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5-25 15: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仙法共十二法
5 x8 M0 W- C' |* j4 N/ W& B7 e" D6 [- ^7 M) M
第 一 法 收心静坐
/ I9 W5 o) p% z- y第 二 法 调身1 }% f% s, g; ^4 l( k, O
第 三 法 无视无听* _) E, r0 e/ X0 P- Q1 B
第 四 法 收视返听
5 s2 n4 U7 D2 P第 五 法 调凡息' p- v, S( m: Q* H( D8 u2 S
第 六 法 安神三步功 m0 J5 V1 ` s4 J9 [5 [
第 七 法 调真息' O7 r# `' s1 i
第 八 法 修无漏
. l7 x! V0 ~4 o' B- P) @, o" R第 九 法 内视返听
$ B4 d) J% g& `第 十 法 凝神寂照
. h3 C. w, n' |2 K第十一法 听息随息
- u) @: i& n/ O" e/ T- x第十二法 养心沐浴
1 Y K, t" H5 T0 K
% k* \* {0 @# g3 \ R# c 第一法 收心静坐
7 k* u$ Z! W! R$ z" p 邀请三、两个人走入静室,盘坐,自然呼吸,闭眼悔过。把思维上的阴神和阳神想办法汇合在一起,从人事物说不作幻想(幻想也是假的)。练这个功时连理想都不 要有,理想也是构思的。积神而生气,第一关就是要坐住,积气而生精,积之日久,自然下田温暖。要求闭目收心,舌顶上腭,调身、调息,静神虚无,五指分开, 手心向下,放在膝盖上,这是“引仙法”的第一个手法,叫平安式。要求做到含眼光、凝耳韵、缄舌气、听心息,呼吸自然为和合四象。9 N% m9 [8 q) ~! F" F0 D- A
收心静坐最基本要求是坐住。要求以自身为宇宙,以心肾比作天地,练来练去在自身内里也有个天地,就能感应身外之天地。以收心收体为宇宙,吸气时全身汗毛孔 吸气,呼气时全身往外放。第一法是根据内经修真图的第一步来的,说人身有三万六千个毛孔,以收心收体为宇宙,自行宇宙。盘坐时要求心神一无所想,空无一 事,万虑俱忘,无视无思,无听无虑,无将无迎,无内无外(一般做不到)。$ o& }& t1 o7 z) x
第二法 调身
0 `4 l& _3 u& z0 J 调整身躯,活动全身,以腰为轴转动,活动腰、肩、臂、肘、腕、头、脊柱,松一松,紧一紧。但什么功法都强调松是不对的,盘坐、站桩都不能松,盘坐是最紧的 时候,九宫没松,底盘就不能动。思维上先松下来,然后全身松下来。天罡正直,然后调身,以身和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这是根据“三仙功”的人 仙功来的,以身为炉,以气为药,以心为火,以肾为水,九还七返,坎离相投,金液还丹。达到这个水平,“三仙功”的人仙功才能结束)。身形不动为下弦,心想 外界,吸气时想四面八方之气从全身毛孔吸进来(将身体比作下弦,不是人体内的上下两弦。“三仙功”的上下两弦讲一个肾、一个心,出现卯酉周天,这个心不是 人体心脏的心)。神气别冬夏两至,是两个极端。吸气如同冬天凝固那个形状,呼气象夏天,阳气往上走。以形神占坎离两卦,出现卦位。人是宇宙之子,阳中带 阴。人不动为阴,动者为阳。练“引仙法”坐着以内里动为主,外形不动为辅。把外围叫做坎,是人的思维在人、事、物三乘上。大气没动,属阴性。这时攒五行, 第一次攒五行,调身找方向,找先天方位。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为攒五行,为第—次调身攒五行的方法。回家做功时,转就跟着 转,记住方向,那就是内脏的薄弱环节(不一定有病)。以后,内脏就是从那练起,那是敏感部位。先天方位正好对内脏,如东魂之木对肝,西魄之金就是肺,面向 东或西就稳当了。要注意肩井穴别让人打了,时辰要对上肝胆能裂了。自己的先天方位谁也不要告诉。( g- b8 u# x# x9 `
第三法 无视无听
$ h @* |8 }1 C/ |4 s' Y9 Y0 e 闭着眼睛做功,已经看不见了,这是常人的事。修炼者本应不听万物,但耳是传神入神之地,非听不可。修炼者要做到听之不出心,心不动则安神。第一个听自己心 脏跳动,第二个听道心(空间),第三个听天心(宇宙)。人从两元式已变到三元了。无视无听治两耳,要做到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生,而神 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曰五气朝元。这几句话一定要背下来,这是破解太上清静经中第一个图解。道家所有功法都是从这开始的,都没 有离开它,离开它就不是道家功。这是标志着人做功时内脏对外窍,外窍对神意的一个图。, {& U/ ?, Y) I: ^) q7 p) Y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转日月。”从无形状、没质量的东西,变到三种状态:无名、无情、无形,虚空、虚无,讲一个天体运化,生成万物的基本思想(见图一)。; G+ j1 s4 h" o# m" ]& w' ~4 _* i. u; ]
“虚无图”,为智能法和引仙法从初练到最后之结果。是从下而上的修炼。当修炼者初做功时,闭目向天边看,要用意念去看,看得久了,就能看到景或物。其实看 到的只是意念中的景物而巳,实际上,“物无其物”。同样,闭目看到的形象,实际上“形无其形’。练到比较高级阶段,修炼者能内视其心,实际上眼睛并不能看 见,“心无其心”。但是,所见到的心又确实是其心。这就练到最后结果了。& [, B* P5 x( \% h' k
无心、无物亦无形,得会生前旧主人,但是此中留一物,灵台聚下红砂尘。1 ~& |3 c) t) z( ]
$ N# J( U+ r+ t
物空,形空,心也空,无所求,这时跳出宇宙外,看人,看社会,就有意思了。此时外而形空,最后练到空无所空是最好了,看穿世界了。
* k* Q8 F8 V+ D 道家功夫,贵在口诀,口诀要记住,不然是练不好功夫的。
3 ^8 |1 X& ~( h- ~4 O3 t 自然生长发育的趋向与练功受利的趋向。“虚空图”,从下到上是人生自然发育成长的趋向即由虚空到有生命,再到具有阴阳五行的完全严密的生命,最后是衰亡到空虚。由下到上。
) \5 M$ L* d3 t 修炼者通过苦心修炼,可使衰老之躯,逐渐返回具有阴阳五行的生气勃勃的生命阶段,再到虚无逍遥的境地。由上到下。" Y7 m) M. Y! {
实际上天体对地球、对人是有影响的。世界八大宗教有七个说 2000 年地球毁灭,唯独道教说不能,但木星、土星连成一线,20 年会合一次,往前推,每一次地球上都出现自然灾害。观星、练气功,必须弄明白地球、月亮等行星运行轨道。两个星球会合有引力,道家说七正为主,七个星连成 一线都没事,两个星有什么事?
* j( J: B# h3 G8 f2 H, i1 w 有人问练功静不下来怎么办? 我记住这句话:声静不如身静(吕祖的话),身静不如心静,心静者万声俱忘,心不静即使其身叠作,强行静坐,纵身不闻,属于枯坐,一生当中什么也不得,得个乾身。
e/ N( k/ ]# b# Z6 y 现在练功说的静,我问过班禅大师能不能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 他说除了我死了之后。所以说练功的静,是室内静,身形静,体静,心静,人的思维静,头静,总的还是心静。
$ l2 T b0 w# C- F5 W+ t: M 我们的功法有十大明窍:两眼、鼻、嘴,两耳叫上七窍;还有前阴、后阴两个底窍,加脐中,人体共十大明窍。练女丹功女的多一窍。这是定数,不能变,多一窍是 畸形,少一窍是不全。女的闭住铁门两扇,一闭就闭两窍,两窍分上下两弦,一阴一阳。明窍对内脏: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两耳寄于心。再往下练,肾为炉, 目的水火既挤,和心相应。心开窍于舌,练功时往返于两肾,鼻开窍于肾。四肢孔穴不漏,四肢不动,意在脾,五行归中。导引词中要求:活动活动舌头,心脏不好 的活动活动手指头,做功时心慌,马上检查舌头。明窍对内脏最不好联系的是肾、耳、心,心、舌、肾。水火既济,就在心肾上,肾气上升,心火下降,归来归去, 还归在戊己土上。四肢不动,明窍都稳当了。明窍稳当以后,用明窍调内脏,用最小部份(古称微妙之处)调整大的动作,调整明窍就能治理内脏。先找哪个窍位最 好使,就知道哪个内脏是薄弱环节,练功时慢慢找出来。
/ |3 e2 q1 P$ Y, Z. Q R. q# \, ^0 I
第四法 收视返听制两目3 \: h6 l9 J0 F( Q# ~0 p' ?1 B
常人闭目是看不见东西的,但两目仍有幻觉,是有形状没物质的,想出的人和事,看没看见,在做气功时不太好解释。有人说是想的,从想到看,有一道墙,构思一 个景象,是在自身宇宙中看到的。闭两目不能看到外面的事物,道家说可以看到体内的形象,那是人构思的一种形象。这得在无思、无虑、无内、无外、无念、无欲 的状态下能看到东西,是自己构思。如所说的“神”,不是在灵感状态下,而是在幻觉状态下出现的,是自然出现的景和物。做功时要看,就看清楚,有幻觉就不回 避。比如看到骨头架子,把它看清楚,看它到底是什么,然后你再提问题,不要怕,都是脑袋里构思的没规律的东西。" r8 n O8 Y2 _' c9 M* S: g
收视的办法,从外收到内。第一步把神光收回到自身宇宙的边缘(即伸手一拳远)。专门练透视持技,就是一拳远。
* h" {, d5 w, P- x: E, v. r 透视一共九步功,教小孩前三步功不用练,一下于过渡到第七步,小孩最后就要胡说八道。
, ^! _- x$ E# t# z7 \4 m 九步的第一步就是盘坐。4 I& O3 f% i' v& t4 {
第二内视气穴,拉动天目穴这条线,看自己全身毛孔是否都在呼吸,人体毛孔时时和天地相交换,阴阳匹配,交换先天和后天之气。
) W- B: j% | P5 E
# T5 a, U7 a, V/ E* [. ~ 收视返听制两目,用全身汗毛孔呼吸,一吸元气入,一呼元气出;一吸则收身,收自身宇宙;一呼外放,外放者没
! G: v2 Y+ h7 n9 E; N- w有意念,放入先天宇宙,周而复始,行功于自然呼吸之中。* E' a' J5 W3 l9 i# t5 S
; T& l) J/ g. q( q$ e$ U 第五法 调凡息2 m t; o' C6 P0 d1 T0 K- P
调凡息就是自然呼吸,内无其心,外无其物。闭着眼睛,这个心是体外的心,不是心脏的心。调呼吸的第一个办法,要吸气明心在心息。心是无私、无念、无虑,能 坐住,把自己的思维回收到自身宇宙之中,不要想买粮、买菜等其它事,自己听心脏的跳动,听心息,呼吸要自然。凡息用不好,谈不上用真息。一定要把呼吸总则 记住,呼吸一定要自然,一呼一吸要细、均、长,要有规律,这个火候不是强行的。如果坐不住就得强行意念控制呼吸,办法还是明心在心息,强行控制,想自己心 脏的跳动,这叫武火。
5 @' X( W. k- G5 Y5 F 练“引仙法”到这是第一关,为坐关,要求就是能坐住。
! X: X! d. y7 K$ e# ? 这一关没有静,这时人不能静,应行功于导引术之中。7 E! ^4 W/ ]2 Q P
第六法 安神三步功(古称调舌三步功)
5 K- n+ I% l' { “引仙法”的第五法都不能安神,是调整自己的身躯、思维、意念,所以要收心静坐,调上下两弦。调身主要是为调四象、攒五行,五气朝元,最后形成一个宇宙, 还没走出“太上清静经”那个图。怎样才能安神? 第一个舌不动而生神,神乃在心位,心属乾,身属坤,名曰乾坤鼎器。心脏的明窍是舌,舌含在口内,舌为心苗,心乃藏神。因为舌不动则心安,心安则生神,生神 定要把神安。舌不动则心安,心安则又生神。要想心不动,修炼者第一步是舌顶上腭,舌体不动,修炼者心有定则安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