娑婆的秽土,到毗卢性海。
    过去有一位和尚,脾气很坏,知客师要他清单,他便求情忏悔,从此止语。在藏经楼当香灯,一心持大悲咒,日夜用功,念了三年,跟着大悲咒一个字一个字的到了涅槃彼岸。
    持咒是一个无分别法门,若能跟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走入去,便能离开这个世界,到另外一个禅定的国土去,俗称三昧。
    参禅又如何?参禅更加要照顾,禅堂内称为照顾话头,时时刻刻要照顾话头。但照顾话头我不懂呀,就是要照顾这个不懂,在不懂中而摸索,在不懂中参究。
    谁不知一不懂,一切都不懂,人家骂你,你不懂;人家打你,你不懂;人家求名,你不懂;人家争权夺利,你不懂;是非人我,你不懂,念佛是谁?不懂。
    在这地方,不防不懂一年,不懂两年三年;虚云老和尚参“拖死尸是谁”,行不知行——不懂,食不知食——不懂,视而不见——不懂,最后,不懂的疑情断了,便悟过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
    所以一定要下苦功,用个“照”字,时时刻刻要照顾自己,动一个念头都要照顾,善念可以保存,恶念要消灭。
    我们动一个念头,照顾这个念从何处来,照顾这个念往何处去,若能照顾自己的心念,则受想行识空;若照顾自己的色身,则身体空。
    但心未空,妄想生生灭灭,见到粗妄想,后来粗妄想熄灭,变了细妄想,细妄想犹如流水一样,古人称为流注生灭,赵州老人称其为急水上打皮球,念念不停留,如瀑布一样,还看无生灭,其实微细生灭不停,再照顾,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便能心空及第归,完全靠这个照字。

    所以修行不用多,参看《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照见五蕴皆空,留意那个照字,照什么?照自己,自己就是五蕴,何人无五蕴,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悟的时候即无。
    古人云:色蕴犹如聚沫;受蕴犹如水泡,不论苦爱乐受,很快便过去;想蕴犹如阳焰,打什么妄想也不实在;行蕴犹如芭蕉,层层剥落,剥到最后便成空;识蕴犹如幻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修行密法

    唐僧西天所取经书中最简要的就是《心经》。现代高僧注释的都是《心经》显意。然早在大唐,禅宗九祖大颠和尚在修行中,就次第入顿证悟了《心经》中的密法,写《大颠和尚注《心经》》。《心经》中隐藏着一部修炼出世的密法,即如何从海底轮沿中脉直冲梵天轮,去会合宙心大日如来,从而得道成佛的密径。
    观自在菩萨的显意是观音菩萨,但不解其密意终不得真谛。佛经的真正价值是教给后人一套开悟、修行得道的方法,使众生能渡到彼岸回归宙心本源。这五个字的密意是指修行者在打坐入静时,至极静入定时会观见一“无位真人”即自在菩萨,在自己的身体出出进进。此即修行者的元神、大灵、真我,摩尼珠。
    《心经》中的第一层次
    生命能量主要分布在脑和脊椎,其70%-90%集中在海底轮和水轮。通过打坐及冥想调息将此生命能量沿中脉提升并集中至月轮时,松果体内就可观见一个明亮的性光团。此称为月、佛性、自性或自在。月明后方可行观,叫自性观。在入定后所观见的自性就是自在菩萨。这是《心经》修行密法的起点。
    《心经》中的第二层次
    菩萨观是已经进入大观的神通,已成就了三魂合观。大观时见到了什么?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破了肉身的“我”。若五蕴不空,依堕落生死轮回苦。只有悟到蕴空法的人,才可以度过一切苦厄。如把度理解为观音来度人救苦不是《心经》的本意。佛不度人人自度,行至菩萨观才能自度。
    《心经》中的第三层次
    《心经》里舍利子密意是表示一种特殊的生命形态。脱离人体遁入虚空灵界的自性就叫舍利子。它是自性本空,亦色亦空,色空不二。舍利子出现后你的修行就会进入色空同观。人的六根六识也是互相神通妙用,此时的“真我”是无眼能看(天眼通),无耳能听(天耳通),无脚能行(神足通),等等。
    《心经》中的第四层次
    又来舍利子,诸漏已尽,修到此时已成就了漏尽通,以归寂灭。此时修行者若打算舍弃人身出三界,回归法界外,自在更无忧,获得真舍利子。如若不明白,也不要再问了,还去静坐吧。照见五蕴实无所有,自然入空。既得入空,其法亦空。无生死可断,无涅槃可证,此即等觉、妙觉之境界。
    《心经》中的第五层次
    修行到这个层次终于明白"真我"的体性了: (1)永恒性;(2)不染性,生命载体不能沾染它;(3)虚空性,阳光电光可以穿过它,但不相溶;(4)灵性,无所不知;(5)独立性,既可与宙心相溶充满宇宙,又可飘移出而独立存在;(6)依附性,可依附在动物植物人身上而成为其主宰,也可离去另寻载体。
    《心经》中的第六层次
    修到第五层次是人空法不空,自性溶入光的海洋,是很多佛门弟子误认为的最高境界。问题在于这个所谓的最高境界其实并没出三界,而仅是在三界内寂灭了,误以为涅槃当佛去了。修行最危险的就是到第五层次而止观止行。第六层次要继续前行,日夜精进,得无所得,自性清净,无得无失。
    《心经》中的第七层次
    修行到此层次成了人法俱空,无人无法了,溶入光的海洋而无智无得的永恒散解。但是生命并没有消失。了得人空名曰菩提,了得法空名曰萨埵,人法俱空名曰妙觉。果行圆满,得四果阿罗汉位,入第七密度世界。转凡成圣,悟佛三昧,无师智,自然智。继续精进前行则是第八密度菩萨世间。
    《心经》中的第八层次
    修行到上一层人法俱空后,切不可止步,而须依据大神咒去找回自我的存在,这叫空不落空。若仅止于人法俱空,就心有挂碍而产生恐怖。这个心是指修行者的天心,即大灵,时时牵挂色魂的得失。只有按般若波罗密多大神咒接着修,方可无有恐怖,穷尽之法,全部放下,知见无见,即是涅槃。
    《心经》中的第九层次
    三世诸佛之母即宙心大日如来。般若波罗密多,此即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是宇宙间威力最大的咒,意思是:我与宇宙同在,我与大日如来同在。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个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果位称为无上正真,圆顿上乘。蓦然顿悟,亲见无上正真当为佛。佛祖拈花一笑,不可说不可说...…
    般若波罗密多,般若即光明法船,波罗即乘此船方可出界,密多即宙心。此大明咒明确告诉众生,乘光明法船出三界回归宙心本源。这是末法时期最殊胜的回归宙心成佛之法。
    《心经》中观音最后告诫说,既然已经把最高、最上乘的修行功法说给你们了,“揭谛揭谛…”去吧,去吧,一起修行去彼岸吧,放下自我,成就佛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一句话感悟天地人的奥秘!

    《道德经》是宇宙天下第一奇书。有学者云:“《道德经》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道一二。但能取一瓢饮,亦足以畅快胸怀!

    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取法地,就不能取法天和道吗?唐代学者李约《道德经新解》的读法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代老子研究专家高亨先生认为,地、天、道三字传抄误重,应是“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我相信这一种解读法。

    道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自然”。

    这个“自然”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自然”,大自然是指人类世界之外的非人为的生命与物质世界,而“自然”是指自己如此。

    “道法自然”是说,道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状态。道自本自根,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源,不需要取法任何东西。道也没有什么可取法的对象,因为万物都在道里面。

    天地的运行是最接近于“自然”的,鱼在水里游,鸟在天空飞,花开了花落了…日月交替,四时运行…天地万物似乎都接受一个力量的安排,一切都是井然有序。鱼不会想,我为什么不能在天上飞?鸟不会想,我为什么不能在水里游?夏天不会跑到冬天后面去,秋天不会取代春天的位置…

    但人不一样,人是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他想上天入地,他想支配世界,他甚至想成为自己的上帝。

    所以,人法地、法天、法道,老子告诉你首先要敬畏。天地人一体,有一个最终的根源—道。人类千万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破坏天地的和谐秩序,如果天无以宁静,地无以宁静,受害的最终还是人类,道不会受任何损伤。

    其次,要自为。老子说:“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事情办好了,这是我自己办成的。不要找任何的理由,不要有任何的抱怨,生命的愉悦和事业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

    第三,要无为。自为的基础恰恰是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就是顺着形势去做。每个地方都有地理的特质,每个时候都有不同的天时,应因地制宜,随时变化。

    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累积到了满盈,不如及时停止;锐气如果太盛,不能长久保持;家里金山银山,没人能守得住;富贵加上骄傲,自己埋下祸根;成功了就退下,这才合乎天道。

    天道好循环。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成住坏空是佛教用语,“成”,事物出现;“住”,事物繁荣一段时间;“坏”,开始走下坡路;“空”,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你想守住刚猛,刚则易折,你想守住财富,富不过三代,你想保住权力,新生一代早就等不及了。

    老子提醒我们,要虚。

    虚才能放空外物,不把持,不占有。《论语》记载,曾参称赞颜回:“有若无,实若虚。”有的好像没有,实在好像空虚,说的就是这种境界。

    虚才能容纳一切,不致招来怨仇。

    虚才能不恋权位,该舍就舍,该去则去。“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
    要有度!

    虚是境界,有度是实在的功夫。就人世间而言,人与人之间有边界,不可冒犯;就物质取舍而言,只取所需,不取所欲;就人与自然而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应知止。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不是自己的,一毫而莫取。清风明月虽无尽,但观月之亭,临风之阁,能无尽乎?因此,知止就是:放开心事皆无限,一点道心四海同。

    三、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句话非常精练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们现代人,非常的直接,我给你做多少事,你给我多少钱,你叫我做一件事,我一定要问有什么利益?物质文明席卷之处,一切以现实的利害作为好坏的标准。没有显而易见的利益,值得做吗?一切是如此的短视和虚浮。

    老子这句话是说:“一切事物,有时是受损反而获益,有时获益反而是受损。”

    中国古人更看重整体的平衡和长久的和谐。在中国人看来,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阳长阴消,阴进阳退。问题的关键不是阳占多少、阴占多少才合适,而是阴阳平衡才最符合天地之道。

    有的时候暂时获利,但破坏了阴阳的平衡,对将来的稳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有的时候暂时受损,但有利于维护阴阳的平衡,反而对将来的和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古代的圣贤人物,不怎么谈利,而是喜欢谈吉,谈福。吉和福看重长期累积的效果,而不注重当下一城一地的得失。

    所以中国人常说吉人自有天相,你能够秉持天道,积德行善,当然天会眷顾你。





















































































































































































































    先是全城骚动,满城求见败家子,没过一会儿,梁秋突然接到荒地行会的敕令,要他火速赶回去,而这一回去,就到现在也没个消息……看样子也是指望不上了……要说如今最后悔,最痛苦,最纠结的人是谁,那无疑就是从紫衣侯府叛变过来的秋明,秋大管事了……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鬼迷心窍啊……”秋大管事脸上的表情就像是要哭出来似的,心头懊悔万分:“老夫放着好端端的紫衣侯府大管事不做,偏要跑到秦家来……现在好了?现在好了!什么荣华富贵,什么抱上大腿……全没指望了!完蛋了……这次真的完蛋了……”似乎冥冥中要验证秋大管事心中所想似的,突然有一道人影走入此间,此人趾高气昂,刚一进入,就仰起脖颈道:“秦娇娇,家主来讯,你这个代家主好像做得很不称职啊……”秦娇娇本来美眸盯着秦云,此刻闻言,却也没转过眸子,只是冷声道:“家主总不会撤了我这个代家主吧?”“你!”那人一时语窒,顿了顿,方才哼道,“家主说,下不为例!”“那就是了……秦用,你想当取代云儿,取代我,还早着。”秦娇娇冷冷说道,“没什么事的话,滚!不要打扰云儿静养。”“哼,秦娇娇,你有力气在这对我颐指气使,还不如好好想想接下来如何是好吧!你看看你弄的这堆烂摊子……”此话一出,秦娇娇美眸又黯淡了几分,顿了顿,说道:“留下半亩荒地底线,其余……都卖了吧。”“哼……算你走运,家主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家主还说了,”秦用说着,就一指秋大管事,“这个人,必须交出去!”此话一出,秋大管事顿时吓得双脚颤抖,一个不稳就瘫软在了地上——他现在要是被交还给紫衣侯府的话,那下场简直都不用想!“秦小姐……秦小姐,救命啊!”秋大管事颤巍巍地向秦娇娇求救道,然而此女却只是略一沉吟,就点头道:“我无异议,另,那批炼器师,你们也看着办吧。”此话一出,如晴天霹雳,秋大管事顿时嚎叫起来:“秦娇娇!你这个贱人,当初你说……当初你说过的……啊!你会后悔的!”这些话没有说完,他就已经被不知何时出现在场间的几个秦家供奉拖了下去,声音渐渐消远……秦娇娇却是美眸依旧死死盯着秦云,脑中回忆连连……“云儿……”秦娇娇轻声喃呢,看着在睡梦中仍然面色狰狞的秦云,她先是失望,再是惋惜,忽而又想起当初那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更是不住幽叹……这般神情不知变换了多久,秦娇娇美眸里终于出现了一丝坚定。“不能这么下去了……”“不能这么下去了!”“这个败家子,已成了云儿的心魔,我不管他是真有谋略,还是撞了好运,这一次……他必须死!”心念一动,秦娇娇款款站起身来,眸子里一抹妖冶红焰一闪而过,她整个人的气势,仿佛也隐隐起了一些变化……“秦娇娇,你,你要干什么!”还没走的秦用见状,自然吓了一跳——他是素来瞧不起秦云的那一帮人之首,眼见秦娇娇突然变了神色,自然惊慌不已。然而秦娇娇根本连看都没看他们,只是冷冷说道:“地图。”“什么……什么地图?”对方不明所以,却见秦娇娇已是转过身来,一瞬,身影已近在眼前,竟是掐住了秦用的脖子,话音冷冷,带了一丝杀意:“我说,紫衣侯府,地形图!”…………天绝楚家。“少主,老夫人。”慕流凌用了许久才处理完门外之事,重新走入紫衣侯府,此时,范氏也已一脸兴奋地拉着楚天箫来到了场间,慕流凌便先见了一礼。“阿欠……”楚天箫伸了个懒腰,显然还没睡够,揉了揉惺忪睡眼道,“流凌,现在情况如何了?”范氏闻言也是双眼发亮地望向慕流凌,只见她嘴角勾笑,说道:“回禀少主,如今形势大好!整个天绝城现在都在疯抢少主您出品的首饰,我们的现货已经全部卖出,合计盈利两百三十万灵币。”“此外,天绝城有七家商会,四门世家想要代售我们的首饰,竞价已至三百六十万灵币,但以流凌看来,这个价位远非极限,他们应是在等与少主亲谈,好叫少主知晓。”“我们这次,可谓大获全胜。”“目前,已有十九家宝器阁对我们首饰下单,出价颇高,已相当于对应的寻常宝器溢价两成,只今日半天,流凌便已经收到一百十二份订单,所有来者都表示愿当场付订金,折算下来,大约是两百万灵币,按照少主所述的最大规模炼制,则需两月方能做完这些订单,而届时的全额,则是……”慕流凌说到这里,顿了顿,吞了一口唾沫,才缓缓说道:“七百……九十万!”嘶!此话一出,场间除了楚天箫之外的一干人等全部倒吸了一口凉气——多少?七百九十万?就连范氏见惯了大场面,此刻也是神色微愣,天绝楚家未与京都楚家分家之前,这等利润的家产自不少见,可是才不过数日,仅

    明代袁了凡所著《了凡四训》的根本,就是栖霞寺的云谷禅师告诫他的话:“命由己立,福自己求。”

    这个“己立”,并非由自己乱来,而是有一个天命在,这个天命就是“善”。“己立”所立的根基,就是德,就是善。

    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于善人。”

    天下的圣人、宗教家都是一致的,他们告诉人类的真理只有一个,积德行善才会获吉,才会有福。

    天有好生之德,究竟是损还是益,关键是看对族群的和谐是否有利,对人与自然的平衡是否有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一辈子的志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喧嚣的尘世间,能否保留一方心灵的净土呢?《道德经》绝对开卷有益,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已是受益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句话:《道德经》的来龙去脉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计三十七章,《德经》在后,计四十四章。

    《道德经》以之“道德”为钢,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最多的文化名著。
    中国历史, 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 养生之道, 道德经

    第二句:老子其人

    老子又名李耳,出生在公元前570年左右,去世于公元前大约500年左右。楚国人,曾在东周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决定归隐并离开周朝的国都,在路过函谷关的时候,守关官吏尹喜早就得闻老子的名声和学问,留下他,恳请老子将自己的学问留存下来。老子遂留下历史上著名的五千言——《道德经》。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了这段历史。


    第三句:《道德经》都讲了那些内容?

    《道德经》论述了“道”与“德”。

    “道”是指宇宙存在的道理,自然天地运行的道理。这里的“道”也是生存于天地间的人修身养性所需要遵循的道理。

    “德”是指生存于世间的人,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应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第四句:《道德经》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天道运行,阴阳消长,福祸相依,善恶并存。

    老子做了具体的描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谓之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合,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阴阳消长的道理还体现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五句:《道德经》的价值观

    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老子所做的具体描述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是指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做事必须顺其自然。

    “道法自然”的思想用在国家治理上,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事也不干,而是用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管理艺术。要顺着被管理者的人性去管理,要有顺其自然的智慧。

    第六句:《道德经》的人格观

    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谦虚往下。

    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善人,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样的品格,你就是最高的善人。

    老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江河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绿洲,植物草木都非常茂盛。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生机勃勃。就是说水利万物,它非常心甘情愿地施礼于你,但从来不去争自己的利益。

    从另一方面讲,江河之水流淌而无争,客观上却也从万物那里得到了回报。

    每一棵树就是一个蓄水池。凡是草木茂盛的地方,它的水蒸发到天空以后,必须要经常下雨。有了雨以后,怎么样呢?这个江河就不枯了,它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老子又说:“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就是说,圣人从来不积攒什么财富,尽量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自己也就越多了。

    第七句:《道德经》的智慧观

    主柔守弱:

    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刚强胜柔弱,老子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柔弱胜刚强。

    兴而不耀:

    当你处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候,不要去炫耀自己,那样的话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大智若愚:

    表面上看像是愚,其实是一个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对小事不太在意,大事特清楚。

    上德若谷:

    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山谷一样宽阔。一个人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

    不言之教:就是谨慎说话。

    第八句:《道德经》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道德经》讲的是天地运行的道理和法则。适用于万事万物。

    儒家文化则是遵循这一大的法则,将人间的道理具体化。

    用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的伦理纲常来约束和培养人,使之符合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第九句:《道德经》与道教的关系

    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的方仙道,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汉朝后期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氏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觉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修成神仙的方法。

    严格地说,道教与老子本人并没有关系。道教只是在法理上承袭了《道德经》中的部分内容而已。

    第十句:古今名家评说《道德经》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譫足万物。”

    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唐玄宗李隆基说:“《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明太祖朱元璋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透《老子》十句话,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一、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二、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一、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二、感悟: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的表面现象,也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例如,仁慈者在战场上,心肠软便不会勇敢,但老子说仁慈所以才能勇敢,这不是说反了吗?

    孟子说过:“仁者无敌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无敌。“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3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一、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二、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道德经》中还说过一句话叫“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一个人手中的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东西就会损坏,所以不能长久保持。同样的,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却不懂得退让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么就无法保持长久。

    “退”并不是指隐退逃避,消极避世,而是告诉人们在成功的时候要懂得收敛、反思,不能一味前进,而是要适当后退。

    “功成身退”是一种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动不动就拿“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来说话,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二、感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小聪明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认为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

    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知道出处原来在这里。有些道理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一、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二、感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圆满的东西。

    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中盈是充盈、丰满之意。这两句话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

    老子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够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一、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的人。

    二、感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7知止可以不殆。

    一、翻译: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二、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8无为而无不为。

    一、翻译: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二、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9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一、翻译: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有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来往往会遭受很多的困难。

    二、感悟:“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能失信于人。

    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10不失其所者久。

    一、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二、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老子的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身处于社会之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够平安长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德道经》下篇《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下篇《德经》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并不去炫耀自己的美德,所以他才保持了美德;不重视美德的人却处处想夸耀自己的美德,所以他就没有了美德。拥有美德的人清净无为,无为是因为没有私欲;不重视美德的人碌碌多为,多是为了满足私欲。重视“仁”的人施恩于别人,多是无意而为;重视“义”的人帮助别人,多是有意而为;重视“礼”的人讲究繁杂的礼数,如果得不人响应,就会卷起袖子,强迫人就范。所以说失去了“道”才会有“德”,失去了“德”才会有“仁”,失去了“仁”才会有“义”,失去了“义”才会有“礼”。“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所谓的先见之明,对道来说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呀笃守诚信,摒弃浅薄;要遵循规律,不崇尚浮华。也就是说要舍弃仁义礼智,选取忠厚诚实。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过去凡是能够与道保持一致的:天由此而清净;地由此而安宁;神由此而灵验;川谷由此而丰足;万物由此而繁衍;侯王由此而成为天下主宰。推而论之,天无法清朗,恐怕要崩裂;地无法安宁,恐怕要塌陷;神无法灵验,恐怕要失去供奉;川谷无法丰足,恐怕要枯竭;万物无法繁衍,恐怕要灭绝;侯王无法维持高贵的地位,恐怕要夭亡。所以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低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说过分地追求荣誉反而会失去荣誉。因此即不要做什么华丽夺目的美玉,也不要当坚硬不化的顽石。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规律的运动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规律的特点就在于它能保持柔弱的状态。天下万物产生于道的实质,而道的实质产生于虚无之中。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
    最有智慧的人听到了“道”,就努力勤勉地照它去行事;智慧一般的人听到了“道”,反应迟钝,半信半疑;愚笨的人听到了“道”,就认为它迂腐空洞而加以嘲笑。若是不被蠢人嘲讽,那“道”也就不成其为“道”了。所以《建言》中说:“明白易懂的道理反而像难以理解,促人上进的道理反而像劝人后退,容易倡导的道理反而像难以实施,至高无上的品德反而像空无所有,最洁白的颜色反而像是沾染了杂色,广博的品德像有什么缺少,能够有所建树的品德反而像惰气十足,品质纯真反而像变化无常,最大的方形反而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很晚才能完成,最高级的音乐只有微细的声音,最宏大的形象反倒无形。”规律虽然无形无声,不可言说,然而它却最能够辅助万物且成就万物。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规律使某种事物得以产生,这种事物又产生第二种事物,第二事物再产生第三种事物......这样才演化出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它们互相冲荡而达到和谐统一。人们讨厌的就是“孤”、“寡”、“不谷”这样的字眼,而王公却用它们当作自己的称谓。所以说,对于事物,人们的本意也许是想减弱它,结果反而加强了它;人们的本意也许是想增强它,结果反而减弱了它。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是会不得好死的。”我将把这一原则当做教人的根本。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坚硬的东西中穿行,虚无的空间可以渗入到密集的物质中。我从这里认识到无为的益处。无需言辞的教导,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理解透彻。
    第四十四章
    原文:
    第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望和生命哪个更值得珍爱?生命和财物哪个更值得重视?获得与丧失哪个更有害?所以说过分的吝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损失,过多的收藏反而会招致严重的丧失。知足,则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陷入危险,则可以健康平安。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圆满的却像缺少什么,但它的作用却不会衰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尽。最直的好似弯曲,最巧的好似笨拙,最善辩的好似不会讲话。运动能抵抗寒冷,安静能减轻暑热,清净无为能做天下的基本准则。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假如国家的政治措施符合道的规范,连战马也会卸鞍而用来耕田了;国家的政治措施不符合道,连怀胎的母马也会用于战场。最大的灾祸是不知满足,最大的危机是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感觉充满内心,才会永远满足。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大门,也可了解天下的大事;不望窗外,也可明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只知赶路,走的越远,知道是事理却会越少。因此,圣人不去远行,也能知识渊博;不去观察,也能有所明白;不去亲自动手,也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研究学问,知识会一天比一天增多;研究“道”,欲望会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便会达到清净无为的境地。清净无为反而能够成就一些事情。治理天下就是要凭借清净无为,如果政令繁苛,就不能够治理好天下。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一般人的私欲,而是把百姓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善良的人,我会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诚实之人,我信任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信任他,结果就会使他变也变得诚实起来。圣人治理天下,要使天下人的思想都变得混沌模糊。百姓都喜欢多闻博见,而圣人要使他们都变得天真单纯的孩子一样。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其中,长寿的约占十分之三,短命的约占十分之三;为了生存而劳碌奔忙,结果反而加速死亡的也约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太过分地去追求保养生命的物质条件,结果适得其反。听别人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受到兕牛和猛虎的侵害,在战争中也会免遭杀伤。因为兕牛找不到用角去触他的地方,猛虎也寻不到用爪子去抓他的机会,兵器又无法去刺向他。以上这些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本身没有进入这些可以致死的境地。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使万物得以产生,“道”使万物得以畜养并繁殖,物质使万物得以成形,环境使万物得以成长成熟。因此天下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和重视“德”的。“道”被尊崇,“德”被重视,并没有人下令要他们这样,而是万物本身自然而然地要永远去这样做。所以是“道”使万物得以产生,“德”使万物得以养育,道和德使万物生长发展,使万物成熟,使万物得以养护。道和德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帮助了万物却不依赖它们,成就了万物却不做它们的主宰。这应该说是最高尚的品德。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译文:
    天下万物都有一个起源始点,可以把这个起源看做万物的母体。掌握了这一根本,就可以凭此来了解万物的属性。认识了万物的属性,回头再坚守这一根本,就会终生没有危险。闭塞贪欲之门穴,终生不会遭受辛苦。放纵奢望,碌碌多为以求过多的外物,终生不得安宁。能洞察细微叫做明智,能保持柔弱叫做刚强。发挥长处,做到明智,不给自己招致灾祸,这就是遵循了大道。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竽。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多少掌握一些常识的话我就沿着正路行走,而生怕误入歧途。大路非常平坦而宽阔,而有些人偏偏喜欢走歪路。朝政极为衰败,农田极为荒芜,老百姓的仓库也极为空虚。而统治者却身穿华丽服装,腰佩锋利长剑,酒足饭饱,搜刮占有大量的财物,这样的人可以说就是强盗头子。这是违背道义的呀!
    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建树的没有力量能动摇其意志,,善于保持的没有力量能改变其信念,子孙凭借这种意识,可以使对祖先的祭祀永不断绝。用这种意识来修养自身,个人品行就会变得纯真;用这种意识治理家庭,美德就会感化全家;用这种意识来管理乡里,美德就会推及乡里;用这种意识来整顿国家,美德就会遍及全国;用这种意识来治理天下,美德就会普及天下。所以要通过掌握自己的行业来了解他人的内心,通过认清自家的处境来了解别人家的冷暖,通过观察所处的乡里了解其他乡里,通过观察自己的国情了解他国,通过观察今日之天下了解过去和未来的天下。我凭什么知道天下的原则并以此来观察天下的事情呢?就凭借这样的原则。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一个人所具有的高尚品德,能像婴儿一样纯真,那么毒虫就不会去蜇他,猛兽就不会去抓咬他,凶鸟就不会去攻击他,身体虽然柔弱无力,然而手握东西却会握得很紧。婴儿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生殖器会自然勃起,这是因为他精力充足;成日号哭声音却不嘶哑,这是因为他元气柔和。懂得保持这种“柔和”,可以说懂得了道,懂得了道叫做明智。有益于生命的叫做祥瑞,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叫做刚强。事物强盛到极点就会走向衰老,衰老是不遵循道的结果,不遵循道就会短命。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掌握道的人往往不善于言词,夸夸其谈的人并不一定具备什么真才实学。抑制人们的贪欲,绝断人们的妄念,挫去人们的锋芒,排解人们的纷争,互补人们的长处,同化人们的弱项,这就叫做大同。进入大同境界的人,既不可能亲近他,也不可能疏远他;既不可能使他得利,也不可能使他受损;既不可能使他尊贵,也不可能使他卑贱。这样的人为天下人所尊崇。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用公正的办法治国,用欺诈的手段用兵,用清净无为之道来统领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应该这样呢?根据如下:天下禁令越多,百姓越贫穷;民间的武装越精良,国家越混乱;人们对技巧的讲究越多,邪门歪道越容易产生;法令越明晰,盗贼越会不断增加。所以圣人说:“只要我无为,人民就会自然归顺;只要我清净,人民就会自然安宁;只要我不朝令夕改,人民就会自然富足;只要我无欲,人民就会自然淳朴无争。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为政者处事宽和,人民就会变得淳厚、朴实。为政者政策苛刻,人民反而会变得狡诈。灾祸啊,幸福就紧跟在它的身边;幸福啊,灾祸就潜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呢?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正确会变为邪恶,善良会变为凶狠。人们迷惑于偏见,由来已久了。因此圣人端正自身却不为难别人,刚正不阿却不伤害别人,坚持正道却不强人所为,成就辉煌又不自我炫耀。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管理百姓,侍奉苍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无为中有所积蓄。在无为中有所积蓄,也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花时间修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好自己的品德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就没有人能估量出你拥有的力量。有了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了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就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是使一个国家根基牢固、永不衰败的途径。
    第六十章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国家就像煎小鱼那样,不能经常搅动它。按照道理来治理天下,那些鬼就会失去灵验。不只是鬼失去了灵验,神也不会再去伤害民众,圣人也不会伤害民众。鬼神都不去伤害民众,民众则会受益于他们的恩泽。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要像海洋居于百川的下游一样,这样天下就会归属于它。凡是居于天下最低下的位置的定是天下百川交汇的地方。雌性总是凭着柔静的仪态征服雄性,因为柔静也是一种低下的表现。所以大国用谦下的态度和小国相处,就能取得小国的归附;小国用谦下的态度去对待大国,就能受到大国的庇护。所以有的谦下能换来别人的归附,有的谦下能取得别人的庇护。大国不要过于想得到小国的拥戴,小国不要过于想得到大国的庇护,二者若想各得所需,大国更应该注意谦下忍让。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万物之源,是善人的珍宝,也是不善之人借以保全自己的东西。动听的话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美好的品行可以获得别人的崇敬。即使人们不崇尚美好,又有什么理由弃道于一旁呢?所以在天子即位或三公上任时,即使献上大玉璧、驷马这样的重礼,也不如稳坐在那里把道理讲给他们听。从古以来人们重视道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依靠它有求必得、有罪得免吗?所以道是天下最珍贵的东西。
    第六十三章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把无为当作有为,把无事当作有事,把无味当作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解决难题要在它还容易解决的时候开始,成就伟业要从很小的事情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都开始于容易的事,天下的大事都开始于小事。因此圣人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有所成就。轻易许诺的,注定难以兑现;把事情看得越容易,越会遇到困难。因此圣人做事从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他始终没有做不成的事。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持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稳定时,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不稳定的因素出现时,容易对付;脆弱的东西,容易毁灭;微小的东西,容易消散。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做好准备,要在国家还没有出现混乱时就注意治理。参天的大树,是由小苗一点点长成的;九层的高楼,是由一筐筐土筑起的;千里的行程,是开始于脚下的。如果不按照规律勉强地去做事,必然就会失败;如果穷奢极欲地占有,必然会有损失。所以圣人不强力妄为,因而不会失败;不随意占有,也就无所损失。人们做事,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所以,掌握了道的人做事在即将成功时仍会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因而也就不会失败。因此圣人想得到的东西是一般人不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不看重一般人所贪求的货物;圣人学习的东西是一般人不愿接受的,并以此来纠正众人的过错。圣人按照万物的自然属性去帮助它们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去随意干涉。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时候善于按照道办事的人,并不是用它使百姓聪明,而是要用它使百姓变得愚钝。百姓难以管理,原因在于他们知道得太多。所以说用智慧治国提倡计谋巧诈,是国家的不幸;不用计谋巧诈治国,才是国家的福气。要知道以上两条是治国所必须掌握的法则,永远掌握着这一法则,就可以说是具有了极高的素质,有了这极高是素质意义深远,它将反作用于具体事物,这样,你所做的一切将会是一帆风顺。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原因在于它乐于处于百川的下游,所以才能使百川汇集。因此要想统治人民,必须用言语对人民表示谦恭;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后面。所以圣人居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压迫,处民之先而人民并不感到妨碍。因此天下人都乐于拥戴他而不感到厌恶。因为圣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都认为我讲的道太大了,似乎跟什么都不一样。正因为它太大,所以才与其他物不同。如果像个什么具体东西,它早就变得微小了。我有三条原则,我掌握着它们并保持经常运用它们:一是柔弱,二是无为,三是不居于天下人之先。保持柔弱,所以才能勇猛;保持无为,所以才能有所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才能成为万物的首领。现在如果舍去柔弱,而只是争强好勇;舍去无为,而只求无所不为;舍去退让,而只求争先,结果只有死亡。保持弱静,靠它作战就能胜利,凭它守卫就能坚固。天要救助一个人,其办法就是让他处于柔弱状态。
    第六十八章
    原文:
    第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带兵的人不依赖个人的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会怒形于色,善于克敌的人不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先对人表示谦恭。这就是与人不争的品德,这就是借助别人力量的办法,这就叫做符合天的运行规律远古最高的法则。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常用兵的人这样说过:“我不敢主动的进攻别人,而宁愿被动地防守;我不敢贸然前进一寸,而宁肯后让一尺。”这就是说,不要随便调动军队,不要随便决定开战,不要随便进攻敌人,不要随便使用兵器。用兵打仗最大的灾祸就是轻易与人交锋,轻易与人交锋就是违背了道。所以两军力量对等时往往是奋力抵御的一方获胜。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我的主张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然而天下竟没有人能够理解,也没有人肯去实行。我提出的主张都是有一定的主旨的,我要求做的事也是有一定依据的。由于人们太无知了,所以不能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为难得。因此圣人常常是怀着超常的才智,却没有机会去展示。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懂得了,也不自满自夸,是修养很高的人的表现;不懂而装懂,是一种浅薄的病。如果能够把这种病看作病,因此就不会有病。圣人是不会有这种病的,是因为他把这种病当作病,所以他不去那样做。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当百姓不害怕统治者的强权政治时,统治者的地位就危险了。统治者不要逼迫百姓不能安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不要堵住百姓维持温饱的生路。只有不去压迫百姓,百姓才会不去反抗。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却不自示尊贵。因此应该抛弃后者而保持前者。
    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姗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一味显示自己勇敢无畏的人很容易遭遇杀身之祸,勇于退让的人就容易生存。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益,有的受害。天所讨厌的东西,谁能知道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因此连圣人也难以解释这个问题。天的运行规律是不争夺而善于获取,不说话而善于应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胸怀坦荡而善于谋划。天就一张广大无边的网一样,看似稀疏却从不会有所遗漏。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译文:
    当百姓连死都不怕了,用死去威胁他们能有什么用呢?如果百姓一直是怕死的,那么对于那些邪恶的人,我就把他们抓来杀掉,谁还敢去行恶?永远应该由天地自然去惩罚恶者。代替天地自然去惩罚恶者,这好比代替技术高超的木工去砍削木头一样。代替技术高超的木工去砍削木头,很少有不伤着自己手指的。
    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百姓受饿,是因为统治者征收苛捐杂税太重,所以受饿;百姓难以统治,是因为统治者恣意行事,任意妄为,所以难以统治;百姓不惧怕死亡,是因为统治者的生活太过于奢华,所以百姓不怕冒死一争。那些不一味追求享受的人,高明于养尊处优的人。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译文:
    人降生时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身体是僵硬的。万物草木初生时是柔弱的,死后是枯槁的。所以追求刚强是条死亡之路,保持柔弱是条生存之路。因此穷兵逞强就会遭受灭亡,树木粗壮超群了就会遭受砍伐。凡坚硬强大的东西最终总是处于下面,柔弱微小的东西却总是居于上面。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译文:
    天的运行规律不是很像张弓拉弦吗?高了就压低一点,低了就抬高一点;紧了就松一点,力不够就再补上一点。天的运行规律是减去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而是剥夺不足的去供奉给有余的。谁能够把富余的东西奉献给天下人?只有懂得道的人才会去这样做。因此圣人帮助了万物而不凭仗它们,居功而不自傲,并且他也不愿张扬自己的美德和才能。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然而穿透坚硬岩石的力量没有能够比得过它的,也没有能够代替得了它的。弱胜强,柔胜刚的道理,天下人都知道,然而却没有人能够照着做。所以圣人说:“能够担负国家的屈辱,这才算是天下的主宰;能够承担国家的灾难,这才算是天下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就像反着说一样。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译文:
    即使调解了仇恨,也一定还有余怨;用德来回报怨恨,怎么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所以圣人即使握有讨债的契约,也不向人讨要欠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握有借据,也不向人索取,而没有高尚品德的人会像收税的人一样苛刻。天道对谁都不偏爱,它总是帮助以善行事的人。
    第八十章
    原文:
    小邦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国家要小,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功效很全的器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珍爱生命而不随意迁移。即使有车船,也无需去乘坐它们;即使有铠甲兵器,也没有机会去使用它们;让人们回归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之中。要使百姓食物丰盛,服饰华美,居住安宜,舒适自然。邻国互相望得见,鸡狗之声互相听得到,而人们直到老死也不往来。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的话并不好听,好听的不全是真话;朴实的人不善辩,善辩的不一定是什么好人;明白道的人不一味地追求知识的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会有深刻的见解。圣人从不积攒财物,他总是倾尽全力帮助别人,由此,他自己却愈发富有;把一切给予了别人,他自己反而更加充实。天的运行规律是施利于万物而从不伤害它们,圣人的处世准则也是只帮助别人而决不与人争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音版
    上(shàng)德(dé)不(bù)德(dé),是(shì)以(yǐ)有(yǒu)德(dé);下(xià)德(dé)不(bù)失(shī)德(dé),是(shì)以(yǐ)无(wú)德(dé)。上(shàng)德(dé)无(wú)为(wéi)而(ér)无(wú)以(yǐ)为(wéi);下(xià)德(dé)无(wú)为(wéi)而(ér)有(yǒu)以(yǐ)为(wéi)。上(shàng)仁(rén)为(wéi)之(zhī)而(ér)无(wú)以(yǐ)为(wéi);上(shàng)义(yì)为(wéi)之(zhī)而(ér)有(yǒu)以(yǐ)为(wéi)。上(shàng)礼(lǐ)为(wéi)之(zhī)而(ér)莫(mò)之(zhī)应(yìng),则(zé)攘(rǎng)臂(bì)而(ér)扔(rēng)之(zhī)。故(gù)失(shī)道(dào)而(ér)后(hòu)德(dé),失(shī)德(dé)而(ér)后(hòu)仁(rén),失(shī)仁(rén)而(ér)后(hòu)义(yì),失(shī)义(yì)而(ér)后(hòu)礼(lǐ)。夫(fū)礼(lǐ)者(zhě),忠(zhōng)信(xìn)之(zhī)薄(báo),而(ér)乱(luàn)之(zhī)首(shǒu)。前(qián)识(shí)者(zhě),道(dào)之(zhī)华(huá),而(ér)愚(yú)之(zhī)始(shǐ)。是(shì)以(yǐ)大(dà)丈(zhàng)夫(fū)处(chǔ)其(qí)厚(hòu),不(bù)居(jū)其(qí)薄(báo);处(chǔ)其(qí)实(shí),不(bù)居(jū)其(qí)华(huá)。故(gù)去(qù)彼(bǐ)取(qǔ)此(cǐ)。
    [译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有上等德的人,不自以为有“德”,所以是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等德的人是有心施“德”,所以他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有着上等“德”的人“无为”出于无意,所以无所不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下等“德”的人,“无为”出于有意,所以无所作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仁”的人有所作为,而是出于无意。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的人有所作为,而是出于有意。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的人,出于有意。若是得不到回报。则攘臂使人从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是“德”。失去了“德”而后是“仁”。失去了“仁”而后是“义”。失去了“义”而后是“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当社会需要用“礼”时,虚拟敲诈也就随之产生,祸乱也就随之而来了。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自以为很聪明的人,是以智取巧,真是愚昧的根源呀。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应该守质朴的大道,不虚伪敲诈,舍去礼的浮华,取用道德厚实。
    [长篇大论]
    积德行善是好事情,但是要顺其自然不要有意而为,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止。下面的故事虽然长了写希望大家好好看看。怎么才叫记得行善。何为德?
    梁武帝与达摩谈禅
    施政的理念。对人的生命极为珍惜和尊重。他下诏规定,凡是死刑案件,犯人不服允许上诉申辩,必须经他亲自审阅批准后,才准行刑,任何人都没有杀人权。这就减少和避免了许多冤假错案。据说, 每当他审阅这些死刑案件时,心情非常沉重、满怀慈悲、怜悯之情,甚至涕泣、关爱生命、溢于言表。
      梁武帝信佛做的最为惊人的事就是他不顾大权旁落、不顾社稷安危、不顾朝臣反对,四次舍身同泰寺(即现在南京鸡鸣寺)甚么叫舍身?就是不仅舍弃皇帝的权威和尊严,不当皇帝,而且舍弃自己的肉身,去庙里当和尚(应该说是最彻底的舍弃了)。他的这个惊人之举,确实给满朝的大臣出了个难题,从古到今,那有舍弃千万人梦寐以求的皇帝不当,去做和尚的呢?好在朝里做官的都不是俗人,官做得越大,脑子越灵、城府越深,越是工于心计:这皇帝老儿不当皇帝当和尚到底安的甚么心?如果是退位或禅让他又没有公开宣布接班人呀!看来他皇帝还是要当的,也许可能是对大臣们的考验?我宣布不当皇帝,看你们怎样表演?如有异心,不就露馅么?于是那些素以“谨慎”著称,老谋深算的大臣就想出了个万全之策,既然陛下的肉身已舍给同泰寺了,但为了国泰民安,天下苍生幸福,只好用钱来向同泰寺赎回来,这样做不仅梁武帝有面子,同泰寺也乐意,因为拿到这笔钱可以更好地发展佛教事业。说实话,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的真实用心是甚么?这是个千古奇谜,古今多少聪明人都猜不出谜底,我们当然无能让古人说话,所以只好存疑,唯一希望,看来只有梁武帝自己知道了。
      因为梁武帝按照佛教经典理念治国,采取了许多关注民生、为民谋福的政策和措施,使全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一片团结,祥和局面,这片祥云甚至飘到了海外。正如宋代圆悟克勤在《碧岩录》第一卷中说的:“达摩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而来”意思是说,达摩在印度了解到大乘佛教在东土传播的盛况,甚为高兴,于是渡海东来了。
      菩提达摩(528或536)简称达摩,亦作“达磨”南印度人,中国佛教禅宗初祖。禅是梵文DbYane的音译“禅那”的略称,原来意译为“思维修”,“弃恶”,后通常译作“静虑”:“定”指心专注一境而不乱。说到禅宗,如果寻根探源,就得从佛教灵山会上,如来拈花,迦叶微笑,这个佛教故事讲起。据说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王舍城灵鹫峰上主持法会,千万人众,齐聚世尊座下,以求开示。世尊只是扬起手中一枝金色毕钵罗香花,默然无语,大众茫然不知佛意,唯佛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慧眼观看,当即对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并作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法会以后,世尊携迦叶到多子塔前,命迦叶登上法座,将金缕僧伽梨衣披在迦叶身上。一再嘱咐,汝当护持、传付将来、勿令朽坏。这就是佛教禅宗“衣法双授”的传法典故。摩诃迦叶遂成为西天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代代相传,菩提达摩是西天禅宗的第二十八祖。
      达摩渡海来到中国传播印度佛教禅学,他带了一件棉布袈裟,说是禅宗祖传传法凭证。达摩禅学精髓是将原来印度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小乘禅”、“大乘禅”的复杂繁难的禅定方法简化,提出了“理入”和“行入”的修行方法。理入亦称“壁观”或“坐观”,即面壁静坐,以达到“舍伪归真”、“无自无他”的境界。相传达摩曾在少林寺面壁静坐九年,终日默然,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行入包括“报怨行”(放弃一切反抗心理)、“随缘行”(放弃辨别是非心理)、“无所求行”(放弃一切要求和愿望)、“称法行”(依照佛教教义去行动),认为这样就可达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是在梁普通七年(526年)九月二十一日渡海来到梁朝广州的,当时的广州刺史萧昂也是个佛教徒,对达摩到来热烈欢迎,并及时奏报梁武帝,梁武帝听说达摩是印度佛国来的高僧,极为高兴,立即下令要萧昂派人护送达摩来南京。普通八年十月一日达摩抵达南京,稍事休息后,梁武帝亲切接见了他,对古印度佛教和禅学共同进行了探讨,许多佛教典籍对此都有记载,现将《五灯会元》中一段话,摘录如下:
      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领悟。祖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
      达摩与梁武帝论禅这段话,以我对禅学的肤浅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五层意思:一是梁武帝问达摩,我自从当了皇帝后,写佛经,造佛寺,培养发展僧人,不可胜计,同时还多做善事,广结善缘,净身持戒,敢问有何功德?按照世俗看法,应该是有大功德的。普通信众那怕在佛寺功德箱内投下一文钱,都说有功德,何况梁武帝投入那么多钱财?!出乎常人意料的是达摩竟说:“这些并没有甚么功德”。二是梁武帝大惑不解,于是质疑问道:“何以没有功德?”这就关系到对“功德”这个概念的理解了,达摩说:“这些只是世间的福德,因为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诸事的有漏善只是福德,倘若不能自己内证得自性即是无功德。”因此,布施、念佛、造寺等,虽然都是做善事,都能得到因果福报,但单有福报而无功德。终不可能出离生死苦海,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坛经.忏悔品》中说的:“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又怎能成佛呢?三是梁武帝接著追问:“甚么才算真功德?才能修行成佛?”达摩说:“真正的功德是“净慧智圆、体自空寂”就是说能自见真如自性就是功,能视一切众生平等就是德,念念之间没滞碍,常见真如本性、本自具有的真实妙用,这就叫功德。功德原本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的事上求。一句话:心即是佛、佛在心中。功德是要靠内心修炼、明心见性、方成正果。心若背觉合尘即是众生,心若背尘合觉即是佛,从而达到精神永驻万劫不变的最高境界。四是梁武帝又问:“得道高僧至高无上的真理圣谛,第一义谛的境界是甚么”?达摩说:“境本非境,界亦无界,世界本是空廓无相,也无圣道存在的境界。”五是梁武帝听了茫然不知所云,于是咄咄逼人直问达摩道:“既然无圣,那么现在与朕说话的人是谁?!”他那知在达摩眼里“本来无一物”那里有甚么皇帝?!虽然如此达摩还是菩萨心肠,因势利导,指点迷津的说道:“不识”多么充满禅机智慧的回答呀!意思是说:我本非我,你亦非你,世界本来便是空寂、圆融、清静、妙密的无相。《金刚般若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梁武帝如能感悟到这个层次就功德圆满了,可惜梁武帝执著有为,心存邪见,不识真正法性。达摩此时自知无法度化这位皇帝,于是告别回驿馆。
      达摩在金陵逗留了几天,在“萧寺”墙壁参观了著名书法家萧子云所书的飞白书法“萧”字,他在壁前观摩了半天,深为中国书法的神奇震撼。随后悄然走出城去,来到长江边,只见秋风阵阵,岸边的苇子在风中起伏不定,他随手摘下一根芦苇抛向江中,飞身向江面一纵,双脚恰好落在那根苇杆上,只见那苇杆好似一只小船,乘风破浪的向江北驶去。
      达摩脚踏苇杆,眼望江水,不禁想起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临别给他的示偈:“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去年在羊城登岸,今日暗渡长江,果如师父所言了。
    梁武帝经过几天静思后,稍有所悟,于是派人来请达摩。来人来到驿馆,不见达摩,说是往江边去了。追到江边,只见达摩双脚踏苇、神定气闲、长袖随风、飘然已到江中,知道来迟一步,追悔莫及,从此留下了“达摩一苇渡江”千古神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_8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引语]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 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道德经_8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引语]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注音版
    上(shàng)善(shàn)若(ruò)水(shuǐ).水(shuǐ)善(shàn)利(lì)万(wàn)物(wù)而(ér)不(bù)争(zhēng),处(chǔ)众(zhòng)人(rén)所(suǒ)恶(è),故(gù)几(jǐ)於(yū)道(dào)矣(yǐ).居(jū)善(shàn)地(dì),心(xīn)善(shàn)渊(yuān),与(yǔ)善(shàn)仁(rén),言(yán)善(shàn)信(xìn),政(zhèng)善(shàn)治(zhì),事(shì)善(shàn)能(néng),动(dòng)善(shàn)时(shí).夫(fū)惟(wéi)不(bù)争(zhēng),故(gù)无(wú)尤(yóu).
    [译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水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水是万物之灵,水能从高处流往低处,也在表述一个做人的道理,这里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多好的一首诗,它不就是在表述做人么?为什么要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应该有进有退。才能更长远有的时候表面上是吃亏了,实践中咱们是占了一个便宜。在社会中做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亏是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有道行的人都是非常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的环境(好环境培养好的人才),他们心怀博大、深藏不露,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做事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吧事情办理得最好,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不要与人相争往往退步是像前。)
    [长篇大论]
    上善若水
    老子用无形的水,来表达人的心境应该像水一样。它柔和得可以始终从高处往低处流;可以随着各种器物改变自己的形状;可以变成甘露润万物而无声。它刚强得可以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它强大得可以推动巨石、掀翻巨轮。人的思维也要像水一样冲破有形的禁锢,达到无形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致阴致阳,致柔致刚”的道理。
    介绍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一切行为都完全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青少年的成长也应该像水一样,顺其自然的茁壮成长。
    应试教育中,升学考试采用“一锤子定音”的方法,逼迫老师、家长和同学们不得不高度重视考试成绩。因此铺天盖地的作业和练兵考试,成了家常便饭,让学生们应接不暇。没完没了的考试、排名,必然造成课堂如战场,竞争激烈。在这种一对一的残酷竞争中,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会败下阵来,要想脱颖而出?实在是太难啦!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很多同学未曾尝到成功的果实,却一次次的承受失败的打击,久而久之,必然斗志尽丧。青少年的脖子被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也就是说有很多青少年没有顺其自然而成长,他们的身心是在一种扭曲的状态下不健全的发育着。
    因此,摸索总结一套让学生们轻松愉快的成长学习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同学问我一道数学题,我索性把学过的课程全部给他讲了一遍。在讲的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我还有很多没有理解的地方。抓紧时间学习以后,我突然感到豁然开朗。原来“讲学”是一种既轻松愉快而又高效率的学习方法阿!
    从此以后我的身边经常聚集着一些同学听我“讲学”。反复几次以后,我感到我就有当老师的感觉了,仿佛能够猜到老师考试要出的题目。达到这个境界以后,我非常欢迎考试,从容对待考试,而且考试前根本就无需复习。正所谓:“大考大耍,小考小耍”啊!
    “讲学法”的学习步骤和要领。
    第一步:一字不漏的高声朗读,在笔记本上把要点记录下来。
    第二步:关上书参照笔记,能够随口讲出内容梗概,同时整理笔记。
    第三步:在书上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加上自己的思想进行发挥,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像讲故事一样,生动的把书上的内容讲出来。
    “讲学法”的理论依据。
    抽象记忆:人的大脑最怕的是“抽象记忆”,抽象记忆就是“死记硬背”,要做到“死记硬背”,唯一的出路就是起早贪黑的刻苦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使很多学生厌倦学习,乃至于反感学习。
    形象记忆:人的大脑最喜欢的是“形象记忆”,因为形象记忆无需“死记硬背”,大脑里反映的是形象和场景,非常容易记住,乃至于几十年以后还不会忘记。
    举个例子,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是个什么样子?百分之百的人都可以详细描述。但是我们问他:班上黑板报的内容时?可能大部分人会哑口。因为对学校的记忆是“形象记忆”,对黑板报的记忆是“抽象记忆”。
    形象记忆里有两个鲜为人知的重要环节,就是大脑善意的“忽略”和“专注”。
    举个例子,我们找一个有教学楼的学校的同学问他:“你们的教室在几楼?”回答:“五楼。”再问他:“你是怎么上到五楼的?”回答:“爬楼梯。”再问他:“一共有多少步楼梯?”大多数学生回答不上,乃至于有的同学在学校学习6年了都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人的大脑中米粒大小里面所包含的网络结点,就相当于全球网络结点的总和。整个大脑相当于运算速度20兆亿次的超级巨型电子计算机(来自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正因为它相当于一台超级巨型计算机,所以才能同时处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场景里面的各种信息。但是,他不可能连看到的各种信息的各个细节都同时处理,这样的话,数据处理量太大了,大脑会反应不过来的。所以大脑采用的方法是,记住大的场景特点,忽略各个细小的细节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回答不上来有多少步楼梯的原因。
    我们可以找两组同学来做实验,一组同学让他们数一数有多少步楼梯;另外一组让他们观察在上楼的时候都遇到了些什么人。等他们分别做完以后,我们反过来问,问数楼梯的同学都观察到些什么人?问观察人的同学有多少步楼梯?回答一定是:我们只专注于交给我们的事情,其他事情没有注意。
    请注意这个“专注”二字,“专注”是大脑的另一个特点。当大脑接受一个特定的指令以后,他就会忽略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只专注这个特定的事。
    如果我们明白了大脑“忽略”与“专注”的特点,巧妙的运用好这个特点,就为我们找到优秀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提供了前提。这个科学依据,就是我们“讲学法”学习的科学依据。
    我们翻开书复习的时候,一看到标题,大脑立刻就会反映出内容梗概来,给我们造成一种全部都懂了的假象。其实他忽略了其中的细微细节,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翻开书高声朗读的目的,就在于不管大脑如何判断,强行让大脑进入“专注”状态。在朗读的过程中,都必须把每一个细节过滤一遍,否则朗读就无法进行。这就巧妙的回避了大脑“忽略细节”的这一特点了。
    朗读的过程也是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的过程(千万不要默诵,一旦进行默诵,又要上大脑“忽略细节”的上当)。
    高声朗读完,再加以归纳整理笔记,即囊括了各个细节,又把全过程转化成了形象记忆映入脑海。
    关上书参照笔记进行讲解(一定要讲出声来),大脑就会把映入脑海里的场景一一重现,同时开始对这些场景进行整理,这个整理过程,就叫做“理解”,同时对笔记也要进行再整理。
    最简单的方法是让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作为学生,要挖空心思的把他们给讲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全神贯注的听,还要不时的突然发问,同学们都要做到不假思索的回答。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学习就变成一种乐趣了!
    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以后,就等于掌握了一种思维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无法估量的帮助。
    我讲这么多的目的,是要教会大家一种思维方式,凡“抽象思维”都要想方设法的把它转化为“形象思维”;凡“抽象记忆”都要想方设法的把它转化为“形象记忆”,如此这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要想做自己爱好的事,也可以腾出充足的时间了!即享受了学习的快乐,又有充足的时间搞自己爱好的事情,生活的阳光就出现了!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
    曾国藩九江一战,被石达开打得大败,苦心经营的水师全军覆灭。曾国藩投湖自杀,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从此他一蹶不振,骨瘦如柴。
    一天他的弟弟告诉他,有个老和尚看病很准,不妨一试。老和尚听说来人是曾国藩,连面都没见,写了一张纸条给他。曾国藩打开一看:“黄老治心病”。曾国藩心想:“尽管《道德经》我都会背诵,也不妨好好研究一下”。
    曾国藩回到荷叶塘,关起门来,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着《道德经》。果然重读:似觉字字在心,句句入理,与过去所读时竟大不相同。
    曾国藩早在雁门师手里就读过《道德经》。这部仅只五千言的道家经典,他从小便能够倒背如流。进翰林院后,在镜海师的指点下,他再次下功夫钻研过它。这是一部处处充满着哲理智慧的著作,它曾给予曾国藩以极大的教益。类似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他笃信之,谨奉之,而对于该书退让、柔弱、不敢为天下先的主旨,仕途顺遂的红翰林则不能接受。
    那时的曾国藩一心一意信仰孔孟学说,要以儒家思想来入世拯世。对自身的修养,他遵奉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对社会,他遵奉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也正是靠的这种持身谨严,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意民情,使得他赢得了君王和同僚的信赖,在官场上春风得意,扶摇直上。
    咸丰二年间,正处于顺利向上攀援的礼部侍郎,坚决地相信“治乱世须用重典”的古训以及从严治军的必要性,遂由孔孟儒家弟子一变而转为申韩法家之徒。他认为自己奉皇上之命办团练,名正言顺,只要己身端正,就可以正压邪,什么事都能办得好。谁知大谬不然!这位金马门里的才子、六部堂官中的干吏,在严酷的现实中处处碰壁,事事不顺。
    这一年多来,他曾无数次痛苦地回想过出山五年间的往事。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
    这些日子,在实实在在的民事军旅中亲身体验了许多次成功与失败的帮办团练大臣,通过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终于探得了这部道家经典的奥秘。这部貌似出世的书,其实全是谈的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申韩崇尚以强制强,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把天下竞争之术揣摩得最为深透的大智者。
    曾国藩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场的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又如参清德、参陈启迈,越俎代庖、包揽干预种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有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清德、陈启迈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少年时代记住的诸如“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话,过去一直似懂非懂,现在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些年来与官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他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刚。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刚吗?祖父“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的家训,自己竟片面理解了。曾国藩想到这里,兴奋地在《道德经》扉页上写下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觉得胸中的郁结解开了许多。
    曾国藩为自己的这个收获而高兴,并提起笔,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经过这番痛苦锻炼的曾国藩相信,他必能以更为圆熟的技巧、老到的工夫,在东南这块充满血与火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一幕迥异往昔的精彩之剧来。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国藩是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后人都非常推崇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好推崇的,推崇的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学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才是其奥妙所在。无论处人还是处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没有“上善若水”的心态,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道学是修炼心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4: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版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音版
    信(xìn)言(yán)不(bù)美(měi),美(měi)言(yán)不(bù)信(xìn)。善(shàn)者(zhě)不(bù)辩(biàn),辩(biàn)者(zhě)不(bù)善(shàn)。知(zhī)者(zhě)不(bù)博(bó),博(bó)者(zhě)不(bù)知(zhī)。圣(shèng)人(rén)不(bù)积(jī),既(jì)以(yǐ)为(wéi)人(rén)己(jǐ)愈(yù)有(yǒu),既(jì)以(yǐ)与(yú)人(rén)己(jǐ)愈(yù)多(duō)。天(tiān)之(zhī)道(dào),利(lì)而(ér)不(bù)害(hài);圣(shèng)人(rén)之(zhī)道(dào),为(wéi)而(ér)不(bù)争(zhēng)。
    [译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别人请教。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没有私心,什么都无保留,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很充足。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顺天而行,只有贡献施与,不和人家争夺。
    [长篇大论]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人我是非的困扰,而承受种种的苦恼,于是觉悟到一个人在这尘劳中浮沉,终究能获得什么呢?在这庞大的宇宙中,人只是微小得如恒河中的沙粒,整日用心在争夺和欺诈的上面,最后还不是万般带不去吗?这种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他又想到修道者的生活,他们是为众生而工作着,这是何等的伟大呢!至少修道者是不会被世事尘劳所困扰的,而且他们将来还有一个解脱的圣果可获得。
    于是他离开了家庭去做了沙门。
    做了沙门以后,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修学,一点儿不敢懈怠,他以回忆过去的生活和憧憬未来的圣果作为修道的鞭策。可是岁月一年一年的过去,他还没有证得圣果。于是心怀疑惑,难道这些功夫都不对吗?他想着想着,竟恐惧起来,别因此误入歧途或着魔啊!唉!不如回家去做个凡夫算了,又何必这样苦苦修行呢。
    当他打定主意,准备回家的时候,又犹豫了。成功和失败就在一念之间的定夺。这一走,几年来的勤苦学道,不就将付之流水,永远失去悟道的希望了吗?如果能再鼓起勇气来前进,或许会有成就吧!去与留的念头正在他心中翻腾的时候,触动了山中的树神。树神和他曾经有过一段因缘,现在知道了他的思想情况,就很为他忧急,认为他这样回去,会永沦生死的大海。树神就用点小神通试试他,想挽回他的意志,助他成就道业。于是化现一个美貌的比丘尼,穿上艳丽的衣服,满带珍宝的饰品,扭身弄姿走到修道者的面前来。
    修道者一看很不以为然,正颜厉色的责问道:
    “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的眼目呢?”
    化人比丘尼答道:
    “这有什么关系?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的,脂粉是颜料做的,这有什么可贪着呢?就是你的身体不也是假相吗?眼前看来青春健壮,等到无常一到,地、水、火、风分散,哪儿有真正的主人呢?”
    “一个人在世界上,就像天上的月亮,孤身只影,独来独去,赤身来也赤身去,没有一件真正属于你;愚痴的众生,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贪着、迷恋着,以致自己束缚着自己。所以说,那不是境界迷人,实在是人自迷不觉;不是烦恼缠人,而是人找麻烦来自缠。他们为虚幻不实的境物所迷,终生如梦如醉如痴,却日夜怨天尤人,不知苦不是本有,那是自己恶业招致来的。众生是可怜的,他们偶而造些善因,得到乐报就沾沾自喜,就不知乐报也是假的,快乐很难永随身边,灾祸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想求得自在永乐,必须了悟生死,远离贪欲和造作。
    “三界中当然也有如天人拥有许多的福报,但他们也有享尽堕落的时候。佛法说:人住家庭如坐牢狱,天在三界的最上层也如牢狱。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学,观照诸法空相,息灭人我差别的偏见,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
    化人比丘尼滔滔不绝的一番话,像一桶净水浇淋在修道者的心上,他细细审察每一句话的意义,的确,四大本是和合的假相。众生就因过分贪着四大假相,而害了自己。觉悟到诸法本空,住在世界上就如客居他乡,看十方众生,实在没有亲疏可言。修道者由此心胸豁朗,舍却挂碍,一本初衷,认真学道,终于得大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中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分别指什么?

    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一、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就是有体积而占有空间的;有质碍,就是可分析的,可破坏的: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物质。但从物质生起的能力,佛法也称之为色。虽然所说能力化的色,指善恶行为的潜能,然与现代所说的『能』,也很有类似的见地。二、受蕴:受的定义是『领纳』。在内心触对境界时,领受在心,引起内心的情感,感到或苦或乐的,叫做受;受就是内心的情绪作用。三、想蕴:想的定义是『取像』,就是认识作用。在认识境界时,内心就摄取境相,现起表象作用;再加构想,联想等,成为概念;依此而安立种种的语言或文字。四、行蕴:行的定义是『造作』。在对境而引起内心时,心就采取行动来对付,如经过心思的审虑,决断,发动为身体的,语言的行动。行,本是思心所,是推动内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意志作用。因此,凡以思──意志为中心的活动,所有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总括在行蕴里。五、识蕴:识的定义是『了别』──明了,识别。我们的内心,原是非常复杂的。把不同的心理作用分析起来,如受,想,思等,叫做心所。而那内心的统觉作用,叫做心。此心,从认识境界的明了识别来说,叫做识;所以识是能识的统觉。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轮回在生死中的众生,就是这五蕴。我们所自以为是我,或是我的,其实都离不了五蕴,不外乎身心的活动,物质与精神而已。
     众生的五蕴,叫五取蕴,因为是从过去的取──烦恼而招感来的。从取烦恼而生的,本质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现在有了这五取蕴,由于取烦恼的妄想执著,所以又苦上加苦。佛说有『四识住』法门:我们的「取识」(与烦恼相应的识),是不能没有境界的,取识的境界,不外乎四事:物质的色;情绪的受;认识的想;造作的思。取识在这些物质的或精神的对象上,一直是「处处住」著,看作可取,可得,可住,可着的。取,得,住,著,都表示取识与对象的「染着」,像胶漆的黏着似的,「不能」脱「离」。识对境界有了染着,那境界的每一变动,都会引起内心的关切,不能自主的或苦或乐,当然是免不了苦痛。树上的叶子落下,你可能并无反应,那因为你没有看作与自己有关的。如心爱的人,心爱的权位,财富……尤其是最关切的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或濒临死亡的边缘,那就会感到无比的痛苦。这因为你染着他,看作自己或自己的。取识的对境染着,正像陷身于网罗或荆棘丛中一样。总之,识是能住着的,色受想行是所住着的;总合为五蕴,就是一切苦痛的总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
    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
    称为心所。


    色指的是一切物质,比如你的身体受是指你的感受,比如喜怒哀乐想是指你的思维,想法行有两层意思,一是你的行为和动作,二是指你的思想或者念念不息,永无停止识是指你的分别和执着


    “色”,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佛教所说的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四大”即指地、水、火、风。“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五尘”即色、声、香、味、触。这十四种都是色法,五蕴中的色法指众生的肉体,如皮、肉、筋、骨等。
    “受”,就是感受,以“领纳”为义,指感觉、感情,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领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产生的喜、怒、爱、乐等感受。
    “想”,取像之义,指知觉、想象,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形成概念及表象的作用。
    “行”,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指心理活动,亦即对外境生起贪、瞋等等意念。
    “识”,了别之义,指“意识”,也就是对于外境之分别与记忆等意识活动。


    色受想行识分别是指什么?

    “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这叫色。我们也都能看到外界的一切现象,听到外界的一切现象,乃至于作用外界的一切现象,这都叫色。色——受。
    “受”。由色生受,受是感受,没有感受我们就不会有思想,没有感受我们就不会有情感、作为、信心、耐力、关爱、救度、施舍、帮助,这都是由受带来的。没有受我们何来关爱、施舍呢?何来一切精进、发心,又何来一些大作为、小作为?比如我们的持家,就是小作为。如果没有感受,我们怎么会几十年同甘共苦,相互理解,相互谦让,相互之间达到一种共识,这都是受带来的。受必定要有个实体呀,这个实体就是色,由色生受,由受变成想。我们大家必须要知道这想是从哪来的了。色——受——想。
    “想”。我们以往的想都是很不现实的。为什么呀?要让他找到究竟的一个位置他找不着了。如“我想一夜之间成为富翁。”这个想是空洞的。想必须是建立在实际能够操作出来的一个现象才能成为现实,可是我们很多人空想。为什么叫空想?就是不求实际。什么叫不求实际呢?就是你这个“色”没有看见,也不知道怎么把我们这个“色”搬到我们眼前来,怎么搬到我们的“受”——“受用”里来。那这个想就变成空想了,就变成幻想、梦想了。想就是这样来的。色——受——想——行。
    “行”。想深了,想什么深了呢?因为受。为什么有受呢?因为有色。就象我们每人都有身体,身体是什么?是色。没有身体何来受,没有受何来想,没有想何来行呀。色——受——想——行——识。
    “识”。这识当啥讲?识是“色”的一个果——结果。就是说我们有这个色,由色变成受,加深了。要是不谈受,也就是说色如果没有受会是什么样子呢?打个比方,我现在拿个笔。我们是不是都看到了?看到了,这就叫受。为啥呀?是谁看到的呀?你看到的,你受了。外面的人能不能看到这个笔呀?不能看到。不能看到就没“受”。没有受,就是虚妄的。因受变成想了,想是什么?是要造作的一个前奏,就是准备、预备要进行造作了,所以行,行动。
    行动是想的一个结果,想是受的一个结果,受又是色的一个结果。那我们行的结果是谁呢?是识。也就是说我们作一件事情做没做出来结果,达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叫识。这是很合乎规律的


    《心经》中有一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

    结合前文:色既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既是空~意既色空不二。“色”指“有形”也就是“物质”。物质都具有一定形态,占据一定的空间。一切物质都是依缘而生,借助、依赖各种条件才能存在。既为缘起法,物质就没有实在的、独立的自性,本质就是空。色是物质的表现形态,空是物质的属性。二者不可分割,所以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四蕴和色蕴一样,也是空有不二。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首四句实是一个意思,总是说色空不二的道理。初说不异,说没有两样的,还是方便的说;后说即是,是说就是一个,不能分的,是究竟说;斩金截铁,毫无犹豫。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因为宇宙万有,就没有离了我的性海,浑同一体,尽是色;而我的受、想、行、识,是无相相,也是色。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参透上面所说的空义,就知道这个意义了。所以心的形形种种,亦是五蕴流转;而色的形形种种,全似空华的乱起乱灭,如电影的一幕一幕,总是有而不可得。你莫把这四句看作玄妙,实是极普通极寻常的道理。你只认明“一切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所以是性空”。不但色如是,受、想、行、识四蕴也如是;不但五蕴如是,宇宙万有的有相相,和下面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是无相相,一切皆复如是的性空。但是凡夫执有,所以说色不异空;二乘又执空,所以说空不异色;还有菩萨未曾会通不二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总是破他们的法见。倘明白法见也是本空,就了无挂碍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何出处,谢谢!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或说,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的出处很多,很多佛经都有说明,最详尽应该是《楞严经》,该经通过对世间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剖析,达到破妄显真,达诸佛理的目的。
    拓展资料: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五蕴-百度百科
    六根-百度百科
    六尘-百度百科
    十八界-百度百科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十八界:这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或说,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共十八界。
    “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的出处很多,很多佛经都有说明,最详尽应该是《楞严经》,该经通过对世间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剖析,达到破妄显真,达诸佛理的目的。
    *《楞严经》是佛教上的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五蕴——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23802.html
    六根——http://baike.baidu.com/view/632.htm
    六尘——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85359
    十八界——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382
    【五蕴】
    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 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
    【六根】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十八界】
    梵语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


    【 六根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 六根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 六根 】 《 三藏法数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 六根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尘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十八界
    "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来,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阿毗达摩对法中处处散说:五蕴,六根、六境、六识。无一处见说六尘,把六尘说成六境实在牵强。根境识和合生触,根尘识和合生什么呢?玄奘法师等大德翻译经文根为儒学,知识越丰富就对经中所说就越加明了。无一字可任意替代,无一字可曲为它解。现恭敬解释:
    五蕴者,众缘聚集,共同作用之意。谓色蕴、受蕴、想蕴、识蕴。释迦摩尼佛说法数有八十千,没有一法是一缘产生的,都是从属这五大类,它们集合起来的名字就叫一切有为法。也叫世路或叫言依。如果知道叫世路,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金刚经中说如梦幻泡影了。因为这世路有已行、正行、当行性故。或为无常所吞食故。如果知道名言依,言为语言,此所依者即名俱义,因为言依涵盖了一切有为法。品类足论中说言依依十八界摄,这十八界指的是五蕴,五蕴展开讲就是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 + 色、声、香、味、触、法)并十八界(眼识、耳识、舌识、鼻识、身识、意识),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舌识、鼻识、身识、意识)。简单的说知道了这些差别有什么用呢?对学佛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得涅磐果,受胜妙乐还要好的收获呢?所以还有个名字叫有离,离为永离,即是涅磐,这也是阿毗达摩分别根品的主要原因,也叫有事,以有因故,再读金刚经最后四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否更清晰明了呢?
    求果寻因为出世,以因释因为知见。知见见泥沙,妙果出泥洹。


    阿弥陀佛!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通俗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物质的,感受的,了知的,造作的(业),能了知的,心的本体(识蕴)。
    《杂阿含经二十选》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
    蕴就是聚集的意思,积聚或者和合。五蕴前面的色蕴是物质的,后面的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五蕴就可以概况身心的全部,皆是因缘和合的,皆是如来藏所生法,皆没有自性。
    五蕴是通一切有为法的,哪怕是说阿罗汉,菩萨只要出现在三界中,必然是有五蕴的整体或者局部,所以在玄奘大师的翻译中,对于还在六道中的众生的五蕴,翻译为五阴,阴就是遮盖的意思,因为六道中的众生,在五蕴这些因缘和合的法中有取,就是执着真实,常住,不坏,执着有我,我所产生烦恼,取就是烦恼的意思,因为执着所以有烦恼那么遮障他们使他们不能亲证诸法的真实,所以在经典中有些翻译为五取蕴。
    如《杂阿含经》卷三(大正2·16a)︰‘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着,使心系着而生贪欲。’
    六根分为两种,一种是说的外在的浮根尘,之所以叫浮根是因为没有生识的作用,真实的根是大脑中外在看不出来的净色根也叫胜义根,就是他们大脑中分别负责视觉乃至触觉的神经组织。
    如楞严经说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nian2)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浮根四尘,流逸奔触。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六根,首先是眼根--就是我们面部如葡萄的眼睛
    耳根--就是面部的耳朵,好像卷起来的荷叶
    鼻根--就好像被宰杀动物被吊起来的悬胆,就是鼻子
    舌根--就好像是偃月一样的,就是舌头。
    身根--就好像是肉桶,就是我们的身体。
    意根--意根不是物质,就是唯识说的第七识
    《杂阿含经》三二二经云,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意是内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意是内入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
    六尘,分别就是眼识(视觉)了知的色法(物质),耳识了知的声音(声尘),鼻识(嗅觉)了知的气味。乃至说味觉(舌识)了知的味道,身识(触觉)了知的软硬湿滑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眼识生?何因何缘耳、鼻、舌、身、意识生?」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
    十八界,就是眼根乃至说意根配合六尘从如来藏(第八识,亦名阿赖耶识等)出生眼识乃至意识,总说每一类有六种,合起来就是十八界,因为皆是第八识所生,界就是种子,功能差别,十八界现见有功能的不同。
    杂阿含经》 四五四 (四五五)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3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家所讲的“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在心理学中是否有相通的概念可以解释呢?

    佛家所讲的“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在心理学中是否有相通的概念可以解释呢?

    有的,受、想、行、识对应感受,思想,行为,识别机制等。
    但是显然佛教分的更全面,感受有五种,快乐的感受,喜,苦的感受,忧愁的感受,舍(不苦不乐)五种,这些感受有的生命体具有,有的不具有的。
    思想是分开的 思是所谓的意志和决定,想是意识也分很多种和视觉机制,听觉机制,嗅觉机制,触觉机制等配合的想,未来的想,过去的想,定中的想,独散意识(神经不正常),独头意识(无缘故的想)等。有的想能够用语言表达叫随觉想,比如我们的想,有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比如动物的婴儿的想等
    行为主要是分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意识的行为,这三种行为还往下分有很多的品类,其中身体的行为和语言的行为,都是意识的行为之表达实现等等。
    识别机制,就是分视觉识别机制,听觉识别机制,嗅觉识别机制,触觉识别机制,意识产生的机制,意识的来源(末那识),一切机制产生的根源(阿赖耶识)
    加上色(物质性的)就是五蕴,详细的解说就是大乘百法明门论,共分一百多种法(有质碍性的存在)心理反应是五十一种加上八种心法是五十九种。


    我们读佛经时,经常遇到“五蕴”一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蕴”译自梵语  Skand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即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五蕴,是指金,木,水,火,土,的生相,) (五蕴皆空是断灭,与驾鹤西游意思相同/佛教避讳不说断灭相) (经文后面叙述:受(寿路到了的感受)想行识/也是这个道理)
    编辑本段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如植物、我们身体里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种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活动。
    编辑本段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感受 〔想〕--思想,心所法 〔行〕--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编辑本段详谈五蕴
    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即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陀是依据当时的社会人文条件方便说法。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声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法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不苦不乐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 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识蕴
    很多识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编辑本段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所依靠来知道外境的。心与境接触的那个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给它们种种名称,此即是所谓的想。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编辑本段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五行。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编辑本段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没有种子的,没有寄托的。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4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佛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吗?

    什么是现实?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拥有的——观念、财产、朋友、家庭、关系,这些是现实吗?这些是永恒的吗?这些是确定的吗?从佛法的角度,它们不是。它们永远都在变化,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都向往并朝着某种恒常、确定的幸福努力,但那终究不会发生。它还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发生过。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人永远幸福生活着的记录。那只存在于电影里。可是我们不断认为永恒的幸福是存在的。还有比这严重的幻觉吗?这是一个绝对的幻觉。
    所以,当我们皈依佛时,我们正在从这一幻觉中逃离。我们得从承认自己有某些被政府、家庭和文化强加的特定的幻觉与衡量标准开始。特别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的年代,我们以拥有多少来衡量自己、来被衡量,完全忘了自己真正是谁。结果是我们变得如此无聊、老套,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衣服,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虚幻的目标。
    相比之下,皈依佛基本上是意味着接受真实的自己,并把我们的本性看作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试想这会从多大程度上把你从各种各样没有必要的假设、希望和恐惧中解放出来,诸如希望被某个派对、晚宴或俱乐部接纳,或者害怕不被接纳。
    我不知道你们之中是否有人曾经在上海或北京的街道上徘徊,哪怕只有一次,只是做你自己,不被你拥有多少、和谁交往、有什么样的朋友衡量,而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人。或许你应该那样尝试一次,即使只是偶尔几个小时。也许你会看到很多漂亮的事物,因为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被希望和恐惧过滤过了的。甚至梳头或者不梳头也是因为希望和恐惧才做的。
    所有因为这样的衡量而导致的压抑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压力太大,无论多少 SPA 和按摩都没用。人们甚至都不性感也不优雅,因为他们如此傲慢、僵硬,一点儿也不放松。不知道自己漂亮的女孩子是最漂亮的。从那些持续紧张、担心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的大牌模特儿或影星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魅力和雅致。事实上,看着她们的时候,我们自己甚至也会紧张起来。
    皈依法意味着接受真理。每个人都想要健康、富有和幸福。如果接受“无论怎么努力我们都一定会生病、死去、并把所有财富留在身后”这个真理,我们就不会因为想要储蓄和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而变得这么紧张。如果接受“我们是绝对孤独的”这一真理,我们就不会参加这么多的社交活动,因为那没有意义。当你和一整桌的人交流时,每个人却都是个体。没有人知道坐在旁边的人在想什么、忙什么或者隐藏什么。
    在一个像波音那样的大公司里做CEO的人,或许从不会想到死亡可能在任何时候来临,或者自己最爱的孩子头部可能正在长脑瘤。他们不会想到,自己可能会出车祸,然后余生都会坐在轮椅里,错过朋友们举行的所有聚会。
    但当一件好的事情发生时,像中了彩票、和好友相遇、生意上的成功等,我们也从未真正知道如何去珍视它。我们会立刻生起贪心,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如何投资以得到更多,如何掠夺更多,或者如何诱惑某个朋友。

    做一个精神性的人意味着能够面对真理,并且屈服于真理,不论处境是好是坏。当好的事情发生时,珍视它; 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不要无法自拔或太过慌乱、歇斯底里。这是皈依佛、法和僧本质上的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4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6:37
  • 签到天数: 649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4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什么叫“禅”?别胡思乱想就叫“禅”;什么叫“菩提”?明白做人的道理就叫“菩提”;什么叫“无明”?做人糊里糊涂就叫“无明”。

    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

    世界上最大最静的禅房,不在古刹,也不在寺庙,而在人的心中。多想开心的事,多看养眼的人,多听异己的音,多行安然的路,多帮无助的人,多干积德的活,禅道自然清新,心房必然宽敞。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人的快乐,在禅心内。

    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内心,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往往可以化险为夷;社会向善的人越多,社会就越和谐。

    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我枷锁,海阔天空地任运飞翔。禅的方法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禅的目的是:试着把身口意三业,转化为自利利他的慈悲与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