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36 |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楼主 |
发表于 2015-2-17 05: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山药社区清清净的帖子
: {$ w: S7 t+ V4 p+ Z- w, z' S8 e# z0 P9 J$ \- n
感谢大家的回应。
. f g) E; f7 U( t艾灸和身体调理的问题以后还会再谈,因为我走得没那么顺当,后背寒的问题后来又有反复。( N2 M6 L# {) c7 S Y
接下来,先按照时间、事件顺序转到与心理、亲子教育相关的。
6 q$ A5 G; q$ S( }+ q
1 j, a, M/ r+ ]; d4 x$ y; m& N$ a% r: D5 {! X* _! ?0 ^
' s8 l9 l2 t, D c6 r, T27、从“心理”入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P- f9 U: x+ \: q: H3 K
5 @3 H" W6 z2 ~ 有些朋友留言谈到自己所遇到的生活中的苦恼,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确实是个很深的问题,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不是瞬间就能解决的,问题是有“根”的。当然,这些问题是与“心性”有关,但对很多朋友,包括当年的我在内,都不是那么好理解、好操作。我个人觉得,近些年国内外对“心理”研究得比较多,有些内容比较“落地”,从这里探讨、尝试,对现代人来说会比较好入手。
6 O1 u' B. j# \* |, U2 a9 v d2 V' p
一直以来,对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我很有兴趣,经常买些相关书籍,供闲暇时阅读。
& M- t$ U; z/ _" J; D- k 记得读研的时候,“神经生物学”结课时,每人要做一个研究报告,我的选题就是“抑郁症”——从“科学”的角度、分子水平解读“抑郁症”的发病机理。那个报告汇报的效果不错,因为其中用了不少名人和明星的图片帮我抓眼球,比如:海明威、张国荣、梦露、邱吉尔、崔永元、黛安娜、三毛、梵高等。' J9 V1 q, i' W6 Q. {) c
但我内心对从“科学”角度、化学分子角度解读抑郁症等心理症状持怀疑态度,我感觉那只是关联的现象,那些展现是“果”,不是真正的“因”。相关的药物治疗,仍然治的是标,治不了本。“本”在药物达不到的地方。所以,我相信心病还需心药医,化学药物只能“控制”人的状态,并不能治疗心理的疾病,更不能解决心理问题。+ V# ~' N& r1 f* p& x) N# C8 P; h
- h9 B" \1 k4 w4 {# G 在2010年的下半年,我接触了一个“萨提亚”亲子关系工作坊,触动很深。说是“亲子”,其实更多地是关注家长自身,因为孩子的问题源自家长。它让我从家庭承续的角度,看到很多麻烦是怎么来的。& U* Q. s- U2 o% k! E
/ @: l# W' {. v0 i5 d" J$ M
不管意识或没意识到,通常我们会以固定的心理模式来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以某种固定的姿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种姿态就是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遇到问题,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是接纳、是抵触、是逃避、是推卸责任……都与之相关。
' n( C) f) |) d/ \) ]3 S) ~; N
3 w4 R5 i2 E2 \. T 在我们小的时候,周围的人与环境,会促使我们形成一种“心理模式”、“生活姿态”。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一个人必须与他的生存环境相协调,才能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生理与心理支持。然而,这种“生活姿态”或“心理模式”一旦形成,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8 _* M; ]2 b1 A4 w3 E7 X6 _ 可是,随着我们的成长,外界环境变了,周围的人也换了。少部分人能主动去调整自己的模式,适应变化后的生活;大部分人却意识不到,仍然延用原来的模式,这就有可能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会感觉不适应、做事不顺,情绪低落。前面提到的,我个人遇到的波折和定位的问题,也是属于这一类的。
0 Z, c1 w0 i) ]0 H
/ n/ }( R, @5 ~9 a; u+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