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守望苍穹

《人类神秘现象破译》柯云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7: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第一,你父亲削瘦。第二,你父亲脖颈细长。第三,你父亲下巴 尖。第四,你父亲颧骨高。第五,你父亲额头窄。第六,你父亲胳膊细而长 ,腕骨凸起。第七,你父亲双膝略有些向外弯。第八,你父亲爱穿黑衣服。 总之,你父亲和你长得不一样。

    陈世旭当时非常惊讶:你怎么看出来的?要是我父亲和我长得一样,我 还不奇怪。关键是我和我父亲长得确实很不象。

    陈世旭是国字脸,相貌堂堂正正,很端正,很壮实。

    我接着说:你父亲还有一个特点,是脾气很不好,个性极强。还有个特 点,是发起脾气来,有十分明显的剧烈的右手的手部动作。我做了个右手捶 打自己胸膛的手势。

    陈世旭说:太对了!完全是这样。

    我又接着说:你父亲一生中因为脾气不好,和周围人结了仇,或者说得 罪了人。而且,因此,他的一生受到了极大的、根本性的影响。

    陈世旭点头说是。具体他父亲是怎么回事,他只字未谈。

    他问我是怎么看到的?

    我回答:我看到了他父亲的图象。

    隔了一天,我又对陈世旭说,有一个信息,那天我没对你说,怕刺伤你 。我今天还是说出来吧。我讲了对陈世旭父子之间关系的一点很具体的特异 感知。

    陈世旭不露声色,没有再讲什么。当天晚上,我们整个作家团在张家界 天子山宾馆夜宿。第二天清晨,我出来散步,山顶寒风凛冽,陈世旭走过来 说:我一晚上没睡。

    他讲了有关父亲的有些凄然的故事。他说:你讲得完全正确。有关我父 亲的情况,没有人知道。他的讲述,验证了我的感知。

    我对他讲:你父亲的形象是我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的,现在我还能看到他 。我可以描述他的更多的形象细节。他对你的态度,也是我在图象中能看到 的。但是,这一切,是直接摄取了他当时在空间留下的信息呢,还是在你记 忆中留下的信息呢,我暂时不能区分。而且,我认为这其实不用区分。因为崐这实质上是一回事。总之,特异感知是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7: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后,作者做过严格的自省,从各种角度来研究自己的“特异感知”。

    作者的思路如下:

    一,为什么在其他人请自己看相算卦时,自己没有真实感觉?而到了陈 世旭提出要求时,自己一下就来了感觉?原因之一,开始给别人“看相”、 “算卦”时,自己也是在玩笑之中,根本没有进入状态。而陈世旭提出要求 后,自己感到了他的诚意,于是,便心有灵动,来了真实感觉。原因之二, 一切要有过程,要有操作。一开始玩笑似的给别人看相,算卦,虽是玩笑, 但仍起了个进入状态的操作的作用。

    二,自己头脑中确实浮现出了陈世旭父亲的形象。这形象十分清晰,可 以说象看到了自己一个熟人一样。由此知道,遥视是存在的。自己并不是靠 其他的方法推出来的。完全是视觉形象。

    三,遥视是必然同时既超越空间,又超越时间的。可以说,特异感知的 特点,是超越时空的。

    四,那么,自己得到的陈世旭父亲的图象信息,究竟是存在于空间的呢 ,还是存在于陈世旭记忆中的呢?

    这确实是很难区分的。而且,这两种存在必然是相通的。若存在于空间 中,陈世旭的头脑就不能提取?空间中有,他头脑中也必然有。

    然而,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存在于陈世旭头脑中,当时也一定在其潜 意识中。他当时的明意识不可能想到他父亲。因为我们的话题根本没有谈到 父亲。

    五,陈世旭父亲的形象信息既存于他头脑中,也可能存于空间,那么, 在这里,遥视与思维传感也是很难区分的。其实,在很多特异感知的考察中 ,此二者都难以严格区分。

    六,有一点可以断定,思维传感可以以各种语言方式。纯粹的狭义的语 言文字方式,那就是思想、思维的传感。也可以是图象的传感,那是绘画语 言的传感。也可以是声响的传感,即传感到其他人听到的声音。还可以是其 他形式的传感。

    这如同遥感可以分为:遥视,遥听,遥感(温度、湿度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7: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自己当时对陈世旭父亲情况的感知中,除了图象外,还有直接感觉 到的东西。如他父亲的命运。就是说,不完全从视觉图象得到信息,有的是 思维一下就知道的。

    特异感知往往是多种感知一起作用的。就如同我们常规心理活动中,当 我们想到一个人物时,不仅会是脑海中浮现出其形象,也会以思维的方式, 其他的方式,回忆起有关他的一切。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会在特异感知中 起作用。

    八,还有没有这种简单的情况:陈世旭本人的形象中就包含有其父亲形 象的信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由其父母双方遗传孕育过来的。一个人的相 貌中,必然已含有其父母形象的全部信息,其形象和父母必然有某种联系。 如果按一般的感觉、经验,很难推算这种联系,但是,人的潜意识其实是无 所不能的。当你状态空灵时,你的潜意识就可能高速运转,能从任何一个人 的相貌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运算,“绘制”出其父亲或母亲的形象来。

    那样,自己就不是从陈世旭的潜意识中或空间中提取的信息了。而是从 对方相貌中提取的信息了。

    当然,这同样是一种特异的感知。

    九,这还涉及到对特异感知的定义问题。当一个中医,根据“望诊”原 理,看了一个人的面相,就诊断出对方的某些主要疾病和基本生理状况时, 你可以把这一切归为常规医学能力。但是,如果你看了某人一眼,就对对方 的情况有了极详细、具体及至生动的了解时,这就要归为特异功能了。

    一般的中医望诊,是以理智、经验、逻辑思维为主的。是要大量的学习 和临床总结的。

    而特异感知是直觉的,不假思索的。是可以不学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7: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明显的界限。因为,一个有经验的中医,在 望诊时,有时也可能进入直觉的思维方式,不假思索地就诊断出对方是什么 病。

    可以说,常规的经验,理智的知识,逻辑的判断,当它升华到直觉的、 不假思索的思维形式时,就开始进入特异的领域了。

    十,特异感知的出现、表现、发挥,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自己在 给陈世旭“看相”时,有关的图象信息、思维信息、感觉信息是倏倏而来的 ,一个接一个的。并没有谈到他父亲,但他父亲的形象就出现了。这时,用 问答式的方法,即陈世旭问,我答,效果并不一定很好。而听任我抓住自己 的感觉连绵不断地讲下去,效果最好。因为,前者,理智的听问而答,有可 能被逻辑思维中断特异状态。而连绵不断地讲下去,这种随意流淌的状态, 是最好的特异感觉状态。

    这也就是气功状态。

    也就是自由状态。

    十一,逻辑中断,即特异状态。

    逻辑一出现,特异状态中断。

    十二,特异感知的最佳状态,是自信的状态,是果断的状态,是毫无犹 疑的状态,是毫无优柔寡断的状态,是没有任何顾忌的状态,是说一不二的 状态,是绝无反顾的状态,是只承认第一印象的状态。

    不自信,不果断,游疑,优柔,有顾忌,说一有二,都是不佳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作家陆明德的特异感知

    陆明德是个作家,写过一些文学、哲学的著作。他清静无为,深居简出 ,但可以说是我最熟悉、最了解的朋友。

    他对我知无不言,有问必答。所以,对他的特异感知,我是最便利研究 的。他总是如实地,毫无夸张、缩小地讲述一切,尽可能真实地传达出他的 整个体验。

    他说,他曾经历过一个特殊的生活阶段。那是他作为作家的一段生活体 验。那些天中,他和一些人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僻静处整日居住在一起。 没别的可干,暂时又难于离开这“孤岛”,所以,他就经常给周围的人讲些 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见闻,算是解闷。人们呢,也常请他算卦了,看手相 了,预测了。

    陆明德对我说:你知道,我是经常有一些小小的特异感知功能的。整 日没事,我也便只好玩特异功能了。他说到这里,笑了笑。

    他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伙子,不到二十岁,头一次走进我们房间, 我一看他的面相,就说,小伙子,我看你们家人中一定是和木头有关的。那 个小伙子是山西人。问:什么意思?我说:就是说,你们家的人,很可能是 你父亲,一定和木头有很大关系,譬如木匠,管理木材,木材场的,加工木 材的。小伙子十分惊讶,说:是。我父亲管过多年的木料场。我又接着对他 说:你要注意以后爱护树木,你过去,很残酷地损害过小树。他想了一下, 就说:是。我折断过好几棵小树。我说:你一定要注意。要不,以后会受报 应的。

    陆明德说:当时那个小伙子和周围其他人都被震住了。

    作者听完,问:在这个特异感知中,你仔细回顾一下当时的体验,是个 什么过程?

    陆明德讲:这些例子,我记得很清楚。我自己回顾、总结过多次。我现 在可以如实地告诉你。他略静了静,想了想说:我当时一看到他的面相,包 括他整个身相,就觉得他有一股子树木气,树木相,树木命,有很强的树木 的信息。而且,立刻感到,或者说隐隐浮现出一个木匠和看林场的人的形象 来。那个形象很隐约,我甚至记不清当时的形象到底有还是没有了。可以说 是若有若无吧。总之,在那同时,我的思维中就知道了:他父亲或什么人, 是从事与木头有关的工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说:我把你的话总结一下。一,你是一看他面相、身相,就首先对 他有树木气、树木相、树木命的直觉的。对吧?二,你后来的判断:他家有 人和木头有关,可以说有几种形成过程:第一种,由小伙子的树木相推想出 来的,当然这种推想也包含着非理性思维的直觉成分。这时,那浮现出的木 匠或看木材场人的形象,可能只是这种推想的伴生图象。

    第二种,是你的遥崐视感知。因为你眼前隐约浮现出了一个木匠或看木材场的人的图象,所以, 你才有了相应的判断。第三种,是思维中的直觉。你心中好象一下就知道了 他父亲是木匠或看木材场的人。而浮现出的若有若无的图象,只是这直觉的 伴生物。

    陆明德说:你说的几种可能似乎都有。当时一刹那,就是看他那面相、 、身相的一刹那,直觉性的东西、推理似的思维一下子都来了。我一下子把 它说出来了。来不及分辨。

    事后也难于分辨。

    作者又问:那么他残酷地损害过小树呢?

    陆明德说:我没有浮现什么图象。我只是觉得这个小伙子,这样的面相 ,这样的性格──那也是一眼能看出来的──做为一个木材场管理人的儿子 ,想必是损害过小树的。

    作者说:也就是说,这一个判断,你是加入了逻辑推理的思维成分了。

    陆明德说:是,我认为有。但是,我觉得主要还不是逻辑思维。主要还 是直觉。逻辑思维当时虽然显现在表面,但我仔细省视,感到在逻辑思维的 下面,是直觉在隐隐地起着支配作用。

    作者说:我明白,你是想说:虽然有逻辑思维,虽然表面上是逻辑思维 形成结论,但真正的基础,思维的深层内容是直觉。因为那直觉,包括对对 方性格的直觉,对对方经历的直觉,对对方在父亲那木材场表现的直觉,是 你形成判断的真正原因。但是,当直觉一旦表现为结论时,它必然是逻辑思 维范畴的东西,这时,逻辑思维必然要再“推敲”一下,审查一下,于是, 结论就经常归于逻辑思维的功劳了。

    陆明德说:对。很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说: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使在那些逻辑思维、理智思维 推论出结果的思维过程中,也应该看到:真正在下面潜伏的直觉思维、潜意 识思维。

    再往深了说,可以有这样的结论:那些和直觉思维关系合理的逻辑思维 ,或者说,当逻辑思维有直觉思维做基础,是直觉思维的自然的显现时,那 么,逻辑思维才可能正确。

    陆明德深表同意:是。一个人善于在理智思维中,尽可能地放松自己, 尽可能使理智思维与直觉的关系契机相合,也就是使理智思维依附于直觉, 相依相顺,和谐自然,那么,人就可能获得真理,倘若你的逻辑思维很固执 ,很生硬,和你潜意识中的直觉──那直觉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相 抵忤,相背离,那是必然要犯错误的。

    陆明德又举了第二个例子。他说:人们都开始找我看相。我呢,高兴了 ,就看看。平时没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干脆开发自己的特异功能。有一天 ,一个很壮实的汉子要请我看相。我拿起他的手看了一下,在接近手腕横纹 的地方,就这条纹,人们通常把它说成是寿命纹吧,这条纹的顶端,看到一 个小小的中断。其实,我过去看过几本手相书。我发现,不同的手相书对手 纹的解释并不一样,我没有记住什么。也就是说,我不是靠什么手相原理的 推论,而是靠直觉一下形成了判断,我说:你小时候得过一场大病,周围的 孩子也和你得了一样的病,结果,他们都死了,只有你一个人活下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汉子立刻被“震住”了。他说,是,他小时候在农村,村里的小孩 都得了一种病,只有他一个人被治好了,救活了。

    陆明德说:这样的事例,我很多。这种情况都很简单,就是感觉一下就 来的,扑面而来。一下就有的判断。

    作者说:我也有同样的体验。如果归纳我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一, 简单的看手相,看命相,和中医的望诊是一样的。可以根据各种经验公式, 在手相上、面相上看出对方生理、心理乃至命运的情况。二,但是,更高级 一些的,必然是直觉式的。是没有逻辑在内的。是一种一眼就有的感觉。什 么手段或当什么讲,都是不重要的。因为,实际上任何有关手相、面相的“ 理论”都不足以概括这里的复杂规律。三,推论式的、逻辑思维的看相可以 和直觉式的看相结合在一起。四,特异感知是超越时空的,那么,为什么一 定要看手相、面相呢?直接感觉对方不就完了?还有,有时为什么要起卦呢 ?我们的回答是:手相,面相,起卦后的卦象,都是我们获得一个人信息的 方法。根据全息律(我们将在后面讲到),一个人的手相,面相,或者对这崐个人起的卦的卦象,都全息包含着一个人的信息。所谓直接感觉,不看手, 不看面,不起卦,甚至是隔着时空遥感,那也起码要根据那个人的名字相来 获取其信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特异感知都是看相。只是依据的相不 同。总之,都要根据某一相全息地把握一个人,一个事物。

    陆明德说:对。让你遥感一个人,别人起码要把他的名字告诉你。让你 遥感一个事物,一个情况,总要把称谓告诉你。不管让你特异感知什么,对 方总要有某种对对象的称呼、定义、界定、说明,等等。而那些称呼、定义 、界定、说明,就是“相”。你的特异感知就是一种广义的“看相”。你这 个说法很透彻。一下把各种特异感知,包括各种命相学都统一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德问:我在那些天中,特异感知的事例很多。又例如,有一个中年 干部,让我给他预测一下。他说他正面临一件麻烦事。他所领导的单位有一 个人和外单位的一个人发生争执,殴打。结果,对方竟死亡了。到底这事会 如何处置,法律上的判决如何,他做为领导有何责任,快一年了,始终还没 结果。他现在一点都没底。

    陆明德接着说:当时,我问了一下,那个死者死了多长时间,叫什么名 字?名字我知道了。人死了快一年了。我当时一听名字,就有特异的感觉。 随后就抓住自己的感觉,说:奇怪,怎么这个死者还没处理呢?那个中年干 部问我什么意思。我说:死者没有火化,也没有掩埋。那个中年干部看着我 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今天才知道对方家属一直把尸体存放在医院的冰冻室 内。存放费已近万元了。他们要打这官司。

    作者问:你当时是如何有这判断的?

    陆明德说:那是对方说出死者名字时,我才得到的直觉。似乎同时有隐 隐的图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说:我的思路是,你获得死者信息的途径在这里有三种,第一,从 空间中直接遥感;第二,从对方,即那个中年干部的意识中传感到;第三, 从死者名字的名字相中。现在我们来仔细琢磨一下,哪种可能大?还是都有 可能?

    陆明德静静地凝神片刻,想了想,说:还是很难说。我可以告诉你,当 时我听了死者名字,就感到了什么。然后我凝神想了一下,还重复了一下死 者的名字,就有了直觉:尸体没有火化,同时,确实伴有隐隐的图象。

    作者笑了:我现在发现,在不同类型的特异感知中做区分,虽然有一定 意义,但是,并非特别重要。因为,这确实是难于区分的。我讲讲几点思路 。

    一,信息是存在人的意识、潜意识中,还是存在空间中,这既可区分, 又不可区分。

    所谓可区分,就是要特异感知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要不 ,任何从空间摄取信息的遥感,都可以被对某人的思维传感所取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不可区分,就是说,一个我们可以特异感觉的事物,既很难说它只 存于人的意识中,而不存于空间中;也很难说它只存于空间中,而不存在于 人的意识中。你说,只存于人的意识中,难道它不是必然先存在空间中吗? 你说,只存于空间中,这似乎可以设想,例如一个未发生的自然现象,人类 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你把它预测出来了,这可以说是你单纯从空间中摄取的 信息了吧?然而,我们同样可以置疑:人类的潜意识,是浩瀚的,无所不知 的,你怎么敢断定,你预测到的自然现象的信息,不是已经进入人类的潜意识呢?

    否则,它为什么能进入你的潜意识呢?

    二,就是我们刚才那个树木相例子已经讲到的,我把它系统化一下:我 们的心理活动总是综合性的。譬如回忆。当我们回忆起某一件事,某一个人 ,某一部著作,某一经历时,我们的大脑中就会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时 ,会有图象,会有听觉记忆,会有其他感觉记忆,会有思维,即语言文字形 式的记忆。总之,是综合的。但是,因为人的素质不同,人们回忆事物时的 状况有差别。画家,可能图象出现的较鲜明。思想家,思维式的总结更明晰 。另外,因为回忆的事物本身性质的差别,回忆的情况也会有差别。你回忆 一个自然景观,那么视觉图象就清楚些。你回忆一个森林保护条例,那么, 语言文字的思维就是主要的。

    我以为,我们的特异感知同“回忆”可以做类比。根本说,肯定是综合崐的心理活动。

    不会有绝对单纯的遥视,或者有单纯的遥听。然而,其因为特 异感知者的素质不同,有可能表现出某一方面更突出。有的人视觉图象更突 出,即是遥视。有的人图象不清楚,但是思维似的感觉更清晰,就是一般的 遥感。

    同样,也可能因为感知的对象不同,特异感知的形式呈现出差别。图象 性强的事物,对它有可能更多地表现出特异视觉。而音响性强的事物,对它 可能更多地表现出特异听觉。

    无论如何,我认为:特异感知本质上是综合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更深入一步的研究

    陆明德往下讲了一个更精彩的事例。他说:有一个上海人,三十岁的年 轻人,搞实业的,深圳某公司的经理,他让我看命。我当时用硬币给他丢了 一卦,乾卦。我问了他一句:

    你兄弟几个?他说五个。我说:不对。你兄弟 六个,但是有一个生出后死了。那位年轻人一下惊叹了,说:对!

    陆明德说:往下,我的感觉就来了。我发现特异感知特别重要的是状态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开头。开头状态好,应验,越往下越灵。

    陆明德说:我首先在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寿星象来。很清晰,栩栩如生。 彩色的。好象自己刚刚看过的一幅图画。于是,我就对那个年轻经理说:你 们家里供着老寿星。那个年轻经理说:太对了!他在上海和父母住在一起, 家里供着一幅寿星的长卷图画,另外,还供着一个瓷的寿星。他还讲到,他 买这个瓷寿星,是在一种鬼使神差的状态中,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家商店,抬 手一指就买下的。

    陆明德接着讲:我讲了寿星图的整个画面,颜色,都与那个年轻经理家 中的完全一样。

    于是,我眼前就接连浮现出图象,我说,他们家房子是平房 。他们家房子的特点之一,是客厅较暗,后面被其他建筑遮了光线。他家的 大门因为旧坏而刚换过。他家房子的外面是黄色的。他家房子门口有石阶, 而周围一些住房都没有石阶。一连串的描述都正确。那个年轻经理十分惊叹 。我往下又讲,你的名字是这样起的,是你父亲某一天看到一个横匾,一下 得了灵感,给你起的名字。那个年轻经理说完全正确。他的名字与上海一家 布店的名字一样。生他的时候,父亲坐三轮车路过那布店,看到那布店门口的横匾,就得了启发,起了那个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德说:往下,我的视觉图象接连浮现。一切都如曾见过一般。我说 那布店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杂货铺。那位年轻的经理说:是!我说,那个杂货 铺的主人是个瘦老头,穿一身黑衣服。那位年轻的经理说:是!我小时候常 到那儿去买橄榄。

    陆明德说:往下,我说的事就更多了,更具体了。感觉好极了。关于对 方的性格,人生,全都说对了。

    陆明德讲完了。作者问:你现在回忆一下,你这次典型的、成功的特异 感知中,有些什么规律可总结?

    陆明德说:我事后总结过多次。我现在再讲一遍。

    作者根据记录,把他的讲话加上作者的概括,整理如下。

    一,有特异感知功能的人,往往是比较灵敏的,往往具有艺术家似的素 质,往往比较善于内省。

    二,这种人大多比较清静,或者说比较单纯。这里说的清静、单纯是就 其本质而言。

    也可能他很智慧,很有才能,有很丰富的知识,然而,做为一 个人,他本质上很清静,人生很单纯,为人很单纯。心地善良。

    三,有特异感知功能的人,他进入状态,需要一定的条件。这条件就是 :心情平静,没有什么私心杂念,没有什么执着、牵挂,没有什么顾虑,很 从容,不怕失败,没有什么虚荣心,周围人事和谐,关系自然。另外,还要 尽可能在不疲劳的时候,精力好的时候。

    总之,特异功能者要进入好的功能 态,是要有一定条件的。人这种“高级仪器”,对条件是十分敏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所以,一个有特异感知功能的人,他的功夫,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 为他善于应付环境,善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善于放下 一切执着,善于无视一切干扰因素,善于在各种环境中都如入无人之境。这崐种能力,是首要的能力。很多特异功能者功能发挥很不稳定,就是因为这种 自我调节能力太差。就是因为他的私心杂念太多。

    五,任何特异感知,都要特别重视开头。开头如若不成功,一般可以做 一下调整。或者干脆中断项目。开头成功了,就要尽可能不中断地继续下去 。这样,状态会越来越好。

    就是说,既要善于进入状态;还要善于保持状态,发展状态。

    如果状态过去了,信息来得稀薄了,那么不要执着地、勉强地继续下去 。可以自然打住。

    整个特异感知过程,要听由兴致所至。要自然。其开始,发展,结束, 都是自然的,根据自己的感觉。

    六,任何时候,都要善于抓住第一印象,第一感觉。你稍一迟疑,理智 、经验一过滤,就有了其他印象、感觉来重叠,来相互矛盾,你常常就失去 了真正的信息。

    七,有什么说什么。明确的,明确讲。如果没什么了,不要画蛇添足。 任何超出直觉而根据常理推论加上去的话,都是多余的话。那些话,必然是 败笔。绝对不要讲多余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直觉。一切都该是真实的 ,从内心深处淌流出来的。凡不是出自真心的,不是出自直觉的,凡是用理 念推演的言语,都是没价值的。

    八,特异感知,除了平时清静无为的训练,除了事情临头时(即需要特 异感知时)那种善于自我调整、平衡心理的能力,除了刚才说的种种方面,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应该知道:自己何时进入了状态,自己是否有了 灵感。就是说,对自己是否进入了特异状态,要有判断。这也是直觉的。

    进入状态,往往是心中有所动。

    用常言讲,是灵机一动。

    或者说:灵性一动。

    或者说:心中一觉。

    或者说:灵光一显现。

    或者说:感觉来了。

    等等。

    并不是很容易就把握住自己的灵机、灵感的到来的。

    对自己灵机、灵感的捕捉、把握,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这不仅是特 异感知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一切科学、哲学、艺术发现所需要的。

    九,特异感知能力,也有这样一种特点:越用越灵。不用,就会生锈、 钝化。常用,才会越来越灵。这是陆明德特别突出的体会。也是其他许多特 异功能者的共同体会。

    当然,用的过分,疲劳,伤神,也会适得其反。一切要取其自然。

    十,要处理好直觉与自己理智的关系。人既然清醒着,理智就不可能泯 灭。但理智如何不执着,不干扰直觉,和直觉相和谐,依着直觉而行,这是 极为重要的。

    完全的直觉,完全的特异状态,是要失去理智的,很可能会失常的,那 是不可能的,不应该的。但是,如何使理智和直觉融为自然的一体,这是特 异感知的真正奥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3: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如果把上述十点归纳起来,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简单说:如果你 想提高自己的特异感知能力,那么,

    △ 一,平时要清静无为,要进行清静无为的气功修炼。

    △ 二,在特异感知前,善于应付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毫 无执着,从而进入状态。要有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

    △ 三,要善于判断、捕捉自己灵机一动的状态来临。不进入状态,没 有特异感知功能。

    △ 四,要注重开头。头要开好。这很重要。开头不好,要调整。

    △ 五,要善于保持、发挥自己的好状态,不使其中断。

    △ 六,要说一不二地抓住第一印象。

    △ 七,要真实地讲述直觉,不添多余的话。

    △ 八,要根据感觉,自然结束,不勉强延长。

    △ 九,要处理好理智与直觉的关系。这是最深刻的奥妙。

    △ 十,要经常使用。越用越灵。

    △ 十一,做为补充,要说的是:在一开始,你特异感知事物要尽可能 :第一,与你无任何利害、情感的关系。这样你可以绝对客观。第二,你对 之毫无了解,毫无经验,这样,避免了经验、逻辑思维的干扰。

    当你特异感知功能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你才可能排除自己主观倾向与自 己经验逻辑的干扰。

    最后,陆明德问我:我思考的是,为什么我平时很少用特异感知呢?更 广阔地说,为什么整个人类很少用特异感知呢?

    作者回答说:转化了。外化了。退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 17: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九,要处理好理智与直觉的关系。这是最深刻的奥妙。
    守望苍穹 发表于 2010-6-2 13:13


    这一点着实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章 如何开发特异感知功能

    朋友,我们接着研究特异感知。朋友们应该有悟性,对于特异感知的破 译,其实已包含了我们整个研究的真理。人类种种神秘现象的奥秘,都在其 中了。你们想想,我们任何天才的奥秘是什么?我们科学发明的奥秘是什么 ?我们艺术的奥秘是什么?都在我们上章讲的“灵机”中。至于气功爱好者 们,你们也便该想到:气功的奥妙,也在那“灵机”中。

    灵机,灵感,灵动,灵魂,灵光,那“灵”是什么?请朋友们放松身心 感应感应。如果你悟到了,那么,你也是灵光显现了,那么,你就对我们讲 的一切有了真正的一点领悟了。

    如果朋友们真的想开发自己的特异感知能力,或者说,起码体验一下, 那么,请朋友们按照上一章最后的总结,做一点尝试。一般来说,如果你进 行一段气功训练,或者是自我催眠术的训练,或者是普通的放松训练,都可 以进入特异感知的开发训练。

    你还记得我们在卷一中讲到的“先理后禅思维法”吗?那就是特异感知 的思维方法。

    同时,也可以当做开发特异感知的训练方法。

    如果朋友们对气功、对自我催眠、对各种自我放松方法都很陌生,对“ 先理后禅思维法”也感到难以实践,那么,请朋友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卷三第 十三章讲到的“无念信步”。

    你从那儿开始自我训练,逐渐就可以转入开发 特异感知的训练。

    如果朋友们还感到自己难以入门,那么,我这里再讲一个全世界心理学 家们或许都知道的“摆锤法”。在现代心理学中,一些学者把它做为人与自 己潜意识对话的一种最简单、初级的方式。

    为了使朋友们对“摆锤法”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理解,我放下理论式 的叙述方式,讲一个作者亲自运用“摆锤法”的事例。

    作者的一个朋友,田小姐,患有对阳光过敏的皮肤症。即手臂怕烈日晒 ,一晒就过敏。

    有一天,作者拿出一个摆锤,它是由一个水晶球和相连的一条银链组成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小小的垂物与一条相连的线绳都能构成这样的摆锤。 然而,如果你的摆锤更晶莹,更洁净,更圣洁,就更好一些。因为不同的物 体,它对人的暗示作用还是有差别的。

    作者对田小姐讲:咱们做个与潜意识对话的游戏好吗?

    田小姐很感兴趣,问:怎么个对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1: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说:你看,我这样一提,它就成了个摆锤。说着,作者用右手的食 指和拇指捏住银链一端,让水晶球坠着银链垂直下来:我提问,这个摆锤就 会回答。这在西方叫“摆锤法”。

    田小姐来了兴致:它怎么会回答呢?

    作者回答:那得制定一套潜意识能理解、能回答的通话密码。就好象我 们和计算机对话,也要有计算机语言一样。说着,作者拿出一张白纸,用笔 在上面划了个大圆,又面对自己,在圆圈上划了个由两条垂直直径构成的十 字。作者让摆锤,即水晶球,垂直正指圆的中心,也即十字中心。

    作者说:我们现在规定这摆锤可以有四种摆动方式,一个,沿圆周顺时 针转圈;一个,逆时针转圈;一个,沿十字横线左右摆动;一个,沿十字竖 线前后摆动。这都是相对拿摆锤的人说的了。然后,我们再规定,这四种摆 动方式,分别代表四种回答:是;否;我不知道;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田小姐问:哪种摆动代表哪种回答?

    作者说:这要根据你自己的感觉来确定。你想试验一下吗?你想与你的 潜意识对话吗?

    田小姐说:想。

    作者说:你拿着这摆锤,用拇指、食指捏好,你感觉一下,这四种摆法崐分别代表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5-19 08:49
  • 签到天数: 472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1: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小姐捏住银链一端,让水晶球下垂直指圆心。稍稍感觉了一下便说: 我觉得顺时针转圈是“是”,逆时针是“否”,左右摆是“不知道”,前后 摆是“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好,那咱们与你的潜意识对话开始。作者对田小姐说:你放松身心,放 松手臂,让摆锤下垂着。好了,我们要与你的潜意识对话了。我们将向它提 出问题。我们相信它会愉快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这些问题,不会有任何 让它难堪的地方。我们开始了。你可以垂下眼帘,半眯着眼。我提出问题后 ,你不用理智去想,你恍恍惚惚,听任潜意识去回答。

    你手中的摆锤自己会 以一定的方式摆起来的。你的理智不要控制它。它自己会动。

    田小姐说:这不是和气功态一样吗?

    作者说:对。是一样。好了,我们今天来分析、治疗你手臂对阳光的过 敏。

    田小姐很高兴,说:可以吗?能治好吗?

    作者说:试试。好,我问了。田小姐,你身体很健康,什么疾病都没有 。从小几乎没得过什么病。就是手臂有些怕夏日太阳暴晒,是吧?

    很安静。过了一会儿,下垂的水晶球摆动起来,回答:“是”。

    作者说:好,你回答“是”。我再问:你皮肤的阳光过敏,有多长时间 了,记得吗,是三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