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属我幸福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钱学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16: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数学在科学硏究中的意义

    我认为数学是为人服务的。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是工具。
    如果对事物的本质不理解,数学帮不了忙。特异功能态本质的东西是什么?靠数学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靠认识,要懂、要理解,才能认识,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对从不同角度出发所做的各种实验中的现象要理解,即使是粗略的没有把握的也可以。尔后运用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化理解。
    系统辨识成发展,说明人们认识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描述的方法很多,但所有这些方法中都有假设,这些假设对不对?于是,问题又回来了,还得对系统去深人认识。
    不要把数学神秘化,数学不能把无知变成有知,不能把错误变成正确。
    所以写论文时一定要把为什么选择这种数学方法而不选别的数学方法的理由讲清楚,选择数学方法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系统辨识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也有局限性。系统辨识的基础科学是系统科学而不是数学。
    在研究中人为地把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行为心理学曾经有很大的发展,但人为地把复杂的问题看简单了,于是吃了亏,现在发展不下去了。
    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我们认识了人这个系统,就可以在机这个环节,把人所不足的计算装置安装上去口这样,我们对人一机一环境这个系统的不断认识就不是消极的了,而变成积极的了。
(1983年5月3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16: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对统计物理学发展中的几点看法


    1.一搞生命科学的和搞非生命科学的一定要很好地结合起来,要有共同语言。一般搞非牛命科学的人胆子大,热情高,而搞生命科学的人有知识,但是胆子小。
    2.在我国进行科学研究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3.热力学的两条定律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也要用好,用不好,在使用中自己人为地忽略了一些东西,也会犯错误,
    4.远离平衝态物理学是平衡态物理学的发展,能更好地解决各态的偏离。在这方面,统计物理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波尔兹曼的公式S=klnW,贡献很大。
    5.有人不太满意耗散结构理论,觉得这个理论的基础不牢靠。但是据说它在生命科学中有用,所以也还是有意义的。
    我认为哈肯的方向更正确些。据说,甚至普利高津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但是不加分析地完全使用统计方法,有时也会犯错误。
    奇异吸引子比一般统计物理学方法乂前进了一步。它表现的是在乱中有序,看起来很乱,实际上不乱。
(1983年9月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1: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1:41 编辑

五、作为尖端科学技术的高能物理



    为了能把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得更好些,我想同大家研究有关高能物理的科技组织和计划问题,把意见写下来,供大家讨论。


    大家都说高能物理是一门尖端科学技术,它到底“尖”在那里?我想一个“尖”是:高能物理是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前沿,高能物理工作者是征服自然的尖兵。再一层涵义,既然是前沿,是尖兵,那也就是世界各国都要去争夺的领域,这又联系到一系列政治问题,意义重大,不容忽视。而大家去争,你追我赶,发展自然比较快,每几年就有一次重大突破,也可以说斗争尖锐。最后,就是以上这些情况又发生在科学技术的今天,即大规模科学技术、社会化科学技术的今天,使得高能物理工作成为一项要动。员一个国家人力物力来办的工作,不是少数人,也不是千白人,咐是成千上万人组织起来,在统一计划下,在统一领导下,有纪律的集体劳动。这就是尖端科学技术。
    既然是集体的劳动、社会化的劳动,那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以,一旦我们下了决心下,我们赶上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是必然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高能物理有上面讲的那些重要性,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的确很大。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这重要,那也重要,总要比较比较,所以高能物理也要摆一摆在那些方面能对科学技术、对生产、以及对医疗卫生做出贡献。对我们髙能物理工作者来讲,这是能讲得如数家珍的。简单地开一张单子,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是高能电子束的应用。这里用强流电子束本身或它产生的辐射模拟核武器爆炸时的破坏效应;用高能电子束打聚变材料靶球,点燃聚变反应再如用高能强流电子束产生亚毫米无线电波、激光、x线激光以至y线激光:用电子环形加速器或在贮存环中利用电子同歩辐射产生从波长为0.1埃到几百埃的方向性极强、辐射强度大的短波光线;这都为光学研究、光化学研究以及光学应用开辟新的前景。第二类是高能质子束或离了束的应用。这里有现在认为最有希望的,重离子束轰击聚变材料製球,点燃聚变反应;用强渝高能质子束的散裂反应产牛很高的中子通量;又可用这个中子通量造裂变燃料等。在这一类的,还有所谓粒子束武器。第=类是由强流质子产生的介子束即所谓介子工厂的应用,尤其是其中介子束是放射治癌的好方法,因为它能将破坏作用集中于癌病灶而较少影响其他组织。
    我们当然要充分发挥高能物理的这些作用,或说高能物理“副产品”的作用,但这里面有一个组织工作的问题。高能加速器目前还十分庞大,而且看来至少在近期还会更大,从电源到测试系统是一大套设备和一支大队伍,搬是搬不了家的。这一事实在本刊已多次(如1977年第4期徐绍旺、谢家鹰、魏开煜等同志的文章)谈到。而应用它又联系到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专家,他们必须带着自己的设备到高能加速器基地来工作。再加上高能物理本身的实验工作,都要妥善排队安排。大家都要围绕中心设备作试验,分秒必争。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到高能加速器基地的组织调度。作是不亚亍大型企业如鞍山钢铁公司或长春第一汽车厂的,恐怕得用电子一计算机才行:指挥调度室的紧张程度也不会次于大火车站的调车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1: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说高能物理的“副产品”还不行,我们还要问一间“主产品”。我们一般说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自然,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一旦掌握了客观规律,我们就能能动地按照人的愿望去改造客观世界。请看高能物理的前身原子核物理不就是这样吗?自从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放射,件,1932年査德威克发现中子,1939年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发现裂变到1942年费来点燃了第一个裂变堆,中间不过46年,就是算到1945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也才49年,不到半个世纪。而原子能的诞生不是简单的事情,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说:“技术革命指历史上重大技术改革,例如用蒸汽机代替手工,后来又发明电力,现在又发明原子能之类”。我们都知道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大工业、产业革命i电力的出现带来了工业的集中,促进了资本的垄断。这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原子能这一技术革命正方兴未艾,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类似的深远影响。原子核物理引出了原子能技术革命;高能物理呢?高能物理也完全有可能引起另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而更加推动生产向前突进,从而带来又一场深刻的变革。
    看到这个前景,不由使我们感到有严肃的责任来回顾一下历次技术革命岀现的盲冃性、偶然性,探讨如何避免盲目性和偶然性。蒸汽机是如此,电力是如此,原子能也是如此口毛丄席关于技术革命的指示如一盏明灯,启发了我们的蒙昧,正如恩格斯说的:“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已的控制之下”(《反杜林论》《马恩选集》三卷,323页)。但我们要照伟大革命导师的教导做到这一点,还必须认真地总结经验,找出盲目性、偶然性的原因,才能纠正错误,化被动为主动。
    作为初步探讨,先说我们大家熟悉的原了核物理到原子能技术革命这段历史。可以看到的第一点是,査德威克1932年发现中子,到1934年费米才开始中子和铀原子核的试验,但一做试验就遇到物理学家不能解释的现象。这是因为原产核物理工作者不孰悉必要的分析化学,不能从线索中找到本质。就这样徘徊了五个年头,是化学家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在1939年解开了这个谜,发现了铀235吸收中子产生裂变。所以这里的教训是没有组织多专业的会战攻关,或说没有坚强的研究工作组织领导者,因而不能根据研究工作的发展迅速调集必要的科学技术力量,突破难点。
    第二个问题是:早在30年代后期人们就知道聚变反应是恒星发光的能源,但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初,才考虑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堆,其间有近15年的空档。这是为什么?在二次世一界大战之前,原因可能是科学技术人员一下子被几亿度的点火高温难住了。加之当时国家规模的尖端科学技术研究还处于创始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又无远见,工作得不到支持口在二次性界大战之后,工作又受原产能军事应用的影响,一时人力物力难于调用到这方面来。所以这里的教训是研制工作缺乏全面观点,没有真正的长远规划,因此不能全面安排,组织力量,有计划、按步骤地、有折不挠地去实现目标。
    应该总结的经验还很多,我们必须继续研究,力求在科学技术巨大变革中避免肓目性和偶然性,认识规律,达到预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1: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把高能物理同各方面的“副产品”发展联系起来一起抓,要把高能物理同其主产品,即可能岀现的新的技术革命联系起来抓,这将是什么样的科学研究工作呢?当然是尖端科学技术工作,但还有新内容:我们过去20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组织了一项又一项的尖端技术工作,如搞原子弹、妻弹,搞各种裂变反应堆,搞受控热核聚变,攜人造地球卫星等等,它们已经够复杂的了,的确是“尖端”,可是每一项工作的目的和技术途径都是明确的I当然知道会有艰难曲折,但最后成果大致可以预见。因而工作计划不太难于制订,制订了的计划,执行中进度和细节要经过调整,但主攻方向不会有变动。但说到我们当前这项课题,任务还要复杂得多。我们的老一套组织领导方法不够用,因为除了造能量越来越高的加速器和研究物质运动到"基本”粒子和“基本”粒子以下的层次这两点之外,会研究出什么结果,可能出什么技术革命,我们现在不知道。能把物质全部释放成能量,每公斤释放出21.6兆吨黄色炸药的能量吗?也许可以,其他就不知道了。这就要求我们组织领导,一方面要高度集中,统一使用力量:另一方面又要求高度机动灵活,能很快抓住一切研究中出现的苗头,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组织新的攻关。
    在前面总结原子核物理到原子能技术革命的经验时提出了坚强的统一领导问题,这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办不到的。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党中央和主管部门的领导,所以是已经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高能物理这一特殊尖端科学技术的性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要不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参谋机构,集中一批有作为的科学家和一批有战略眼光、有才干的科学技术工作组织家,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制订长远规划,编造年度计划,安排短期突击,报请领导审批。在领导审批后,这个技术参谋机构要调动必要的科学技术力量,组织会战,组织基本建设,器材物资的供应等。
    是不是这样?让我们大家来讨论。总之,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我们一定要打好作为尖端科学技术的高能物理这一仗,一定要在这个重要阵地上打败苏美两霸,赶上并超过他们,并在战斗中学会组织领导比搞原子弹、氢弹,比放人造地球卫星规模还要大、变化还要复杂得多的尖端科学技术工作,要更上一层楼,为在21世纪征服自然界中办更大的事打下基础,实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遗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1: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1:57 编辑

六、现代力学


    现代力学的内容和前景是什么?在高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力学工作者应该怎么办?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想就此提点看法,供大家讨论,不对的请指正。




    讲现代力学,就应该从1910年到I960年这50年的所谓“应用力学”的丄作说起。在这个时期中,力学工作者对当时新兴的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震撼世界的成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时代的英雄。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这一段历史。
    讲这个时期,就要迫述到本世纪初。德国格廷根大学有一位数学权威费力克斯一克莱菌,他在1893年去美国参观芝加哥的博览会,深深感到新起的美国确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要维持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必须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费力克斯一克莱茵觉得,古典的力学理论应该用到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去。为此,他回国后,在格廷根大学成立了应用力学系。这个系就是近代力学的源起。从这个学校出来了一代又一代全世界知名的应用力学家,象路德维希一普朗托尔;比普朗托尔小几岁的就是冯一卡门。他在30年代起,移居美国:再比他们稍微年轻一点的就是雅科布一阿克莱特,后来一直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任教。总之,就是这个格廷根大学,形成了近代应用力学的中心,影响所及,到了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和美国:就连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的应用力学,也是在这个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什么指导思想?什么方法呢?我们不能脱离了当时的时代来了解它。当时没有电子计算机,要靠手算。所以,要用力学的方法去解决工程技术中的问题,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算”这个难题。可以说,搞应用力学的人的本领,就在于会算。怎么叫会算呢?实际工程技术里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要得出数字的具体结果为工程师所用,就得先把问题简化。但简化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了实际,简化是简化了,算是算出来了,但一点用处也没有。又要简化,又要不脱离实际,用我们的语言来说,就是要深人实际去观察,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认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舍去那些枝节的东西,抓住要害,形成一一个简化模型。这样,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计算才有可能。力学工作者的计算方法也是精心设计的。怎样把数学家那套理论用过来,使得它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对此我讲一个故事。冯一卡门在加州理工学院有一年开了一门课,名字很怪,叫“有用的数学”,好像在讽刺数学系那些课都是无用的数学。我看他的意思是说数学家的那些理论要产生实际结果才有用。所以,这个时期力学的窍门就是两招,第一招就是要形成一个代表事物的模型,再一招就是一套比较灵巧的计算方法,使得最后可以得出工程师们有用的结果。当然,这里面为了认识客观规律,还要做实験,实验工作也是受到重视的。
    这一套方法确实很有效。例如航空战术有关的两个重要理论,升力和附面层,就是应用力学在早年的突出贡献。有了它们,航空技术才有了成立的根本条件,才有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飞机的发展,才,步一步地从以前好几个翅膀的飞机发展到单翼机,从表面不平滑、刚度小的结构进展到平滑而又刚度大的全金属的流线型结构口后来飞机的速度逐渐增加了,出现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卢速这一关。当时采用老式气动力设计的飞机,飞到接近声速时,产牛激波,飞机的阻力很快的加大了,于是有一种不正确说法,说声速就是“声障”,是突不破的。3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的气动力学,或者叫可压缩流体力学,陆续产生了后掠翼概念、有效等截面概念,以及后来的超临界翼概念,这样一些应用力学的研究成果,使超声速飞行或跨声速飞行成为可能。到了50年代,由于洲际导弹、航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再人大气时的如热问题,这时候又动用了应用力学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现在所习用的烧蚀防热的办法,用来渡过再人时受到的将近8000度髙温这一关,我们冋想起当时的情景,真是很轰轰烈烈。航空技术、航夭技术中产生了什么解决不了的大难题,这些搞应用力学的人就被动员起来研究,经过一段时间,就提出了办法,为工程师、丄程技术人员所采纳口这样,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了,超声速飞机实现了!声障突破了!烧蚀防热的办法经过飞行试验成功了!当这种消息传到研究单位的时候,那就顿时沸腾起来,应用力学工作者确实感到他们的工作解决了人类征服自然当中的问题。
    1960年以后的情况又怎么样了呢?情况大变。因而在美国就有人说“力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气最近有一些外国朋友到我们这里来,就问问从前知道的那位教授在于什么?又问问某某先生怎么样啦?这些人在50年代都是力学界的英雄豪杰。一问呢,说这些人作为不大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当然,也可以说这些人老了嘛。老了,这是事实,但为什么下一辈的人也没有出来呢?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过去,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遇到工农业生产、工程技术中的问题解决不了,他就去找专业的力学人员去解决。现在,他运用着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在那里算,不请教你了。那么,我们搞力学的人是不是就悲观起来了,我们是不是就失业了呢?我说,不要悲观。力学已经从力学研究单位走出来了,到了广大工农业生产、工程技术范围中去了。力学这个行业得到大普及,是大大发展了,应该高兴嘛!这种形势影响着力学专业的研究,是一件划时代们大事。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现代科学技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为主要标志,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这是千真万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1: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1961年写过一篇题为《近代力学》的文字,那时电子计算机还没有大量地引用到解决力学问题。我那时也没有讲电子计算机对力学的作用。现在是讲现代力学了,必须明确要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工作结合起来,不然就不是现代力学,就不是现代化,不然就不能说以7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作为我们的起点。
    所以,我们力学工作者要懂得、要会用电子计算机,要研究如何运用力学本身的规律,使它和电了计算机的规律结合起来,最有效地得到最好的解。结合非常重要,因为你要更好地利用电子计算机,力学的概念是有用的。例如在50年代末,电子计算机刚出来,每秒速度才万把次,有人用电亍计算机计算圆球的脱体激波,用差分方程的死算办法得不出结果,是一位力学工作者利用问题流场的特点,设计f一个合乎问题特性的计算方法,才使运算能力不大的电子计算机解决了问题。这就要求力学工作者参加到计算工作屮去,而不是像国外不少力学工作者那样,回避电子计算机。
    自然,力学工作者还要作好上电子计算机前的准备工作“后勤工作”的一项工作,就是计算中要用的物质的性质,没有这种数据,有方程式也算不了,怎样来解决这个物质性质的问题呢?有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方面是理论:一一个方面是实验。
    理论工作。在气体、液体、高温气体等等方面,要用微观的方法。微观,就是到了分子以及分子在高温下分裂成原子、电子、离子这样一个水平,从这里头得出枣观的物理性质。关于金属材料,还有高分子材料,也要找出物性。它们的分析水平,对金属来说就是晶体颗粒,对高分子材料来说就是分子一链、纤维结祠。这些东西比单个分子大。国外有一种说法,叫“亚微观”我们有的的同志把它酣做“准微观”。苟清泉同志提议叫“细观”。他说,“整个宇宙可叫’宇观再小一点叫’宏观’;然后再到细粒子,细纤维、酷体颗粒叫’细观’;再小到分子和比分子更小,叫’微我很赞成。我们的民族语日多丰富啊!我们中国人不要老跟人家走,把银河叫成“神奶路”,以至“牛奶路”,我们把微观范围的叫“物理力学”,那么在细观范围是不是可以叫“精细力学”?就是相对宏观研究得仔细一点,到晶体颗粒和高分子团这些结构的水平。我认为“精细力学”是人有前途的。新材料、复合材料,以至所谓分子设计,都与它有联系。现在粉末冶金,用超级球薜的方法产牛的细粉,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人为设计的一种结构。比方说,它的中心是一种金属,外围包上一层金属化合物,外头再包一层另外的金属,然后再加一种金属粉,合在一起烧结。它的物性可以人为地控制。
    与此密切结合的是实验工作。当理论工作深人到细观、微观这个阶层时,对实验工作的要求就更髙了。实验工作要大人提高,咱们实验室那一套恐怕不行了。现在,人家搞实验都是电于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记录、自动处理的。这些我们都没有。人家用电子计算机,我们用手算:人家本来就在前面了,我们在后面撵。人家跑得还比我们快,那怎么行呢?怎么实现四个现代化呢?所以,实验工作很重要,要下决心加一把力,搞上去。
    以上讲的是一些关丁物性方面的工作。钱人元同志提到髙分子材料还有许多加工的问题,我想大概就是我们搞力学的称之为流变学的那些向题。流变体与简单的粘性流体不同,光靠粘滞性还不够,也需要从细观、微观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上面讲的物质性质的工作,也就引出了一个“设计”材料的问题。当我们弄清了物质结构与物质力学性质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倒过来,规定材料的力学性质,问材料的结构,细观结构或微观结构该是怎么样的。这可以叫做“分子没计”。现在材料科学已经发展到一旦有了设计,就能把材料造出来。这就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我们可以让工程没订人员、力学工作者和材料科学工作者一道工作,再加上电子计算机,把一一项工程设计一直设计到细观或微观的水平,而不是靠过去那样,材料只能选用,不能设计,材料工作和工程设计分两段干的局面。这个新的发展,将大大提高将来各种工程设备的使用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1: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什么其他为电子计算机力学做准备的力学工作呢,作为流体力学的具体应用的水力学、气动力学,将来的发展主要靠电子计算机,那么水洞、风洞还要不要呢?还是要的。要,当然木是靠它去真正求出工程技术、工程设计中所需要的全型的大尺寸的实验数据,而是在它里面做小型试验,这个小型试验的模型也在电子计算机上算,看看计算的结果符不符合实验的结果,需不需要对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所以风洞、水洞这类实验技术还是要搞的。要了解水流和气流中的新现象,更需要用试验设备。
    一个未解决的老问题就是关于湍流的问题,看起来要解决湍流的问题还得靠实验。湍流不能放到电子计算机上去算,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算,还得用经验规律。历史上湍流的工作就是这么做的,实验工作有了一个突破,理论工作就跟着上了一层楼:理论工作做着做着不行T,一等乂是若干年,又要等待实验工作有所突破。现在实验技术有所发展,理论工作又有了突破的希望,另外,近几年对于偶台非线型振荡的研究,发现了在这种体系中有时会出现类似湍流现象的杂乱运动。这又给我们一条线索,当我们更深人地认识到湍流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有条件更好地做好湍流的理沱工作。
    要搞清金属、非金属材料的物性,恐怕要比气体、等离子体还要复杂一些,困难还要多一些当然不是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工程师就没有办法:在物质强度、破坏、变形这些深刻的理论还没有得到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工作,那就是把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同经验的破坏规律结合起来搞。不过,只是在我们对金属、非金属材料的这些性质有更深人认识的时候,工程设计工作结合电子计算机才可以提髙到更高的水平。
    研究具有复杂物性物质的运动,必然联系到建立比从前我们习用的弹性力学方程式、纳维埃一斯脱克方程式以及流变学的一些方程式更复杂得多的基本方程。我们建立起来了这些法观的方程式后,还该仔细地看一看跟热力学、跟力学的基本原理有没有不符合的地方,,如果跟热力学、跟力学的基本原理有不符合的,这个方程式当然是不对的,不能用。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把关的工作,这就是理性力学的任务。它是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的口理性力学就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理论。
    我认为,从事理性力学这样一类能概括地提高我们认识的科学研究,不但重要,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我有一次给学生讲如何建立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式时,是这样讲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基础,就是。(1)连续性,(2)各向同性,(3)应力应变的线性关系。我说只有这二个假设,然后根据牛顿三定律,就必然产生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式。我从这种讲法感受一种享受,我的学生也感到享受,我们的享受来源于感到自己站得更高了,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了,不单是知其然,而且是透彻地知其所以然了。这样的科学工作是很有用处的,它使我们提高认识,不是在那些枝枝节节的问题上钻进去拔不出来。已故的理论物理大师沃尔夫刚一泡利受到推崇,也是这个原故。钱令希同志说今后搞结构理论要结合电子计算机,用电子计算机解决结构问题还是要有定性的理论。我理解他所说的定性理论,就是把更深刻地概括的力学同电子计算机结合起来的基础理论。我建议搞理性力学的同志向这个方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2:06 编辑


    在1910年到I960年这50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力学另一个方面的发展就是开拓新的领域。譬如,在天文学方面有许多力学工作者在帮助工作:在地学、生物学方面也发现了大量的力学问题,要求力学丁。作者同地学工作者、生物学工作者一起工作。这是一个在本世纪前50年屮不大看得见的现象。那时候,力学工作者本身要解决工程技术、生产里头提出的问题还忙不过来,根本无暇帮助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解决问题,现在,有一些原来搞应用力学的人,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而“转业”了,他们转过来搞大文学、地学、生物学中的问题。这也是好事情,帮助了友邻的基础科学。作,冲时汁拓了力学的新领域。
    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开拓了化学流体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离了体力学以技非平衡态力学这样一些新领域。我们容易举出的非平衡态力学例子是激波、爆轰波、癡炸力学中的强冲击波等等对金属或非金属表面的作用。这是非常快速的过程,不可能达到热力学的平衡,用力学的平衡态的老办法处埋是不行的。还有,在人造卫星所经历的空间中,气体是很稀薄的,分子的自由路程跟物体的尺度差不多,用连续介质力学、用宏观平衡态力学的办法就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稀薄气体动力学也是非平衡态力学。
    我们还可以考虑把本世纪前半叶力学工作的一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用到解决其他工程技术领域的问题上去。例如,电力科学技术中的电磁结构设计,象电机的定于和转子的电磁设计,各种电磁线圈的设计等。这里是把已经建立了的马克斯威尔电磁场方程组用于具体的工程设计问题,再如电真空器件,特别是大型电真空器件的设计,那是电子流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这也是用马克斯威尔方程组求解的问题。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了,电力和电子设备的炷能就可以进一步提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当然,在我们把力学工作扩展到新的领域去时,问题可能不如饵的力学领域那么成熟,其至会出现用什么方程式和边界条件也不完全明确的情况,那就用不上电子计算机,还得回到老的力学工作方法。例如上岩大爆破工程的设计就是如此,现在就要用什么微分方程去算还不太可能。我们只有从实验和现场观测数据出发,用无量纲分析,把鲍列斯柯笑公式提高几步,找出经验规律,再在经验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土岩爆破拋掷的理论。这个过程就和30年代处理湍流附面层的过程是相似的,是个有效的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硬要一步登天,跳过这一步踏实的工作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2:14 编辑


    从以上所说的,可以看到现代力学的工作领域是十分广阔的。它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不可能设想不要现代力学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现代力学工作者又和基础科学家一道,并肩战斗,推进开拓人对九然界的认识,发展自然科学基础理论。
    我们力学工作者不仅要看到自身,面且要看到跟力学工作有关的很多方面,邓副主席讲,科学技术工作有四个方面军。工业部门中就有很多力学工作。我们力学工作者要想到在这些部门从事科技工作的同志,跟他们的工作联系起来!再一个我们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一支科技队伍就是中国科学院,这是一支很强的队伍,设备、人力郡很强,学科齐全,找什么样的专家都有。对于开拓新的领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方问,这是任何单位都比不上的一支队伍。再一个方面星髙等院校,髙等院校我接触不多,但觉得高等院校确实是一支很彊的力量:我曾问过,高等院校从教基础力学的算起,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的到底有多少人?我得不到确切的数字,有的说5千。有的说上万,反正不少,这支力量很重要。教书不能只教书,教书、科研是不能脱离的。我从前也教过书,也作过研究工作,有点体会:认为这两者不能分家,一分家以后书会越教越糟。反过来,是不是可以只做研究工作不教书呢?我也不赞成。我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弟启发,我每讲一课之后,学生。总要问我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把我难住了。这一逼,对我有很大好处。所以,我对解放军“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这一一条,很赞成。我们高等院校的教师能不能够又教基础课,又教专业课,又能搞研究?当然不是说在一个月内这三项一起干,而是说在一个时期前前后后这三项轮流都能干。
    我们也要动员高中的理科老师和我们一起搞点力学工作,如力学史的研究。
    再一个方面就是邓副主席讲的我们国家还有广大群众。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重视群众的力量的。对群众的发明创造,用学院式的思想去衡量,群众的说法不符合这个理论体系就反对,就一笔抹杀,这就太武断了。群众中的创造是从实践屮产生的,但他没有学过系统的埋论,道理可能讲不好“最近我就碰到一件这样的事情。一位部队的医务人员叫拉四一格拉僧同志,业余搞研究,搞出一种新自行车,足蹬府轮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据说,我们有的科学工作者去找他时,他就讲他的一套“理论”,但他讲的道理听不懂,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就跟他辩论理论口我认为不要这样。拉西同志说他的车子省力,你就实事求是地先看看是不是省力,是省力,那么我们科学工作者就豊去解释为什么省力,而不是去跟发明家争吵什么理论:现在为什么省力的问题还没解决,这就给我们科学工作者出了研究题日,是件大好事。所以对群众的创造要取慎重态度,不要随便否定口而且,从哲学上讲,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现在认识到的只塁相对真理,我们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认识到,群众中的发明创造就可能孕育着我们所不知道的新的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点意见,我觉得学会的工作应该大大繁荣。学会好就好在它打破了部门的界限。多成立点学会,学会活动搞得多一点,大有好处。也可以有交叉,譬如,我们的力学学会就跟航空学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你不能说有了航空学会就不要力学学会了,还是要的。有了力学学会,中国恐怕还要有水力学会。最近与航空学会商量,经中国科协批准,又成立一个航天学会:有了航空学会、航天学会,空气动力学又是与冠两边跨着的,我提议还而以成寸气动力学会。各种形式都可以活动,活动越频繁,交流就越广泛。搞大力协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本来是很优越的,我们有比资本与义社会好得多的条件。但是正如华主席、邓副主席、李副主席在儿次会上讲的,搞大力协同,说起来都赞成,作起来困难很多。我认为这是多年的封建小农经济影响还没有根除的结果,否则我们就没法解释资本主义国家还搞得比我们更活跃的道理。为什么科学院的同志不能到高等院校去当特聘教授?为什么高等院校的同志不能到科学院当研究员?工业郡门的专家多得很,也应该交往。有同志建议成立北京力学交流和研究中心,我很赞成。不过这还是没有放手大为什么不搞大交流中心,什么学科都有,地点也不一定只限于北京,咱们国家好地方多得很,例如在昆明也搞一个、我们自己同志去讲学,国外的学者也去讲学,定期发一个日程表,登上什么时候那位科学家讲什么学,大家去听,搞得生动活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2:22 编辑


    我觉得搞四个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第一条就是要批判林彪,批判““四人帮””,肃清流毒,把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同经济基础、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然后作为力学工作者(当然不光是力学工作,今天我们谈力学工作)首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最快、最广泛地掌握电子计算机、用电子计算机。我想现在已经可以肯定,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不重视电子计算机,不用电子计算机,那是不可能的。最近我们的同志到西欧和罗马尼亚考察,回来后讲了一件事,说是罗马尼亚同志告诉他们的,罗马尼亚现在使用计算机、搞计算机软件的人占人口比例的1%,美国占人口比例的2。5%。我査了一下,美国农业劳动力人数才占人门比例1。2%!搞软件的人,使用电子计算机的输入竟是农业劳动力的两倍多!按这个比例,我们10亿人口就应该有2500万人。当然我不是说我们也要有2500万人搞软件,我是想说明在电子计算机这项技术革命方面,我们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我倡议,辻我们一部分力学工作者走出我们的研究室,和工程设计一人员携起手来,上决心把我国的工程设计工作电子计算机化。而其他的力学工作者,一面作好他们的后盾,把“后勤”工作搞好,一面开拓新领域,支援基础科学。要使力学工作也现代化!这个目标能不能在1985年完成?我看能完成,而且一定要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关于思维科学

    已经是几年前了,我写了两篇涉及思维科学的东西,本来是探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中有无思维科学这样一个平行于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等大部门的科学技术部门。后来我又多次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世华同志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胡寄南教授讨论过这个问题,还有许多热心同志和我书信往来或面谈过思维科学的讶究。他们的见解对我都有启发、有教益,使我对思维科学的认识有些发展,有些调整。为了向大家报告我学习的情况,我写了这篇文字,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想首先要说清的问题是:能不能和有没有必要建立思维科学这个科学技术大部门。关于这个问题的第一部分,能不能的问题,实际是问人的思维有没有规律,如果没有规律那当然不能建立关丁思维的科学。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从唯物主义的思想讲,思维当然有规律,因为思维也是种客观现象,而一切客观的东西及其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律,思维当然也不例外。但我们还宜再深人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这又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讲。
    我们可以先从思维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受外界各种刺激而引起的这一点看“外界各种剌激又是客观世界变化和运动的产物,这些变化和运动是遵循客观世界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的规律,所以外界各种刺激也是有它们自已的规律,而不是无缘无故,无章可循的。这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活动也就当然要有规律,人的思维要有规律。也许有人会问:外界各种剌激有规律,就准能说人的思维有规律吗?人脑会不会“别出心裁”?或说因人而异,人与人完全不同?这就是又深人一步到答案的第二个方面了:虽然每一个人的脑子在结构和功能方而不见得一模一样,不然就成了机器人,不是活人、真人了。但是人脑毕竟是亿万年生物进化的结果,遗传是起作用的,从根本上说人脑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人脑受相同的生活经验或相同的社会实践所引起的适应、发展和调整也是相同的,这就从人脑的微观结构方面保证了人的思维的规律性。
    当然,不是绝对没有例外。社会上还有由各种不幸造成的病人一疯子,但疯人的脑子也是物质构成的,他们的思维可能不同子常人,可是也一定有它自己的规律,那是精神病的学问了。
    以上讲了思维是有规律的,这实际早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结论之一。研究这部分客观规律的学冋,思维科学是可以成立的,不管什么种类的思维都不例外。什么“神灵感应”没有的事!还是人脑的功能,叫“人灵感应”吧。
    现在再来讲有没有必要建立思维科学这个科学技术大部门。这里的一个基本道理是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林立,分工越来越细,但乂同时相互关系密切,形成一个整体。是整体就不能不研究整体中的结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是整体,就是一个系统,而系统一定有清晰的层次和部门性的分系统。所以我们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就要注意找出其中横向的层牧和纵向的部门分系统,不然就认不清其中梗概;而如果连体系的梗概都没弄清,又怎么能真正理解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呢?这也是我不太满意有些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论文的原因,它们把学科之间的关系搞得很乱,体现不了事物木来具有的结构。我所建议的纵向分法已经在以前阐述过,即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6大部门,理由已经说过,不再在此重复。
    这里我想讲一讲横向层次的划分。我们作这种划分的原则是:由于人认识客观世界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划分层次可以按照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比较间接地联系到改造客观世界来划分。其实这种分层法私已在自然科学的近一百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因此也是经验的总结,不是凭空的臆想。在自然科学中,最先形成是理论的层次,即基础科学。至于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先是作为工艺,不作为科学的;是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成为科学。在高等院校中讲授了。至于介乎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技术科学,它,方面是基础科学的应用,一方面又是不止一门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形成得更晚些,大约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认为这种层次划分是有道理的,是普遍适用的,6个大部门都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二个层次。二个层次之上,作为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最高概括,当然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的来说,以上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其中思维科学是作为一个部门和其他部门并列的,它也说明思维科学内部层次的划分,以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思维科学作为一个部门这样建立起来了,就可以明确上下左右的联系,有利于思维科学内部各学科相互借鉴,促进其发展。这就是建立思维科学这样一个现代科学技术部门的必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宗明义,思维科学只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不研究思维的内容,内容是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事。现在我来谈谈思维科学这个现代科学技术分系统的具体构筑问题。
    我曾经讲过,思維科学的基础科学是研究人有意识思维的规律的科学,可以称之为思维学。胡思乱想,不在思维学之内。又因为这种有意识的思维,除抽象(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所以思维学又可以细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学、形象(直感)思维学和灵感(顿悟)思维学二个组成部分。我还说思维学作为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上,上升到一切人类知识最高科学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一架桥梁,即认识论。我又认为思维学中只有抽象思维研究得比较深,已经有比较成熟的逻辑学,而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还没有认真研究,提不出什么科学的学问。这些意见说得过于简括,有些同志有意见,但似乎是出于误解,所以现在要加点说明:
    首先是逻辑学的涵义的问题,它是把抽象(逻辑)思维的规律形成一门严密的理论学科,如同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我说的抽象思维学的一部分和模型。说一部分的意思是,因为数理逻辑集中研究数学科学里的逻辑问题,还不是全部抽象思维,而且数理逻辑比较集中于形式逻辑,尽管像哥德尔(K。GddeO的不完备性定理好像在突破形象逻辑,进人到辩证逻辑。说模型的涵义是讲其严密的理论性,够得上基础科学的要求。这样也就解释了我为什么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研究还未达到科学的要求,虽然不精确的描述和思辨性的议论是非常之多的,但不够严格,当然,我们也不能就这样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本身就比抽象(逻辑)思维低一等,我以为这两种思维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是不必怀疑的,而怀艇的人可能是由于缺乏亲身体会而已。
    我用了逻辑学这个词,又引起一些哲学家们去联想到哲学里面的逻辑和逻辑学,例如黑格尔的《大逻辑》和《小逻辑》等书。也因此以为我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维学,要把辩证唯物主义拖下最高理论概括的阶层,而且违背了列宁的教导:“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一个东西”,等等。我想为广避兔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把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的一部分,抽象思维部分,祢作为抽象思维学或主观逻辑,因为是人脑子里的思维逻辑。而辩证法还是稣证法,不要称作为逻辑;一定要称逻辑,也是客观逻辑,因为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拉开―一点距离,以免搅在一起。但拉开并不等于无关,怎么会无关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一切科学研究,联系一切科学研究的“
    至于认识论这个词,我以为混乱少些,因为列宁的话是有针对性的,不宜断章取义:我们的哲学家也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认识论等同起来。我不过联系到思维科学,把认识论作为桥梁,也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理由是:思维科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方法。也因此我现在建议思维科学的一个别名是“认识科学”,英文的cognitive Meiiceo当然国外所说认识科学的范围比这里讲的要窄,但仍不妨用这个英文词,但扩大其涵义。
    再一个有关思维科学分系统的结构问题是意识和大脑的问题,因为思维是意识的一部分、对这个问题,我以前为了强调思维的物质基础,在联系思维科学时讲到大脑的结构和助能,因而也好像研究人脑的功能也成了思维科学的一部分工作了,,在这里我要纠正这个印象。我现在认为研究人脑的功能是人体科学(一个思维科学的紧邻)的事,不能把比思维更广泛的意识放到思维科学部门中来探讨。为什么呢?由于现代脑神经学的迅速笈展,意识的真象已逐渐被揭示出来,按1981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脑神经学家斯佩雷(R。Sperry)的看法,意识或精神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人脑的最高层次活动,而人脑的基层次活动是由于受外界刺激后的神经系统活动所引起的:这样生理学和神经学结合成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即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牛。埋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的进一步升华,就会产生阐明人脑高层次活动的心理精神论(paychologieal mental一:沥),最后到研究意识和精神活动的精神学(Malice)□这几门学间都属于人体科学,而且是人体科孕的基础科学部分,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过程的反作用是人体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但意识又包括思维,所以精神学又与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一思维学密切相关,是对思维学横向跨部门的支援。
    基于以上的说明,思维科学与相邻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的关系就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解决了思维科学的外围问题之后,我们可以讨论思维科学三个层次的内部组成问题。
    在基础科学这个层次里,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思维学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列人思维的普遍工作对象,即信息的研究,信息的研究是从通讯技术人手的,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由美国申农(C。Shannon)提出通讯道中信息传递的理论,开始有了信息的准确计量s后来又由「控制论的影响,形成了信息论,把信息的槪念大加扩展,成为信息源、信息道和信息受者的统一理论。但对信息的本质似乎还不十分清楚,像美国维纳(N。Wiener)这样一一位控制论的创始人,也讲过些糊涂话:我以为信息的概念不能脱离由信息源、通道和受者的系统,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它不过是某种形态的物质运动,当然是物质的;但受者并不对运动的诸如速度、动量和能量感兴趣,而是提取运动所内涵的另一种东西,叫信息。信息因此也和速度、动量和能量一样,是人为了认识事物的需要,从物质运动概括出来的,一点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是受者必须知道如何提取,信息才存在;不然就如对牛弹琴。总之。信息对认识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信息和信息过程的学问一信息学,也就珅所当然地是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一一(见图)。
图片1.png

    关于形象思维,文艺理论家谈得很多,也有不少引人人胜的见解。科学技术人员,一般不提什么形象思维或直感思维,只少数有成就的科学家在说到科学方法时讲过这个题目。文艺家和科学家的议论都近乎思辨性质,对我们有启发,但还有待于深化,是张光缪同志,对形象思维作r些有意义的探索,他归纳了大量的人的创造过程。提出“相似”的观点U当然"相似”和“不相似”(“相异”)是辩证统一的,“相似”中有“不相似”,“不相似”中又有“相似”。"相似”的观点,或“相似论”,对说明形象思维在科学技术'工稈技术中的重要性,很有价值。然而要再进一步深人下去,建立科学的理论,建立形象(直感)思维学就困难了,因为这里讲的“相似”不是几何学里的相似,那里的相似比较单纯,用数理逻辑就够「,但在这里不然。在这里,形象思维里,要从一大堆不那么准确的材料中提炼出准确的“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2:34 编辑


    说难,倒不是说人们不会这么干,而是没有找到总结成理论的途径。正如英国斯巴克思(J。Sparkes)不久前讲的,人天天在这样做:听说话,可以不受方言,口音、单字单词的同咅、穿插的口气词、错误语法等干扰,准确地懂得说话人的意思。人也可以从写得很不工整的笔迹中读出作者的原意,人识別图形的本领是很高的。他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简单科学归纳的思维,而是复杂的、多途径、务回路思维:其实就是我们这里讲的形象(直感)思维。斯巴克思的议论给我们启发:建立一形象思维学要逋过研究语言和讥别图形。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的关系来讲,形象恩维学属基础科学,而科学的语言学,即结构语言学利数理语言学,以及模式识别属技术科学“所以这里为建立―门基础科学,而向技术科学求援,也就是先研究更具体的东西,再研究它一一般的理论,这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常有的事。
    这也就引出一问题:既然科学的语言学和模式识别这两门思维科学的技术科学,共同为基础科学形象思维学提供素材,那科学的语言学和模式识别有一致的地方吗?有。以前模式识別工作一直是用相关统计法,也就是把图形不同部位的数据(色彩和浓淡)用数理统计计算相关函数,以相关函数的分布来识别图形。这个方法计算量非常大,显然不会是人脑用的办法,人脑识别图形几乎是瞬时的!近年来模式识别已经转人所谓语义法,效果比统计法好,这不是说明,语言的识别和图象的识別有共性吗?当然,从这两门学问的成就来看,它们都还未达到成熟的阶段,从它们那里再上升到形象(直感)思维学就更有一大段距离要走;来日方长,性急也没有用:
    思维学的第三个组成部分,灵感(顿悟)思维学就更离得远了,我们还没有把握从那个方向去探索,虽然文艺理论家对此有很多议论。刘奎林同志在给作者的信中建议:灵感的孕育也有一个过程,只不过不在意识范围之内,而在意识范围之外,在潜意识,当酝酿成熟,却突然沟通,涌现于意识,成为灵感。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一时记不起某一个人名、某一地名、某一数字。左想右想也记不起来了。这时,如果思想放开,不去想它,倒会突然想起来了,記起来了。这是不是因为:人名、地名或数字并没有从脑中消失,仍然存贮在大脑某部,只不过暂时与意识失去联系,成为潜意识。而潜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又会突然接通到意识,我们又记起来了。潜意识本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诸如上面讲的这类现象。这个概念也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威尔Wilson)认为有许寥事例还说明潜意识不限于信息的存贮和取出而已,还可以在意识之外,另行搞一套复杂的活动、信息处理加工。不声不响,不知不觉:好像一个人的大脑除意识部分之外,还有独立的潜意识部分,甚至不止一个独立的潛意识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独立进行不同于意识内的种种思维。这叫做“多个自我”的学说。由于以上的这些发展,要搞清灵感思维的机理,还是有起步方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技术科学这一个阶层,思维科学中还有情报学和科学方法论。现在情报、资料、档案是一个巨大的事业,已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锐利工具,可以说是人感觉器官的外延,就如机器是人手的外延。情报事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而达一事业的理论基础是情报学口此外,科学方法论是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个大课题。我们要多宣传这样一个观点:科学技术工作决不能局限于抽象思维的归纳推理法,即所谓的“科学方法”,而必须兼用形象或直感思维,甚至要得助于灵感或顿悟思维。爱因斯坦就倡导过这个观点。所以为了开阔科学技术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眼界,科学方法论是必须大加发展的。在这一层次的思维科学,一定还会有其他学科,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思维科学中宜接改造客观世界的学问也很多,属工程技术阶层,有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工程、密码技术、情报资料库技术、文字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其他。前三门技术不必多说了。现在只对后几门作些解释:情报资料库的建立、更新充实、高速而准确的检索、提取、复制,已经发展成一门极为重要的工程技术,没有它将无法利用今天极为繁多丰富的情报、书刊、资料,将来会更是如此。我们国家在此领域大大落后,其中汉字编码方案一项课题,就争吵到现在还定不下来。必须努力赶上去,不然要误事。
    文字学怎么会成为一门工程技术?这是因为今天世界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快,文字的内容也在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新字新词经常出现,旧字旧词逐步废弃,语法也在变。。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这样一件影响全体人民的事,决不能放任自流,要有控制和计划,如汉语拼音计划、这就是文字学的新任务,也成孑一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了,它的理论基础是作为技术科学的科学的语言学。
    人脑是一架具有大约10"个开关的巨型数字计算机。只不过远比今天的电子计算机要复杂,而且我们对大脑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也不清楚。要弄清这个谜,光靠脑神经解剖学也困难,近ai年来这方面虽有很大的进展,但离目标还远,所以要开辟第二条途径,要用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大脑的部分功能,也就是试着改变电子计算机的操作运转程序,直至电子计算机也能岀现如同大脑的功能,尽管还是局部的协能。这样就吋以认为大脑的部分功能结构有如同电子计算机的程序结构。尽管还不一定能在两者之间画等号,但对理解思维是个重要的启发。许务人工智能的专家在用这个方法,美国的明斯基(M。Minsky)就尝试着用这个方法来寻找音乐家写作复音音乐的思维过程:听以计算机模拟技术是研究思维科学的一个有效工具。
    思维科学的上述内部构成表示在上图。当然它还是不完整的,有待于今后的订正和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2:38 编辑


    我以前曾表示过希望每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都能组建一个科学院,但也估计中国思维科学院大概要等到21世纪才能成立。21世纪是从2000年到2100年,离现在还有17年到H7年,这个希望不能算过高吧。能否力争二三十年后成立中国思维科学院?但这些也都是猜测,重要的是在思维科学领域中动手做些踏实的工作,而第一步是要看我们对思维科学的内容有没有个比较正确的设想,好作为开步走的方向。因此我认为本文所讨论的问题还是值得同志们关心的,到底对不对,请大家来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要靠集体,在现阶段,不可能有什么实体机构,建什么研究听一设什么专业,最多只能成立个同道者的学术交流组织,搞个思维科学研究会或思维科学学会。但即便成立研究会或学会也要有个组织的核心,这个核心要有必要的各方面专家,要志同道合、团结一致,形成学术组织的公认领导力量。所以当务之急是物色人选并组建这样的核心。
    要什么样的核心专业人员?我以为在思维科学的工程技术方面比较好办,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自然而然地会出人才,而且在建立思维科学的工作中,他们是后续的力量,尽管将会是强大的后续力量。当前要抓的是,在思维科学部门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中的各主要学科的核心专业人员。根据前面的讨论,这些专业是哲学、数理逻辑、心理学、模式识别、科学语言学、文艺理论、科学方法论、人工智能和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等9个方面。我们需要的是在这9个方面有素养,而又对思维科学热心的专家。这9个方面情况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哲学、文艺理论利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多一些,而其余6个方面人才就少了。所以物色人选建立核心的思维科学力量将是很不容易的事。
    这个核心力勉还必须是中、青年的科技人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要工作到21世纪才能交班'因此,现在他们应该是30多岁到40多岁的人。为了能在思维科学的创建中,这批人能相互了解,交流讨论学术,达到基本一致的学术思想而起到核心作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面又必须广阔=这是又一个条件。此外还有第三个条件:要有阅读外文的能力。这对建立思维科学新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上述的三个条件,找这样一批人才大概不会很容易,也可能出现缺门。怎么办?还得请知识面比较广的老科学技术人员来传、帮、带。这是老一代的义务,所以要组织安排好。
    做好这几件事,就可以酝酿组建中国思维科学研究会或中国思维科学学会了,但这可能已经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
(198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

    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思维科学工作的同志们欢聚一一堂,开一个学术讨论会,我想有三个目的:第一个,我们这些搞思维科学的同道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过去可能在书信上或文章上交往过,是相知的,但不相识。比如我和在座的好多同志都有书信往来,但没有见过面,今天是第,次见面,大家互相认识一一下,这是一件事。第二个,思维科学这门学问,说新么也新,要说不新吧,它也不新,因为关于思维的问题,巳经研究很久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志们对于思维科学的看法,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在这个会上我们可以交换一下看法,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最后总可以得出一些共同的认识。这样,今后的工作就有基础。,至于不同的意见,会后大家再慢慢讨论,逐步去解决。第二,同志们希望搞一个思维科学的全国性学术组织,这个意见是好的,但不是一下子可以搞起来的。如果在这次会议上,能够组织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筹备小组,就算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由这个筹备小组再进一步研究,如何成立全国性学术组织的问题。这三件事我看能够办到。
    我下面讲的只能说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来批评指正。




思维科学与新技术革命

    我以为,我们对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应该有一个紧迫感,在组织学会方面思维科学比起系统工程已经晚了五年。系统工程全国性的讨论会是在1979年10月由国防科委召开的,接着准备了一年的时间,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就在1980年11月正式成立了口而我们思维科学讨论会在1984年8月初才开,晚了3年。为什么说要有紧迫感呢?因为在1983年10月9日,赵紫阳同志在一次会议上作了重要指示,他要我们研究在新技术革命将要来临的形势下,应该釆取什么对策,紫阳同志说,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四化建设的大问题。在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马洪同志主持下,已经开了两次规模比较大的讨论会,研究新技术革命的对策。那么思维科学与新技术革命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有关系,那当然应该有紧迫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2: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属我幸福 于 2020-2-24 12:52 编辑

    1.人类瑟会发展中的四种革命
    对于这个向题,我是这样看的,人类对丁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有一系列变化或飞跃,这些飞跃祢作革命,可以分为四种革命,一种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这个我们叫作科学革命;一种星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飞跃,这个叫技术革命:那么,由于这两种革命,我们的生产力发展r,生产关系和一部分上层建筑也必然有所变化一形成这方面变化的飞跃,我们可称作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好几次产业革命。我认为,最早的一次产业革命,是人从自然界猎取食物到神地、养牲畜,就是有了农业、牧业,这是人类生产体系的一次很大的变化。从而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变化,从原始公社进人到奴隶社会,这是很占老的一次产业革命。后来在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乂发展。人不但是为了白己享用而生产,而且是为了交换而牛。产,也就是出现了商品生产。这又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奴隶社会崩溃,进人到封建社会。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叫社会革命r那么从这两次产业革命来看,好像都是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革命。那么是不是说产业革命必然引起社会革命,产业革命在前,社会革命在后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从我刚才说的这两次产业革命来看,好像是这样。但是,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次产业革命,就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了。那是十八世纪末的那一次产业革命,即由于蒸汽机和大工厂生产的出现,引起的产业革命。实际上,在英国,这一次产业革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是社会革命在前,产业革命在后。我称之为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本书里讲的挪种情况,也就是工业生产变成了国家规模的,国际化、世界化了:这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进人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社会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所以,从第一、第二、第=、第四次产业革命来看,它跟社会革命的先后关系,并不是固定的。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到了一一定阶段会引起产业革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产业革命就是工业革命,并且研究为什么在中国不出现那样的产业革命。实际上这是很清楚的,因为那时中国在封建社会,中国的生产力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嘛,所以不会出现英国在十八世纪末的那次产业革命’事实上,我们国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政权之后,生产力才得到很大的发展,就是说,我们育先是社会革命成功了,才有可能出现产业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