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74|回复: 0

佛教徒怎样面对死亡 ——转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0 15:57
  • 签到天数: 577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3-5-27 20: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天一色.jpg 图文/网络 编辑:老实念佛


           有生,必有死。
         
         从原因来说,死亡有三种, 一是寿尽而死,二是福尽而死,三是非时而死 。寿尽而死,是说由自己业力造作而来的寿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得不死。福尽而死,是说寿命还没有走上尽头,但由于福报不够,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维持色身的资粮,从而不得不死。非时而死,是说本来不到死亡的时候,却由于遭受意外的天灾人祸而死,比如出车祸而死等等。
         
         从结果来说,死亡有两种, 一是继续轮回,二是跳出轮回。 如果在死前没有断掉我执,解除烦恼,死亡后就会以另一种生命形态出现,继续在六道中头出头没,轮回不休。相反,如果在死前已经转迷成悟,转凡成圣,死亡后就跳出三界,不再轮回,这种死亡就叫做 涅盘。
         
            憨山大师在《梦游集》里曾说:“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 人的一期生命分为四个阶段,即 生有、本有、死有与中有 。生与死虽然属于不同的阶段,但却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面对生就是面对死,面对死就是面对生。作为佛教徒,怎样用佛法面对死亡,怎样用佛法处理死亡,怎样用佛法解决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各种与死亡有关的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仅与自己相关而且与他人相关的自利利他的重要问题。
          
         未死之时:一心念死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知道死是一回事,而念死又是一回事,二者并不能划上等号。 知道死是根据比量推知自己会死,并不一定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更不会时时把死亡放在心上。恰恰相反,念死不仅知道如何面对死亡,而且时时把死放在心上, 用死来督促自己,鞭策自己,力求此生有所成就。
         
          一  念死的利益
       
        《大涅盘经》云:“诸田业中秋耕胜,一切迹中象迹胜,一切想中无常及死想是为最胜。” 如果能真实地生起念死之心,就能摧伏无明我慢,控制对自己、他人与名闻利养的贪爱之心,进而寻求布施等修行之法。而且,不仅自己能够看破世间法的无常不实而开始修持佛法,还能够引导他人一起修行,积集皈依、持戒等善业,摧毁一切烦恼恶业。
         
         反之,如果没有生起念死之心,认为自己能够长期生活在世界上,便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一心营求此世的安乐与幸福,对后世安乐及解脱成佛等大事则不加观察,导致 心不入道 。即使偶尔对佛法有闻思修之行,也由于注重今世,无论做何善业善行,力量都很薄弱,而且搀杂着恶趣之因。纵或有时考虑到后世而修行,也会往后推延,加上睡眠、饮食、昏沉与繁杂事务的干扰,从而 不能够如理如法地精进修行。
         
         总之,心执不死,是一切衰损之门,而一心念死,就是一切圆满之门。
       
          二  念死的方法

         修念死之法者,要思惟 一定会死。 从入胎开始,人的生命就不断地向死亡靠近,片刻也不曾停留,如同被杀的牲口牵赴刑场,不能自主,等待的除了死亡,还是死亡。无论是何身份,无论是何时代,无论住在何处,无论用何手段,都免不了一死。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财大气粗者不能避免,君临天下者不能避免,即使拥有大神通者,能够迅速地腾挪跳跃,瞬间上天入地,下海穿山,照样也不能避免。
         
         修念死之法者,要思惟死期不定。在四大洲里,北俱卢洲寿命为一千岁,西牛贺洲寿命为五百岁,东胜神洲寿命为二百五十岁,而南瞻部洲却极其不稳定,寿命最高时为八万四千岁,最低时只有十岁。现在,有的人能活一百多岁,而有的人刚出生就死亡,甚至胎死腹中,对我们来说,什么时候死,实在没有什么准头。而且, 人的身体就如水泡一样,非常脆弱,不要说随时都会有大的天灾人祸危及生命,就是小到一棵刺、一根针,也随时都可以让人的生命消亡,真是“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

         修念死之法者,要思惟死亡时 除了佛法,什么都没有用。 活着时,我们拥有身体,拥有财物,拥有亲人,为了它们四处奔波,可死亡之时,虽然不愿意舍弃身体,不愿意抛开财物,不愿意远离亲人,可它们不能让我们继续活下去,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真正起作用的,只有平时修持的佛法,只有它们才能够让我们在后世中得到安乐与幸福。
         
          三  念死的性质
       
         念死,就是念苦,就是念无常,就是念无我 。念死是念苦,死苦是人生八苦之一,属于四念处的内容与范围。念死是念无常,从生到死,人的生活与命运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永远都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时候。念死是念无我,人总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倾听自然的声音,观看自然的景物,然而,没有谁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最终都会离开这个世界。
         
         念死,不是怕死 。念死,常与念三恶趣苦联系在一起。念三恶趣苦就是让人对三恶趣苦生起害怕之心,从而努力行善,争取不到三恶趣中去受苦。但念死不同,念死不是为了免死,不是为了怕死,而是让人对死有正确的认识,有真实的感受,是为了死时不再痛苦, 是为了死后拥有更多的安乐与幸福。 平常人只有到死时才念死,所以 死时非常痛苦 ,佛教徒应该时时念死,这样,死时就能 死得安详,死得自在。
         
         念死之心,可以人皆有之,但不会人皆同之。如果为了后世的安乐而念死,为了死后得生善趣而念死,是以 增上善心念死,是下士道念死之法 。如果念死是为了跳出三界,脱离轮回,解除烦恼,就是以出离心念死,是 中士道念死之法 。如果缘自己而念死,同时还缘一切众生与有情而念死,这是以 菩提心。

    生与死.jpg 【体会无常迅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